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1396****413 文档编号:566742124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可以真卷 何必模拟 祝:都考出好成绩2023-2024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及答案本试题共8页,分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部分,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非选择题部分满分5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写在试题的规定位置。答题时,选择题部分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部分,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题号所提示的答题区域作答。直接在试题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

2、并交回。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左传昭公记载:“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与材料内容相关的制度是( )A 禅让制B. 世袭制C. 分封制D. 科举制【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信息“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夫举无他,唯善所在,亲疏一也”可知是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以保证周王朝

3、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即分封制,C项正确;尧舜禹时期实行禅让制,排除A项;禹死后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排除B项;科举制始于隋朝,排除D项。故选C项。2. 它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由于有了一脉相承发展的汉字,才使中华文明发展没有中断,这为研究中国源远流长的灿烂文明史和早期国家与社会形态提供了独特而真实的第一手资料。文中的“它”是( )A. 甲骨文B. 金文C. 竹帛书D. 篆书【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它是中国发现最早的文献纪录,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遗址由于有了一脉相承发展的汉字”可知是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甲骨文,A项正确

4、;金文是刻写在青铜器上的文字,排除B项;竹帛书出现于秦汉时期,排除C项;篆书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3. 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为强大,赏不私亲近。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诸侯畏惧。”材料说明( )A. 商鞅变法成效显著B. 分封制基本被瓦解C. 诸侯混战破坏经济D. 改革图强成为风潮【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强大,诸侯畏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体现的是商鞅变法的作用,使秦国社会安定、军队战斗力提高,令其他诸侯国畏惧,所以题干体现的是商鞅变法成效显著,A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商鞅变法作

5、用,没有涉及分封制,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诸侯混战破坏经济”,排除C项;材料只体现了商鞅变法,没有其它改革,不能体现“改革图强成为风潮”,排除D项。故选A项。4. 我国古代儒家主张“仁”“信”,墨家主张“兼爱”,法家主张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包含“和谐”“诚信”“友善”“法治”等内容。这表明( )A 传统思想得到了全面传承B. 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繁荣C. 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D. 传统文化具有世界影响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可知,“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他把“仁”作为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有利于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源于儒

6、家“仁”的思想,同样,“诚信”“友善”“法治”也分别源自于“信”“兼爱”和以法治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说明优秀传统文化至今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对后世的思想文化影响深远,C项正确;题干只提及儒家、墨家和法家思想主张对当今价值观念的影响,无法说明传统思想得到了全面传承,排除A项;百家争鸣促进了思想繁荣是对当时社会的影响,题干涉及的是当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排除B项;题干涉及的是传统文化对与我国价值观念的影响,无法表明传统文化具有世界影响力,排除D项。故选C项。5. 如图所示,下列官职属于中央政权机构的是( ) 秦朝政治制度示意图A. 郡守B. 县令C. 县尉D. 太尉【答案

7、】D【解析】【详解】根据图片可知,太尉属于中央政府机构的官职,负责军事事务,D项正确;郡守、县令、县尉属于地方政府机构官员,排除ABC项。故选D项。6. 翦伯赞在中国史十五讲中提到:“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分别指的是汉武帝( )A. 开发南疆,修筑灵渠B. 北击匈奴,建立郡国C. 休养生息,以德化民D. 实行“推恩令”,尊崇儒术【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听从主父偃的建议,实行“推恩令”,分

8、割王国势力来加强中央集权,国力强盛,符合题干对“地理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汉武帝时期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在思想方面实现了统一,符合题干对“精神空间”的整合和凝聚,D项正确;“开发南疆,修筑灵渠”是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排除A项;派卫青和霍去病北击匈奴,是军事上的举措,而建立郡国是西汉初期,不能说明是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和凝聚,排除B项;“休养生息,以德化民”是文景之治时的措施,排除C项。故选D项。7. “不是张骞通西域,安能佳种自西来?”一支支驼队驮着茶叶、桃、梨、杏去了西域,又驮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到中原。材料反映了丝绸之路的开通A. 巩固了国家统一B. 加强了

