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5029049 上传时间:2023-05-0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中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中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中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中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为进一步加快贫困地区开展,促进共同富裕,实现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特制定本纲要。序言(一)扶贫事业取得巨大成就。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力推进扶贫开发,特别是随着国家八七扶贫攻坚方案(1994-2000年)和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的实施,扶贫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贫困地区根基设施明显改善,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设,农村居民存在和温饱问题 根本解决,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为促进我国经济开展、政治稳定、民族

2、团结、边疆稳固、社会和谐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动全球减贫事业开展作出了重大奉献。(二)扶贫开发是长期历史任务。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社会开展总体水平不高,区域开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制约贫困地区开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扶贫对象规模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贫困地区特别是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下简称连片特困地区)开展相对滞后,扶贫开发任务仍十分艰巨。同时,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不断深入,经济开展方式加快转变,国民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开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为扶贫开发创造了有利环境和条件。我国扶贫开发已经从以解决温饱为主要任务

3、的阶段转入稳固温饱成果、加快脱贫致富、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开展能力、缩小开展差距的新阶段。(三)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意义重大。扶贫开发事关稳固党的执政根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深入推进扶贫开发,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表达,是统筹城乡区域开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缩小开展差距、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开展成果的重大举措,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必须以更大的决心、更强的力度、更有效的举措,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全国人民共同实现全面小康。一、总体要求(四)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

4、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开展观,提高扶贫标准,加大投入力度,把连片特困地区作为主战场,把稳定解决扶贫对象温饱、尽快实现脱贫致富作为首要任务,坚持政府主导,坚持统筹开展,更加注重转变经济开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扶贫对象自我开展能力,更加注重 根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解决制约开展的突出问题,努力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开展。(五)工作方针。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实行扶贫开发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有效衔接。把扶贫开发作为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鼓励和帮助有劳动能力的扶贫对象通过自身努力摆脱贫困;把社会保障作为解决温饱问题的 根本手段,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

5、系。(六) 根本原则政府主导,分级负责。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扶贫开发工作负总责,把扶贫开发纳入经济社会开展战略及总体规划。实行扶贫开发目标责任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突出重点,分类指导。中央重点支持连片特困地区。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扶持力度。根据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开展水平,因地制宜制定扶贫政策,实行有差异的扶持措施。部门协作,合力推进。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国家扶贫开发战略部署,结合各自职能,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工程时向贫困地区倾斜,形成扶贫开发合力。自力更生,艰辛奋斗。加强引导,更新观念,充分发挥贫困地区、扶贫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尊重扶贫对象的主体地位,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6、和开展能力,立足自身实现脱贫致富。社会帮扶,共同致富。广泛发动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开发,完善机制,拓展领域,注重实效,提高水平。强化政策措施,鼓励先富帮后富,实现共同富裕。统筹兼顾,科学开展。坚持扶贫开发与推进城镇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相结合,与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相结合,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资源优势,开展环境友好型产业,增强防灾减灾能力,提倡安康科学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开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改革创新,扩大开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创新扶贫工作机制。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共享减贫经历和资源。继续办好扶贫改革试验区,积极探索开放式扶贫新途径。二、目标任务(七)总体目标。到2020年,稳定实现扶贫对

7、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 根本医疗和住房。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根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扭转开展差距扩大趋势。(八)主要任务 根本农田和农田水利。到2015年,贫困地区 根本农田和农田水利设施有较大改善,保障人均 根本口粮田。到2020年,农田根基设施建设水平明显提高。特色优势产业。到2015年,力争实现1户1项增收工程。到2020年,初步构建特色支柱产业体系。饮水安全。到2015年,贫困地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根本得到解决。到2020年,农村饮水安全保障程度和自来水普及率进一步提高。生产生活用电。到2015年,全面解决贫困地区无电行政村用

8、电问题,大幅度减少西部偏远地区和民族地区无电人口数量。到2020年,全面解决无电人口用电问题。交通。到2015年,提高贫困地区县城通二级及以上高等级公路比例,除xx外,西部地区80%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稳步提高贫困地区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到2020年,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推进村庄内道路硬化,实现村村通班车,全面提高农村公路服务水平和防灾抗灾能力。农村危房改造。到2015年,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800万户。到2020年,贫困地区群众的居住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教育。到2015年,贫困地区学前三年教育毛入园率有较大提高;稳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到达80

