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水许可管理办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4717896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取水许可管理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取水许可管理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取水许可管理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取水许可管理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取水许可管理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取水许可管理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取水许可管理办法(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加强取水许可管理,规范取水的申请、审批和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 法和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条例(以下简称取水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取用水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以及从事取水许可管理活动的水行政主管部门和流域管理 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应当遵守本办法。第三条 水利部负责全国取水许可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水利部所属流域管理机构(以下简称流域管理机构),依照法律法规和水利部规定的管理权限, 负责所管辖范围内取水许可制度的组织实施和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分级管理权 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取水许可制度的组织

2、实施和监督管理。第四条 流域内批准取水的总耗水量不得超过国家批准的本流域水资源可利用量。行政区域内批准取水的总水量,不得超过流域管理机构或者上一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可 供本行政区域取用的水量。第二章 取水的申请和受理第五条 实行政府审批制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应当在报送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前, 提出取水申请。纳入政府核准项目目录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应当在报送项目申请报告前,提出取水申请。 纳入政府备案项目目录的建设项目以及其他不列入国家基本建设管理程序的建设项目,申请 人应当在取水工程开工前,提出取水申请。第六条 申请取水并需要设置入河排污口的,申请人在提出取水申请的同时,应当按照入 河排

3、污口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一并提出入河排污口设置申请。第七条 直接取用其他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退水或者排水的,应当依法办理取水许可申请。第八条 需要申请取水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应当委托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编制建设项目水资 源论证报告书。其中,取水量较少且对周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申请人可不编制建设项目水 资源论证报告书,但应当填写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表。不需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情形以及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表的格式及填报要求, 由水利部规定。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组织有关专家对建设项目 水资源论证报告书进行审查,并提出书面审查意见,作为审批取水申请的技术

4、依据。第十条 取水条例第十一条第一款第四项所称的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 包括:(一)取水单位或者个人的法定身份证明文件;(二)有利害关系第三者的承诺书或者其他文件;(三)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审查意见;(四)不需要编制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报告书的,应当提交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表;(五)利用已批准的入河排污口退水的,应当出具具有管辖权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 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的同意文件。第十一条 申请人应当向具有审批权限的审批机关提出申请。申请利用多种水源,且各种水 源的取水审批机关不同的,应当向其中最高一级审批机关提出申请。申请在地下水限制开采区开采利用地下水的,应当向

5、取水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 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取水许可权限属于流域管理机构的,应当向取水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 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其中,取水口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应当分别向相关省、自治区、直 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第十二条 取水许可权限属于流域管理机构的,接受申请材料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 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 20 个工作日内提出初审意见,并连同全部申请材料转报 流域管理机构。申请利用多种水源,且各种水源的取水审批机关为不同流域管理机构的,接受申请 材料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同时分别转报有关

6、流域管理机构。初审意见应当包括建议审批水量、取水和退水的水质指标要求,以及申请取水项目所在水系 本行政区域已审批取水许可总量、水功能区水质状况等内容。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应当按照取水条例 第十三条的规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并作出处理决定。第十四条 取水条例第四条规定的为保障矿井等地下工程施工安全和生产安全必须进行 临时应急取(排)水的以及为消除对公共安全或者公共利益的危害临时应急取水的,取水单位或者 个人应当在危险排除或者事后 10 日内,将取水情况报取水口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 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备案。第十五条 取水条例第四条规定的为

7、农业抗旱和维护生态与环境必须临时应急取水的,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开始取水前向取水口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提出申请,经其同意 后方可取水;涉及到跨行政区域的,须经共同的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 机构同意后方可取水。第三章 取水许可的审查和决定第十六条 申请在地下水限制开采区开采利用地下水的,由取水口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 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审批;其中,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的大型 建设项目取用地下水限制开采区地下水的,由流域管理机构负责审批。第十七条 取水审批机关审批的取水总量,不得超过本流域或者本行政区域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 在审

8、批的取水总量已经达到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的流域和行政区域,不得再审批新增取水。 第十八条 取水审批机关应当根据本流域或者本行政区域的取水许可总量控制指标,按照统筹协调、综合平衡、留有余地的原则核定申请人的取水量。所核定的取水量不得超过按照行业用水 定额核定的取水量。第十九条 取水审批机关在审查取水申请过程中,需要征求取水口所在地有关地方人民政府 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意见的,被征求意见的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 理机构应当自收到征求意见材料之日起 10 个工作日内提出书面意见并转送取水审批机关。第二十条 取水条例第二十条第一款第三项、第四项规定的不予批准的情形包括:(一)因

