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册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3729256 上传时间:2022-12-09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4.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册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册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册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册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册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册(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报告册学院:SSS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SS姓名:XXXX学号:XXXX实验一 D/A数模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数模转换的基本原理。2熟悉12位D/A转换的方法。二、实验仪器1EL-AT-II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2PC计算机一台三、实验内容通过A/D&D/A卡完成12位D/A转换的实验,在这里采用双极性模拟量输出,数字量输入范围为:04096,模拟量输出范围为:5V+5V。转换公式如下:Uo= Vref - 2Vref(211K11+210K10+.+20K0)/ 212Vref=5.0V例如:数字量=1 则K11=1,K10=0

2、,K9=1,K8=0,K7=1,K6=1,K5=0,K4=1,K3=0,K2=0,K1=0,K0=1模拟量Uo= Vref - 2Vref(211K11+210K10+.+20K0)/ 212=4.0V四、实验步骤1连接A/D、D/A卡的DA输出通道和AD采集通道。A/D、D/A卡的DA1输出接A/D、D/A卡的AD1输入。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2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 Computerctrl或在计算机程序组中运行Computerctrl软件。3测试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继续。如通信不正常查找原因使通信正常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实验。4在实验项目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实验一D/A数模转

3、换实验, 鼠标单击按钮,弹出实验课题参数设置对话框。5在参数设置对话框中设置相应的实验参数后,在下面的文字框内将算出变换后的模拟量, 6. 点击确定,在显示窗口观测采集到的模拟量。并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1-1: 数字量 模拟量 理论值 实测值405 4.01 3.94 110 4.73 4.66 1200 2.07 2.00 2300 -0.62 -0.72 表1-1五、实验结果实验得出数字量与模拟量的对应曲线如下图1-1: 图1-1六、实验结果分析表1-1中计算出理论值,与实验结果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系仪器误差。七、实验心得 本次试验需要进行的连电路、实验软件操作都比较简单,但对于实验原理

4、我们应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实验箱内部的D/A转换原理要有所思考,不能只满足与简单的实验表象,而应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实验二 A/D模数转换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模数转换的基本原理。2熟悉10位A/D转换的方法。二、实验仪器1EL-AT-II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2PC计算机一台三、实验内容通过A/D&D/A卡完成10位D/A转换的实验,在这里采用双极性模拟量输入,模拟量输入范围为:5V+5V,数字量输出范围为:01024。转换公式如下:数字量=(Vref模拟量)/2Vref210 其中Vref是基准电压为5V。例如:模拟量=1.0V 则数字量=(5.01.0)/(25.0)210=409

5、(十进制)四、实验步骤1.连接A/D、D/A卡的DA输出通道和AD采集通道。A/D、D/A卡的DA1输出接A/D、D/A卡的AD1输入。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2.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 Computerctrl或在计算机程序组中运行Computerctrl软件。3.测试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继续。如通信不正常查找原因使通信正常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实验。4. 在实验项目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实验二A/D数模转换实验, 鼠标单击按钮,弹出实验课题参数设置对话框5.在弹出的参数窗口中填入想要变换的模拟量,点击变换,在下面的文字框内将算出变换后的数字量。6.点击确定,在显示窗口观测采集到的数字

6、量。并将测量结果填入下表2-1:模拟量数字量理论值实测值-2.45762650.20.5460459.22.5256253.9 表2-1五、实验结果画出模拟量与数字量的对应曲线如图2-1:图2-1六、实验结果分析 表2-1中计算出理论值,与实验结果比较,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系仪器误差、实验软件的精度误差。七、实验心得 本次试验需要进行的连电路、实验软件操作都比较简单,但对于实验原理我们应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实验箱内部的A/D转换原理要有所思考,不能只满足与简单的实验表象,而应思考更深层次的问题。实验三 数字PID控制一、实验目的1研究PID控制器的参数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2研究采样周

