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5032335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湖南省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湖南省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湖南省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湖南省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南省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高职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适应性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省高职专业构造与产业构造的适应性研究摘要:高职教育专业构造与产业构造的适应性直接关系到高职教育的开展。分析湖南省的产业构造与高职专业构造的适应状况,探究其中存在的问题,有助于提出本地区高职专业设置的合理设想。关键词:高职教育;专业构造;产业构造;适应性高职教育专业构造受到方方面面的影响与制约,其中最主要的是受经济构造的制约,经济构造直接决定着高职教育构造的调整与改革的方向。高职教育是直接为区域经济效劳的,区域经济中的产业构造与技术构造是高职教育专业构造调整、改革、开展的主要根据。因此,对高职教育专业构造的调整必须从产业构造调整、开展的大局出发加以考虑与研究,本文从湖南省高职教育专业设置与产

2、业构造开展适应性问题的研究入手,拟对此问题作初步讨论。湖南省高职专业构造与产业构造现状一湖南省高职专业构造根本状况湖南省高职教育的开展较快,高职院校的数量逐年增加,学科大类与专业设置越来越多,截至2022年底,湖南省已有高职院校68所,专业设置达1406种。表1按高职专业大类对湖南省高职院校近年专业设置的变化进展了比拟。从表1可以看到,湖南省的高职专业总数近三年有较大的开展,与湖南省经济的增长趋势一样。其中制造、电子信息、财经、文化教育大类专业占有较大的比例,制造、电子信息类专业增长幅度较大,与湖南省产业构造调整中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增长形势根本吻合,但应注意到电子信息大

3、类中的计算机类专业增长过快的情况。农林牧渔大类专业所占比例偏少,且无明显增长。分析生化与药物、轻纺食品大类专业呈负增长状况,这与湖南省轻工业消费增长步伐不快、与全国相比轻工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有关,高职高专院校应注重培养相关人才,以促进这类工业的开展。医药卫生、文化教育大类也呈负增长状况,这与局部专业具有特殊性、属国控或省控开设专业、因学历层次进步等原因未能统计完全有关。二湖南省产业构造现状近年来,湖南省以产业构造调整为核心,对经济构造进展了战略性调整,产业构造格局呈现出第一产业比例下降、第二产业比例逐年上升、第三产业开展较稳定的态势。详细如表2所示。资料来源:数据根据湖南统计信息网统计资料计算

4、得出可参看湖南省20012022年统计年鉴表2显示,近年来湖南省的GDP增长率逐年上升。其中,第一产业的GDP总量所占比重较少,增长缓慢,增速波动较大,而且近年来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在全省GDP中占较大比重,平均为39.6%,由于第二产业的增长率最大,因此,第二产业的人才需求尤显迫切;第三产业的GDP总量最大,增长较快,无论绝对增量或增速都比拟明显,与当年全省的GDP增长率相比,第三产业GDP的增长率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没有较为明晰的规律,反映出第三产业具有强劲的开展潜力。事实说明,湖南省采取优先开展轻工业,扩大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口,加强根底产业、根底设施建立,大力开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政

5、策措施,使全省的产业构造逐渐趋于协调,渐次向优化与晋级的方向开展。当前,湖南省的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的增长构成了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农业的内部构造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的比重下降,牧渔业产值上升。与投资、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相比,湖南省轻工业消费增长步伐不快,与全国相比,轻工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第三产业开展迅速,特别是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以及证券、技术、信息产业等已具相当规模,尤其是房地产业所占比重呈不断上升之势。三湖南省高职专业构造设置中的问题近年来,湖南省高职专业设置与三大产业的匹配情况如表3所示:数据来源:根据湖南省20012022年统计年鉴计

6、算得出数据说明,湖南省高职专业设置的分布与产业构造的整体分布状况不太协调,但近年逐步趋好,特别是第二产业的相关专业变化明显。其中,与第一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和第一产业占国内消费总值的比重相比,差异相对较大,这包含第一产业经济效益等多种因素,其开展变化根本符合产业构造变化开展的总体走势,其专业设置也能按照产业开展要求调整,但应注意“十一五期间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重视与农业内部构造发生的较大变化,在第一产业专业设置的数量与构造方面应考虑加以调整。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存在一个明显的问题,即专业设置分布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与两大产业产值的比例不相协调,前几年与第二产业相关的专业数量偏少

7、,与该产业的开展不相适应,但在后来连续三年中的变化趋势较好,第二产业的GDP比重与相关专业数的比例渐趋合理。与第三产业相关的专业设置数量偏多,但显现出缓慢下降态势,因受经济开展变化对就业形势的影响,与第三产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已超过湖南省所能包容的数量。显然,湖南省高职专业构造设置在与地方经济构造的适应性上存在着较大的脱节,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其一,高职院校的类型复杂,转型滞后。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职院校具有不同的背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例如,一些普通高校也办高职,有的是由普通本科院校的二级学院演变而成,有的是从普通中专升格而成,这类院校有的对高职教育重视不够,所开设的专业未能按照市

