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看法和解读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64551009 上传时间:2023-11-2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看法和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看法和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看法和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看法和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看法和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看法和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看法和解读(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学习体会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的看法和解读 法库县高级中学 吴海龙一、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现实意义和优点。(一)现实意义:如一缕春风吹散了阻碍学校发展的阴霾,即师资队伍建设的缺失和乏力。可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学校师资培训和管理;二是教师个人的发展与提高。近几年学校所开展的师资培训和管理,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最有效的证明就是效果不明显,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师队伍存在诸多问题,师德意识、责任心、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另外在教师师德考核、教师专业技术考核排序等方面也存在着不客观、缺乏说服力等问题。对于教师个人而言,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实际教学管理效果差的教师,发现不了自身存在的问题,

2、缺乏对自身客观的认识,对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缺乏解决的技巧。实际工作效果较好的教师同样存在问题,好的效果主要是凭借先天的个人素质,存在着诸如发展不全面,存在短板、遇到新问题也无法解决、不能科学有效总结自身,从而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以及不能将自己的经验推而广之等问题。(二)优点:1、基本理念符合现代教育的标准,适应时代的需求,适合职业教育的现实。其中,“学生为本”位于基本理念之首,体现了现代教育的核心。它充分表明了教育是要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本身是要去适应学生的,而不是强求学生来适应教育。“师德为先”位列第二,排在了“能力为重”的前面,让我们看到了师德在现代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强调了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

3、的引导示范作用,所谓为人师表即是。做为社会的一个敏感话题,鲜明地把“师德为先”摆出来,可见中学教师的专业标准里“师德”是最基本也最重要的一个。“能力为重”第三的基本理念,这是对中学教师的基本要求。它要求中学教师要做“研究型”的教师。“终身学习”是对教师素质的一个提升,这一点实际上是很多老师所缺乏的,但同时也是新时代老师必需的一种品质。这四点理念,让我们看到了教育是真正的想去“育人”,而不是简单地“教书”而已。教育的本质更人性化,更符合教育的基本发展规律,更符合社会的要求。2、基本内容中有三大较为突出的地方。第一是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自主发展观”,在内容的第8、9、10、11中可以明显的发现这点

4、。“尊重个体差异”“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每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这些短句看到了与以往教育的不同。原来学生学习的内容是被标准化统一设计的,本来千差万别的学生被学校按同一模子生产出来,学生的自主发展权完全受到抹杀。第二是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追求的目标”,在内容的第12、13、43、46中突出了这一点。“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发展学生创新能力”“育人活动”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学生。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才能够适应持续变化的环境,能够保持持续的学习动力,不断吸收与创造新知识。第三是体现了“教师的全方位要

5、求”,在内容的第3、7、20、22、24、28、39、44、52、61中可以看到对中学教师的要求是全面而严格的。“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性”、“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与社会实践的联系”、“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制定专业发展规划”这些之所以详细地列举出来,就是因为现在很多中学教师恰恰缺少这些。很多中学教师由于没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与追求,而把教学工作变成了单调的重复性的简单劳动。教师原本是一个个性化创造性的劳动,但是现在这一点很多中学教师已经丢了。二、对中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的解读3.认同中学教师的专业性和独特

6、性,注重自身专业发展。教师是一项专业技术岗位但是它的独特性在于面对的是人的培养,更复杂,更重要,更多的工作无法量化,是个良心活。5.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强调团队合作,积极开展协作与交流。资源共享,这和新课改中的要强调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一致,和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合作交流一致,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6.关爱中学生,重视中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保护中学生生命安全:尊重生命,拒接冷漠,奉献爱心,范跑跑事件、校车安全事件、楼梯踩踏事件、食品安全事件、社会人员闯入校园行凶等等,都是社会的痛。标准将其写进来,反应了民心所向,如何办人民满意的

7、教育,这是最基本的一条,校园安全永远都要摆在学校工作的第一位。7.尊重中学生独立人格,维护中学生合法权益,平等对待每一个中学生。不讽刺、挖苦、歧视中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中学生。平等:每个学生都有享受平等教育的权利,最近几年择校热,反应了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但是在同一所学校,同一个班级里面,每一个同学享受到的教育资源是均等的吗?老师是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吗?我们的学生受够了讽刺、挖苦、歧视,已经麻木了,如果还是这样的手段起不到一点积极作用,反而适得其反。8.尊重个体差异,主动了解和满足中学生的不同需要。因才施教的前提是“因才”,即要找出学生的差异性,如何找到,老师要主动找,教育可以说是一种服务行

