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师考试范围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4364832 上传时间:2022-09-2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师考试范围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信息师考试范围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信息师考试范围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信息师考试范围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信息师考试范围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息师考试范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师考试范围(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信息化管理1、企业信息化战略规划对一个企业经营战略的推动和支撑非常重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3-5年的信息化战略规划。2、企业信息化战略的步骤包括:企业信息调研、能力和现状分析、信息化战略目标设计和战略制定。3、信息化现状分析包括:信息化应用现状;信息化应用面临的挑战;信息化应用面临的问题、企业开展对信息化的要求等。4、信息化具体的解决方案:1、数字语音视讯网架构;2、办公自动化系统架构OA;3、企业资源规划系统架构ERP;4、呼叫中心系统架构Call Center;5、分销资源管理系统架构DRP;6、知识管理系统架构KM;7、电子商务系统架构EC;8、决策支持系统架构DS

2、S;9、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架构CRM;10、供给链管理系统架构SCM;5、经营战略有全局性、长远性、竞争性和纲领性的特征,所以它的决策对象是复杂的,面对的问题往往是突发性、难以预测的。6、企业的经营战略的要素一般包括四个方面:产品经营领域、企业的成长方向、竞争优势、协同作用。其中企业的成长方向是说明企业从现有产品与市场组合向未来产品与市场组合转移的方向。7、经营战略的制定一般分为四个步骤:战略思想的形成过程、调查过程、战略决策过程、战略具体化和完善过程。8、制定战略方案的基点:要跳出旧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要准确选择关键成功因素、要着力寻找战略优势。9、信息技术将通过以下方面影响企业的外部环境:

3、网络环境的形成、行业竞争结构的改变、顾客需求行为的变化、企业交易模式的改变与价值链的再造。10、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的管理模式也将因此而发生重大变革,主要表现在组织结构、营销方式、内部协调、顾客效劳等方面。其中组织结构的变革可以描述为,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使得传统的等级管理向全员参与、模块组织、水平组织等新型组织模式转变,管理幅度可以冲破传统管理模式的限制,垂直的层级组织中大量的中间层已经没有必要,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距离大为缩短,组织结构向扁平化方向开展。11、信息化战略规划的目的:1、在保证公司可持续开展的前提下,使企业的信息化投资更好地创造价值、保证经营目标的实现、防

4、止信息化建设的盲目性。2、使公司的信息化建设符合公司的整体经营的战略规划,变被动满足为主动适应业务开展的要求。3、为信息化见和工程的投资提供决策依据,使公司在信息化建设步骤上达成共识,防止各层面的冲突。4、保证公司信息化建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技术体系架构具有良好的集成性、可扩展性、完整性、开放性、平安性和高效性。12、准确把握战略转移的时机:通过外部的影响程度来判断、根据产品特性和顾客的消费习惯来判断、根据内部的需求程度来判断。13、信息化战略制定过程的讨论1、过程的性质。正确的战略制定过程应当是一个包括反响在内的循环过程,这个过程可以由高层首先发起,也可以由基层提议、但主要目的是要经过高层

5、决策者和基层业务人员充分的讨论和交流,收集所有有益的建议和意见,在企业总体战略方向的导引下归于一体,最终形成正确的表达多数人意志的信息化战略。2、管理人员的角色。3、战略方案研究的三种方法:设立一个特别的信息系统、信息技术方案职能部门执行方案任务;利用咨询专家带来技术和技能,促进方案过程;设立一个工作小组或指导小组指导任务的执行。14、面向资源的管理制度:组织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软硬件管理制度。15、面向工程的管理制度:工程生命期管理制度、工程组织管理制度、工程方案与控制管理制度。16、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是围绕企业信息化的规划、设计、实施、运行、维护、完善等过程而设计的一整套管理标准,该制

