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职教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5033791 上传时间:2022-09-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寻找职教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寻找职教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寻找职教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寻找职教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寻找职教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寻找职教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寻找职教理论与理论的结合点这些年来,国内职教界热点颇多:办学热、办产业热、办新专业热、办高职热就连过去一向不为人们所重视的职教研究似乎也开始在很大程度上热了起来。如今不但各省市和各大行业,就连不少学校和企业也都办起了自己的职教研究杂志,确实可喜可贺。尽管其中多数还是内部发行,但面对其各自特定范围内的热心读者,仍然办得有声有色,乐此不疲。也许是受某种固定形式的影响,我们总能发现这些杂志上有两个固定栏目且往往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曰“理论研究;一谓“教学研究。前者系为表达刊物之学术程度而设,撰文者多为负责决策管理的行政指导及少数专职的科研人员;后者那么表达了刊物为基层效劳的根本宗旨,投稿人大多是在第一

2、线从事实际教学工作的教师和教学培训管理人员。两个栏目分工明确,“科研与“教研各有侧重,但又似有“井水不犯河水之嫌。这就不能不促使我们认真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在“理论研究与“教学研究之间是否还缺了些什么?或者说,将宏观的教育理论与微观的教学理论联络起来的“结合点终究何在?答案是唯一的:课程。只有课程这座横跨于理论与理论之间的桥梁,才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结合点。因为课程是一切现实的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轴心,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理论及其思想和观点,包含在其中的各种各样的目的和宗旨,都必须通过课程这座桥梁才能最终实现;课程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重要的手段,因为课程详细表达着培养目的的要求,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课

3、程更加详细表达了各行业对各类人才知能构造的客观要求,这种特定的培养目的也只有通过课程这座桥梁才能最终实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教事业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长足的开展,但在办学质量方面仍与社会需要相距甚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但笔者认为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我们未能牢牢地抓住课程这一理论与理论的结合点。从当前职教课程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如课程设计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课程内容及构造安排不够合理且时有偏离培养目的的现象,必要的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制度也还远未形成这些方面的改革工作都亟待开展。有人可能会说,你所讲的“课程不就是指“教学

4、内容吗?否,这样的理解未免太过狭隘。过去我国长期受前苏联教育学理论的影响,总习惯于把课程当作教学理论的一部分来研究,但事实上随着现代教育科学的开展,课程理论已从教学理论中别离出来而直接成为教育学理论的下位理论。因此,从现代课程论的观点来看,课程应是指在教育者的指导下出现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总体。这样,就应将职业技术教育课程理解为是培养社会消费第一线所需职业技术人才而设计的所有教育活动及其目的、内容、范围、分量和进程的总和,亦即学习某一特定专业或工种的学生在职业技术教育机构包括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和企业及社会培训部门的指导下所应获得的全部经历。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建立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

5、,它不仅牵涉到教育行政部门,更与广阔企业和学校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管理和教学人员直接有关。因此,我们每一位职教工作者都应在思想上自觉地增强职教课程意识,更新职教课程观念,积极地投入到现代职教课程改革的理论中去。由于我国当前的职业技术教育在开展中还存在着许多现实问题和详细困难,人们为了摆脱困境而往往把注意力放在职教的外部,希望国家和地方的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地开展以始终保持对职教的强烈需要,希望职教立法和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能更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开展,希望上级部门增拨经费以满足改善办学条件、进步教学质量的需要等等。这些无疑都是正确的。但我们同时也应看到仅有这样的想法还不够全面,也不够现实,因为它缺少了

6、对职教本身的自省,其中也包括对职教课程开展现状的检讨和反思。其实,外部因素的改善固然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但更为根本的措施还在于职教自身的不断完善。所以我们不仅要在理顺体制和改善管理等方面下功夫,而且更应注重对职教课程建立的研究与改革。如何实在地做到增强职教课程意识呢?笔者认为,我们首先应运用现代课程论的思想来更新职教课程观念,树立起一种职教“大课程观。这里包含以下三层意思:其一,就现代职教课程的内涵而言,我们不能将课程观念局限在正规的显在课程之上。现代意义上的课程代表的是整体的学习概念,它并不仅限于教学方案表中排列的各门学科,也包括规定科目以外的各种教育活动。但在理论中人们却往往只注重那些严格

