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溪笔谈&amp#183;辨证一全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3811966 上传时间:2023-02-10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梦溪笔谈&amp#183;辨证一全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梦溪笔谈&amp#183;辨证一全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梦溪笔谈&amp#183;辨证一全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梦溪笔谈&amp#183;辨证一全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梦溪笔谈&amp#183;辨证一全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梦溪笔谈辨证一全文钧石之石【原文】钧石之石,五权之名,石重百二十斤。后人以一斛为一石, 自汉已如此,饮酒一石不乱是也。挽蹶gong弩,古人以钧石率 之;今人乃以粳米一斛之重为一石,凡石者以九十二斤半为法, 乃汉秤三百四十一斤也。今之武卒蹶弩,有及九石者,计其力乃古之 二十五石,比魏之武卒,人当二人有余;弓有挽三石者,乃古之三 十四钧,比颜高之弓,人当五人有余。此皆近岁教养所成,以至击 刺驰射皆尽夷夏之术,器杖铠胄极今古之工巧。武备之盛,前世未有 其比。【注释】 五权:指五种重量单位,即铢、两、斤、钧、石。汉代二十 四铢为一两,十六两为一斤,三十斤为一钧,四钧为一石。作为重量 单位的石,古代即读

2、作sh,后世多读作d n。 斛(h ):古代量器名,也用作容量单位。作为容量单位,一 般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五斗为一斛。 挽蹶gong弩(nJ):犹言挽弓蹶弩,即拉弓和踏弩。挽, 拉。蹶,踏。弩,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发箭的强弓,其大者要用脚踏或 腰开。 率(lb):计算。 粳(jing)米:粳稻米。风尘车 魏之武卒:指战国时魏国经过特别训练的勇武的士 兵。议兵篇谓魏氏之武卒能够操十二石之弩。颜高:春秋时鲁国武士。左传定公六年载颜高之弓六钧。【译文】钧石的石,是五种重量单位的名称之一,每石重一百二十斤。 后人以一斛为一石,自汉代以来已经如此,如说饮酒一石不乱,就 是以一斛当一石。拉弓踏弩的力量之大

3、小,古人都用作为重量单位的 钧、石来计算;今人却以粳稻米一斛的重量为一石,而每石以九十二 斤半为标准,则相当于汉秤的三百四十一斤。现在的武士踏弩,有能 达到九石力量的,换算所用之力,乃相当于古代的二十五石,与先秦 魏国的武士相比,则一人之力抵得上二人还有余;弓有能拉到三石力 量的,乃相当于古代的三十四钧,与鲁国武士颜高的六钧之弓相比, 则一人之力抵得上五人还有余。这些都是近年来的军事训练所取得的 成效,以至于击刺、驰射等都掌握了中原和四裔之民所能有的技术, 兵器铠甲的制造也都极尽古今工巧之能事。现时武备的程度,前世没 有哪一代可以相比。阳燧照物【原文】阳燧照物皆倒,中间有碍故也。算家谓之格术。

4、如人 摇橹,臬为之碍故也。若鸢飞空中,其影随鸢而移,或中间为 窗隙所束,则影与鸢遂相违,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又如窗隙 中楼塔之影,中间为窗所束,亦皆倒垂,与阳燧一也。阳燧面洼, 以一指迫而照之则正;渐远则无所见;过此遂倒。其无所见处,正 如窗隙、橹臬、腰鼓碍之,本末相格,遂成摇橹之势。故举手则影 愈下,下手则影愈上匕其可见。阳燧面洼,向日照之,光皆聚向内。离镜一二寸,光聚为一点,大如麻菽,著物则火发,此则腰鼓最细处 也。岂特物为然,人亦如是,中间不为物碍者鲜矣。小则利害相易, 是非相反;大则以己为物,以物为己。不求去碍,而欲见不颠倒,难 矣哉!酉阳杂俎谓 海翻则塔影倒,此妄说也。影入窗隙则

5、倒, 乃其常理。【注释】 阳燧(su ):种凹面铜镜,镜面呈抛物面,古代用以聚集 阳光取火,其原理与现今的抛物面太阳灶相似。 碍:阻碍,文中指光的聚焦处,即凹面铜镜抛物面的焦点。 格术:古代数学术语,由沈括在这条笔记中最早明确提出, 用现代科学术语来解释的话,大致相当于几何光学。 臬:船上用来支撑橹的小木桩,即力学上的支点,将摇橹的 力往相反的方向作用于水而产生推进力。 碍:阻碍。这里的 碍 是一种比喻的用法,即力通过支点后 作用于相反方向,用来进一步说明光通过凹面镜焦点的反射情况。 鸢(yuan ):老鹰,猛禽。 窗隙所束:被窗户缝隙所束,文中指光线透过窗户细缝,与光线透过小孔成像的情况相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