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呐喊》中的批判思想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4458265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鲁迅《呐喊》中的批判思想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鲁迅《呐喊》中的批判思想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鲁迅《呐喊》中的批判思想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鲁迅《呐喊》中的批判思想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鲁迅《呐喊》中的批判思想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鲁迅《呐喊》中的批判思想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鲁迅《呐喊》中的批判思想分析研究 汉语言文学专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鲁迅呐喊中的批判思想【摘要】事实上, 批判思想是呐喊,甚至是鲁迅绝大部分小说作品中最具价值的艺术手法和最值得后人玩味、赏析的精髓。如果说“引起疗救的注意”是鲁迅在创作中一贯的目的与意图,那么其小说中独到的批判思想则是鲁迅为了实现这个创作目的而使用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可以说,鲁迅小说的艺术魅力不仅来源于思想的深刻性,而且还表现在他那冷峻锋利富有战斗性的批判艺术。本文研究了鲁迅呐喊中的批判思想。【关键词】鲁迅;呐喊;批判内喊是鲁迅前期小说的代表作,它发表于1923年。小说展示了从辛亥革命前夕到第一次革命战争前十几年间中国社会生活的画卷,被称为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面镜子。在创作中,鲁迅本着“为人生,

2、而且是要改良这人生”、“改良这社会”的目的,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因此,在这两部小说集中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夕到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之前中国社会的本质和许多重要的问题,显示了鲁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一、呐喊简介虽说鲁迅一生中所创作的小说不够多,但是,却具有深远而重大的社会和历史意义。他喜欢捕捉社会最底层人们的生活状况和精神世界,借此来揭示出当时社会中的病苦所在,表达出了急需进行社会变革,挽救社会的思想。这也是鲁迅创作呐喊这一短篇小说集的原因和目的所在。既然是小说集,那它就包含了不止一篇小说。事实上,它收录了鲁迅四年间的15篇小说,其中的代表作品有狂人日记阿Q正

3、传孔乙己等都是人们非常熟悉的作品。这些作品都非常逼真地描写了我国辛亥革命时期直到五四期间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状况,通过对各种深处的社会矛盾的揭示来较为彻底地抨击和否定了中国的旧制度和落后的思想。但是,现在呐喊小说集中只剩下14部小说,原因是作者抽取了一部历史小说出去。在该小说集中,鲁迅首先在自序部分就表明了自己的思想历程和弃医从文的目的所在,并且把其中的各部小说的由来及其名称的来源都作了相关说明。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小说的了解来对鲁迅小说的文化内涵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把握。首先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文小说,即狂人日记,它开创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白话小说的先河,也正是从这篇小说鲁迅的笔名才开始使用,并一直

4、持续用下去。在这篇小说中,鲁迅通过一个“狂人”的口吻,揭示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引起了社会上思想的沉重思考,反映了被压迫者的心声。小说阿Q正传中塑造了一个辛亥革命时期赤贫的雇农形象,由于受到社会的长期压迫和剥削,其生活非常悲惨,社会地位低下。鲁迅描述的这个阿Q具有非常复杂的农民性格,既有吃苦耐劳的做事能力,但也有中国封建时代农民共有的缺点,即主观、保守、狭隘和愚蠢。他虽然在社会上得不到应有的价值体现,但他却不愿意面对现实,往往从精神上求得满足,这就是阿Q著名的“精神胜利法”。这是一种虚伪的精神胜利,他的身上反映了当时中国普通国民普遍的人性弱点和病态心理特征,并由此鲁迅总结出了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

5、原因,即农民问题没有得到彻底解决。还有一篇为我们大家所熟悉的小说孔乙己,它塑造了一个没落的知识分子形象,由于受到封建社会的残害,他变得穷困、潦倒、迂腐甚至麻木。鲁迅通过这样一个旧社会知识分子的口吻,从深层次方面抨击了国民精神的麻木以及对旧封建制度的谴责。二、鲁迅呐喊中的批判思想1、批判平凡人的“无事的悲剧”这是呐喊创作的主格调。鲁迅的这一悲剧观主要受果戈理影响,他说“(果戈理)那独特之处,尤其是在用平常事,平常话,深刻显现出当时地主的无聊生活这些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正如无声的言语一样,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是很不容易觉察的。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

