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物理现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64459650 上传时间:2022-11-1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9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活中的物理现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物理现象(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趣物理现象1、挂在壁墙上的石英钟,当电池的电能耗尽而停止走动时,其秒针往往停在刻度盘 上“ 9 ”的位置。这是由于秒针在“ 9 ”位置处受到重力的阻碍作用最大。2、有时自来水管在邻近的水龙头放水时,偶尔发生阵阵的响声。这是由于水从水龙 头冲出时引起水管共振的缘故。3、对着电视画面拍照,应关闭照相机闪光灯和室内照明灯,这样照出的照片画面更 清晰。因为闪光灯和照明灯在电视屏上的反射光会干扰电视画面的透射光。4、冰冻的猪肉在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解冻得快。烧烫的铁钉放入水中比在同温 度的空气中冷却得快。装有滚烫的开水的杯子浸入水中比在同温度的空气中冷却得 快。这些现象都表明:水的热

2、传递性比空气好。5、锅内盛有冷水时,锅底外表面附着的水滴在火焰上较长时间才能被烧干,且直到 烧干也不沸腾,这是由于水滴、锅和锅内的水三者保持热传导,温度大致相同,只 要锅内的水未沸腾,水滴也不会沸腾,水滴在火焰上靠蒸发而渐渐地被烧干。6、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越走样。因为镜里的像是由镜后镀银面的反射形成的, 镀银面不平或玻璃厚薄不均匀都会产生走样。走样的镜子,人距镜越远,由光放大 原理,镀银面的反射光到达的位置偏离正常位置就越大,镜子就越走样。7、天然气炉的喷气嘴侧面有几个与外界相通的小孔,但天然气不会从侧面小孔喷 出,只从喷口喷出 .这是由于喷嘴处天然气的气流速度大,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 速

3、大,压强小,气流表面压强小于侧面孔外的大气压强,所以天然气不会以喷管侧 面小孔喷出。8、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 运动。可以看见气球运动的路线曲折多变。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吹大的气球各处厚 薄不均匀,张力不均匀,使气球放气时各处收缩不均匀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不断 变化;二是气球在收缩过程中形状不断变化,因而在运动过程中气球表面处的气流 速度也在不断变化,根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所以气球表面处受空气 的压力也在不断变化,气球因此而摆动,从而运动方向就不断变化。9、吊扇在正常转动时悬挂点受的拉力比未转动时要小,转速越大,拉力减小越多。 这是因为

4、吊扇转动时空气对吊扇叶片有向上的反作用力。转速越大,此反作用力越 大。10、电炉“燃烧”是电能转化为内能,不需要氧气,氧气只能使电炉丝氧化而缩短其使用寿命。11、从高处落下的薄纸片,即使无风,纸片下落的路线也曲折多变。这是由于纸片 各部分凸凹不同,形状备异,因而在下落过程中,其表面各处的气流速度不同,根 据流体力学原理,流速大,压强小,致使纸片上各处受空气作用力不均匀,且随纸 片运动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所以纸片不断翻滚,曲折下落。声音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声音传递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语言信息,下面 所介绍的是声在其它方面的一些应用及其原理。1 、辩析熟悉的来人现象:和您朝夕相处的人在室外说话

5、时,我们通过听声音就知道是哪位在说话。原理: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音调、响度都有可能相同,但音色绝不会相同,因为 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一般不相同,由于非常熟悉,我们通过辩别音色就 能分辩出哪位在说话。2 、听长短现象:向暖水瓶中倒水时,听声音就能了解水是不是满了。原理:不同长度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时发声频率不同,空气柱越长,发出的音调 越低;暖水瓶中水越多,空气柱就越短,发出的声音频率越高,音调也就越高,特 别是水刚好倒满瞬间,音调会陡然升高,通过听声音的高低,我们就能判断出水已 经倒满了。3 、挑选商品现象:我们去商店买碗、瓷器时,我们用手或其它物品轻敲瓷器,通过声音就能 判断瓷器的好环。

