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卷**** 文档编号:566741744 上传时间:2024-07-1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2.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一、单选题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瞳仁(tng)戛然(ji)辐射(f)蓦然(m)B.不惮(dn)棹(zho)着白羊肚(d)行(hng)辈C.撺(cun)掇归省(xng)幽悄(qio)寤(w)寐D.家眷(jun)旺相(xing)溺(n)死眼眶(kung)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踱步踊跃诲暗大彻大悟B.屹立震撼城阙叹为观止C.褶皱磅礴锵然人情事故D.慰籍羁绊烧灼熙熙攘攘3下列对词语的梳理归纳,有错误的一项是( )A.“簌簌”“潺潺”“融融”“隆隆”“咕咕噜噜”都

2、属于拟声词。B.“篙”“橹”“棹”“楫”都与驾船有关。C.“几回回”“树根根”“羊羔羔”“茂腾腾”“红豆角角”都具有陕北地方色彩。D.“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都是农谚。4下列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和平昌盛,人民幸福和谐,既需要各级政府部门各行其是,同时又要通力合作,才能实现这一中国梦。B.你放心,你们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这件事我们一定鼎力相助。C.红树林深处,简直就是一个海上的世外桃源,一个神秘的植物天地。D.今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他的一身衣服很不合身,真是捉襟见肘。5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花草树木枯萎,鱼鸟虫

3、兽死亡,人类自然也就无法生存了。恐怕到了那个时候,地球的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水是人类生命的源泉,水是万物生长的根基。如若有一天,地球的水枯竭了,那么人间就会变成地狱。正是有了水的滋润,一切生物才能如此欣欣向荣,如此生机勃勃。A.B.C.D.6下列有关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朝廷,汗背代指史册。B.社戏选自朝花夕拾,作者鲁迅,文章讲述了作者少年时期到赵庄看社戏的一段难忘经历。C.“六书”指古人分析汉字而归纳出来的六种构成方式,即象形、会意、指事、形声、转注、假借:

4、诗经中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D.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皆为我国传统节日。二、综合性学习综合性学习。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习俗丰富多彩。本单元,我们跟随迅哥儿去看社戏,到陕北听信天游,感受汪洋肆意的安塞腰鼓。请仿照例句,在传统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中选择两个进行仿写,使仿写的两个句子与例句组成排比句。(注意节日的先后顺序)7例句:春节贴对联放鞭炮,寄寓生活红火吉祥如意;_,_,_;_。8请根据以下材料,针对“怎样才能让传统节日更受欢迎”这一问题提出两条建议。材料一: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传统的过节形式已经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甚至一些老少咸宜的民

5、风民俗活动也在消失;更让人惋惜的是,很多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也被人渐渐遗忘。建议一:_建议二:_9下列诗中提到民俗的一首是( )A.李白渡荆门送别B.李商隐夜雨寄北C.赵师秀约客D.陆游游山西村三、阅读理解与欣赏阅读社戏选段,完成题目。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去看。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

6、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豆。“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

7、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谕了一大捧。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摄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恋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柏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忽而大声的说。我向船头一望、前面已经是平桥。桥脚上站着一个人、却是

8、我的母亲,双喜便是对伊说着话。我走出前舱去,船也就进了平桥了、停了船、我们纷纷都上岸。母亲颇有些生气,说是过了三更了,怎么回未得这样迟、但也就高兴了、笑着邀大家去吃炒米。大家都说已经吃了点心、又渴睡、不如及早睡的好,各自回去了。10选文中重点写了哪件事?11赏析下面句中加粗的字词。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着了。12选文画线句子“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有什么作用?13你怎样看待文中“偷豆”这一情节安排?文言文阅读。【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

9、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見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未。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迎泰时乱,率妻子邑人未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乙】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曰螺蛳店。于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常善医而华。遂往求疗。安时亟辈,而颖悟绝人。以纸画字,书不数字,辄深了人意。余戏之曰:“余以千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疾愈

