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市咸丰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综合测试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5034060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恩施市咸丰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综合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湖北省恩施市咸丰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综合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湖北省恩施市咸丰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综合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湖北省恩施市咸丰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综合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湖北省恩施市咸丰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综合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恩施市咸丰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综合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恩施市咸丰县八年级语文下册第3-4单元综合测试(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4单元综合测试考试范围:1120课(含课外古诗词、名著导读)班级 姓名 成绩 一、知识运用(1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迷惘(wng) 媲美(p) 裸露(lu) 繁衍(yn) B、萧瑟(s) 狼藉(j) 蓬蒿(ho) 挑衅(xn) C、缄默(jin) 弥漫(m) 深邃(su) 狩猎(shu) D、枯燥(zo) 吞噬(sh) 啮齿(ni) 和煦(x)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逢场作戏 油嘴滑舌 囊萤映雪 左右逢源 B、一马当先 大名鼎鼎 八面玲珑 悠然自在 C、顾名思议 走投无路 随机应变 肃然起敬D、孤陋寡闻 引经据典 合辙押韵 人情练达 3选出下列各

2、项说法有误的一项( )A敬畏自然通过写自然与人类的关系,表现自然的强大神奇、人类的愚妄浅薄,告诫人们不要妄想能战胜自然,应该服从自然的规律。B罗布泊,消逝的仙湖通过记叙罗布泊消失的过程以及罗布泊的现状,向人们发出警报应该反省了,不要再破坏美丽的自然了,否则有一天人类将无存身之地。C旅鼠之谜向作者介绍了北极旅鼠几种奇异的无法解释的现象,希望人类能从中得到解开这些谜团的线索。D喂出来这篇科幻小说通过描述一个围绕着神奇的洞发生的故事,剖析了人类的许多愚蠢的做法,探索了人类未来的生存状况和人性的阴暗之处。4.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每年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为了倡导公众积极参与环境

3、保护,今年我国确定的主题是“共建生态文明,共享绿色未来。”B传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是为纪念我国著名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因为屈原,人们记住了端午。也因为端午,人们记住了屈原。C京剧雍容华美,昆曲典雅精致,越剧宛转悠扬,秦腔朴实无华,梆子戏高亢悲凉;中国的戏曲艺术博大精深,异彩纷呈。D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北京日报与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联合举办了回望红色足迹,我的亲历感动征文活动。5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记者探访多家药店发现,部分药品价格上调,绝大多数药品价格保持稳定。 B长江文明馆的筹建填补了全国范围内没有以大河流域为主题博物馆的空白。 C城管委鼓励在地铁站周边设置非机

4、动车收费停车位,以满足市民出行的需求。 D“湖北省环保政府奖”近日揭晓,获奖者中首次出现两位农民,并代表获奖者发言。6“凸、凹、母、臼、垂、乘”等汉字的笔画数分别是( )。 A四、五、四、六、八、十 B五、五、五、六、八、十 C四、四、五、六、九、十 D四、五、五、六、八、十一7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有的坐火车旅行漫长的路程,有的从图拉驾车而来,在客厅里正襟危坐地等待这位大师的接见。B我在叙利亚经商的好友最近被迫回到国内,他耳濡目染了那里的骚乱和动荡,现在谈到还心有余悸。C.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D.孟宪

5、实教授将一代明君唐太宗励精图治,开怀纳谏的故事讲得绘声绘色,不同年龄的观众都非常喜欢。二、文化积累。(12分)8 诗词名句积累。(6分)(1)同是写愁,李白在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说“ , ”,李煜则以“ , ,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化无形为有形,令人叫绝。(2)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9.名著阅读。(6分)(1)、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 潜艇的故事。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构思巧妙、情节惊险,还在于它们是 和 巧妙结合的成果。(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请举一个书中幻想的事物如今已经变成现实的例子,并由此就科幻小说

6、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关系说说你的看法。 三、阅读理解(32分)(一)阅读敬畏自然选段,完成1014题。(12分)人们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实在是太狂妄自大了,因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而他却要作自然的主人!他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的普通一部分一样,有什么资格与自然对立!如果说自然的智慧是大海,那么,人类的智慧就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虽然这个水滴也映照着大海,但毕竟不是大海。可是,人们却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 看着人类这种肤浅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窃私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人类的作品飞上了太空,打开了一个个微观世界,

7、于是人类就沾沾自喜,以为揭开了大自然的秘密。可是,在自然看来,人类上下翻飞的这片巨大空间,不过是咫尺之间而已,就如同鲲鹏看待鹪鹩一般,只是蓬蒿之间罢了。即使从人类自身智慧发展史的角度看,人类也没有理由过分自傲:人类的知识与其祖先相比诚然有了极大的进步,似乎有嘲笑古人的资本;可是,殊不知对于后人而言我们也是古人,一万年以后的人们也同样会嘲笑今天的我们,也许在他们看来,我们的科学观念完全错了,我们的航天器在他们眼中不过是个非常简单的儿童玩具。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 发现科学史只是犯错误的历史。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

