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交换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4485945 上传时间:2023-06-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据交换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数据交换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数据交换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数据交换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数据交换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数据交换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交换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市电子政务数据交换平台可行性研究报告- 1 -目 录第一章 概述31。1 建设背景31.2 应用场景31。3 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4第二章 必要性、可行性及效益分析52.1 必要性分析52。2 可行性分析52.3 效益分析5第三章 建设目标、思路及原则63.1 建设目标63.2 建设思路63。3 建设原则6第四章 总体设计74.1 系统总体结构74。2 系统逻辑结构74。3 系统物理结构8第五章 数据交换平台功能设计95.1 交换中心管理系统95.2 接入管理系统105.3 交换前置子系统125。4 交换桥接子系统135。5 运行监控平台145.6 系统管理15第六章 交换平台安全设计176

2、.1 威胁与风险分析176。2 安全需求分析176。3 身份认证和授权管理设计186。4 数字证书认证196。5 数据交换过程的安全保障19第七章 数据交换中间件选型207.1 数据交换中间件技术要求20第一章 概述1.1 建设背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提高政府公信力。”可见,电子政务建设仍然是今后几年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政府投入的增加,市电子政务建设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2009年初完成了全市统一电子政务平台和全市公文交换系统建设,系统采用集中建设的模式,实现了个市直单位的网上行政办

3、公和区县的公文传输.在取得成绩和进步的同时,实际操作过程中也碰到很多问题,比如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条块分割、架构不统一。比如,以前所建的系统,大多数都是属于局部单位的、分散建设的和只有部分功能的系统。这些系统相互之间没有统一的标准,采用不同的系统平台,形成了一个个信息孤岛,不能发挥整体的作用.但这些已存在的业务系统通过多年的积累已产生了大量的业务数据,要通过有效的手段去挖掘和利用这些系统中的数据为我市电子政务建设服务。为了改变电子政务系统建设中存在的分散状态,充分利用和挖掘已存在系统中的数据,使电子政务建设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一方面要从现在开始做好有关规划工作,也要利用先进成熟的技术解决已存在的

4、问题。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国内数据交换平台已经日趋成熟,数据交换平台的实现为解决电子政务领域的条块分割、信息孤岛等问题提供的很好的解决方案。1.2 应用场景n 场景一:电子政务统一平台与其它单位的信息交换由于各单位信息化进程不同,特别是一些垂直管理单位已经建立起了自己专门的网上办公系统,这些单位如果要接收市公文,都必须通过手工录入,无法进行信息的自动交换,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结合简单的接口开发,能使市电子政务统一平台与已有业务系统之间实现信息的自动对接和交换,提高办事效率,减少人为错误。n 场景三:基础信息库基础信息库包括:人口基础信息库、企业基础信息库、宏观经济基础信息库、地理基础信息库。这

5、些基础信息是政府重要的信息资源,但这些信息分散在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独立存储,信息不全,也不具备权威性;比如,人口信息在公安、社保、计生、民政等系统中都存在不同类型的人口基础信息,要把这些信息进行汇总和清洗,形成全面、权威的数据信息,为全市各单位使用,但这些数据分散在不同系统中,各自保存的属性和各式都不同,对信息的汇总、收集、比对、清洗是一项任务巨大的工作,不可能通过人工完成,必须借助计算机实现。这也可充分发挥数据交换平台的作用。n 场景四:领导决策支持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各级政府的重要理论指导依据,科学发展观必须要求有科学的决策,正确的决策需要有科学准确的数据作为支撑,但现阶段大量的数据分散在各个

6、单位业务系统中,各自通过纸质进行报送,一方面这些数据缺乏准确性和实效性,另一方面不同单位数据之间无法产生内在的联系,不利于正确的决策。要建立有效的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自动从各单位系统中采集数据,然后通过建立相应的模型进行分析,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比如房地产,涉及国土、税务、房管、银行、运输、电力等.利用数据交换平台可很好的从不同系统中采集信息,使开发者不需要关心数据的采集和传输问题,只需要解决与决策有关的业务问题。n 场景N:随着电子政务的深入,数据交换平台的利用会越来越多,好比是经济发展需要修建高速公路一样1.3 编制依据及参考资料全国企业基础信息共享和应用建设实施要求(国信办200510号

7、)电子政务信息共享互联互通平台总体框架技术指南(国办秘函200479号)政务信息交换体系(GB/T 21062-2007)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国信办20062号)第二章 必要性、可行性及效益分析2.1 必要性分析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各职能部门通常采用不同的技术和体系结构来构建自身的信息系统,虽然为各自业务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各信息系统数据独立存储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使得各业务系统之间很难实现数据共享,严重制约着政府各职能部门、业务系统之间的协作及工作效率的提升.如何在不改变原有系统的基础上实现跨平台数据访问也成为信息化建设道路上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2.2 可行性分析从当前现状来看,市

8、政府几个职能部门已经建立起成熟的网上办公体系,网络及硬件环境已经部署,各业务系统也已经投入使用,各业务数据对其他系统也有很好的利用价值.在技术上,当前市场已经涌现很多实现数据交换的平台产品,形成先进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服务技术体系,能为数据交换平台的建立提供很好的技术架构。2.3 效益分析通过数据交换平台的建立可以打破当前的“信息孤岛现象,建立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平台,形成政府综合信息库。同时,通过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业务系统之间数据交换的单一安全通道,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也确保了各自数据信息的安全。从未来发展的角度看,当前建立数据交换平台可以为以后新的业务系统的建设提供标准,一旦标准形成

