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考试大纲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64801173 上传时间:2023-02-26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考试大纲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大纲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大纲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大纲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社会心理学考试大纲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考试大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考试大纲(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心理学?课程课程代码:4265考试大纲目录I 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1II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1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 1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二、课程内容2三、考核知识点2四、考核要求2第二章 社会认知3一、学习目的与要求3二、课程内容3三、考核知识点4四、考核要求4第三章 社会态度5一、学习目的与要求5二、课程内容5三、考核知识点5四、考核要求5第四章 社会影响与社会行为6一、学习目的与要求6二、课程内容6三、考核知识点8四、考核要求8第五章 社会认同9一、学习目的与要求9二、课程内容9三、考核知识点9四、考核要求10第六章 人际交往10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0二、课程

2、内容10三、考核知识点11四、考核要求11第七章 团体心理 11一、学习目的与要求11二、课程内容12三、考核知识点12四、考核要求13.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13附录 15I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一、课程性质与特点社会心理学课程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心理安康教育专业专科专业的必修课。是心理安康教育专业的一门根底理论课程。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社会化、自我意识、性别角色、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社会行为、社会影响、社会动机、团体心理等现象。它既为心理安康教育专业的其他课程提供理论根底,又可直接指导心理安康教育实践活动,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应用指导作用的理论学科。二、课程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设置目的在

3、于帮助考生对于群体或生活在社会背景下的个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社会心理形成机制、社会心理的干预等有一定的把握,为将来学习心理治疗、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打下根底,并对管理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学科产生综合贯穿的影响。同时,也为他们理解自己与他人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提供理论指导,为以后在心理教育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等各种社会心理问题、分析其形成原因、实施测量、制定辅导与矫正方案等提供理论与方法上的准备。本课程要求考生能够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系统理论知识;提高考生对社会心理学理论的理解力;培养学生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问题的观察、判断与理解能力。考生通过学习应该能够在识记与理解了社会心理

4、学的系统理论知识的根底上,对实际生活中与心理教育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问题的做出根本的判断与正确的理解,并能够使用社会心理学中提供的方法与技术尝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自己与心理教育对象的社会化与社会功能的健全开展。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与区别社会心理学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心理教育等学科关系密切。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心理教育的重要的理论根底之一。一方面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研究为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心理教育中关于社会心理问题与社会行为问题的界定、诊断、测量与矫正提供了理论支持,另一方面,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心理教育中的许多理论假设与实用技术本身就是社会

5、心理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只是社会心理学相对更侧重于其中的理论成分,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与心理教育那么相对更侧重于其中的技术成分。考生在学习本课程的过程中应把握两点:一是要结合自己对生活经历与成长经历的积累,力求比拟全面、正确地理解社会心理学的根本概念与理论要点。二是要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社会经历等联系在一起来学习与感悟,务求能够判断社会心理学中讲述的现象与规律在生活中的具体表现。?社会心理学?申荷永编著,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教材重点是27章,详细讲述各种重要的社会心理与社会行为的概念、特点、现象与规律。第一、章是对这一学科的全貌的概述。第八章是对社会心理学根底研究所延伸出的

6、重要社会问题的概括介绍,属于自学内容,不在考核范围之内。II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 社会心理学的领域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 掌握社会心理学的概念3、理解影响社会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4、熟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5、了解社会心理学的特色本章重点: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影响社会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本章难点:影响社会心理与行为的主要因素,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二社会心理学的科学本质三人在社会情境中的心理与行为四人之社会行为的起因五综合性的理解 第二节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开展一心理学的开展与社会心理学二新学科的出现19

7、081924三青春期的开展30年代60年代四不断走向成熟70年代80年代五社会心理学的现状与开展第三节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与研究二实验研究法1、实验的根本性质2、实例分析3、成功实验的条件与要求三相关研究法四多元性研究五理论与研究三、考核知识点一 对社会心理学的理解1、 社会心理的定义2、 人的社会行为的起因二 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开展1、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开展阶段2、社会心理学开展中的标志性人物与事件三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2、实验法3、相关研究四、考核要求一社会心理学的定义1、社会心理的定义识记2、人的社会心理与行为的起因领会二社会心理学的历史与开展1、社会心理学的历史开展阶

8、段识记2、社会心理学开展中的标志性人物与事件识记三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观察法的定义识记2、实验法的定义识记3、相关研究法与多元研究法识记第二章 社会认知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社会认知的定义与第一印象2、掌握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3、掌握印象形成一般规那么与方式、印象整饰的理论与作用、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4、掌握归因的定义、归因的理论、归因的原那么与归因中的偏差5、理解几种常用的非言语的沟通方式6、了解情绪与社会认知的关系本章重点:社会认知的定义与影响因素、印象整饰、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归因本章难点: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归因理论二、课程内容第一节 社会认知概述一社会认知的内涵二影响社会认知的

9、因素第二节 印象的形成与控制一什么是印象二印象形成的一般规那么三印象形成的方式四印象的控制与整饰五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第三节 行为归因一什么是归因二归因理论1、海德的自然心理学观点2、韦纳的归因理论3、凯利的三维理论三归因原那么1、扩大原那么2、折扣原那么3、非共同效果原那么4、厉害关系原那么四归因偏差1、非动机性偏差2、动机性偏差第四节 非言语沟通一非言语沟通的含义1、什么是非言语沟通2、非言语沟通的意义3、非言语行为的分类二对几种主要的非言语行为的分析1、面部表情2、目光3、身体姿势与动作4、人际空间5、服饰6、辅助语言与类语言第五节 情绪与社会认知一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二认知对情绪的影响三、考

10、核知识点一社会认知概述1、社会认知的定义2、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二印象的形成与控制1、印象的定义2、印象形成的一般规那么3、印象形成的方式4、印象整饰的定义与作用5、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三行为归因1、归因的定义2、归因的理论3、归因的原那么4、归因的偏差四非言语沟通1、非言语沟通的含义2、非言语沟通的分类3、常用的非言语沟通方式五情绪与认知1、情绪对认知的影响2、认知对情绪的影响四、考核要求一社会认知概述1、社会认知的定义识记2、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综合运用二印象的形成与控制1、印象的定义识记2、印象形成的一般规那么领会3、印象形成的方式识记4、印象整饰的定义与作用识记5、印象形成的心理效应综合运用

11、三行为归因1、归因的定义领会2、归因的理论综合运用3、归因的原那么领会4、归因的偏差领会四非言语沟通1、非言语沟通的含义识记2、非言语沟通的分类识记3、常用的非言语沟通方式简单运用五情绪与认知1、情绪对认知的影响识记2、认知对情绪的影响识记第三章 社会态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掌握态度的定义,熟悉态度的构造与功能,理解社会态度的形成过程与影响因素2、理解态度与行为的相互作用,掌握影响态度与行为关系的因素3、理解态度改变的说服模型,掌握其中的各种影响因素。5、掌握菲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本章重点:社会态度的定义、态度形成的过程、态度与行为的关系、态度的说服模型、菲斯汀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本章难点:社会态度的定义、态度的说服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