6、度适用于企业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全过程,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行动纲领,是企业信息化应用的行为准那么。17、制定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的目的和意义:1、企业信息化管理制度是企业信息化迈向标准化的前提;2、有助于躲避信息化建设风险;3、为统一认识奠定了根底;4、是信息化应用持续推进的保障。18、企业管理制度:无差异性、强制性、19、信息化培训大纲包括:培训目的、培训课程和内容、培训方式实践法、讲授法、发现法、讨论法、授课人、授课对象、时间、地点等。发现法包括四个阶段:自觉阶段、 、整理阶段、开展阶段。20、信息化培训效果评估即研究培训工作是否到达培训的目标,评估培训方案是否有价值,培训的重点是否和培训的需

7、要相一致。21、从人员培训上分类包括:决策层、管理层、执行人员三层培训方案。对决策层的培训目标是希望他们从战略管理的角度理解信息化战略,理解信息系统各模块的管理理念,能够找到他需要的决策数据。对管理层的培训目标是希望他们能够熟悉信息化趋势、信息系统环境、能够控制执行人员的信息化工作。对执行人员的培训目标是要求他们能够有效完成信息化工作的各种操作。22、从岗位培训上分类包括在职培训和脱产培训。23、信息化培训的组织管理工作是一个连续的过程。24、培训效果评估包括试卷法、测评软件法、案例分析法。25、信息化培训效果评估原那么:一级评估:观察受训人员的反响;二级评估:检查参加培训人员的学习效果;三级

8、评估:衡量培训前后的工作表现;四级评估:衡量公司经营业绩的变化。第二章 信息系统开发26、信息系统总体规划三个步骤:初步调查及报告撰写、确定综合平台和开发模式、总体方案的撰写。27、在选择操作系统时,首先应关注的是平安问题。一般企业级信息化建设中所采用的网络操作系统应至少符合C2级标准。28、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一般可从技术、经济、管理和开发环境四个方面着手。P49,需仔细看,有可能出大题。29、业务流程调查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调查企业的组织结构、调查企业的具体业务流程、绘制业务流程图。30、系统分析的目的是将用户的需求及其解决方法确定下来。需要确定的分析结果包括:开发者对于现有组织管理状况的

9、了解;用于对信息系统功能的需求;数据和业务流程;管理功能和管理数据指标体系;新系统拟改动和新增的管理模型等。31、系统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对现行系统作进一步的详细调查分析,将系统详细调查中所得到的文档资料集中在一起,对组织内部整体管理状况和信息处理过程进行分析。32、数据流程分析就是把数据在现行系统内部的流动情况抽象出来,舍去了具体组织机构、信息载体、处理工作等物理组成,单纯从数据流动过程来考察实际业务的数据处理模式。33、数据流程分析步骤:业务流程图、画数据流图、编制数据字典、编写处理说明。34、数据流图或称数据流程图Data Flow Diagram DFD,是便于用户理解、分析系统数据流程的

10、图形工具。它摆脱了系统的物理内容,精确地在逻辑上描述系统的功能、输入、输出和数据存储等,是系统逻辑模型的重要组成局部。35、数据字典:在数据流图的根底上,还需要对其中的每个数据流、文件和数据项加以描述,我们把这些定义所组成的集合称为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 DD。36、一份完整的系统分析报告主要包括:组织情况概述;现行系统概况;系统逻辑模型;新系统在各个业务处理环节拟采用的管理方法、算法和模型;与新系统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和运行体制的建立;系统设计与实施的初步方案;用户领导审批意见。37、系统设计就是根据新系统的逻辑模型建立物理模型,是一个根据新系统逻辑功能的要求,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

