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的比较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4683002 上传时间:2022-10-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陶渊明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的比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陶渊明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的比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陶渊明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的比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陶渊明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的比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陶渊明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的比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陶渊明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的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陶渊明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的比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陶渊明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的比较重庆三峡成人继续教育学院 专业名称汉语言文学年级三年级学生姓名 李金鑫指导教师腾新才摘要: 魏晋南北朝田园诗和山水诗的出现,标志着偏重于抒情的中国古典诗歌终于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 审美范式。说到田园诗我们就自然而然想到了陶渊明,提到山水诗,我们也不会忘记谢灵运。当我们比较他 们的田园山水诗便可以看出:谢灵运的山水诗不仅继承了陶渊明的田园诗,还在其基础上有些发展与创新。 他们的诗歌风貌虽有迥异之处,但也有内在契合点。本文将探讨陶渊明与谢灵运的田园山水诗的特色、比较 陶谢二位诗歌的异同,以及二位田园山水诗对后世的影响。关键词:田园诗山水诗特色异同影响一、田园诗、山

2、水诗解析。1、田园诗指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牧人、渔父等的劳动为题材。东晋大诗人陶 渊明开创了田园诗体后。唐宋等诗歌中的田园诗。便主要变成了隐居不仕的文人和从官场退居田园的仕宦者 们所作的以田园生活为描写对象的诗歌。田园诗和边塞诗并称唐代开元、天宝年间两大词派,前者恬淡疏朴, 后者雄浑豪迈。2、山水诗,是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虽然诗中不一定纯写山水,亦可有其他的辅助内容,但是呈现耳 目所及的山水状貌声色之美,则必须为诗人创作的主要目的。由谢灵运开创,脱胎于玄言诗二、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特色1. 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陶渊明的诗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极高的造诣。他的诗

3、 给人的突出印象是平淡自然。这和他的诗歌内容以及表现上的特点是分不开的。他诗歌的主要内容是平淡的 田园风光,农村的日常生活,以及处于这种生活中的恬静心境;而又是通过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直率 自然地抒写出来,使人感到宛如从“胸中自然流出”没有一点斧凿痕迹。具体地说,陶渊明田园诗的艺术 特色可以概括为:(1)、陶渊明田园诗的内容特色(一)情、景、理交融陶源明的田园诗情、景、理交融。在陶渊明的 田园诗中,飞禽走兽、花卉草木和山山水水都包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同时,诗人又善于寓情于理,把自己 对人生、对现实的深刻认识形象化,把诗情与哲理、与景物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给人以清新自然、毫不枯燥 的感觉。(二

4、)体现浓郁的生活气息陶源明的田园诗,农家生活气息浓厚,又体现了“贫士”诗人自己的性 格。(2)、陶渊明田园诗的写作特色(一)笔法清新陶渊明的田园诗笔法清新,与当时晋朝诗坛上流行的模 糊难解、淡而寡味的玄言诗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陶渊明用朴实的语言描述田园山水,随意点染,清新自然, 而有无尽的神韵。(二)描写细腻陶渊明的田园诗描写细腻,植根于田园生活,他对田园生活的切身感受, 融化于诗歌之中,最平常的方宅草屋,绿树繁花,远村近烟,鸡鸣狗吠,在他的细腻描写下,都显示出无限 的生机,构成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画。(三)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前人往往用“平淡朴素”概括陶 渊明田园诗的风格,然而他的田园诗不

5、仅仅是平淡,它的好处是在平淡中见警策;它不仅仅是朴素,而且是 在朴素中见绮丽。他的田园诗所描写的对象,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如村舍、鸡犬、豆苗、桑麻、穷巷、荆 扉,而且一切如实说来,没有什么奇特之处。然而一经诗人笔触,往往出现警策。陶诗很少用华丽的辞藻、 夸张的手法,只是白描,朴朴素素。二、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谢灵运的诗寄情于山水,成功地把奇秀的江南山水反映在诗篇里,自铸新辞,精心刻镂。名章迥句,处 处间起,典丽新声,络绎奔会,令人应接不暇。可以说,谢灵运是中国第一个大量发掘自然美,自觉地以山 水景物为主要审美对象的文学家。他的山水诗文声色并茂,结构独特,理趣兼美,将情、景、意自然地融为 一体