9、取水造成水量减少可能使取水口所在水域达不到水功能区水质标准的;(二)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入河排污口的;(三)退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浓度超过国家或者地方规定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四)退水可能使排入水域达不到水功能区水质标准的;(五)退水不符合排入水域限制排污总量控制要求的;(六)退水不符合地下水回补要求的。第二十一条 取水审批机关决定批准取水申请的,应当签发取水申请批准文件。取水申请批 准文件应当包括下列内容:(一)水源地水量水质状况,取水用途,取水量及其对应的保证率;(二)退水地点、退水量和退水水质要求;(三)用水定额及有关节水要求;(四)计量设施的要求;(五)特殊情况下的取水限制措施;(六

10、)蓄水工程或者水力发电工程的水量调度和合理下泄流量的要求;(七)申请核发取水许可证的事项;(八)其他注意事项。申请利用多种水源,且各种水源的取水审批机关为不同流域管理机构的,有关流域管理机构 应当联合签发取水申请批准文件。第二十二条 未取得取水许可申请批准文件的,申请人不得兴建取水工程或者设施;需由国 家审批、核准的建设项目,项目主管部门不得审批、核准该建设项目。第四章 取水许可证的发放和公告第二十三条 取水工程或者设施建成并试运行满 30 日的,申请人应当向取水审批机关报送以 下材料,申请核发取水许可证:(一)建设项目的批准或者核准文件;(二)取水申请批准文件;(三)取水工程或者设施的建设和

11、试运行情况;(四)取水计量设施的计量认证情况;(五)节水设施的建设和试运行情况;(六)污水处理措施落实情况;(七)试运行期间的取水、退水监测结果。拦河闸坝等蓄水工程,还应当提交经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批准的 蓄水调度运行方案。地下水取水工程,还应当提交包括成井抽水试验综合成果图、水质分析报告等内容的施工报告。取水申请批准文件由不同流域管理机构联合签发的,申请人可以向其中任何一个流域管理机 构报送材料。第二十四条 取水审批机关应当自收到前条规定的有关材料后 20日内,对取水工程或者设 施进行现场核验,出具验收意见;对验收合格的,应当核发取水许可证。取水申请批准文件由不同流域管

12、理机构联合签发的,有关流域管理机构应当联合核验取水工 程或者设施;对验收合格的,应当联合核发取水许可证。第二十五条 同一申请人申请取用多种水源的,经统一审批后,取水审批机关应当区分不同 的水源,分别核发取水许可证。第二十六条 取水审批机关在核发取水许可证时,应当同时明确取水许可监督管理机关,并 书面通知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取水许可监督管理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的有关事项。第二十七条 按照取水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向原取水审批机关提出 延续取水申请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延续取水申请书;(二)原取水申请批准文件和取水许可证。取水审批机关应当对原批准的取水量、实际取水量、节水水平和退水水质

13、状况以及取水单位 或者个人所在行业的平均用水水平、当地水资源供需状况等进行全面评估,在取水许可证届满前决 定是否批准延续。批准延续的,应当核发新的取水许可证;不批准延续的,应当书面说明理由。第二十八条 在取水许可证有效期限内,取水单位或者个人需要变更其名称(姓名)的或者 因取水权转让需要办理取水权变更手续的,应当持法定身份证明文件和有关取水权转让的批准文件, 向原取水审批机关提出变更申请。取水审批机关审查同意的,应当核发新的取水许可证;其中,仅 变更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名称(姓名)的,可以在原取水许可证上注明。第二十九条 在取水许可证有效期限内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重新提 出取水

14、申请:(一)取水量或者取水用途发生改变的(因取水权转让引起的取水量改变的情形除外);(二)取水水源或者取水地点发生改变的;(三)退水地点、退水量或者退水方式发生改变的;(四)退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及污水处理措施发生变化的。第三十条 连续停止取水满2 年的,由原取水审批机关注销取水许可证。由于不可抗力或者 进行重大技术改造等原因造成停止取水满 2 年且取水许可证有效期尚未届满的,经原取水审批机 关同意,可以保留取水许可证。第三十一条 取水审批机关应当于每年的1 月31 日前向社会公告其上一年度新发放取水许 可证以及注销和吊销取水许可证的情况。第五章 监督管理第三十二条 流域管理机构审批的取水,可以

15、委托其所属管理机构或者取水口所在地省、自治 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取水,可以委托其所属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 的单位或者下级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日常监督管理。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 管部门规定的时间,向其报送本行政区域下一年度取水计划建议。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流域管理机构规定的时间,按水系向 所在流域管理机构报送本行政区域该水系下一年度取水计划建议。第三十四条 流域管理机构应当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制定 国家确定的重要江河、湖泊的流域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取水计划,并报水利部备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上一级地方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 域管理机构下达的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取水计划,制定本行政区域的年度水量分配方案和年度 取水计划,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流域管理机构备案。第三十五条 取水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在每年的 12 月 31日前向取水审批机关报送其本年度的 取水情况总结(表)和下一年度的取水计划建议(表)。水力发电工程,还应当报送其下一年度发电计划。 公共供水工程,还应当附具供水范围内重要用水户下一年度用水需求计划。 取水情况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