11、,详细地确定新系统的结构和具体实施方案的过程。38、系统设计的原那么:简单性、一致性和完整性、灵活和适应性、可靠性、平安性、经济性、运行效率。其中最主要的原那么:运行效率、可靠性、灵活和适应性。39、总体结构设计需要从软硬件两方面描述系统的总体结构,该阶段需要解决以下问题:如何将系统总体规划中划分的子系统更加合理地甄别和确认;如何将子系统换分为假设干模块;模块间的传送数据和调用关系;如何评价模块结构的质量;采用怎样的网络拓扑结构;如何进行设备和网络的配置。P78,重点理解40、主要工作步骤:进行子系统的合理划分和确认、模块设计、网络设计。41、系统的划分原那么:1子系统要具有相对独立性;2使数

12、据冗余较小;3便于系统分阶段实现;4适应组织管理机构的设置;5充分利用各种资源。42、系统划分的方法:1按职能划分;2按逻辑功能划分;3按通信划分;4按业务处理顺序划分;5按业务处理的时间关系划分。42、系统详细设计的七个方面:代码设计、输出设计、输入设计、处理过程设计、数据库设计、人机界面设计、平安设计。43、软件测试的方法:黑盒测试方法和白盒测试方法。44、在决定某个系统的测试量时,需要考虑:1系统的目的;2潜在的用户数量;3开发机构。45、系统转换的方式:直接切换、平行切换、分段切换。P115直接切换,人力和费用最省,适用于新系统不太复杂或原有系统完全不能使用的场合。这种切换风险较大,在

13、切换之前必须经过详细测试,并做好各种准备,万一不能到达预期目的时,需采取相应措施。平行切换,风险较小,在切换期可以比拟新旧系统的性能,可以让操作人员得到全面培训。但是平行切换是两套系统在运行,人力和费用消耗较大,需要事先做好周末方案并加强运行中的管理工作。分段切换,采取分期分批逐步切换的策略,它实际上是以上两种方式的结合,一般比拟大的系统都采用这种方式,它能保证平稳运行,费用也不太大。第三章 信息网络构建46、综合布线需求分析包括三个方面:1根据造价、建筑物距离和带宽要求确定线缆的类型和光缆的芯数;2根据调研中得到的建筑群间距离、马路隔离情况、电线杆、地沟和道路状况,对建筑群间光缆布线方式进行

14、分析,为光缆采用架空、直埋还是地下管道铺设找到直接依据;3对各建筑物的信息点数和层数进行统计,以确定室内布线方式和管理间的位置。建筑物楼层较高、规模较大、点数较多时,宜采用分布式布线。47、不同的网络用户其网络设计目标大相径庭。初应用外,主要限制因素是投资规模。48、FDDI 为 Fiber Distributed Data Interface 即光纤分布式数据接口。49、DDN数字数据网是利用数字信道来连续传输数据信号的透明传输网,它是一种面向各类数据客户的公用通信网,它可以看作是一个大型的中继开放系统,可以支持数据、语音、图像等多种业务。50、网络性能的最重要测量参数是响应时间。51、使用

15、防火墙的益处:控制不平安的效劳、站点访问控制、集中平安保护、强化私有权、做网络连接的日志记录及使用统计、其他平安控制。52、分组过滤事实上是基于路由器的技术,它的技术实现比拟简单、效率高,这一功能是在网络层实现的。第四章 信息系统维护53、信息系统层次可分为战略方案子系统、管理控制子系统和执行控制子系统,分别对应管理活动的三个层次,即战略方案层、管理控制层和执行控制层。54、四种运行模式:主机终端模式、文件效劳器模式、C/S模式和B/S模式。55、维护模式:单域控制模式、部门域控制模式、主域控制模式。56、用户表示一般包括用户名和口令两局部。57、分布式数据库:逻辑上彼此相关,物理上由计算机网络和相应的系统软件平台所支持的数据库群叫分布式数据库。58、系统维护的七个阶段:1当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时,相关人员首先需要向维护主管提交维护申请。2技术主管对维护申请进行技术评估,并以评估报告的形式对所提出问题的原因、严重程度、维护方法、维护方案、维护时间等进行论证。3维护主管根据技术评估报告,按照维护任务的工作范围、严重程度等因素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