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桃花源记教学设计(通用3篇)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3813976 上传时间:2022-12-21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8.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桃花源记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23年桃花源记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23年桃花源记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23年桃花源记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23年桃花源记教学设计(通用3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桃花源记教学设计(通用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桃花源记教学设计(通用3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桃花源记教学设计(通用3篇)桃花源记教学设计1一、复习导入名家名篇大家谈。(回顾七年级学过哪些文言文,接触了哪些作家作品。)今日,我们再来相识一位古代的大文豪陶渊明,并且来学习他的一篇喜闻乐见的作品桃花源记。(板书课题,出示学习目标)二、检查预习、沟通作者的有关资料: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文学家。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其祖父、外祖父都做过官。他受家庭教养和儒家思想的影响,年少时就有“大济于苍生”的壮志。时值东晋和宋的易代之际,动荡担心,壮志难酬,二十九岁起先,先后做过几任小官,他在几次仕途中,深感官场污浊、仕途凶险,最终在岁辞

2、官回乡,并作归去来兮辞以明其志。从今过着“躬耕自资”的隐居生活。他所做的诗文多描写农村生活情趣,表现田园风光,抒发他酷爱田园生活,愿与农夫来往而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又包含了消极遁世的因素。此文作于宋永初二年(年),当时陶渊明约岁。他拒绝了东晋政府的征招,又拒绝同刘裕宋政权的合作,作桃花源诗并记寄予自己的社会志向。“诗” 追述了桃花源的形成,歌咏了一个人人安家立业的志向社会;“记”相当于诗的序。作品在很大的程度上反映了一般百姓追求美妙生活的愿望。、识记生字词:豁(hu)然开朗 俨(yn)然 阡(qin)陌 垂髫(tio)诣(y)太守 刘子骥(j)三、整体感知、朗读

3、课文:(对课文的感知,以朗读为切入点,又以朗读为重点。)朗读的设计如下:一读:老师范读,学生听读,意在听准字音;二读:学生放开声音,自由朗读,意在读通课文,培育语感;(此处提出要求:“须要读得字字洪亮,不行误一字,不行少一字。不行多一字,不行倒一字,不行牵强暗记。”朱熹语)三读:请班上朗读课文好的同学有感情的读。并请其他同学思索:这篇文章写了一个什么故事?用几句话概括一下。、分小组细读课文并自己试着疏通文意。(不懂的地方做好记号,打算质疑。)、每一小组派一名代表质疑,全班答疑,老师参加。、集体逐段朗读,“开火车”翻译,贯穿文意。、把握叙事线索和故事情节。分组探讨,明确: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

4、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第段)开端,写渔人发觉桃花林。其次部分(第、段)发展,写渔人进入桃花源的见闻和经验。第三部分(第段)结局,写太守派人找寻桃花源未果。第四部分(第段)尾声,写桃花源无人问津。四、布置作业、初步背诵课文。、抄写并识记字词、对译课文、两自然段。桃花源记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一、了解文言文中主语的省略,驾驭“皆”、“咸”、“具”、“俱”、“并”等副词,分辨“妻子”、“交通”、“无论”、“鲜美”、“绝境”等文言词语。二、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三、相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志向社会的思想感情。教学设想:一、本文为课内自读课文,内

5、简单驾驭,重点应放在词汇和朗读教学上。二、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同时有目的地进行叙事的.口头训练。三、因本文为文言文,学生自学有难度,故支配两教时。教学要点:引导学生读“阅读提示”,导读课文一、二节。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新课1.指导学生读阅读提示的作者介绍部分。2.老师介绍课文。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兵连祸结的东晋末年,对现实极为不满。他为了表达自己的社会志向,曾经写了桃花源诗并序。序中,他描绘了桃源的自然景象和社会风尚,记叙了桃花源诗的来历,情节引人入胜,语言简练,质朴自然,读来琅琅上口,后人把它看作独立的文章。这就是桃花源记。(板书课题、作者)二、

6、导读课文1.比照注释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2.(出示小黑板)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垂髫() 要() 俨然() 邑人()阡陌() 骥() 怡然()3.老师概述文章大意,学生比照原文。4.散读课文后,探讨线索,各段段意。学生探讨,老师点拨:板书。(1)线索:渔人的行踪(进出桃源)。(2)段意:第1段,渔人缘溪行,欲穷桃花林。第2段,舍船从口入,发觉桃源景。第3段,应邀得酒食,了解桃源人。第4段,既出说如此,不复得其路。5.导读第1段。(1)集体朗读。(或指名朗读)(2)探讨:课文是怎样交代发觉桃花源的缘由、时间、地点、人物的?(用原文答)缘由:忘路之远近(迷路)时间:晋太元中人物:渔人“忽

7、逢”一词的意思是什么?“忽逢”一词指出渔人是迷路时碰巧遇到一片桃花林。预示下文发觉桃花源完全是偶然的。(3)理解有关词语:“缘溪行”、“复前行”的“行”是什么意思?行:行船,划船行走。从下文“便舍船,从口入”,“既出,得其船”可证明“行”的说明。“鲜美”:艳丽,漂亮。(今义:簇新、可口)“异之”:异,惊诧;之,代词,指桃花林的美景。6.导读第2段。(1)指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文章大意。(2)探讨:渔人“从口入”,看到了桃源怎样的美景?老师点拨:既有自然景象,又有生活美景。自然景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生活情景:“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