6、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呐喊仿徨悲剧性的主格调也是如此。在两个小说集所收录的25篇作品中,真正具有英雄色彩的,严格说只有夏瑜一人。生活场景也选择茶馆、酒店、街头、乡场等为人所惯见的处所。所写事件非常平凡,在当时的中国,象单四嫂一样,孩子病了只求仙问卜的事,象祥林嫂一样丈夫去世后被夫家再卖的惨剧,象爱姑一样被夫家无故抛弃的现象,思想性格如阿Q者;受新思潮洗礼的青年中,象涓生和子君为自主婚姻而遭鄙弃、挤轧、终无出路者;如吕纬甫、魏连受和“我”革命起伏中或退隐或高升,等等,都是大量存在的。呐喊仿徨的描写,作者是有意为之。鲁迅认识到中国古代小说取材偏狭的问题,他指出:“古之小说,主角是勇将策

7、士,侠盗赃官、妖怪神仙、佳人才子,后来则有妓女缥客、无赖奴才之流。”,有些文人又把小说作为说教的工具,标榜“不害于风化,不谬于圣贤”。五四以来,随着新思潮的传人,部分知识分子的觉醒,文学作品开始关注生活在底层的劳农、劳工、平民、知识分子,正视他们的悲惨生活,鲁迅所总结和提出的“平凡人无事的悲剧”观念正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呐喊仿徨的创作以农民题材为中心,采用“含泪的笑”的手法表现了他们的痛苦和挣扎,剖析了他们的悲剧性灵魂,标志我国小说艺术在题材和内容上的突破。2、批判社会和人的病态鲁迅为改变人们的精神,为改造社会,较集中、较着力地暴露和批判社会和人的病态。因此,伴随着幽默的就是讽刺。鲁迅的讽刺幽默

8、总是充满着矛盾与对立。他认为,“幽默既非国产,中国人也不是长于幽默的人民,而现在又实在是难以幽默的时候。于是虽幽默也就免不了改变样子了,非倾于对社会的讽刺,即堕入传统的说笑话和讨便宜”。他提倡笑中含刺的幽默,寄寓深刻的社会讽刺的幽默。鲁迅决不屑于愉快舒适的“逗乐”,决不屑于油滑、轻薄、猥亵的“幽默”,反对“将屠户的凶残,使大家化为一笑”,的麻醉般的自我陶醉。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阅读呐喊时,读者的心情总是复杂的,常常会陷入到一种矛盾的情感境况当中去。鲁迅认为,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呐喊作品中悲剧的实质是封建思想、封建伦理道德对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鲁迅经常写到“死”,他把人的生命的丧失作

9、为最大的悲剧。另外,人的情感无处表达、无人理解也是鲁迅经常着力表现的悲剧主题。而“喜剧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呐喊作品中喜剧的实质是把无价值的封建社会意识形态撕破给人看,而这种喜剧并非搞笑剧,而是讽刺剧,从一系列尖锐的矛盾中,对国民的无知和虚伪进行无情的揭示和批判,从而达到讽刺的效果。3、启蒙的悲剧命运鲁迅对启蒙可能性的怀疑由来已久,正是为了排遣由此而来的苦闷,他才埋首于抄录古碑。其后,与钱玄同关于铁屋子的一段对白,不啻是一道谶语预见了启蒙的悲剧命运。在其作品中,这种悲剧况味更不断弥散开来。狂人洞穿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试图劝转那些吃人者,然而他的见解不仅不为人接受,反而被视为精神病人的胡言