9、,审批、监察等业务都可以直接利用共享的基础信息库数据,从而减少了数据采集的资本投入,也提高了监管工作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三章 建设目标、思路及原则3.1 建设目标核心目标是全市建设数据交换平台,作为今后数据交换的支撑,将来在平台上不断的扩展应用。本期建设目标 搭建政务数据交换中心,实现政府部门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为政府内部办公提供数据交换采集综合信息库; 建立全市电子政务建设地方标准和规范,为以后信息系统的建立提供规范指导。远期建设目标 通过数据交换建立企业信息库,实现政务、企业数据共享,为网上行政审批提供决策数据; 建立业务数据的集中采集平台,实现了行政

10、审批电子监察数据的在线、实时采集。3.2 建设思路要实现各部门的数据共享,必须先建立统一的数据交换平台,通过交换平台实现各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集成,实现原有各业务系统在数据级集成,保证异构数据库之间的数据交换与共享。在建立的数据交换平台基础上,针对各业务系统的技术和体系结构,配置各业务系统的数据交换映射关系,形成各业务系统的应用。当平台建立好以后,业务应用可以任意扩展,添加新的共享数据。3.3 建设原则全市信息交换平台建设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不影响现有或其它相关信息系统的使用和信息安全; 技术要成熟、可靠,在节约成本投入的前提下确保平台建设质量; 建立一个坚实的系统应用平台,便于系统的管理和维

11、护,技术易于更新,网络及业务规模可以逐步扩展.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第四章 总体设计4.1 系统总体结构4.2 系统逻辑结构业务系统的资源交换是通过中间件进行交换和共享。其中,发送模块负责从业务系统接收信息、把信息的格式转换成中间件可识别的格式、和把转换后的信息发送给中间件;接收模块负责从中间件接收信息、把信息的格式转换成接收系统可识别的格式、和把转换后的信息发送给业务系统。4.3 系统物理结构业务系统通过交换平台接入点连接业务系统,接入交换平台的业务系统,需要开发相应的适配器,如下图:第五章 数据交换平台功能设计5.1 交换中心管理系统5.1.1 数据交换标准定义根据对目标系统综合性应用内容的

12、需求分析,定义出一系列的数据交换标准.这些标准将反映各个应用所需要的数据的结构。同时在标准中定义的还有数据“宿主”位置等信息,表示该块数据将向哪个业务系统请求获得.所有的数据交换标准定义信息,均以XML结构记录。可以通过数据交换标准定义管理工具完成如下功能: 新建标准、修改或删除标准; 维护标准中的属性,包括数据结构、数据“宿主位置、缺省过滤条件等; 实现对用户身份识别与管理权限控制;5.1.2 数据交换流程定义数据交换是依据数据交换流程实现的,针对不同的数据,需要设定和管理不同的数据流转过程。该模块的作用是提供图形化界面,供给数据交换平台的管理人员实现数据流转过程的定义。数据交换流转过程的描

13、述也采用XML方式。具体功能如下: 新建流程、修改或删除流程 维护流程的规则、数据加工过程和数据路由方式 实现对用户身份识别与管理权限控制5.1.3 数据交换标准与内部数据结构的映射管理由于数据交换标准并不知道在具体业务系统内的相应数据的位置、属性、名称等等信息,所以需要在业务系统内对数据交换标准中的对应项有一个映射关系的定义。这种定义包括数据项与数据项的对应或组合对应(公式化)、数据类型的匹配或转换关系、数据项位置描述记录等等。以XML结构保存定义的内容。具体功能包括: 数据交换标准定义信息的导入 维护数据交换标准与内部数据结构间的映射定义表,包括数据项与数据项 的对应或组合对应(公式化)、

14、数据类型的匹配或转换关系、数据项位置描述记录等等 实现对管理员的身份识别与管理权限控制5.1.4 数据交换流执行数据交换流的执行是通过应用集成中间件实现的。采用中间件产品可以保证数据交换的高效、安全和可靠地进行。其工作原理是:读入数据交换流程,根据流程设定,启动数据交换过程。根据业务需要,同时可以并发若干个数据交换流程.当业务变化时,只需修改数据交换流程定义,就可以实现基于新业务的数据交换过程,因此系统具有很好的可扩展能力.具体功能如下: 接收数据 验证数据 分析流程定义 根据流程进行数据交互过程 数据交互的事务管理 日志管理和交换数据存储 消息队列管理 实现对管理员的身份识别与管理权限控制5

15、.2 接入管理系统5.2.1 接入点注册在接入点向信息交换平台注册时,信息交换平台会自动检测接入点提供的属性信息是否正确,只有正确后,才可以注册,接入点才可以接入信息交换平台。5.2.2 接入点配置由于有很大一部分的业务系统早已开发完成,且采用的数据库不同,有Sybase、Oracle、SQLServer、Access等等,各个业务系统根据实际需要,挑选可共享的数据,定制不同的共享接入点,将共享接入点发布到数据交换平台上;也可以根据业务系统自身的不同的数据种类定制不同的共享接入点,将共享接入点发布到数据交换平台上。这样就最大限度的提供了各自业务系统数据的共享,也保证了各业务系统数据的安全。 共享接入点的管理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本接入点的类型(只能收、只能发、接收都可)、本节点只接收那种信息类型, 如果管理员本身是接入点的创建者,还可以设置本接入点的管理员帐号。 5.2.3 接入点维护(一)新增接入点根据各个业务系统的实际需要,系统管理员可以增加新的接入点,和建立新接入点的管理员帐号。为了便于管理和资源的充分利用,规定一个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