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3 第10讲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4424962 上传时间:2023-01-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修版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3 第10讲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修版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3 第10讲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修版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3 第10讲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精修版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3 第10讲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精修版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3 第10讲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修版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3 第10讲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新课标新高考历史教案:必修3 第10讲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备考精品资料【精校版】第10讲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夯 实 基 础【P130】一、汉字与书法艺术【基础梳理】汉字起源: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演变脉络: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总趋势:由繁到简。书法艺术发展:魏晋以前基本上是自发阶段,魏晋时期开始进入自觉阶段。楷书特点:笔画详备,结构严整。代表:魏晋的钟繇、王羲之;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草书特点: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代表:东晋的王羲之、王献之;唐代的张旭、怀素。行书特点: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代表:东晋王羲之、唐代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明朝文征明。【重难突破】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小篆创始于秦代,字

2、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楷书也称真书、正书,形成于汉末,字形方正,笔画详备,规矩严整,具有其他书法不可比拟的实用价值;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把中国书法的写意性发挥到极致,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行书是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开始盛行于晋代,它兼具楷书和草书的长处,既工整清晰,又挥洒活泼,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真题演练】【例1】(2016全国)右图为三国曹魏三体石经的残片,经文中的每个字均用先秦古文、小篆、汉隶等三种字体刻写。这三种字体反映了(B)A当时统一文字的努力B汉字演变的历史过程C当

3、时字体流行的实际状况D汉字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解读材料信息。题干中的时间是曹魏时期,内容是三体石经,它由先秦古文、小篆、汉隶三体书写。三体皆工整精能,丝丝入扣,书法清新挺秀,成为习作者之范本,于此亦可见汉字书法嬗递演变的痕迹,故选B项。A项说法错误,秦始皇时统一了文字,故排除。小篆流行于秦朝,汉隶流行于汉朝,故排除C项;商朝时,汉字已形成完整的体系,D项与史实不符,故排除。【例2】(2016全国)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王

4、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C)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评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皇帝好恶和朝代更替都是影响社会对艺术评判的因素,但不是主要因素,故排除A、D两项;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说法过于绝对,故排除B项;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既与王羲之的艺术成就有关,也与社会环境和时代选择分不开,故C项符合题意。二、笔墨丹青中国画【基础梳理】起源:远古时代,代表作彩陶画鹳鱼石斧图。战国:绘画艺术从萌芽走向成熟。代表作人物龙凤图人物驭龙图,表明中国绘画艺术从萌芽

5、走向成熟。魏晋:士大夫画家活跃于画坛。代表作有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隋唐:代表作有展子虔游春图、阎立本步辇图、吴道子送子天王图;莫高窟壁画盛极一时。两宋:风俗画是最大亮点。代表作有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元明清:士大夫的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代表作有王冕墨梅图、徐渭牡丹蕉石图、郑板桥墨兰图。【重难突破】中国画与中国文化中国画即中国传统绘画,具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艺术价值:一是使用笔、墨、纸、砚等传统工具材料在绢或纸上作画;二是引中国书法用笔入画,追求绘画的形式意味和个性表现;三是追求空阔流动的意境,讲究以线界形,散点透视,写其意而不重其形;四是通过熟练驾驭笔墨的能力,注入自己的思想感情。五是根据内容

6、和题材需要安排画面,在和谐中求变化,在变化中求统一;六是熔诗、书、画、印为一炉,更加丰富了中国画表现形式的完美性;七是独特的装裱方式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真题演练】【例3】 “中国古代山水画以自然而然、合乎本性为美,在位置的经营上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也是有无相生、虚实相象在艺术实践中的体现。”该作者认为古代山水画的创作理念受到哪一思想的影响(A)A道家B佛教C程朱理学D陆王心学【解析】依据所学,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中就含有辩证法的思想,如有无相生、祸福相依等,材料“计白当黑”“有无相生、虚实相象”体现了道家的这种辩证法思想,A项符合题意。B项体现不出有无相生的辩证法,故排除。C项注重道德修养和责

7、任感,与题干不符,故排除。D项注重致良知,与题干不符,故排除。 三、京剧的出现【基础梳理】起源:中国戏曲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优伶;元杂剧把中国的戏曲艺术推向了成熟;明朝时候,江苏昆山一带形成的昆曲,流传甚广。形成: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演出,风行一时。道光年间,又有湖北汉剧艺人进京,参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并兼收其他民间曲调形成京剧。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发展:京剧由北京走向全国。民国以来,它又逐步走向世界。其他剧种:有秦腔、越剧、川剧、粤剧和黄梅戏等。【重难突破】京剧产生的原因外部因素:

8、明清时期,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北京,达官贵人、商人、艺人云集,北京成为休闲文化的一大中心,戏曲舞台十分活跃。内部因素:“四大徽班”进京促使了徽剧与汉剧的结合,为京剧的正式诞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真题演练】【例4】京剧形成之初,本土文化的影响无疑占据了决定地位,并因而形成京剧内部的本土文化传统。然而,就文化背景而言,京剧史并非纯粹的本土固有文化传统的反映,其发展过程中受新文化影响的是(D)A昆曲的士大夫文乐理念B戏曲的教化意识C市民阶层的休闲娱乐需要D改革艺术程式接近真实生活【解析】A、B、C三项都反映了京剧内部的本土文化传统,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京剧改革程式接近真实生活,这反映其突破

9、了传统,受新文化、新时代的影响,故D项正确。【考点延伸】社会环境对古代文学、书画、戏曲艺术成就及特色的影响(1)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大变革的时代,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孔子编订整理诗经作为德行教化的文本,屈原创作离骚抒发爱国情怀。(2)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形成,汉赋以华丽的辞藻描绘恢弘的气势。(3)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建安文学一扫浮华文风;陶渊明的田园诗表达了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山水画开始形成;书法进入自觉阶段。(4)唐朝的繁盛与科举制度的最终形成,促成了唐诗的繁荣,绘画吸取印度、波斯等外来美术风格,风格多样;楷书、草书书法艺术成就辉煌。(5)宋代,商

10、品经济的发展与市民阶层的形成,使传奇小说、词、戏剧、风俗画等世俗文学艺术得到发展;元代统治的黑暗及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元曲成为主要艺术形式,戏曲走向成熟。(6)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与资本主义萌芽,市民阶层壮大,使得反封建的小说、戏曲走向繁盛;抒发个人心意的文人画盛行。【他山之石】一、岳麓版教材的不同内容(1)书法自魏晋以来发展为艺术的原因:字形丰富、数量庞大的单体汉字,为富于个性化的艺术再创准备了很好的材料;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笔墨纸张等文具的改进也为这一时期书法技巧的创新提供了条件。(2)隋唐一统,书法达到了高峰,既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

11、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法度的楷书,但随着宋代市民阶层的兴起,社会生活丰富多样,书法艺术出现了苏、黄、米、蔡四大家,他们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明代书法随着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强调个性化的创造。(3)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中国绘画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宫廷和民间绘画注重写实;文人画注重写意,融诗、书、画、意为一体。(4)中国古代戏曲起源于原始宗教歌舞,即“傩”;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宋代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专门的娱乐场所瓦舍;明中后期,融诗、乐、歌、舞、戏于一炉的昆曲风靡大江南北,发展成为全国性剧种,对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

12、等众多剧种的形成和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百戏之祖”。二、人民版教材的不同内容(一)金声玉振1先秦时期(1)河南舞阳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骨笛,有完整的七声音列。(2)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埙,可以吹奏出符合音律的不同音高。(3)湖北随县出土的青铜编钟等乐器,是20世纪中国音乐考古史上的一次伟大发现。2汉唐时期(1)秦汉设立乐府机构,广泛收集民间歌曲和四邻诸民族的异域音乐,融合成“相和歌”和“清商三调”等新的音乐形式。(2)东晋时,形成清婉、细腻、柔美的南国“清商乐”。(3)南北朝、隋唐时代,民间音乐进入宫廷,总称燕乐,以歌舞大曲的排场上演,乐器繁富,规模宏大,如名曲秦王破阵曲。3明清时代,

13、中国音乐艺术的丰收期(1)戏曲音乐繁荣。(2)器乐艺术发达。(3)产生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一大批名曲。(二)宫廷舞和民间舞1宫廷舞蹈(1)发展历程夏商时代已经产生了宫廷舞蹈。周代制定出包括舞蹈形式在内的礼乐制度。汉代设乐府,大力采集整理民间乐舞,把俗乐舞用于宫廷祭祀。隋唐是宫廷舞蹈发展的鼎盛时期,官办的乐舞机构有教坊局、梨园院、太常寺等。宋元时代,宫廷队舞卓有成就。明清时期,宫廷燕乐舞蹈开始趋于衰落。(2)风格特点多是为帝王歌功颂德或表现歌舞升平。在形式上比较华丽工整,结构严谨,具有一定的技巧性和艺术性。2民间舞蹈(1)发展历程原始舞蹈:青海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彩陶盆上,绘有古人扮作动物跳狩猎舞的形象。南北朝时代,甘肃敦煌石窟壁画记录了西凉乐舞的风韵神采,展示了“胡舞”的风范。宋代的民间舞蹈十分兴盛,民间舞队非常活跃。(2)风格特点在形式上是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反映的大多是与人们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场景和喜、怒、爱、憎的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