9、%;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提高农村实用技术和劳动力转移培训水平;扫除青壮年文盲。到2020年, 根本普及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开展远程继续教育和社区教育。医疗卫生。到2015年,贫困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 根本健全,县级医院的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每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每个行政村有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定在90%以上,门诊统筹全覆盖 根本实现;逐步提高儿童重大疾病的保障水平,重大传染病和地方病得到有效控制;每个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到2020年,贫困地区群众获得公共卫生和 根本医疗服务更加均等。公共文化。到

10、2015年, 根本建设播送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已通电20户以下自然村播送电视全覆盖, 根本实现播送电视户户通,力争实现每个县拥有1家数字电影院,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场数字电影;行政村 根本通宽带,自然村和交通沿线通信信号 根本覆盖。到2020年,健全完善播送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全面实现播送电视户户通;自然村 根本实现通宽带;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根本实现每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以下简称重点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以公共文化建设促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社会保障。到2015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供养制度和临时救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

11、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到2020年,农村社会保障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人口和方案生育。到2015年,力争重点县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8左右。到2020年,重点县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逐步实现人口均衡开展。林业和生态。到2015年,贫困地区森林覆盖率比2010年底增加1.5个百分点。到2020年,森林覆盖率比2010年底增加3.5个百分点。三、对象范围(九)扶贫对象。在扶贫标准以下具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为扶贫工作主要对象。建设健全扶贫对象识别机制,做好建档立卡工作,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得到有效扶持。逐步提高国家扶贫标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当地实际制定高于国家扶

12、贫标准的地区扶贫标准。(十)连片特困地区。六盘山区、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大兴安岭南麓山区、燕山-太行山区、吕梁山区、大别山区、罗霄山区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xx、四省藏区、新疆南疆三地州是扶贫攻坚主战场。加大投入和支持力度,加强对跨省片区规划的指导和协调,集中力量,分批实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对所属连片特困地区负总责,在国家指导下,以县为根基制定和实施扶贫攻坚工程规划。国务院各部门、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大统筹协调力度,集中实施一批教育、卫生、文化、就业、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大力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区域性重要

13、根基设施建设步伐,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解决制约开展的瓶颈问题,促进 根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 根本上改变连片特困地区面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自行确定假设干连片特困地区,统筹资源给予重点扶持。(十一)重点县和贫困村。要做好连片特困地区以外重点县和贫困村的扶贫工作。原定重点县支持政策不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制定方法,采取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进展调整,实现重点县数量逐步减少。重点县减少的省份,国家的支持力度不减。四、专项扶贫(十二)易地扶贫搬迁。坚持自愿原则,对存在条件恶劣地区扶贫对象实行易地扶贫搬迁。引导其他移民搬迁工程优先在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实施,加强与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衔接,共

14、同促进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环境。充分考虑资源条件,因地制宜,有序搬迁,改善存在与开展条件,着力培育和开展后续产业。有条件的地方引导向中小城镇、工业园区移民,创造就业时机,提高就业能力。加强统筹协调,切实解决搬迁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开展、可致富。(十三)整村推进。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自下而上制定整村推进规划,分期分批实施。开展特色支柱产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提高自我开展能力。以县为平台,统筹各类涉农资金和社会帮扶资源,集中投入,实施水、电、路、气、房和环境改善“六到农家工程,建设公益设施较为完善的农村社区。加强整村推进后续管理,健全新型

15、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稳固提高扶贫开发成果。贫困村相对集中的地方,可实行整乡推进、连片开发。(十四)以工代赈。大力实施以工代赈,有效改善贫困地区耕地(草场)质量,稳步增加有效灌溉面积。加强乡村(组)道路和人畜饮水工程建设,开展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和片区综合开发,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夯实开展根基。(十五)产业扶贫。充分发挥贫困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优势,推广先进实用技术,培植壮大特色支柱产业,大力推进旅游扶贫。促进产业构造调整,通过扶贫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互助资金组织,带动和帮助贫困农户开展生产。引导和支持企业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带动贫困农户增收。(十六)就业促进。完善雨露方案。以促进扶贫对象稳定就业为核心,对农村贫困家庭未继续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参加劳动预备制培训,给予一定的生活费补贴;对农村贫困家庭新成长劳动力承受中等职业教育给予生活费、交通费等特殊补贴。对农村贫困劳动力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加大对农村贫困残疾人就业的扶持力度。(十七)扶贫试点。创新扶贫开发机制,针对特殊情况和问题,积极开展边境地区扶贫、地方病防治与扶贫开发结合、灾后恢复重建以及其他特困区域和群体扶贫试点,扩大互助资金、连片开发、彩票公益金扶贫、科技扶贫等试点。(十八)革命老区建设。国家对贫困地区的革命老区县给予重点扶持。五、行业扶贫(十九)明确部门职责。各行业部门要把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