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4832743 上传时间:2023-02-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发展心理学复习提纲.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填空题 1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 实证研究法)和( 理论研究法 )两大类。 2研究表明儿童方位知觉的发展顺序为先(上下),再(前后),然后是(左右)。 3儿童一般先掌握(实词 ),再掌握虚词。实词中最先掌握名词。 4柯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阶段划分为(三 )水平,(六)阶段。 5皮亚杰将儿童的道德水平分为(前道德阶段 )、(他律道德阶段)、(自律道德阶段)。6. 华生强调(环境 )对塑造儿童行为的决定性作用,进而发展为(环境教育万能论),强调对(儿童发展的控制)。 7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的理论不仅适合于儿童(新行为)的塑造,也同样适用于对(不良行为)的矫正。 8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心理是在

2、(社会文化历史 )的影响下发生和发展的,(社会交往 )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条件。9格塞尔认为,个体的发展取决于(成熟),而成熟的顺序取决于(基因)决定的时间表。 10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0至6岁 )学前儿童心理年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科学。 11.( 新陈代谢 )是生命的最基本特征之一,是生物界的普遍现象。 12.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 开放的 )、( 不断积累的 )过程。 13.母亲年龄对胎儿的影响主要指(年龄偏小)与( 年龄偏大)。 14.由于整体心理水平的有意性较低,幼儿的记忆以( 无意记忆 )为主。 15.儿童思维发展的总趋势,是按(直觉行动思维 )在先,( 具体形象思维)随后

3、,最后(抽象逻辑思维 )的顺序发展起来的。 16.美国心理学家吉布森设计的视崖装置是( 知觉研究 )中的一个经典实验装置。 17.在儿童语言发展的过程中,儿童既能理解又能使用的词称为( 积极词汇 )。 18.微笑是婴儿的第一个( 社会性 )行为。 19.学前儿童口语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语音 )、( 词汇 )、( 语法结构 )、以及( 口语表达能力 )的发展等方面。 20.发展的社会性是指个体的心理发展不能脱离(社会条件 )。21.6、7岁时儿童的脑重约( 1280 )克,已基本接近成人脑重的(百分之九十 )。二、名词解释1客体永久性:是指当一个物体从视野中消失后,儿童仍能知道它的存在2知觉:是

4、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过程 3发展的连续性:是指个体心理发展是一个开放的、不断积累的过程 4自我中心:是指儿童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动作和观点之上的现象 5直觉行动思维:是儿童在动作中进行思维。这种思维的进行离不开儿童自身对物体的感知,也离不开儿童自身的动作。 6.发展的差异性:是指每一个儿童的心理都有自己的发展速率、特色和风格等,从而构成个体间心理发展的不同 7.个体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再从新生儿到成熟直至衰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心理发展的全过程 8.形式运算:摆脱了具体事物束缚,利用语言文字在头脑中重建事物和过程来解决问题的运算。 9.

5、亲社会行为: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包括谦让、帮助、合作、分享、安慰和捐赠等 10.合作游戏:儿童为了达到同一个目的或满足同一个需求,在合作中一起游戏。三、简答题1简述儿童大脑机能发展的主要表现阶段。 (1)条件反射的形成和巩固;(2)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增强;(3)第一、第二信号系统协同活动的发展等几个方面。2简述儿童的自我中心语言及其表现范畴。 (1)儿童不考虑与谁说话,也不在乎对方是否听他说话而自己讲话;(2)分重复、独自、双人或集体独白。3 简述2-6岁儿童语法结构的发展趋势。 (1)从浑浊一体到逐步分化;(2)句子结构从简单到复杂;(3)句子结构从不完整到

6、完整;(4)句子长度由短到长4 简述个体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1)发展的生物性和社会性;(2)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3)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5.简述儿童思维发展的一般趋势。 (1)直觉行动思维阶段;(2)具体形象思维阶段;(3)抽象逻辑思维阶段6简述依恋的特征。 (1)依恋对象具有选择性、有亲近行为、能从依恋关系中获取慰藉和安全感;(2)依恋关系的破裂会导致分离焦虑和痛苦;(3)双方在情感和行为上有协调性四、论述题1.试述影响儿童同伴交往的因素。 (1)教养方式(权威型、专制型、溺爱型、和忽视型)对儿童性格的不同影响(2)儿童自身身体吸引力相貌漂亮的儿童更易受其他儿童欢迎;(3)自身不同的