8、业,既然如此,老师的工作就要做得主动;实施有效教学的前提是,所教的必须是能满足学生需要的,不是学生所需要的,就谈不上有效。9.信任中学生,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信任中学生:老师不敢放手的原因就是不信任中学生,其实放手后,学生很有创造力,很多时候比老师考虑的要好得多,营造积极和谐课堂氛围的前提。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班级管理,尤其是在学生会、社团以及学生其它业余活动中,更要相信和依赖学生自身的自觉性和能力。自主发展:强调中学生要自主发展,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学生的自主发展。10.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为先:

9、是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符合用人单位对于中职生的用工需求,即需要的是具备较高综合素质的学生。培养的人才没有很好的品德,就是学问再高,一旦走向社会的对立面,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就严重,所以必须注重德育。11.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强调因才施教,仔细研究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制定符合学生发展要求的个性教育。12.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课堂效果差的最根本原因就在于没有真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13.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引导中学生

10、自主学习:引导自主学习,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中,也强调了自主学习,即预习、独学。14.富有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这就是中国教师报关于什么样的老师受欢迎的调查结果,其中爱心、责任心、耐心和细心居榜首。15.乐观向上、热情开朗、有亲和力。16.善于自我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中国教师报说道,老师要有职业幸福感,只有老师有幸福感,才能减少职业倦怠;才能使学生有幸福感,即老师要善于调整自己的情绪,摆好自己的心态,同时一个正常的心态,也利于对学生的言传身教。18.衣着整洁得体,语言规范健康,举止文明礼貌。整洁得体:老师可

11、能没有条件穿很好的衣服,但是有责任和义务做到衣着整洁、得体,一方面对人也是一种尊重,另一方面也反应了一定的价值取向,对学生也是个引导。20.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掌握班集体建设与班级管理的策略与方法:老师也要参与班级管理,这是老师的一项基本责任;同时只有老师也参与班级管理,才能更好的了解学生,收集学生的信息,利于自己组织教学。24.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学生文化,这是中国教师报中的一个子课题,对学生群体文化的研究,有利于了解学生的价值取向,也有利于充分吸收学生群体文化中的有利因素,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27.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所

12、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主要是要突出文化课与专业课和技能课的关系以及与学生将来就业和进入社会做人的关系。既然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那么老师掌握知识也要全面。28.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学以致用,用所学解决问题,不是培养书呆子,而是要培养动手能力,在动手的过程中能够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了解所教学科与社会实践的联系,也利于在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时提供具体指导。29.掌握所教学科课程标准。所教学科课程标准:这是很多老师在新课程中要重新学习的,在现实中很多老师的授课内容超难、超标,不自觉的增加难度,按照老经验办事,学生学的累,事倍功半。31.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

13、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在备学情、制定导学案时,这是必须要考虑的;同时还要摸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32.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学科教学法,是每个师范生在大学时的必修课,但很多老师走上工作岗位后,就慢慢忽视了这个工作,看来这个课要一直修下去。33.具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有相应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为培养全面人才、创新人才所必须掌握的。36.具有适应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的信息技术知识。信息技术知识:使用新的媒体、教学手段,从多个渠道获取信息,多方位掌握教育资源。38.合理利

14、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和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制定导学案必须合理利用资源以及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学情,是否是学生所需要的知识,这一点很关键。39.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一是指导和帮助学生有计划学习;二是学习计划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因才施教。40.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学习环境和氛围要营造;还必须是在安全、民主、平等的氛围,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其创造力。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不仅要激发,激发出来后还要保护。41.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

15、,有效实施教学。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有效实施教学:这些方式都是要让学生参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也是中国教师报不遗余力推广的方式,是实施有效教学的保证。44.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渗透应用到教学中。强调课堂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一是增大信息量;二是提高课堂效率;三是使学生从多渠道获取知识。45.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师生关系要建立,必须是建立良好、正常的师生关系;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一是和谐的同学关系有利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二是有利学生团结协作;三是有利于独生子女的成长;四是有利于学生走上社会后和人相处。46.注重结合学科教学进行育人活动。不仅教书,还要育人;育人不再只是班主任的事情,而是每个老师的职责。老师不能再像以前样,上课的时候来了,下课时走了,剩下的就交给班主任了。47.根据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德育活动的开展要有针对性、即目的性,还要有组织性,在不同的时段采用不同的方式,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再不能像以前小学爱国,中学爱社会,大学爱家,工作后爱自己。也就说明德育不能太随意,没有计划性。进一步强调了德育的重要性。48.针对中学生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强调根据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点,进行教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