6、,开拓了清新自然的山水境界,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谢灵运在山水诗的创作方面,形成了自己独 特的艺术特色。具体的说,谢灵运山水诗的艺术特色可以概括为:1、谢灵运山水诗的结构特色(一)工笔刻划的景物呈现谢灵运之前的山水之作,对景物的描写是粗线 条的,往往只写较为旷远的场景,而不及其细部特征。谢灵运则不然,如果说前人的山水之作是泼墨山水画, 那么,谢灵运对山水的描摹则是工笔刻画。(二)“叙事一写景一抒情”的结构模式 黄节首先论及谢灵运山 水诗的结构:“大抵康乐之诗,首多叙事,继言景物,而结之以情理,故末语多感伤”谢灵运山水诗有一 个大体相近的结构模式:先叙事,再写景物,最后抒情。谢灵运在创作中非常

7、重视对形式格局的精心推敲,他 善于将叙事、写景、抒情相结合,在与山水草木的情感交流之中,表达对美好理想的追求,对坎坷身世的感 慨,以物寄情,以情托物。2、谢灵运山水诗的内容特色(一)对于季节变化的独特表达谢灵运对于节令时序的演变,具有一种特 殊的艺术敏感,他善于捕捉那些特征性鲜明的物象,准确的再现这种演变推移,他诗中的山水草木鱼虫,无 不处在节令时序的演变推移之中,处在时间的流转之中。谢灵运的诗基本上每首都有山水,但是都不相同, 不只是时空各异,视角也在不断变换,总是让读者耳目一新。谢灵运山水诗中经常会出现对于两个季节,甚 至三个季节的描写,但是事实上诗人只处在一个季节。只有当读者在细细品味之

8、后才会领略到一个是虚幻的 季节一个是眼前的季节。文中所用的词语是千变万化的,让读者不仅欣赏了美景还领略了中国文字的博大精 深。正如著名的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所以诗作中出现想象中的季 节应该有它独特的意义。(二)善于色彩、光线、声调的运用,形成富艳精工的风格谢灵运的诗多选取自然 景色中那些色彩鲜艳的部分,用艳丽的语词,来描绘绚丽的画面。谢灵运的诗给人最深刻的印象是意象密集, 对偶句多,语言深奥典雅,从而在整体上形成富艳精工的风格。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是与他“富目辄书” 的表现方式有关的。他习惯运用移换形之法,将其所见收入诗中,对景物作全景式的铺陈。为了充分展现

9、其 所见到的景物,他便不得不借助于铺陈排比等方法,从而形成了他繁富累赘的特点。3、谢灵运山水诗的写作特色(一)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述祖德诗苕苕历千载,遥遥播清尘;清尘 竟谁嗣,明哲垂经纶。(二)诗的语言清新鲜丽谢灵运山水诗所体现的清新自然的风格,为历代诗评论家 所称道。鲍照说:“谢五言诗如初发芙蓉,自然可爱。”谢灵运追求清新自然的艺术形象,一方面取决于他 所描写的审美对象一一江南山水。灵秀无比的江南山水,姿态万千,色彩纷繁,变化无穷。另一方面,更重 要的是取决于诗人的精神面貌。在政治仕途失意的谢灵运,纵情于山水之间,他从自然界悟出的“道”,冲 淡了他内心的抑郁和愤懑,从而能以喜悦的心情来领略自然

10、的美。4、谢灵运山水诗诗题命名特色除了诗本身之外,谢诗的题目也是十分别致而有趣的。古人作诗本无题 目,后来虽然有了题目,可是大都寥寥数字,只求达意而已,故多半无什可观。谢灵运则在作诗之余,更致 力于诗题的润饰。流览他的诗集,这种刻意求与众不同的题目比比皆是,三、陶渊明和谢灵运诗歌的异同比较陶渊明和谢灵运诗歌的异同几乎可以这么说,陶渊明和谢灵运是生活在同一时期。魏晋南北朝是个 社会动荡乱离的时代,传统的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开始动摇,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儒家的经学已不再 是文人思想学术的唯一追求。相反,以老庄道家思想为主的玄学思想盛行。道家崇尚自然的精神和追求隐逸 的情怀,深深影响了文学士大夫的

11、心态和创作,他们亲近自然、崇尚隐逸。1、陶谢两人的诗歌有以下共同之处:(一)陶谢都继承了兴盛于东晋的玄言诗的特点,在诗里都谈玄。 在陶渊明的田园诗中,有许多作品都是将玄理溶入日常生活,比如说饮酒之五中的:“此中有真意,欲 辩已忘言”这“言”与“意”的关系问题,陶渊明在日常生活中作出了解答。他在东篱下采菊时无意中见到 了南山,看到了南山的归鸟,体悟出了人生的真谛。既然已经在这种日常生活中体悟到了人生的真谛,那么 就可以得意忘象,得意忘言。陶渊明还将归鸟,青松,芳菊,孤云等客观田园物象都寄寓了主观情思。而谢 灵运玄言的成分缩小为诗的尾巴,山水描写变成诗的主体,使玄言诗转向山水诗而获得新的生命,山水

