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保护知识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4957815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42.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耕地保护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耕地保护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耕地保护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耕地保护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耕地保护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耕地保护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耕地保护知识(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耕地保护知识耕地保护知识耕地保护知识一、耕地概念耕地是由自然土壤发育而成的,但并非任何土壤都可以发育成为耕地。能够形 成耕地的土地需要具备可供农作物生长、发育、成熟的自然环境。具备一定的自然 条件:(1)必须有平坦的地形,或者在坡度较大的条件下,能够修筑梯田,而又 不至于引起水土流失,一般超过25C以上的陡地不宜发展成耕地;(2)必须有相 当深厚的土壤,以满足储藏水分、养分,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之需;(3)必须有 适宜的温度和水分,以保证农作物生长发育成熟对热量和水量的要求;(4)必须 有一定的抗拒自然灾害的能力;(5)必须达到在选择种植最佳农作物后,所获得 的劳动产品收益,能够大于劳动投入,取

2、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凡具备上述条件的土 地绍过人们的劳动可以发展成为耕地。这类土地称为耕地资源。耕地资源包括两种 类进:一是已开发利用的土地,即耕地;二是尚未开发利用的土地、即荒地。耕地总资源:指能够种植农作物的田地。包括当年实际耕种的熟地;新开荒且 已种植的地;“沿海”、“沿湖”地区已围垦利用三年以上的“海涂”、“湖 田”;弃耕、休闲不满三年,随时可以复耕的地;因灾害或其它因素,虽然当年内 未种植农作物但仍可复耕的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附带种植桑树、果树和其它林 的地;年年进行耕耘种草的地。不包括:因灾害或其它因素,已不能复耕的地;弃 耕、休闲满三年的地,或者虽不满三年,但已经成为荒地的土地;

3、不进行耕耘,净 地种植牧草已成为永久性草地的土地;专业性的桑园、茶园、果园、果木苗辅林 地、芦苇地、天然草场等;以混凝土等铺设的温室、玻璃室,导致栽培的植物体与 地面隔绝的基地。二、耕地资源分类1、根据耕地性质,耕地总资源又分为常用耕地面积和临时性耕地。常用耕地:是指专门种植农作物并经常进行耕种、能够正常收获的土地。包括 土地条件较好的基本农田和虽然土地条件较差,但能正常收获且不破坏生态环境的 可用耕地。常用耕地作为我国基本的、宝贵土地资源,受到我国土地法严格保 护,未经批准,任何个人和单位都不得占用。临时性耕地:又称“帮忙田”,是指在常用耕地以外临时开垦种植农作物,不 能正常收获的土地。包括

4、临时种植农作物的坡度在 25 度以上的陡坡地,在河套、 湖畔、库区临时开发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以及在废旧矿区等地方临时开垦种植农作 物的成片或零星土地。根据我国水土保护法规定,现在临时种植农作物坡度在 25 度以上的陡坡地要逐步退耕还林还草,在其它一些地方临时开垦种植农作物, 易造成水土流失及沙化的土地,也要逐步退耕。因此,我们又可称这部分临时性耕 地为待退的临时性耕地。2、根据耕地当年利用情况可分为当年实际利用的耕地和当年闲置、弃耕的耕 地。当年实际利用的耕地:指当年种植农作物的耕地。当年闲置、弃耕的耕地:指由于种种原因,当年未能种植农作物的耕地。包括 轮歇地、休耕地、因干旱、洪涝及其它自然和

5、经济原因农民未能种植农作物的耕 地。3、根据耕地的水利条件,可分为水田和旱地。旱地又分水浇地和无水浇条件 的旱地。水田:指筑有田埂(坎),可以经常蓄水,用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 作物的耕地。因天旱暂时没有蓄水而改种旱地作物的,或实行水稻和旱地作物轮种 的(如水稻和小麦、油菜、蚕豆等轮种),仍计为水田。旱地:指除水田以外的耕地。旱地包括水浇地和无水浇条件的旱地。水浇地:是指旱地中有一定水源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下能够进行正常灌溉 的耕地。由于雨水充足在当年暂时没有进行灌溉的水浇地,也应包括在内。没有灌 溉设施的引洪淤灌的耕地,不算水浇地。无水浇条件的旱地:是指没有固定水源和灌溉设施,不能进