10、,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有王逸少洗笔泉,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余作歌云:“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是日,剧饮而归。(节选自苏轼游沙湖)【注】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区。相(xing)田:看田地的好坏。相:察看。休将白发唱黄鸡:在晚年的时光中不要只是去感慨时光易逝。庞安常:当时有名的医生;王逸少:即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14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遂与外人间隔间隔( )处处志之志( )谁道人生无再少少( )15下列语句加粗的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芳草鲜美B.阡陌交通C.溪水西流

11、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6下列语句中加粗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便要还家余人各复延至其家B.此中人语云余戏之曰C.与之同游清泉寺问所从来。具答之D.皆一时异人也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17下面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垂髫”指儿童。古代男孩十五岁时束发为髫,因此“束发”一般指男子十五岁:“加冠”,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B.乙文“善医而聋”“拘达海遂往求疗”“余戏之”的三句话,很风趣,说明作者与庞安常的亲密关系。C.乙文引歌抒情。这首词调名是浣溪沙,再现了作者遭受人生重大打击后不自悲、不气馁、不自暴自弃的进取精神。D.甲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作者追求

12、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18句子翻译。(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水极甘,下临兰溪,溪水西流。19作者借桃花源表达了怎样的社会理想?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城南曾巩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注。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注释】路东西:分东西两路奔流而去。20诗歌一、二两句写出了“雨”怎样的特点?21此诗的三、四句含蓄而深刻,请结合诗句内容进行赏析。课外现代文阅读。艾香悠悠溢端午余雪云“五月五,是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在我的家乡,每到端午节、人们除了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外,还要去采几束艾草,插在自家的门楣上

13、。我对插艾草这一习俗一直情有独钟,那一缕袅袅清香,常常把我牵进思念的故乡。儿时家乡的端午节,是氤氲在艾草香里的节日,家家户户门上都插满了艾草。听长辈们讲,艾草能祛病免灾、驱邪避晦,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端午那天,将它插于门楣,可使人身体康健。可这一插、竟有了上千年的岁月。那一束束斜插在门上的艾草,散发出淡雅似草药味的清香。那清香,丝丝缕缕,弥漫在屋子里,弥漫在童趣融融的村庄里。轻轻地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上一口气,顿感心旷神怡,神清气爽。这一吸,那清香便让人终生难忘,岁月流转,内心一直萦绕着这一份乡野浓情。艾草是一种芳香型草本植物、碧绿中透出幽幽香气。每年初夏,正是艾草疯长的季节,它们总是挤挤挨挨地

14、长在溪水岸边、叶片浑身泛着白白的茸毛,不施粉黛,绿油油的,充满着活力。那身姿挺拔瘦直、宛如亭亭玉立的乡村少女,清秀淡雅,温婉脱俗。轻风拂过,便有暗香浮动,带给你拂面的清凉芬芳,让人不由得吟出诗经里的佳句:“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端午节的清晨,母亲总是带着我一大早去河边采艾草。来到河堤边,只见两岸青草苍翠欲滴,河水清清,鱼跃蛙鸣。晨曦中,深绿色的叶子闪闪发光,亮晶晶的露珠儿从繁密的艾叶上滚落下来、很是美丽。只见母亲小心翼翼地采着艾草,洗去上面的泥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母亲总是乐得合不拢嘴。回到家中,母亲还会用碎布块缝制成各种精巧的小香包,内装积存的干枯艾叶,让我们佩于胸前。唤着淡淡的香草味儿,感受到的是母亲的疼爱和温情。据说艾草全身是宝,有祛湿、散寒、消炎、抗过敏等功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水洗澡,可以解毒治病。每到端午,母亲总是煮一大锅艾草水,倒入盆中,让我和小弟泡澡。坐在漂浮着艾叶的木盆中,吸着缓缓上升的芬芳香气,相信谁也不会拒绝这份浓缩了大自然草木精华的馈赠。也许是这样的清洗很舒服,小弟的脸上总是露出可爱的笑容。在艾草水的煎蒸下,我们的皮肤变得光洁生香,整个夏天都清清爽爽。一眨眼,端午佳节又快到了。母亲接连从老家打来了几个电话:“今年端午节要记得回家插艾哦。”听着母亲的唠叨,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