12、成为 他悟道的手段,所以他的山水诗经常前半写景,后半谈玄,如石壁精舍还湖作结尾处有:“虑澹物自轻, 意惬理无违。寓言摄生客,试用此道推。”这句诗一般是化用老庄之意,传达自己欲隐逸山水之间以 求得等生死,忘荣辱,齐物达物观的自然境界的追求。谢灵运不仅仅是个“玄言尾巴诗人”,还是善写“玄言 意味”的山水诗人,大自然的描写者。(二)陶谢诗作都重寻自我之情思理蕴。陶渊明与谢灵运的诗文尽管 在内容风格方面有诸多不同,但都重视自我情感的抒发,集中体现了晋宋时期回归总结汉魏西晋重性情及文 学本质特征的诗歌风貌。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对陶谢诗作的具体分析来说明。陶渊明的诗歌创作以写意为主。 他所描写的田园家居风物

13、除了具有一定的写实因素外,更具有明显寄托主体人格与情思的象征意味。“飞鸟” 是陶渊明田园诗中出现最多的意象。四言归鸟组诗中的“飞鸟”晨去于林,一旦发现外界“和风不恰” 之时毅然决然地“翻翮求心”,回归到久林之中,“顾俦相鸣”,“众声相谐”,“欣及旧栖”都表现了飞鸟归林 后怡然自得之态。飞鸟的形象恰是诗人仕而终归与隐的主体人格的外在显化,飞鸟归林之后的怡然之态也是 诗人归隐之初心态的真实反映。另外,孤松芳菊也是常常出现在陶诗中的意象,具有象征与写实的双重意味。 陶渊明诗中常常描写清爽高远澄净的景物,那些风景外物正是诗人内心世界明朗清净的外化,在这些田园物 象与生活场景中隐隐凸现着主体的人格形象。

14、在谢灵运的山水景物描写中充满着潜回流转的主体情思。在石 壁景舍还湖中作这首诗中我们可以隐隐寻绎出诗人潜回流转的情感脉络。开头的景物描写是主观化描写, 他表述的重点并不在于再现彼时彼地山水的独特风貌,而在于表现诗人赏爱山水,流连美景的心境。接着对 山中风物的客观再现:“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 ”,这时主体之情隐于景物描写之后,当再一次出现 时,已经变成了一份证悟得理的愉悦。这类诗作中所表现的情感大多有这样一个时隐时显的过程。由此可知, 谢灵运山水精雕细刻的客观景物描写背后隐没着诗人的主观情思。陶谢两人皈依田园、标榜山林的生活情 趣,为田园山水诗的创作提供了生活的基础。但是,尽管如此,他们两者生活

15、背景、志趣理想不同。两位诗 人的田园、山水诗不论是在风格上还是在内容上都有着本质的区别。清沈德潜曰:“陶诗融洽自然,不可及 处在真在厚。谢诗经营而反于自然,不可及处在新,在峻。陶诗胜人在不徘,谢诗胜人正在徘”一句话就 道尽了陶谢之间诗歌的本质区别。2、综观这两位大诗人的田园山水诗,有以下五个不同之处:(一)所抒发的感情不同,陶渊明抒发的是决心归隐、乐于归隐的那份欣喜之情。谢灵运一一集中抒发失意贵族的那份苦闷和牢骚之情。陶渊明之 所以会过上隐居乡野的生活,是因为在当时的社会中自己少年理想不能实现,抱负无法施展,在官场上又不 愿为无耻小人点头哈腰,他希望做一个刚直不阿的人,不愿与当时黑暗的士族势力

16、同流合污。正是有着这样 的崇高品格,诗人在诗中对腐朽的统治阶级表现了一种孤高的态度,同时又对污浊的现实表现了强烈的不满。 如咏贫士之一所说:“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暖暖空中灭,何时是余辉?”在这里,诗人把自己比 作一片无依无靠、在寂寥空中漂浮的孤云,尽管自己处境维艰、前途坎坷、命运凄惨,但他还是立志要远离 “尘埃”,也就是当时黑暗的统治势力,以求永远保持自己的高洁。在诗人看来这种保守节操的最好方法就 是把自己隐居起来。所以,陶渊明自己立志弃官归隐。因此,田园诗所抒发的是弃官归隐,决心归隐和乐于 归隐的那份欣喜之情。归隐是陶渊明同统治阶级上层社会完全决裂的标志。Q在归隐时期他写下了大量的 田园诗,以此来抒发自己对污浊社会的愤恨和对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如归园田居之二:“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