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基础公式汇总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4870615 上传时间:2023-05-27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82.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级经济基础公式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中级经济基础公式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中级经济基础公式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中级经济基础公式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中级经济基础公式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级经济基础公式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经济基础公式汇总(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XX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公式汇总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需求量的相对变化R 咏T需求价格弹性系数=F kQ zjj = -?弧弹性 + 2)/2 (月 + 居)/2(1)如果Ed1 ,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销售收入 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3)如果Ed=1 ,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Ej= 71jii,;-(1)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

2、的变动呈 同方向的变动。(2)需求交叉弹性系数 E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 反方向的变动。(3)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日j二0 ,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 价格变动做出反应。需求收入弹性g F 0暂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o鸟1 ,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4 一 ,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1 ,供给富有弹性(2)Es消费者的预算约束公式为:月工三r %可以支配的收入金额是

3、储两种商品消费数 量为k JC,两种商品价格为巴、Pl20XX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公式:第三章:、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也称耽生产函数,基本形式为: O= f(L: K) K-一表示资本量固定不变L 表示劳动量0TP3平均产量(AP)L表示劳动量2.边际产量其中1一固定成本、f( q)变动成本、匚一息成本(2c=MV=PT T其中:P-物价水平,是随着货币量的变动而被动的变动。大体上T-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取决于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供给状况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等非货币因素, 也是稳定的。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由制度因素决定,在短期内难以改变,视为常数。M-代表货币量,是最活跃的因素,会经常变动,并

4、且是主动变动。即:货币量*货币流通速度=物价水平*商品和劳务的交易量所以,交易方程式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的理论。剑桥学派的现金余额数量说(1)剑桥学派的主要代表人是庇古。(2)剑桥方程式1弁-货币价值(即货币购买力,为物价指数的倒数)Y-总资源(总收入)K-总资源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重(相当于交易方程式中货币流通速度的倒数)M-名义货币供给KY-真实货币需求庇古认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的数量关系决定。货币需求是以人们的手持现金来表示,不仅是作为交易媒介的货币,也包括贮藏货币,这是剑桥方程式区别于 交易方程式的关键所在,等式中K就集中反映了这一思想。剑桥方程式和交易方程式本质是一致的,

5、都是试图说明物价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量的变化。假定其他 因素不变,物价水平与货币量成正比,货币价值与货币量成反比。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一一流动性偏好论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是:L(货币需求尸L1(y)+ L2(i)M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F =f(Yp;W;im,ib,ie;1/p?dp/dt; 科)1/p?dp/dt代表物价水平的预期变动率注意:W代表非人力财富占总财富的比例我国货币层次划分为:(1)M0 =流通中现金(2)M1= M0+银行活期存款(3)M2= M1 +定期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注意:流通中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为流通中的货币,是我国的狭义货币供应量(M1);M2是广义货币量,包括 M1以及潜在的货币量。货币供应量的公式M=B k其中:B-基础货币”,包括现金和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存款k-基础货币的扩张倍数称为货币乘数”,取决于商业银行在其所吸收的全部存款中需存入中央银行部分所占比重即存款准备金率,以及需转化为现金及财政存款等所占比重的货币结构比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