6、原理:有裂缝的碗、盆发出的声音的音色远比正常的瓷器差,通过音色这一点就 能把坏的碗、盆挑选出来,当然实际还用辩别音调,观察形态等方法,但主要还是 通过音色来辨别的。4 、测量距离现象:前面如果有一建筑物或高山,对着高山大喊一声,用表测量发出声音到听 到声音的时间,利用声速就可以测出我们与高山或高大建筑物理的距离。原理: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就产生了回声。5 、看病现象一:听诊器原理:人的体内有些器官发出的声音,如:心肺、气管、胃等发生病变时,器官 发出的声音在某些特征上有所变化,医生通过听诊器能听出来,依此来诊断病情。现象二:B超检查原理原理:频率高于 20000 赫兹的声音称为

7、超声波,超声波有一定的穿透性,医生用 某些信号器产生超声波,向病人体内发射,同时接受内脏器官的反射波,通过仪器 把反射波的频率、强度检测出来,并在电视屏幕上形成图像,为了判断病情提供了 重要的依据,B超利用的是回声原理。6 、治病(传递能量)现象:体外碎石原理:人体的有些器官发生结石,如肾、胆等,最好的治疗措施就是用体外碎石 机把体内结石击碎,变成粉未排出体外。体外碎石机利用的就是超声波,用超声波 穿透人体引起的结石英钟激烈震荡,使之碎化。这主要利用了声波能传递能量的性 质。7 、传递信息(监测灾情)现象:通过监测次声波就可知道地震、台风的信息。原理: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 赫兹的声音,人类无法

8、听到。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 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减速很小,所以能传 播的很远,通过监测传来的次声波就能获取某些自然灾害的信息。蜃景”是大气中的一种奇特的光现象,夏天在平静无风的海面上、在沙漠里、在炎 热的柏油马路上等地方有时即能看到美丽迷人的“蜃景”;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它的形 成原因。1光在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在折射率连续减小的不均匀介质中光的传播不是沿 直线而是沿曲线进行的,当光从介质的折射率较大的部分向折射率较小的部分传播 且发生全反射时,光的传播将不以折线的形式而以曲线进行。2“上现蜃楼”(即海市蜃楼)的形成原因:夏天的傍晚在平静无风的海面上,向远方望去有时

9、能看到山峰、船舶、楼台、亭阁、集市、庙宇等出现在远方的空中, 这就是“上现蜃楼”;因为夏天天气炎热,被暴晒了一天的空气温度很高而海水的温 度变化相对较小,那么从海面向上的一定高度内,海面附近的空气温度较低密度较 大,而越向上气温越高空气密度较小即较稀薄,故空气的折射率就形成下层大而上 层小的连续变化;远处的山峰、船舶、楼台等发出的光线从(折射率较大)密度大 的空气连续不断地传播到密度小的上层空气,由于不断被折射而使光线越来越偏离 法线,故进入到上层空气的光线的入射角不断增大,以至发生全反射而形成沿图 2 示曲线传播的光路;当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时,人们逆着光线看去就感觉到远方 的山峰、船舶、楼

10、台、树木等景物悬在空中,这就是“上现蜃楼”。如人们比较熟悉 的山东省烟台市蓬莱县的“蓬莱仙岛”很大程度上是看到海峡对岸大连市的局部影 像。3 “下现蜃楼”(即沙漠蜃景)的形成原因:夏日的正午烈日当头,沙漠表面被晒 得非常热使其温度很快上升,由于沙漠地表处温度很高故下层空气密度小而上层空 气密度逐渐增大,那么从沙漠地面向上空气的折射率则从小到大连续变化,故从远 处物体或蓝色天空斜射向地面的光线,进入折射率逐渐减小的热空气层被折射后, 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折射角与入射角均逐渐增大,使传播方向总要向上偏一些, 而且入射光线可能在沙漠地面附近发生全反射;由于人眼不能看到光线的曲折而是 按直线追溯射入眼

11、中的光线射来的方向看到物体的,所以人看到这些光线好像是由 他的前方射来的,于是人们就看到前方远处物体的倒影或者感觉到前方的沙漠中出 现了一片蔚蓝发光的湖面(由于被太阳晒热的沙漠表面的空气不断地向上流动、晃 动,也由于空气在折射率的变化,故他还会感觉到这蔚蓝的湖面晃动不止而真像波 浪起伏那样);但由于上面所形成的是远处物体或蓝色天空的倒立虚像,在沙漠中实 际是没有的;故人们看到前方的物体或水源但向前奔去却总是可望而不可即。这种 情况在城市里也可看到,晴朗的天气里,你驱车或步行在野外平直的水泥公路上时, 当你极目远望,你会发现前方的远处路段呈现一片白亮,像镜面,又像铺了一层水 银。而且在白亮中,还