10、乱语,最终他没能拯救庸众,相反却被庸众当做精神病人救治,且在病愈后赴某地候补。狂人由“病态”而恢复“常态”,表明他已失却了“精神界之战士”的清醒与锋芒,而他曾经发出的“礼教吃人”、“救救孩子”的呐喊,既是精神病患者的狂乱呓语,也就大可不必引以为意。因此,小说的外在意义是思想必须启蒙,但结论却是悲剧性的:个人越是清醒,他的行动和言论越是会受到限制,他也越是不能对庸众施加影响来改变他们的思想。较之狂人,子君与涓生似乎幸运得多。他们无力改变庸众,却率先把自己从封建礼教的桎梏中解救出来,初步实现了对于自身的启蒙,在人间广袤的沙漠中营造起一方情感的绿舟。安宁和幸福环绕着他们,悲剧的帷幕也悄然拉开:家务的

11、繁琐磨蚀了子君的热烈与天真,有限的生活空间窒息了爱情的活力,环境的迫压、生活的困顿更冰冻了两人感情的余温。当涓生亲手把子君推向死地,又枯守寂静和空虚倾诉所谓悔恨和悲哀时,其实他并不曾明了是什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稍晚于狂人日记,发表于1920年10月10日上海时事新报学灯的一篇短文就已尖锐指出了启蒙的悲哀与局限:“改革么,武器在那里?工读么,工厂在那里?”这些质问与鲁迅关于铁屋子的论断如出一辙。此时的N先生既对曾经的启蒙理想抱有怀疑、失望,也不相信任何关于未来的许诺,他已失却了狂人那种抗争、呐喊的热情,成为一个向过去的告别者。如果说狂人的“病”(思想的清醒)是被治愈的,那么,N先生对理想则是有意

12、识的忘却,尽管这丝毫不能减轻他内心的矛盾与痛苦。无论如何,从N先生对现实的冷嘲和牢骚中还多少可以窥见某种不甘沉沦的挣扎,而吕纬甫、魏连殳连挣扎都放弃了,他们淡漠到无动于衷,倦怠到自我毁灭。吕纬甫是在一种懒散、凄清的氛围中出场的。他行动迂缓、神情颓唐,全无往日的敏捷、精悍、激情、斗志。面对故友诧异的目光,他只敷衍、支吾着。在社会的迫压下,他已放弃旧日的梦想,返回现实的庸常,教授子曰诗云、关心家长里短。他只要模模糊糊、随随便便,至于未来如何,他并不在意。魏连殳则以自戕的方式舔舐其灵魂深处的孤独与悲怆。因为有理想、信仰,有对未来的希冀、对人世的爱,魏连殳曾经挣扎过、抗争过、活过,并且愿意为此乞求、为

13、此冻馁、为此寂寞、为此辛苦。但在这些藉以生存的意义和价值都不复存在时,他选择了自戕。他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排斥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以自我精神和肉体的毁灭为代价实施对敌人的报复。他以表面的舒服、快活掩饰生不如死的伤痛,最终含着冰冷的微笑离开了人世。魏连殳的悲剧令人怵然,它凸现了启蒙先驱者的两难:坚守信仰所遭遇的生的困顿,放弃理想所招致的精神与肉体的双重毁灭。可见,启蒙的光环虽然眩目,但启蒙目标的实现却不容乐观。结论:鲁迅的呐喊堪称中国现代小说的丰碑。鲁迅以清醒、深邃的现实主义笔触,对当时的各种社会问题进行广泛关注与思考,实现着他的文学“为人生”的主张。这两部小说以深刻的思想性,执著的探索精神,思想上的现代开拓性而特立于文坛,显示了鲁迅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突出贡献及艺术价值。参考文献:1 姜振昌. 呐喊彷徨:中国小说叙事方式的深层嬗变J. 文学评论. 2006(05) 2 杜云南,熊沛军. 鲁迅对夏目漱石的理解J. 文史博览. 2006(20) 3 臧文静. 呐喊彷徨艺术风格之比较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2) 4 季桂起. 潜隐的文化情结呐喊、彷徨对传统文化的眷念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