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0篇范本

上传人:办****家 文档编号:563591201 上传时间:2024-07-01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4.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0篇范本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0篇范本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0篇范本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0篇范本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0篇范本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0篇范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0篇范本(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10篇范本历史的组织方式有很多种,包括按时间顺序,按文化,按地区和按主题排列。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元谋人的发现与距今的年代,北京人的发现、地点与距今年代,北京人使用石器和天然火以及北京人的群居生活:山顶洞人的距今年代、发现地点,山顶洞人的石器、磨制技术和人工取火;山顶洞人过着氏族生活。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我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是目前世界上发现远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 (2)通过认清劳动创造世界和人类本身这一真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思

2、想情感。 教学重点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教学难点 认识劳动在人类产生过程中的作用。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及预见性问题方法与措施 一、自学讨论,预习提纲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是() a、元谋人b、北京人c、蓝田人d、山顶洞人 2、“距今约七十至二十万年,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根据这一材料,请你判断他属于() a、元谋人b、北京人c、山顶洞人d、半坡原始人 3、在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起到决定性作用的是() a、食物b、四肢的进化 c、大脑的进化d、劳动 4、下面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几十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某人在一

3、片原始森林中设下陷井捕捉野兽 c、人工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群居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5、有关山顶洞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面貌还保留着一些猿的特征 b已使用磨制石器,并能制作骨针 c集体居住在山洞里 d已经懂得人工取火 6、山顶洞人是比北京人更进步的远古人类,是因为:() a手脚有明显分工 b距今年代比北京人近 c懂得人工取火 d过着群居生活 7、北京人与元谋人的相同之处不包括:() a保留着猿的一些体质特征 b人工取火御寒 c过着群居生活 d使用打制石器 8、山顶洞人抵御野兽的攻击,最可能使用的武器不包括() a石器b木棒c火把d弓箭 9、在同一地点发现的远古人

4、类是() a、元谋人北京人 b、北京人山顶洞人 c、山顶洞人半坡原始人类 d、河姆渡原始人类半坡原始人类 1a2b3d4d5a6c7b8d9b 二、分组交流,展示提升。 10、右图是什么人?距今约多少年,位于哪条河的流域? 北京人距今约70万20万年黄河流域 图中人物使用的工具是什么? 石器和木棒 图中人物的体质特征有何特点? 北京人能直立行走,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但头部还保留着猿类的一些特征。 图中人物取火方式是什么?“火”的使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天然火火的使用大大提高了人类的体质,增强了与大自然斗争的能力。 合作探究学习 11、考古学家对北京人遗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北京人的生活情

5、况。现在我们知道的北京人化石材料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6个,头骨碎片、下颌骨、牙齿、肢骨碎片、胫骨等,分属40多个不同年龄的个体。同时还有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的灰烬,其中兽骨化石除犀牛、羚羊、斑鹿、牛、虎、豹、狼外,还有已经灭绝了的剑齿虎、肿骨鹿等 (1)请根据有关资料,想象一下北京人一天的生活。 一天中的劳动:妇女和儿童等采集果实,男子打渔,集体捕猎野兽,获取食物; 一天中的学习:长者要教幼者一些打猎的本领和生活的经验; 一天中的娱乐:晚上有盛大的篝火晚会,竞技比赛等; 重要提示:晚上一定要有专人负责看管火种; 其它:可以展开合理的想象; 三、浏览巩固

6、。 原始人类名称生活地点距今年代体质特征工具制造观念用火情况 元谋人云南约170万年会制造工具和使用火使用天然火 北京人北京约70万20万年保留猿的某些特征打制石器,采集、狩猎等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北京约180_年和现代人基本相同开始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从事采集、渔猎等活动懂得爱美人工取火 四、抽测达标。 导入新课 展示远古人类的头部模型。设问:这是什么时候的人类头部模型?那时侯,我国境内有哪些远古人群?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又是怎样的呢?请大家阅读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课堂组织学生自学课文,完成学案 学生充分展示后教师总结 对本课内容的小结,教师可采用表格或其它方式予以归纳,便于学生

7、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并作为学习资料保存。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2 【活动准备】 1840年,英国侵略者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五千年文明古国从此惨遭帝国主义列强铁蹄的蹂躏,四万万中国人民挣扎在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民族的生存和尊严,为了中华的崛起,中国人民前赴后继,不屈不挠,谱写了一曲曲悲壮激越的近代史诗。请你作为一名记者,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一百多年前的今天,将你见到的这幅交织着腥风血雨,凝聚着亲仇爱恨的历史画卷告诉世人。“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请用你的这正义之笔,将侵略者的残暴和丑恶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把中国人民的不屈反抗镌刻在历史的丰碑上吧! 一、活动目的 1.通过搜集、选择、整理近代帝