6、行正常灌溉的旱 地。三、我国耕地资源情况中国的土地资源中耕地大约占世界总耕地的 7%。中国的内陆土地面积为 960万hm2,在世界上继俄罗斯、加拿大之后居第三位。(一)我国耕地的特点 1、人均耕地面积小我国虽然耕地面积总数较大,但人均占有耕地的面积相对较小,只有世界人均 耕地面积的1/4。到1995年,人均耕地面积大于0.13hm2的有省、自治区、主要 集中于我国的东北、西北地区,但这些地区水热条件较差,耕地生产水平低。相对 自然和生产条件好的地区如上海、北京、天津、湖南、浙江、广东和福建等人均耕 地面积小于0.07hm2,有些地区如上海、北京、大洋、广东和福建等甚至低于联合 国粮农组织提出的

7、人均 0.05hm2 的最低界限。该组织认为低于此限。即使拥有现代 化的技术条件,也难以保障粮食自给。2、分布不均匀综合气候、生物、土壤、地形和水文等因素,我国耕地大致分布在东南部湿润 区、半湿润季风区、西北部半干旱区、干旱内陆区和西部的青藏高原区。东南部湿 润区和半湿润季风区集中了全国耕他的 90%以上。3、自然条件差我国耕地质量普遍较差,其中高产稳产田占 1/3 左右,低产田也占 1/3。其中 涝洼地有约400X104hm2,盐碱地有约400X104hm2水土流失地670X104hm2。而 且耕地地力退化迅速,加上由于污水灌溉和大面积施用农药等原因,耕地受污染严 重,加剧了耕地不足的局面。

8、(二)我国耕地面临的压力中国依靠占世界 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 22%的人口,是一项具有世界意义的伟大 成就。但另一方面,这一现实也表明中国耕地资源面临的严峻形势,耕地不足是中 国资源结构中最大的矛盾,这种矛盾的具体表现在第三章第三节中已有阐述。总 之,中国单位面积耕地的人口压力巨大,目前已是世界平均水平的 2.2 倍。因此, 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耕地的保护。四、耕地资源保护概念耕地保护:是指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 质量进行的保护。最近十几年来,中国因为非农业建设占用而减少的耕地大约占耕地减少面积的 40%左右(其他的减少原因主要有:农业结构调整、灾

9、毁等)。耕地面积大量减少 直接威胁农业发展。为此,我们必须确保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耕地。目前耕地保护方 面的制度主要有耕地占用补偿制度、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制度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近年来,中国耕地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国已调整划定基本农田面积 1.08 亿 公顷,到201*年底,保护率达到 84%左右,基本完成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 要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全国近 2/3 的省份建立了地方政府耕地保护目标责 任制,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基本得到控制。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省份达到 29 个,比 1998年增加 12 个。1995-201*年间,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等,全国累计补充 耕地200 万公顷。耕

10、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面对我国耕地严重不足的严 峻形势,采取各种措施,预防和消除危害耕地及环境的因素,稳定和扩大耕地面 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预防和治理耕地的环境污染,是保证土地得 以永续和合理使用,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明确提出了耕地保护的目标,即实现耕地的总 量动态平衡。所谓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是指在满足人口及国民经济发展对耕地产品 数量和质量不断增长的条件下,耕地数量和质量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实现这一 目标必须加强耕地的数量、质量保护并注重耕地环境质量的提高。耕地的数量保护 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方面:1、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

11、耕地;2、国家实行占用耕地补 偿制度;3、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4、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耕地的 质量保护包括以下几方面:1、国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如: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 瘠化等;2、实现耕地环境保护。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是指确定一定区域的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措施到位,责 任到人,运用目标化、定量化、制度化管理方法,规范各级人民政府、部门以及各 级领导的耕地保护工作行为,确保耕地保护基本国策贯彻落实的制度。自 1990 年 以来,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建设在全国范围由点到面、由部门到政府得到逐步推 进。除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外,还有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土地管理目标责任