8、髫并怡然自乐。”7.猜读课文:想象一下,当渔人来到桃源,桃源人将会有何反响?三、布置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一。2.背诵全文。3.预习第3、4段。桃花源记教学设计3一、教学分析大纲的要求:九年义务教化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对阅读实力提出这样的要求“学习观赏文学作品,感受作品中形象,观赏美丽、精彩的语言”。1、教材内容的地位、特点和作用本文编在初中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本单元是古诗文单元,桃花源记是教读课文,居单元之首。诗人“以文为辞”,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妙的志向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志向。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

9、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文学的观赏性,对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培育文言散文的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作用。2、教学的重点、难点由于初二年级学生学问积累的有限,形象思维实力仍占主导地位,抽象思维实力还不是很强,学生正确评价作者的志向有肯定的难度。因此依据大纲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桃花源记的教学重点、难点可以这样确定:(1) 教学重点:感受桃花源美境,品尝美丽语言,理解文中作者所表达的美妙志向。(2) 教学难点:理解评价作者心中的志向社会3、教学目标依据义务教化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培育学生具有肯定语言感受实力、初步具有观赏文学作品的实力,再加上初二年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肯定的文言文

10、阅读实力,这篇课文还是比较浅显易懂,文意理解相对简洁,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能读懂课文的意思。这篇文章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故事性强,颇具传奇色调。其次,作者借虚构的故事表现自己的社会志向,全文覆盖着似有若无的神奇虚构的色调。最终文章的语言美丽隽永,琅琅上口,值得品尝。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定位为“美文美教”,把本文的目标定为以下的几点:学习目标:熟读课文,积累文言字词,理解文章的内容。(这是依据语文课程工具性特点确立的。)实力目标:品尝本文美丽、精炼的语言。(积累迁移,培育想象实力、创新实力。)德育目标:相识作者通过描绘“世外桃源”所表达的社会志向。(正确评价作者的志向,思索现代人生,这体现语文

11、课程人文性的特点。)4、讲课前打算学生:课前预习,依据注释及工具书自行疏通文意,把疑难之处勾画出来。查找作者资料。老师(我):打算多媒体课件二、过程分析(结合多媒体)本节课的指导思想是老师作为启发者和激励者,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主动参加学习,摄取学问,培育实力。整个教学过程主要是以朗读为纽带,以桃源美境为主线,以培育学生的想象实力、赏析实力和创新实力为核心进行美文美教。我的教学基本流程如下:老师导:诵读感知 分步品读 积累迁移学生学:感受“美” 观赏“美 创建“美”详细操作如下:1、导入新课,激发爱好新奇心是想象的起点。这一环节我先口述桃花源的故事,创设情感情境,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世

12、界。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新奇心,激起学习的爱好,让学生主动主动地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2、反复诵读,整体感知从相识的心理过程来说,这一环节是学生的感性相识阶段,它是学生进行想象的基础。设计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扫清字词的障碍,习得语感,积累感性材料。其详细步骤是: 学生听配乐朗诵,以此为示范向导,让学生进入情境; 学生自由读,读法自定,或朗读,或默读,甚至可以吟唱。这是敬重学生的“个体”认知特性,引导他们乐于去读。此时,我再用幻灯片把一些易读错的字(如阡陌、语云、郡下、诣、骥、邑人)投影出来,供学生参考。 小组内互评,看谁读得最清晰、流利。通过探讨比较优劣找差距,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从而对朗读产生

13、深厚的爱好。“读”后让学生写出一句话,把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感受表达出来,并与本组的同学沟通,看谁写得最简洁。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整体感知课文。3、分步品读,理解、观赏文章精妙的意境之美这部分是教学的重点。我将充分利用中学生好想象特点,引导学生细读课文,仔细揣摩课文中所表达的形象,通过想象去感受桃源的自然美、社会美,培育想象实力和创新实力。让学生细读课文,赏析桃源之美,引导学生从我选择的三个画面或者自选画面进行思索。选取 “桃源美”、“桃源乐”、“桃源奇”三个画面,分别用三个句式“这里的美,你看”、“桃源乐,乐在”、“桃源奇,竟然”来品尝语言的美丽、简练及桃源生活的美妙。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指导学

14、生对课文情节、课文结构、课文情感、课文语言进行美析训练并有肯定的梯度。给实力一般的学生一个思索的方向,给实力较好的学生更为广袤的思索空间。让学生明白桃源之美美在自然,美在人情;文章之美美在叙事简明,情节曲折,语言恬淡美丽.4、质疑探究,评说桃源情结这部分是课文的难点,也是值得探究之处。我将充分利用前面教学环节的铺垫形成的阅读期盼激励学生多角度的有创意的有批判的阅读,以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创设问题:陶渊明在这篇文章寄予了怎样的社会志向?这个志向在当时的条件下能不能变成现实?今日我们应当怎样看待这样的志向?此环节,我让学生分组探讨。设计意图:此环节重在自主合作探究,进行探究性学习。另外也是语文课程与历史课程的沟通,课内与课外的结合。三、教法分析1.朗读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朗读是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是学生习得语感,提高阅读实力的有效途径,它具有唤起形象、表达情感、加强理解、训练思维等多种功能。桃花源记是一篇美文,只有让学生熟读成诵,才可能习得语感,在此基础上理解文章的内容,感受美丽意境。2.想象法: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学问更重要,因为学问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