7、期T对系统特性的影响。3研究I型系统及系统的稳定误差。二、实验仪器1EL-AT-II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2PC计算机一台三、实验内容1系统结构图如3-1图。图3-1 系统结构图图中 Gc(s)=Kp(1+Ki/s+Kds) Gh(s)=(1e-TS)/s Gp1(s)=5/(0.5s+1)(0.1s+1) Gp2(s)=1/(s(0.1s+1)2开环系统(被控制对象)的模拟电路图如图3-2和图3-3,其中图3-2对应GP1(s),图3-3对应Gp2(s)。 图3-2 开环系统结构图1 图3-3开环系统结构图23被控对象GP1(s)为“0型”系统,采用PI控制或PID控制,可使系统变为“I

8、型”系统,被控对象Gp2(s)为“I型”系统,采用PI控制或PID控制可使系统变成“II型”系统。 4当r(t)=1(t)时(实际是方波),研究其过渡过程。 5PI调节器及PID调节器的增益 Gc(s)=Kp(1+K1/s) =KpK1((1/k1)s+1) /s =K(Tis+1)/s式中 K=KpKi , Ti=(1/K1)不难看出PI调节器的增益K=KpKi,因此在改变Ki时,同时改变了闭环增益K,如果不想改变K,则应相应改变Kp。采用PID调节器相同。6“II型”系统要注意稳定性。对于Gp2(s),若采用PI调节器控制,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G(s)=Gc(s)Gp2(s) =K(Tis+

9、1)/s1/s(0.1s+1)为使用环系统稳定,应满足Ti0.1,即K1107PID递推算法 如果PID调节器输入信号为e(t),其输送信号为u(t),则离散的递推算法如下: u(k)=u(k-1)+q0e(k)+q1e(k-1)+q2e(k-2)其中 q0=Kp(1+KiT+(Kd/T) q1=Kp(1+(2Kd/T) q2=Kp(Kd/T)T-采样周期四、实验步骤 1.连接被测量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3-2)。电路的输入U1接A/D、D/A卡的DA1输出,电路的输出U2接A/D、D/A卡的AD1输入。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2.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 Computerctrl或在计算机程序

10、组中运行Computerctrl软件。3.测试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继续。如通信不正常查找原因使通信正常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实验。4. 在实验项目的下拉列表中选择实验三数字PID控制, 鼠标单击鼠标单击按钮,弹出实验课题参数设置窗口。5.输入参数Kp, Ki, Kd(参考值Kp=1, Ki=0.02, kd=1)。6.参数设置完成点击确认后观察响应曲线。若不满意,改变Kp, Ki, Kd的数值和与其相对应的性能指标sp、ts的数值。7.取满意的Kp,Ki,Kd值,观查有无稳态误差。8.断开电源,连接被测量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3-3)。电路的输入U1接A/D、D/A卡的DA1输出,

11、电路的输出U2接A/D、D/A卡的AD1输入,将纯积分电容的两端连在模拟开关上。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9.重复4-7步骤。10.计算Kp,Ki,Kd取不同的数值时对应的sp、ts的数值,测量系统的阶跃响应曲线及时域性能指标,记入表中:实验结果参数%Ts(ms)阶跃响应曲线KpKiKd10.03110%220见图3110.05130%300见图3-250.02140%200见图3-310.03165%800见图3-450.05160%680见图3-5五实验结果根据所测数据,可作出下图所示结果: 图 31 图3-2 图33 图3-4 图3-5 六实验分析:由实验结果可知,比例控制能提高系统的动态响

12、应速度,迅速反应误差,但比例控制不能消除稳态误差。Kp的加大,会引起系统的不稳定。积分控制的作用是消除稳态误差,因为只要系统存在误差,积分作用就不断地积累,输出控制量以消除误差,知道偏差为零,积分作用就停止,但积分作用太强会使系统超调量加大,甚至使系统出现振荡。微分控制与偏差的变化率有关,它可以减小超调量,克服振荡,使系统的稳定性提高,同时加快系统的动态响应速度,减小调整时间,从而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实验四 数字滤波器实验一、实验目的 1研究数字滤波器对系统稳定性及过渡过程的影响。 2熟悉和掌握系统过渡过程的测量方法。3掌握数字滤波器的设计方法。4了解数字滤波器的通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二、实验仪器1EL-AT-II型计算机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2PC计算机一台三、实验内容 1需加入串联超前校正的开环系统电路及传递函数(1)实验电路 图51 需加入串联超前校正的开环系统电路图(2) 系统开环传递函数图52 系统开环结构图(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