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五四制)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绝句(其二) 教案

上传人:烟*** 文档编号:566290955 上传时间:2024-07-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五四制)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绝句(其二)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五四制)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绝句(其二)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五四制)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绝句(其二)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五四制)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绝句(其二) 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五四制)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绝句(其二) 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五四制)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绝句(其二) 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五四制)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绝句(其二) 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绝句(其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2.能根据注释,初步理解诗句的意思。3.通过品悟、诵读,了解内容,体会古诗描述的意境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作者介绍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

2、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绝句二首其二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译文碧绿的江水把乌儿的羽毛映衬得更加洁白,山色青翠欲滴,红艳的野花似乎将要燃烧起来。今年春天眼看着又要过去了,什么时候才是我返回故乡的日期呢?注释逾

3、(y):就是愈,更加的意思。欲燃:将要烧起来,这里是形容鲜红的颜色。欲:好像。何日:什么时候。归年:回去的时候。“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这是一幅镶嵌在镜框里的风景画,描写出了暮春时的美丽景色,濡饱墨于纸面,施浓彩于图中,有令人目迷神夺的魅力。漫江碧波荡漾,显露出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一派怡人的风光。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像燃烧着一团旺火,十分旖旎,十分灿烂。以江碧衬鸟翎的白,碧白相映生辉;以山青衬花葩的红,青红互为竞丽。一个逾字,将水鸟借江水的碧色衬底而愈显其翎毛之白,写得深中画理;而一个欲字,则在拟人化中赋花朵以动态,摇曳多姿。两句诗状江、山、花、鸟四景,并分别敷碧

4、绿、青葱、火红、洁白四色,景象清新,令人赏心悦目。可是,诗人的旨意却不在此,紧接下去,笔路陡转,慨而叹之。“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句中“看又过三字直点写诗时节。春末夏初景色不可谓不美,然而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此诗的艺术特点是以乐景写哀情,唯其极言春光融洽,才能对照出诗人归心殷切。它并没有让思归的感伤从景象中直接透露出来,而是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不同来反衬诗人多思之深厚,别具韵致。绝句二首其一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译文春回大地,暖融融的太阳,将万里江山照耀得非常美丽,春风里到处弥漫着花草的香味。冻土融化,燕子正飞来

5、飞去,衔泥筑巢,暖和的沙子上成双成对的鸳鸯静睡不动。注释迟日:春天日渐长,所以说迟日。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常双双出没。这首诗用自然流畅的语言写出了一派生意盎然的春色,格调清新,意境明丽,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诗一开始,就从大处着墨,描绘出在初春灿烂阳光的照耀下,浣花溪一带明净绚丽的春景,用笔简洁而色彩浓艳。“迟日”即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初春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表现了春日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溪水映日的秀丽景色。这虽是粗笔勾画,笔底却是春光骀荡。“春风花草香”诗人进一步以和煦的春风,初放的百花,如茵的芳草,浓郁的芳香来展现明媚的大好春光。因为诗人把春风、花草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所以通过联想,可以有惠风和畅、百花竞放、风送花香的感受,收到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在明丽阔远的图景之上,三、四两句转向具体而生动的初春景物描绘。“泥融飞燕子”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燕子,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杜甫对燕子的观察十分细致,“泥融”紧扣首句,因春回大地,阳光普照才“泥融”;紫燕新归,衔泥做巢而不停地飞翔,显出一番春意闹的情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