12、制、国土资源管理目标责任制等形式。目前,全国近2/3 的省份建立了地方政府耕地目标责任制,在根据土地利用总 体规划确定省级政府耕地保护目标和任务后,根据各地区情况,分解耕地保护指 标,由上级政府与下级政府、上级国土部门与下级国土部门分两条线逐级签订耕地 保护责任书,明确责任制的具体内容和指标。由上级政府及国土部门定期考核目标 责任制完成情况,并在考核的基础上建立耕地保护奖惩制度,调动各地保护耕地的 积极性。今后要进一步强化地方政府领导保护耕地的责任意识,部将在完善土地调 查统计制度和土地利用动态监测体系的基础上,建立反映各地工作实际效果的考核 指标体系,对各省(区、市)耕地保有量和耕地占补情况

13、进行考核并公布考核考核 结果,使目标责任制切实对耕地保护起到促进和保证作用。五、耕地资源的保护措施要严格执法,加强管理。健全农田基本保护制度,强化耕地的保护。耕地是人 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好每份耕地,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对于保障农业持续发展,保证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86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1 年确定了每年 6 月 25 日为全国土地日,1994 年发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1987 年耕地保护写进 了刑法,这一切都说明了我国政府对耕地保护的重视性。但是上有政策,下有 对策,由于基层措施不得力,土地浪费现象依然很严重。需进

14、一步加强管理完善措 施,确保每一分耕地都能合理利用;要认真贯彻土地法和基本农田保护 法,确保耕地面积的稳定;要强化对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的计划管理,严格执行 耕地占用许可证、转用市批、耕地保养等制度,真正做到依法切实保护耕地;在执 法管理上,土地部门可模仿“计划生育”突击执行形式,每年抽调农业、土肥专家 突击对耕地的面积和质量保护进行突击检查,对有问题的地方应严肃追查;在积极 开发后备土地资源上,实行“谁复垦,谁受益”的办法,调动开垦荒地的积极性, 增加耕地,缓和人增地减的矛盾,实现耕地的收支平衡,真正使我省有限的耕地资 源走上可持续发展和利用的良性轨道;划定农田保护区,是花钱少、时间短、见效

15、快,切实保护耕地的有效措施;对耕地实行严格的用途管制,严格执行耕地占用许 可证,转用审批,耕地保养等制度。(二)要严格控制国家和集体基建用地。国家基本建设每年占用大量耕地,必 须考虑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确实要占的必须占一补一;合理规划乡村集体用地, 乡村集体用地要制定长期规划,乡镇企业应合理布局,避免投资区、开发区、工业 区盲目占用耕地;减少农民个人建房用地,农村建设应该实行统一规划,控制个人 建设占地面积。同时挖掘旧村土地利用潜力,复垦废弃的村庄宅基地,有条件的地 方可实行村庄兼并。(三)努力复垦耕地资源,大力开发后备土地资源。应该加大科技和资金的投 入力度,采取各种各样的方式,使其尽快变成

16、可以利用的耕地,同时应该加强土 地整理,对田、水、村、路、沟进行综合治理。根据大约测算,仅这一项就可以增 加 2%4%的耕地面积。同时要不断挖掘耕地的潜力,改善耕地的环境,提高耕地的 生产力。同时,农田水利设施仍较薄弱,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主要是旱涝灾害)不 强。所以应该做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可以通过增加施有机 肥、秸秆还田、平衡施肥等来改良土壤质量,以此来提高耕地质量;可以推广引进 先进的耕作方式,根据市场的需求,合理调整种植业的结构,提高复种指数和灾后 的复垦率;要依靠科技和各种投入,使耕地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以达到提 高单位耕地面积产出效益的目的。(四)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协调人地关系。人口的过快增长也是导致耕地面积 减少和不合理利用的重要原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其对耕地的压 力也越来越大,人地矛盾更趋突出。所以各级政府必须将耕地与人口平衡纳入到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