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赶海》一等奖说课稿

上传人:办****家 文档编号:563590627 上传时间:2024-07-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7.6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语文《赶海》一等奖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三年级语文《赶海》一等奖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三年级语文《赶海》一等奖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三年级语文《赶海》一等奖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三年级语文《赶海》一等奖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赶海》一等奖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赶海》一等奖说课稿(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赶海一等奖说课稿 三年级语文赶海一等奖说课稿这是优秀的说课稿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1、三年级语文赶海一等奖说课稿 教材分析 赶海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叙述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事,生动展示了赶海的无穷乐趣。课文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年的无穷乐趣,处处洋溢出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情怀。课文插图再现了课文情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悟课文。 全文共5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每当“我”唱起大海啊,故乡这首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以歌词开头,巧妙地引出下文。“每当便”突出赶海给“我

2、”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自然段到第五自然段,按“赶到海边抓蟹、捉虾满载而归”的顺序具体记叙了赶海的过程。第二自然段中“海水哗哗往下退,只要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赋予浪花以人的神态心理,使浪花奔涌跳跃的形象跃然纸上。“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写出“我”赶海的兴奋与快乐。第三自然段既用“有的有的”句式,总体写出赶海的人们的活动,又通过细节描写,写了“我”和一个小伙伴的个体活动。其中抓蟹、捉虾是重点,描写得生动具体,富有童趣。第四自然段写赶海的人们在夕阳中归家,海滩也恢复了平静。既展示了傍晚大海的美景,又给人留下想象与回味的余地。的结尾再一次引用歌词,照应开头,使全文浑然一体。 教学

3、目标 根据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似”。 (3)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俘虏”等词语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抓住文本语言,或借助多媒体、朗读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启发想象,感悟赶海的乐趣。 3、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难点 1、重点: 通过抓螃蟹、捏大虾体会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难点:

4、 通过学习感受赶海给“我”带来的乐趣。 教学设计 一、初读感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大海的背景图,在播放大海啊,故乡的乐曲,把学生带入情境。 2、引导学生说说大海是什么样子?大海退潮后,人们常去干什么? 3、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大海退潮后,人们常去海边捉鱼虾、捞海带、捡贝壳,这就是赶海。 4、板书课题,揭示课题,并引读。 5、齐读课题,学生质疑。 设计意图:小学生的情感极易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而产生共鸣,基于这一点,我借助背景图画和乐曲等手段营造气氛,将学生带入情境,为课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时空距离。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

5、文) 2、检查自读效果,纠正错音。 3、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用自己的话说说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浏览课文,弄清作者写了赶海时追浪花、摸海星、抓螃蟹和捉大虾这些有趣的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4、让学生选自己喜欢的趣事再自由朗读,教师指导学生用惊喜、好奇等恰当的语气读好练习4中的句子。 设计意图:课标强调,整体感悟是深入体会的基础。而学生对的整体把握,是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的结果。所以,我设计了让学生初次自读、再次自读的环节,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去整体感知课文的内容。 二、精读感悟 本文的内容比较浅近,同时“赶海”对本地的大部分学生而言是非常接近生活的。教学中,我通过抓住文本

6、语言,借助多媒体、朗读,调动学生平时的生活经验等途径,引导学生感悟赶海的乐趣。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播放一段大海啊,故乡的歌曲,借助优美的音乐创设情景,唤起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和回忆。 2、齐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每当便”句式,体会赶海给“我”留下的深刻印象。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媒体展现大海退潮时的画面,让海水涌动、浪花跳跃的情景和哗哗的海浪声打动和感染学生。 2、指导学生读课文,从“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飞跑着追赶”体会海浪与赶海人相互依恋、嬉戏的情趣。从“闹着”、“兴奋极了”体会“我”想去赶海的急切心情。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放手让学生围绕“趣”字自读课文,

7、找出文中的语句,根据课文的描述,想象活动中哪些地方是有趣的。 组织合作学习,小组成员间议议自读的感受,互读对方感到有趣的内容,并相互评议。 设计意图:合作学习,可以让学生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学习成果,同时也能分享别的同学的学习成果。在这样的交流中去相互比较、相互评价,既能丰富学生的学习收获,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组织集体交流,引导学生从“不甘束手就擒”、“东逃西窜”、想像螃蟹逃生时有趣的样子;从“小伙伴只努努嘴儿,不作声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体会小伙伴抓蟹时的专注努力以及被螃蟹的大螯夹住时疼得龇牙咧嘴的有趣样子;从“原来是一只大虾在逗我”、“摇摆着两条长须,活像戏台上的一员武