8、国主义侵华和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图片、实物、史料,培养学生想象思维和分析、比较、归纳能力。 2.通过模拟时事报道,加深对中国近代屈辱史、抗争史的认识,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时事报道的交流、展示、评比,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通过撰写时事报道的全过程,培养学生感悟历史,增强爱国主义的情感。 二、活动程序 1.分工选题:全班分成若干组,每组负责教科书第一单元一节课内容,选出正副组长。每组选定一项专题。(若不设组亦可,由学生按其所好选题,使学生更有自由发展空间) 2.组织学生参观当地博物馆,了解有关近代列强侵华的图片、实物、史料;考察有关近代反抗与斗争的历史

9、遗迹;观看影视林则徐火烧圆明园甲午战争等作品,在拥有第一手资料的前提下,对图片、实物、材料、遗迹等历史画面进行合理的想象,在想象的基础上写出一篇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结束期间的帝国主义侵华或中国人民反抗的时事报道。 3.阅读林则徐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中国近代战争史等书籍,撷取有关片段,写成时事报道。 4.将写成的报道按标题、作者、撰稿时间、内容、评价的要求在小组交流,由小组选出若干篇到班级评比。 5.按约定的评分标准,用全班投票的方式评出优秀作品一、二、三等奖。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以下基础知识:波斯帝国的形成与希波战争;亚

10、历山大大帝的东征与帝国的建立;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2.能力培养:通过“结合当代世界地图,查一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的版图包括今天的哪些主要国家”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辅助学史的能力;通过比较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和罗马帝国扩张的异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罗马帝国的扩张和文化传播联系的分析,培养学生全面辩证地看待战争影响的能力。 3.思想品德教育: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战争从未在人类生活中长时间地停留过,战争与文化紧密相联,一般来说,战争具有强烈的破坏性,会给人们带来沉重的灾难。但是它也有积极的作用:一次猛烈的战火之后,随之而来的,往往是文化的传播与渗透。从而增强

11、学生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积极维护人类和平的愿望,并能对战争的后果做出比较客观的价值判断。 本课重点和难点 本课主要介绍的公元前六世纪到公元二世纪古代世界的三次主要战争。 教学重点:“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教学难点:如何辩证认识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 【讲授新课】 请学生学阅读导入框后,提问学生现代有一项重要的体育比赛就来源于希波战争,请问是什么项目?学生回答是马拉松长跑后,请一位学生讲述其来历,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感染。同时,让学生认识,在古代世界东西方文明的碰撞与冲突所产生的两个方面的影响。 一、希波战争 公元前6世纪,古代伊朗人以

12、波斯人为中心形成了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频繁出征和扩张。前5世纪早期,波斯帝国把矛头转向欧洲,三次出征希腊,史称希波战争。最终希腊获得胜利。(简略讲述三次波斯战争经过,也可以让学生来讲他们对于三次希波战争中熟悉的'英雄的故事) 二、亚历山大东征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马其顿国的强大、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和建立起的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看亚历山大铜像,让学生去感悟铜像本身的象征意义,以加深学生的印象;显示亚历山大帝国疆域图,帮助学生识记亚历山大帝国疆域的大致范围。(伊苏斯战役是亚历山大东侵的一次决定性战役,作适当补充)亚历山大东侵的影响和学生共同探讨,得出以下的认识:从帝国的疆域来看,亚

13、历山大帝国几乎包括了当时人类的主要文明波斯文明、埃及文明、犹太文明,甚至印度文明,这样整个亚欧大陆的交通就被打通了。因此,伴随着东侵的过程,客观上是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渗入到希腊文化的过程,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东西方文化得到交流和发展。教材提到埃及的亚历山大港,教师还可进一步补充,这时的亚历山大城成了世界文化的大都市,整个地中海地区的学者、艺人纷至沓来,竞芳斗艳,各显才华。 三、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展示罗马的扩张图,让学生了解2世纪时罗马帝国规模时的疆域四至北达不列颠及莱茵河与多瑙河流域,东至幼发拉底河,南括埃及、苏丹北部及整个北非的地中海沿岸,西濒大西洋,它的疆域大大超过波斯帝国

14、、亚历山大帝国。由于战争的停止和统治政策的加强,罗马帝国最初约二百年间,境内局势安定,经济繁荣。这是罗马帝国历史的“黄金时代”。至于繁荣的情况,让学生看教材内容。回忆在中国古代史学过的“丝绸之路”、两汉与大秦的往来有关知识,加强中外历史的联系。 书中有两句英汉对照的古代罗马的谚语,它们实际上是罗马文化的宝贵遗产,对于加强历史学科与英语学科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可提问学生“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谚语的?”学生对这两句谚语的理解可以自由充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自圆其说,教师都应当肯定。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学生能形成以下认识:“身在罗马,就做罗马人”反映出当时人们以做罗马人为荣的一种自豪的心态;“条条大路通罗马”反映出昔日罗马帝国疆域的辽阔和盛世的辉煌,等等。 如何认识理解罗马帝国扩张的影响是教学的难点,教材有一句概括性的表述:“一方面,罗马帝国的征服和统治充满着暴力,另一方面,罗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