8、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人类发明了种种工具,挖掘出大自然用亿万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宝藏煤碳、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质,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坟墓呢?谁能断言我们不是在走着一条通向死亡的路呢?10. “人们竟然不自量力地宣称要用这滴水来代替大海”表达了作者的什么观点和感情? (3分)_ 11. 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原因是什么?(3分)_ 12.分析画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分)_ _ 13.人类挖掘出大自然的宝藏煤炭、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作者为什么担忧地说,那些矿坑可能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3分

9、)_ (二)阅读下文,完成1418题。(20分)舌尖上的乡愁无论怎样的匆忙,不管聚散与悲欢,纯粹的美食伴随着每天三次舌尖上的提醒,总会让我们停下脚步,围坐一起,味不分咸淡,菜不分南北,在酣畅火热或孑然一身中,孜孜不倦的追寻每一口美食。这一场场别具风味的盛宴不停流转在每个不同的角落,即使用化学式分析分解食物的构成,想看出其中的端倪,却无法参透真正的美味。我们只能用舌尖体会,感受着生命中的最新鲜味道。美食对于中国人,似乎总是凝结了精神和肉体上的二重享受古朴的食材承载着血亲之间的取舍关联。它承载的不仅是味蕾上的感官刺激,更是灵魂深处的涤荡和牵引。虽然地域的辽阔造就了各地饮食的差异。但即便差异再大,饮

10、食中也有一种味道是相似的。乡音跟味觉,就代表故乡的味道,总是熟悉而顽固。我是抵挡不住这种味道的诱惑的,抑或是“好吃不懒做,能吃不体宽”的缘故,这种熟悉而顽固的味道,让我对家中美食的喜好更是欲罢不能。工作在外,不能常伴父母身边,最本真的感受即是思亲、念家,就会常想起家里的一碗饭一桌菜,泛起的乡愁,在舌尖酝酿。这些感受与经验,在作家那里写成了文字,在诗人那里吟成了诗,在妈妈那里变成了唠叨,煮成了饭,炒成了菜。父母朝五晚九,餐风饮露,为的不过是一家人能吃饱穿暖,能好吃好喝一顿,能安逸舒适睡上一觉。跳跃于我舌尖上的记忆,莫过于妈妈一手焖炖的清汤排骨。去菜场买来最好的肋排,配以笋片、墨鱼、花生,清泉洗之

11、,烈油烹之,文火炖之,巧搭成一锅营养均衡、鲜嫩爽口的佳肴。尝一口,齿颊留香,是青丝换了华发都不会忘却的记忆。吞没口中的涎,脑海里开始一帧帧闪现,仿佛一切都是那样的清晰,让我清楚地看见妈妈系上围裙,忙碌的身影,还有那一碗鲫鱼汤。几尾野生的鲫鱼,撒上几滴鲜奶,几片豆腐,文火慢炖,就可以熬成一锅靓汤。抛些提神的香菜,翠泽的葱花,肉质细嫩,汁液浓郁。而所有的美食,都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火候和手感。越是弥足珍贵的美味,外表看上去往往越是平淡无奇。妈妈懂得美味需要耐心的等待,也感谢大自然给予的恩赐。只有妈妈最明白自家胃口,她所挑拣的新鲜香菇肉质肥厚,伞盖匀称,剪去蒂,洗净放置竹篮里,借助阳光和风,肥美的香菇慢

12、慢散失水分,鲜美的味道一点点凝聚。这便是最好的增味品,跟其他海鲜和菜肴搭配,提鲜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持食材的本味。眼见妈妈辛苦劳作奉献精彩的烹饪过程,我会迫不及待地第一个品尝着来自妈妈创造的美味。不懂得人生厚味的人,只会喜欢舌尖上的厚味。我那时虽然不懂什么叫人生厚味,却知晓了家中美味。等一切的辛劳换来一顿喷香的饭菜,家人围坐一起的时候,沉甸甸的爱融聚在一锅美味之中。朴素,而有力量的幸福,是回荡在舌尖的福报。滚烫而粗糙的甜蜜,储存在心底的思念和期盼,简简单单的美食,纯纯粹粹的世间真情。美味之所以值得回味,只是因了那一饭一粥皆由满满的温情和爱意慢慢熬煮煨炖,用一生的时光盛好等待。最珍贵的等待,也许就是餐桌上另一副碗筷的归属吧。14填空:本文的文学体裁是 ;以第 人称的口吻来叙述;段和段中画线句分别运用了 和 的表达方式。(4分)15段在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