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的焦灼 阅读答案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4963198 上传时间:2023-02-07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学的焦灼 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国学的焦灼 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国学的焦灼 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学的焦灼 阅读答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学的焦灼 阅读答案 国学的焦灼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已经断断续续做了一百六十多年。到了国力日益强盛的今天,每个人都在迫切地期待着民族的复兴。各种宣传广告上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一类不学无术的说词,就是当今民族复兴一词被浅薄理解的注脚。而一个渴望复兴的古老的民族面对现实和外来的焦灼心态,也日趋明显。从1840年至今,我们每个人所能发明出的文化资源,必然受到西方外来文化以及1840年以后外乡新思潮二者的影响。按一些激进国学家的安顿,纯然依照孔孟之道来认识社会、解决问题,已经不可能。而一旦接受了外来与新生,又胆怯失去本民族的特色,成为了没有文化主体性的精神殖民地。一个有着过于灿烂光芒历史的民族,

2、在面对现实的困窘时确实没有日本、韩国那样容易放得下。现在特定语境当中的国学观念与理论,所折射出的就是这样一种焦灼。此故,在国学热当中,有种论调颇有代表性:我们天天在要求现代化,现代化不就是西化吗?把整个的思想按西方的观点来大卸八块,中华文化不但没有复兴,反而越发地死得快整个20世纪的中国知识分子,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西洋的影响,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以上的观点说白了,就是将从西方传入当成了本质上的西方,与中华文化不可调和的西方,而无视了一些社会根底性价值的普适性,也无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世界上最大的、最有活力的水域不是娃哈哈公司的纯洁水储存池,而是有污泥、有毒菌、有浊浪,时时刻刻被海

3、洋生物代谢物污染着的大海。一个文明得以保留和开展的动力不是一种精神洁癖,那种洁癖只能表明一个文明已经虚弱到了免疫机能低下的地步。而在相当数目的国学家眼里,西方传来的文化与思想就只能起到破坏和摧毁中华文明的作用。这其间折射出的对自我民族的不自信,也是颇值得玩味的。而事实证明,1840年以来,外乡新发明的文化都已经不再是,也不可能是纯正的中华传统,但其中却不乏优秀杰出的成果,以至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无论是在文学成就还是思想成就上,都发明了令今人难以企及的顶峰。很多20年代初的知识分子,比方鲁迅、胡适、李大钊等,自然是鼓吹自由、民主、科学等西方观念的代表,也是没有能真正掌握中华文化的灵魂的知识分

4、子。但是,?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和?爱弥儿相比,?尝试集与?神曲相比,?庶民的胜利与托马斯潘恩的?常识相比,在精神内核和社会效果上,真的能一致?就像黑格尔说的,你走吧,你走不出你的皮肤!吸收了西方的观念之后,那些中国文化、思想巨人的发明仍然植根于中国,属于中国。自此以后的中国人恐怕也只能随之前进,因为中华文明独立、自然演进的历史早在鸦片战争时期就被打破了。往者不可谏,学习西方也没什么丢脸的。日本从1865年就一心一意地跟着西方闹革命,到头来,鲜明的民族特色不张嘴都能从一堆黄皮肤黑头发的人里冒出来。其实只要中国这个人口基数还存在,民族和民族特色是不会消亡的,只是其消极面和积极面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期

5、相互替换,如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人的聪慧成了投机取巧,家庭观念重成了任人唯亲,这并非西方导致的民族特色的消亡,而恰恰是消极面在社会转型和制度缺失之下的暴发。以日本为鉴,以中国现代思想史为鉴,担忧成为西方的精神殖民地这样虚弱的焦灼心态,不仅是一局部国学家对自我民族不自信的体现,也是不足历史和现实依据的。节选自?现代交际说事2022.917请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6分18请赏析第自然段划线句子。4分19作者对国学家们的焦灼是持否认态度的,试分点概述作者否认的理由。分阅读答案:17首先,指出当前国学热中折射出的焦虑及其代表言论;其次,分析出这种焦虑的本质:无视文化的普适性、包容性、交流性,折射出对自

6、我民族的不自信;最后,以20世纪初的文化顶峰与日本做法为例证明,国学家的焦虑是不足历史和现实依据的。6分,每点2分18用比照论证和比喻论证,1分形象有力地表明了一个文明得以保留和开展的动力不是一种精神洁癖,而是文化的包容和交流,2分证明国学家的焦虑是不自信不必要的表现。1分19这种焦灼其实是对本民族不足自信的表现,这种焦灼无视了社会根底性价值的普适性,无视了文化的包容性和交流。1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产生的一批杰出的文化成果,虽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但仍植根于中国。1分日本学习西方,实现了强国之梦,而鲜明的民族特色并不因此而消亡。1分答对2点得2分,答对3点给4分,如果将合答为不足历史和现实依据给1分,如已答或,那么答不足历史和现实依据不独自给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