7、按方案组织的教学科目,而普遍无视了以专业理论活动为核心的课外活动、校外活动和支配学校师生集体价值观、态度、行为方式等的校园文化之类隐蔽课程的建立。事买已经证明,在开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对学生进展道德教育方面,这类非正规的隐蔽课程是比任何正规的显在课程都来得有力的重要措施。因此,我们在提醒现代职教课程内涵时,一定要把显在课程和隐蔽课程结合起来通盘考虑。假设这种非正规课程的作用发挥得好,既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开展,又可以增强现代职教课程的总体效应。其二,就现代职教课程的范围而言,我们不能将观念局限在那一部分已纳入正规学制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及职业技术学院的课程改革之上。因为无论是全日制的正规职业技

8、术教育,还是诸如学徒培训、岗位培训、业余培训之类的非学历的职业技术教育;无论是职业入门教育、职业准备教育,还是多种形式的职业继续教育;无论是初等职教、中等职教,还是高等职教或高级技术培训它们事实上都存在着一个共通的课程问题,都需要我们去加以关注和研究。例如,在我国培养技术工人的中等职业教育应借鉴何种形式的问题上,即使在高层决策机构其意见也不一致,于是多年来由原国家教委支持引进的德国双元制形式试点和由原劳动部支持引进的国际劳工组织开发的ES形式试点就一直是各自为政、互不相干地各搞一套,而试点尚未完成几个周期,不少人又“喜新厌旧地恋上了北美的BE形式。然而当我们深化到课程领域中去时却不难发现:无论

9、是双元制的“核心阶梯式课程、ES的“模块组合式课程,还是SE强调“才能本位的DAU课程,从理论根底到施行过程都是极其相似的。它们都主张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论而提倡按职业理论活动的实用要求来重新组合课程,均属表达活动中心特点的同一种课程形式。“本同根生,何必争论不休?因此,尽管双元制、ES、BE以及国外其他各种先进职教形式在表现形式上各有不同,但蕴藏在其深层的本质内涵是完全一样的,这就是现代职教开展所面临的共通的课程问题。我们在学习借鉴这些先进形式时理应“取其神而略其形,而以活动课程论为根底的现代职教课程体系正是这些先进形式共同的“神之所在,抓住了它就能对引进的东西求同存异,使之适用于不同类型的职

10、教范围,并减少不必要的争论和认识上的误解。其三,就现代职教课程的形态而言,我们不能将观念局限在必修课程的建立之上。在现代化职教课程体系的设计中,各种类型的选修课程的开发应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其中包括具有地方特色、行业特点以及可以表达个人特长的选修。这样既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其对专业的理解,又能照顾到学生的爱好和特长,促使其向一专多能的方向开展。至于这些课程的选修方式及其详细要求可以因校、因人而异,但从总体上讲,笔者主张采用“必修课程综合化,选修课程微型化的思路。因为职教的必修课程设置不应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本位,而应以职业理论活动为本位,这就必然要打破学科界限而将与职业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内

11、容综合起来,着重于整体知识和技能的广泛性、交融性和实用性,这样既防止了课程内容互相重叠和分量过重的问题,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才能和对现代企业消费广泛的适应性。但选修课程那么不宜将过多的知识和技能内容综合在一起,而应结合职教实际向微型化开展。例如家电维修这一门课程,就可以分为电视机维修、电冰箱维修、洗衣机维修、收录机维修、空调机维修等假设干个较为独立的单元。这样在进展这门课程的教学时,就不一定要求所有内容人人必听,而可以让学生根据个人爱好和实际需要来选择某一专题深化学习。这种“微型课程在国外开展得比较迅速,尽管它最初是应用于社会学科的,但将它引入职教领域看来更能发挥其长处:首先,它考虑到了学生的个别差异,进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特长;另外,在许多职业领域里,可以拓展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我们广阔职教工作者应在更新职教课程观念的根底上积极探究,勇于开拓,逐步建立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教课程体系并将其付诸理论,在理论与理论的结合上迈出关键性的第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