7、行为特征外向、有好元攻击性行为的儿童较受欢迎;(4)认知能力的高低智商高的儿童与同伴的接纳程度成正相关;(5)教师的影响教师对儿童特征和价值的认可程度影响其他儿童对该儿童的接纳性2.试述母亲对胎儿发育的影响及如何做好优生。 (1)胎儿的发展受母亲的年龄、自身营养、药物、辐射、健康状况、情绪和态度等因素影响(2)在准备怀孕或怀孕过程中要注意这些方面的因素,做到优生优育3. 试论述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的作用。 (1)帮助发展社会能力的功能:同伴是儿童获得了支持资源,在儿童与同伴交往中出现的冲突将导致社会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促进社会交流所需技能的获得;(2)帮助发现自我的功能:儿童在与同伴的交往过程中

8、促进自我概念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3)提供情感支持的功能:儿童可以从同伴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宽慰、同情和理解,因而产生安全感和责任感,相互帮助客服情绪上问题,获得良好的情感发展4.试论述早期依恋对后期行为的影响。 (1)对社会性的影响:安全依恋的儿童有着积极的心理状态,乐于与人交往、乐与探索、自信、对周围有很好的控制感。而不安全依恋的儿童较多地发展出退缩、交往能力差、不自信、情绪不稳定等特点。(2)对情感发展的影响:如果儿童能够形成良好的依恋,他将导致一个人的信赖、自信,并且成功地依恋自己的同伴与后代。相反,他将可能成为一个来自依恋缺乏的不牢靠的成人,不能发展成一个好的父亲或母亲。(3)对认知发

9、展的影响:安全依恋的儿童能主动热情地接近问题,坚持性较好,与人合作,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而拒绝型依恋的儿童则对问题不感兴趣,遇到困难表现出消极情绪反应,很容易失望,不能独立解决问题。五、案例分析题(一)基尼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小女孩。她母亲双目失明,丧失了哺育孩子的基本能力;父亲讨厌她,虐待她。基尼自婴儿期起就几乎没听到过说话,更不用说有人教她说话了。除了哥哥匆匆地、沉默地给她送些食物外,可以说,基尼生活在一间被完全隔离的小房里。她严重营养不良,胳臂和腿都不能伸直,不知道如何咀嚼,安静得令人害怕,没有明显的喜怒表情。基尼3岁被发现后,被送到了医院。最初几个月,基尼的智商得分只相当于1岁正

10、常儿童。多方面的重视使她受到了特殊的精心照顾。尽管如此,直到13岁,都没有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不能进行最基本的语言交流。据调查分析,基尼的缺陷不是天生的。根据以上案例,运用学前儿童心理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小基尼的缺陷说明了什么?(1)“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儿童心理发展是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遗传因素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是儿童心理形成和发展的可能;而社会环境是儿童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提供了心理形成和发展的现实性,特别是幼儿亲子关系对儿童一生的心理发展起基础和奠基作用,如果没有社会环境及教育的作用,儿童不可能形成成人的心理。2

11、小基尼在精心教育下,仍不能学会人类语言的语法规则,这说明了什么的影响作用? (2)这是因为儿童各种心理的发展存在关键期。关键期是某种心理活动、机能在某个阶段发展最迅速、变化最快、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在此时期适时对儿童进行正确教育,儿童心理发展很快;如果失去了时机,可能使以后的教育非常困难或终生造成障碍。3岁前是儿童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失去了这一关键期,以后语言的发展就很难了。 (二)材料:每天睡觉前,倩倩必须把一条粉红色的毯子放在枕头边,她总是把脸贴在小毯子上才愿意入睡。如果哪天小毯子被妈妈洗了还没有干,倩倩就哭闹着不愿意睡觉。就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现在她连上幼儿园也要带着她的小毯子。为此,倩倩的妈妈有些迷惑不解,女儿为什么睡觉时就要盯着平常的一条小毯子呢? 请你运用儿童心理发展的有关理论对上述案例进行分析。这是一种明显的依恋行为的表现,倩倩将小毯子看成是获取心理安全的替代物。儿童依恋的表现(微笑、啼哭、吸吮、喊叫、抓握、偎依、跟随等);依恋对行为的影响:对社会性、情感、认知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需要认真对待。作为家长要关注孩子平时的行为表现,给予更多的关爱,包括生体上的触抚和语言、目光上的交流等,使孩子有更多的安全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机械/制造/汽车 > 电气技术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