8、场需求运行,专业特色不突出,缺少市场与行业背景。另外,一些院校的专业开发、设置与方案施行过程有沿袭普通本科教育形式的倾向,以学科式要求办高职教育专业的现象较为严重。还有一些高职院校所开设的专业,要么凭主观臆断闭门造车,要么根据社会上一般流行的专业类别与专业名称进展开发与设置,以致专业雷同或大同小异,这是导致高职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构造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二,对高职教育培养目的的把握不够准确。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开展,产业愈来愈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化,新产业中的岗位群急需大量在消费第一线工作的技术型、管理型与技能型劳动者,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以满足现代消费部门对这

9、类人才的需求。而很多高职院校未能很好地把握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职教育的区别,没有将培养目的真正定位在“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上,加之办学主体多头、学校管理多头,导致条块分割、各自为战的状况,使得学校布局不合理,专业设置重复,规模效益无法进步。一些学校对专业开展的整体规划不够,缺乏战略层面的筹划与考虑,缺乏前瞻性,专业建立中价值取向的功利主义色彩严重,缺乏充分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缺乏市场需求的真实数据,专业建立的特色不鲜明,急功近利,对生源充足的专业就突击扩招,而对生源缺乏、人气不旺的专业那么缺乏足够的关注与政策倾斜,由此导致所培养的高职技术型人才与社会需求明显脱节。其三,高职院校的教学

10、滞后于经济开展实际。如一些院校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无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局部专业建立短期行为的色彩明显,专业建立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联络不够严密;缺乏优质教育资源,软硬件如师资、实验实训场地设施、课程体系、教材等建立滞后,师资队伍数量缺乏,质量不高,学历层次低,具备“双师素质的老师数量较少,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合适高职教育使用的、表达高职教育特色的教材不多;教育教学改革力度不大,教学质量不高,等等。上述问题导致湖南省高职教育的专业构造设置与区域经济产业构造存在着明显的脱节,亟须更新观念,加大改革力度,调整专业设置,优化专业构造,努力使高职教育进一步适应湖南省产业构造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开

11、展的需要。湖南省高职专业设置改革的设想立足当地,面向市场,准确定位高职高专教育只有以“效劳当地经济开展为宗旨,与当地区域经济与产业构造调整相适应,才能办出自己的特色,只有办出特色才能具有生命力。从湖南省的实际来看,必须强调准确定位,认准开展方向;必须立足当地,为区域经济开展效劳;必须面向市场,谋求高职教育的效益。定位当然必须立足于当地实际,面向区域市场,尤其需要从效劳方向、人才培养目的与办学特色等方面多管齐下,以获得最优效应。在这方面,永州职业技术学院的案例很有典型意义。永州市地处湘南,毗邻两广,有560万人口,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开展迅速,粮食、林果、畜牧、水产、蔬菜、烤烟等六大支柱产业已

12、形成较大规模。为了加快全市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永州市委、市政府制定了生态环保效益型经济开展形式和与之配套的“八个一工程。要实现这一目的,迫切需要进步劳动者整体素质,急需培养一大批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基于此,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将效劳方向定位于为本地培养所需要的人才,设置了高级护理、生态养殖、医学影像、园林花卉、应用生物技术、旅游英语、经贸、机电、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较好地适应了永州市的产业构造实际。要实现高职院校专业建立与区域产业构造的良好适应,需要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重视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高职教育管理体系,作好分析布局与战略性调整。在当前专业设置比拟混乱的情况下,应优先建立与区域经

13、济开展相适应的动态的高职教育专业构造调整体系,借以保证高职院校的角色定位、市场定位能准确地与区域经济开展格局相适应。加强产学结合,创新人才培养形式实行产学结合、校企合作、院所合作等全方位多渠道的开放式办学,促成人才培养形式的创新,才能实现高职教育与区域产业构造的互相适应。近年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当地的长丰集团、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等知名企业结合办学,实行“订单式教育,加强产学结合,同时还建起了永州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附属小学和机动车驾驶培训学校等具有模拟仿真实训条件、真实工作环境的实训基地,学生可在这些实训基地顶岗理论,全程参与消费和管理,既培养了动手才能,又培养了管理才干。产学结合的结果,

14、促成了学校人才培养形式的创新,使学校的专业人才培养与永州的经济产业构造实现了良性对接。树立品牌意识,提升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构建特色学校与树立品牌观念,是使高职院校适应区域经济开展,为区域经济建立效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保证。永州职业技术学院将“实行产学结合,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才能与实际工作程度,拓宽学生的就业、创业渠道,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开展作为自己的办学特色,通过合作育人的方式,直接在市场竞争中打造自己的品牌,根据“协议合作、互惠互利的原那么与企业结合办学,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农业类各专业建立了12个校外实训基地,医学类各专业在98所各级各类医院建立了实习基地网,既直接将专业定向于市场需求,又表达了自己的特色,通过专业构造与产业构造的对应,树立起自己的办学品牌,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参考文献:1美迈克尔波特.竞争战略.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22.2李光斗.品牌竞争力.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3陈福军.才能本位观念下高职教育考试形式改革的考虑J.职教论坛,2022,11.4黄亚妮.国外高职理论教学形式特色的评析和启示J.高教探究,2022,4.5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历交流会论文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6于险波.关于高校课程考试改革的探究J.继续教育研究,2022,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