8、将”、“轻轻伸过手去,只一捏成了我的俘虏”等词句中体会大虾看似威武,实则无力抗争,只能束手就擒的有趣情景。在把握这些句子的过程中,渗透着对“武将”、“俘虏”等词语的理解。 同时在交流过程中,相机再次出示课后练习4中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并读出小作者赶海时喜悦、欢快的心情。 3、经过前面充分的交流和朗读,引导学生把有趣的情景演演,在富有情趣的表演中,让学生入境悟情,加深情感体验。抓住第三自然段的省略号展开想象,说说人们赶海时还会做什么,怎样的有趣,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 设计意图:情景表演是学生由:“理解文本感知文本表现文本”的一个认知升华的过程,对巩固学生的理解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学习

9、第四自然段 展示夕阳西下、海鸥飞翔的情景,让学生借助图景朗读课文,想象此时海滩的宁静,感受人们三三两两满载而归的喜悦心情。 (五)学习第五自然段 再次出现音乐与画面,引导学生读文,感受“我”对大海深深的爱,了解课文首尾呼应的特点。 板书设计 赶海 浪花回头追赶浪花 趣 抓螃蟹捉、捞、捡捉大虾 2、三年级语文赶海一等奖说课稿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赶海说课稿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赶海一课是苏教版第六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选了三篇文章,

10、虽然描述的内容不同,但都表现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大海,热爱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学习后学写一篇自己觉得有趣的事。赶海为本单元的第一篇,这篇课文叙述了“我”童年时代跟舅舅去赶海的趣事,抒发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因此它是完成后面教学任务的桥梁和铺垫,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可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写,每当“我”唱起大海啊故乡这支歌,便想起童年赶海的趣事。文章巧妙地以人们熟知的歌词开头,很自然的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第三到五自然段)按时间顺序,具体记述了“我”童年时代的一次赶海的经历:“赶到海边抓蟹捉虾快乐而归”。其中“抓

11、蟹”,“捉虾”是记叙的重点,具体生动,充满趣味。结尾再次引用同样的歌词,从内容上说,突出的抒写了对大海的热爱之情;从结构上说,照应开头,文章结构紧凑,浑然一体,颇具所谓圆合之美。 文章语言活泼,趣味横生,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流露出了作者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怀,是激发学生热爱童年生活的好教材。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教学目标 (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听说能力。 (b)能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说一段话。 (c)能理解课文内容 (d)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3

12、、教学重点,难点 三年级学生对大自然的了解不是很多,虽说桥头人生活在海边,但对大多数同学来讲:赶海是有点遥远的。因此,我把“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 同时,由于学生的生活体验有限,尤其是像赶海这样的事较难有真切的体验,因此,我把“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的思想感情以及通过文章的语言描述感受赶海的乐趣”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属于转折点的学生,积累了一,二年级所学的知识,虽掌握的知识不多,但已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以及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说教法 (一)以读代讲法 “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加之本文语言

13、生动活泼,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为此我采用以读代讲法,感情朗读贯穿全文教学。以读代讲,不但可以培养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使学生能“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二)情境教学法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情境之中,才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的进行学习,才能让他们学得兴趣盎然.在教学本课时我使用这样的教学语言“谁来充当小作者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的事?”“为什么螃蟹不甘束手就擒呢?”,“我”又是怎么捉拿“武将”?不知不觉把学生带入情景。这正是新课程所提倡的“语文教学应

1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非常感兴趣的氛围中自主的掌握知识。 四、说学法 (一)探究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因此我把质疑,释疑作为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抓住教学的疑点难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启发鼓励学生思索探讨,逐步解疑。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最有价值的本钱。”因此,本篇课文教学我主要让学生通过“读、思”感受赶海的乐趣及文章的语言美。 (二)合作学习法 我们培养的是新时期的人才,他们除了自身要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外,还必须具备真诚的态度,开朗的性格以及善于与人合作的精神,因此,我在本课教学时,让学生小组讨论,让他们集思广益,互相切磋,在知识方面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借鉴。 五、说教程序 教学程序是否安排得科学合理,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帮助学生读通顺课文,初步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进一步加强技能目标的训练和完成情感目标。也就完成本课的重点,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