12、清晰地出现更前方远处汽车穿梭的倒影,连车窗玻璃的反光 都刺目可辨。这时,你会怀疑前方刚下过雨,路面有积水所致,但当你走到近前, 却依旧是干燥的路面。再望前方,仍有此景状。若前方的路面有起伏,你甚至可以 观察到几条这样的亮带,这就是公路蜃景。如果你没有机会去海边或沙漠,不妨到公路上去体会一下海市蜃楼的景象吧。你知道微波加热的原理吗?一、微波加热原理微波烹调的基础是微波对介质加热。根据物理理论可知,介质分子可分为有极 分子和无极分子两大类。有极分子的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其间有一段距离, 可等效为一个电偶极子(如水)。在外电场的作用下,使原来杂乱无章的有极分子沿 着外电场的方向转向,产生转向极化

13、(无极分子的正、负电荷中心重合,在外电场 的作用下使分子中的正负电荷中心沿电场方向只产生位移极化)。如果外电场是交变 的,那末有极分子的转向也要随电场的变化而不断改变方向。在这个过程中,由于 分子间的相互碰撞,将使电能转化为分子的动能,然后再转化为热能,使物体的温 度升高。由此可见,对于有极分子组成的物体(如被烹调的食物),交变电场就容易 对它进行加热。表征介质在外电场作用下极化程度的物理量叫介电常数。(在交变电场作用下, 介质的介电常数是复数,虚数部分反映了介质的损耗)。实际上,介电常数并不是一 个不变的数,在不同的条件下,其介电常数也不相同。例如水在微波条件下的介电 常数和损耗比一般物质大

14、很多,因此较容易吸收微波能量而被加热。微波是一种频率极高的电磁波,照射在理想导电金属表面上将被全反射。照射 在介质表面则有一小部分被反射,而大部分能穿透到介质内部,并在内部逐渐被介 质吸收而转变为热能,其穿透深度主要决定于介质的介电常数和电磁波的频率。在 微波频率下对一般物体其穿透深度可达几厘米。微波对生物体还有一种生物效应,在一定条件下对细胞、细菌具有抑制和杀伤 作用。二、微波加热与普通加热的区别由此可见,微波加热与通常的加热方式不一样。通常的加热方式是要有一个高 温热源,通过辐射和传导,先使物体的表面加热,然后再由传导和对流在物体内部 逐渐向其纵深加热,这样加热速度很慢;而微波炉加热是用磁

15、控管(在炉内顶部) 产生微波,然后将微波照射到六面都用金属组成的空箱(又叫谐振腔)中,食物放 在箱中,微波在箱壁上被来回反射,同时从各个方向穿到被烹调的食物中去,对食 物进行加热,箱壁不吸收微波,只有箱中的容器和食物被加热,因此效率高、速度 快。由于加热速度快,因此对食物营养的破坏很少(即保鲜度好)。水槽的下水管为什么要做成弯曲的?水槽下方的下水管大都做成如图一样的弯曲形状,再通入水道,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是利用连通器的原理。下水管做成弯曲形状,这就制成了一个连通器,液体不流动的情况下,连通器的液面总保持相平。当上面的水管不使用时,没有水流入下水管中,弯曲水管中的 A、B 管水平面相 平,这

16、样可以阻止下水道里污水的臭气上升。而当上面的水管使用时,水流入下水管内,由于A管液面升高,A、B液面不平,产生压强差,从而使水开始流动,脏水流走。人手触电时是被电“吸”住了吗? 常听人们有这种说法:触电时人被电吸住了,抽不开。 实际上这个说法是错误的。我们知道,不论是否存在电流,在一般情况正 导线 中、电器中的正、负电荷的电量是相等的,对外的静电作用是相互抵消。即使局部 地方偶尔出现少许正、负电荷但不相等,其静电引力也是微不足道的。 如若不然, 就会出现下列奇特现象:用手去移动台灯引线,即使不被吸 住,至少也会明显感 到这种吸力,照明电线,特别是高压裸线,会吸住大量尘土从而形成粗长的的尘 土柱。事实上,这些现象都没出现。但是问题出现了,人手触电时,为什么有时不把手抽回来?难道不想抽回来? 显然是被吸住了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