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4479163 上传时间:2022-08-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战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战略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开展目标和步骤,了解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性,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掌握“两大战略的实质。教学重点:中国经济社会开展目标和步骤;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新型工业化道路教学难点:可持续开展战略授课时数:4学时导入新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全国一片白色恐怖,毛泽东分析了国内形势,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还指出:“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1946年8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谈话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说明了对反动派的极大蔑视。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

2、敌人这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核心。打仗的时候,我们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和平建设年代,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也要从整体战略上布局,从局部战术上设计。 一、中国经济社会开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开展战略目标 经济社会开展战略,是根据对经济、社会开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开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到达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它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措施,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特点。 我国经济社会开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根本实现现代化,到达中等兴旺国家水平。

3、这一战略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开展,共同进步的目标,是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目标,也是一个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二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开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用十年的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到达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到达中等兴旺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拟富裕,根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五年方案时期的努力,原定于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

4、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到达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开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党的十五大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进行了展望和部署:第一步,21世纪头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拟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第二步,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开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根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三步走可以称为“小三步。 三新世纪新阶段的开展战略目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5、 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开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全面开展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目标。 这个目标大体涵盖了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经济方面。要在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的根底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2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第二,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第三,人的自身开展。形成

6、比拟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开展。第四,人与自然共同开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开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开展道路。 十六大要求我们开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确立的依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和社会经济开展阶段的实际情况。 第一,经济持续快速开展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第二,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 第三,人民生活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展战略 第一, 开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

7、社会的首要任务。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经济开展的根底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第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不平衡的。 4、21世纪头20年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一,和平与开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 第二,科技革命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开展带来了机遇。 第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开展,以及我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为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加快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机遇,提供了条件。 第四,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打下了进一步开展的根底。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使我们深深感到形势逼人,不进那么

8、退。世界经济史说明,每当出现生产力革命性突破的机遇时,都有某些国家后来居上。中国历史上曾痛失了几次重大开展机遇,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面对新世纪的新战略机遇,中华民族再次走到一个能否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研究和探索开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各项工作的新举措,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根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二、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经济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生

9、产各方面的比例组合。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地区布局结构和就业结构等。 2、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1整体性调整,而非局部调整。2结构升级的调整,而不是相互适应的调整。3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调整,而不在于经济总量的一时扩大。 3、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开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主要任务: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开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开展。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开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

10、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技含量高:把经济开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根底上 经济效益好:本钱投入小,产出大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开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处理好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增加就业。 总之,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工业化,是走可持续开展道路的工业化,是能够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2、信息化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 1信息化建设 第一,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实施一批信息化重大工程。 第二,加强现代信息根底设施建设电信、电视、计算

11、机的三网融合。 第三,加快开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第四,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努力改变信息资源开发落后的状况。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开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三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1、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开展战略目标的关键“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2、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生产开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3、加快城镇化进程耕地少、人口多 城镇化:由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社会,向非农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12、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的经济根底 1东西部地区差距拉大,开展协调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2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稳固社会稳定和边境安宁的经济根底。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开展战略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生产力 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 运行性要素:生产管理 2、科学技术渗透 使得劳开工具自动化,人的劳动智能化,管理更加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这就势必引起产业结构、劳动结构重大调整,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内容 1、提出和内容 11995年,江泽民在全国科技

13、大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内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开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和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强盛。 2、坚持实施科教兴国 人口多不等于人力资源丰富素质和创新能力1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2把教育放在优先开展的战略地位3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人才聚集机制 三可持续开展战略的提出和内容 1、可持续开展及其战略 可持续开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坚持经济开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

14、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开展相协调,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开展,并在经济开展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 指导思想:第一,经济开展着眼于历史的长远。第二,把经济开展纳入系统工程。 2、坚持实施可持续开展战略 事实说明,我国在开展进程中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主要任务:控制人口增长;开发和节约各种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战略资源储藏;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政治。 3、坚持经济开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1可持续开展以经济开展为前提2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开展的关键3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开展的根底4可持续开展以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参考文献:1、十六大报告第三局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十六大报告第四局部“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作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