9、对西域的管辖C. 促进了物种交流D. 改变了古代经济结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说明了丝绸之路加强了中国地区和西域物种尤其是农作物的交流,如茶叶,桃,梨,苜蓿,蚕豆等。所以正确选项为C选项促进了物种交流。A选项,巩固国家统一与题意无关故排除;B选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对于西域地区的管理管辖,故B选项排除;D项,古代经济结构为以小农经济为主,新作物的传入并没有影响小农经济的优势地位,D选项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8. 从史学价值看,它保留了几千年的史料,具有非凡的史学价值,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开创了纪传体记事法,受历代史官、学者推崇。从文学价值看,它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叙理透

10、彻,记事灵活。材料中的“它”是( )A. 春秋B. 论语C. 史记D. 资治通鉴【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二十四史之首”“开创了纪传体记事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史记是二十四史之一,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C项正确;春秋是中国古代史类文学作品,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是由孔子修订而成,排除A项;论语是春秋时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

11、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排除B项;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排除D项。故选C项。9. 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力排众议,迁都洛阳,开始大刀阔斧地推行汉化措施。如果用世纪年代的纪年方式表述,这一事件发生在( )A. 公元前5世纪初B. 公元前5世纪末C. 公元5世纪初D. 公元5世纪末【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公元494年”并结合所学可知,一世纪是一百年,在百位数上加1就是世纪,4+1等于5世纪,习惯上每个世纪头20年叫某世纪初,最后10年又叫某世纪末,因此北魏孝文帝494年迁都洛阳,时间上应该表述为公元5世纪末,D项正确;A、B、C三项时间不

12、符合史实,排除。故选D项。10. 单元复习课上,历史老师用PPT展示了如下图一组图片。请判断这一单元的阶段特征是( )A.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B.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C.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D.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幅图代表了三国鼎立,第二幅代表了西晋少数民族内迁,第三幅图和第四幅图可知是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因此可知此时的阶段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阶段特征为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B项正确;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是指夏商周时期,排除A项;繁荣与开放的时代是指隋唐时期,排除C项;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是指辽宋夏金元时期,排除D项

13、。故选B项。11. 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削成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版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使用“楔形文字”的先民们生活在( )A. 尼罗河流域B. 两河流域C. 黄河流域D. 印度河流域【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美尔人生活在两河流域,B项正确;当时尼罗河流域的埃及人发明了象形文字,排除A项;当时黄河流域的先民使用甲骨文,排除C项;当时的印度河流域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12. “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

14、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材料中的“帝国”指的是( )A 亚历山大帝国B. 罗马帝国C. 拜占庭帝国D. 阿拉伯帝国【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亚历山大在帝国境内建造了几十座新城,这些城市后来成为新的经济文化中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亚历山大东征客观上也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双方贸易往来更加频繁,加强了东西方的经济往来。许多希腊人移民到了西亚,其生活方式、风俗、语言和文字由此传入东方,同时西方也

15、从东方汲取了不少文化养分,因此材料所述“帝国”是亚历山大帝国,A项正确;亚历山大东征和帝国的建立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大交汇,大量工商业者随军队流动,加强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联系和贸易往来,因此材料所述帝国是亚历山大帝国,而不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排除B、C、D项。故选A项。13. 德国的一位法学家曾说:“罗马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由此可知( )A. 古罗马开创了民主制度B. 古罗马的公民权利不断扩大C. 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D. 罗马帝国进入全盛时期【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题干材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这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可知,这位德国法学家强调并肯定了“第三次征服”对世界的影响深远,C项正确;开创民主制度的是古希腊雅典,排除A项;古罗马的公民权利在题干材料中得不到体现,排除B项;罗马帝国进入全盛时期是在2世纪,是通过战争征服达到的,这属于罗马“第一次以武力”“征服世界”,排除D项。故选C项。14. “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须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