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放飞和平鸽1.docx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3791715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 放飞和平鸽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 放飞和平鸽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 放飞和平鸽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 放飞和平鸽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 放飞和平鸽1.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放飞和平鸽教学设计 安徽省东至县大渡口镇中心学校 汪 宏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为了实现和维护世界和平,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了解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维护和平方面发挥的作用;知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整理相关资料,提高学生对社会现象的思考分析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珍惜和平的生活环境,热爱和平,愿意为和平做贡献。教学重点:知道为了实现和维护世界和平,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体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了解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在维护和平方面发挥的作用;知道人民解放军是保卫祖国、维护和平的重要力量。教学难点:珍惜和平的生活环境,热爱和平,愿意为和平作

2、贡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课前搜集联合国会议以及关于维护国际和平的有关音像资料。学生准备:课前了解有关联合国的知识,收集我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作出的贡献。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完成话题“为了和平”“中国为世界和平作贡献”的教材内容。第2课时完成话题“我们爱和平”的教材内容。教学过程:第1课时活动一: 和平鸽导入 板书课题活动二:说说联合国1图片:联合国会徽学生讨论:联合国是什么时候成立的?为什么要成立联合国?联合国会徽上的图案有什么象征意义?它表达了人们的什么愿望?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有几个?分别是哪些国家?学生交流研讨时,教师可结合扩展资料进行补充。2图片:联合国的圆桌会议学生讨论:联

3、合国的圆桌会议形式表明了联合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上是什么态度?召开这些会议的目的是什么?小结:所有国家,不分穷富、不分大小,在国际事务中通过联合国这个组织以平等对话代替暴力冲突,实现和平解决问题的方式。【设计意图:认识到联合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国际组织。】活动三 联合国维和贡献1图片:联合国维和行动学生讨论:派遣维和部队的目的是什么?这些维和行动会发挥怎样的作用?小结:通过维和行动,能够有效地制止地区性的冲突,防止冲突蔓延到更广泛的地区,而且,维和不但可以帮助当地稳定秩序,还能参与到当地生产恢复和建设中去。2图片:纪念“国际和平日”学生讨论:国际和平日是怎么来的?人们会如何纪念这个日子呢?小结:

4、国际和平日的设置表达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联合国在过去的60多年里,一直为维护世界和平做着不懈的努力。联合国的行动感染了世界上许多热爱和平的人。人们以不同方式表达着对和平的渴望。3阅读教材“和平寄语”的诗歌,感受人们对和平的企盼。【设计意图:了解联合国在解决国际冲突、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活动四 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1图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学生讨论:什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什么要倡导这样的原则?它对解决国际矛盾有什么作用?小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中国人创造,由中国、印度和缅甸三国倡导,并被世界许多国家所接受的处理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为了制止战争,实现和维护人类和平,我

5、国政府进行了不懈的努力。2图片:和平少女纪念像学生讨论:我国向日本赠送这座雕像表达了我国人民的什么愿望?仔细观察这座雕像,说说它具有什么象征意义?小结:这是我国政府赠送给日本的汉白玉雕像,在长崎乃至整个日本被誉为“最漂亮的和平女神”和“永驻日本的和平大使”。中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受害国之一,也是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主战场。我国把它赠送给日本就是要表达我国对和平的期望。中国人民为维护世界和平做了不懈的努力。3图片: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引导学生结合情境进行讨论:你们了解到哪些我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资料?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国防力量的强大对我国和平与安全以及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有什么贡献?使学生了解中国人民解放军不仅在维护我国的和平与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还在维护国际安全或其他国家的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4维和工兵之歌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讨论:这首歌词表达了我国维和战士怎样的情怀?帮助学生体会我国的维和战士在维护世界和平时的自豪之情和奉献之情。(【设计意图:认识到我国政府和人民是热爱和平的,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板书设计放飞和平鸽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作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