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63178452 上传时间:2023-1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摘要】:本文将民国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创办的英文期刊TheChinaCritic(中国评论周报19281946)、TienHsiaMonthly(天下月刊19351941)确定为研究对象,依托史料考证的方法,运用传播学、翻译学及文化研究等相关理论,全面考察中国评论周报、天下月刊在创刊背景、刊物性质及内容、编辑作者群体等方面的不同点与相似性。中国评论周报于1928年5月在上海创办,依靠政府资助及广告收入作为刊物资金来源;刊物内容以时政评论为主,同时也注重对中国文学及文化的研究。天下月刊于1935年8月在上海创刊,其编辑多来源于中国评论周报,由中山文化教育馆资助创办,属

2、于机关刊物,奉行独立的办刊理念,内容以文化评论为主,同时兼及时政评论。两刊依托上海发达的出版业,倚重聚合在上海的中外知识分子,倡导中西文化交流的理念,促进中国文学及文化向外传播。以林语堂、吴经熊、温源宁、钱锺书、姚克等为代表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通过创办英文期刊中国评论周报与天下月刊构建中西文化交流的“国际平台”,寻求对西方现代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多元认同。本文重点研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以中国评论周报、天下月刊为媒介所进行的跨语际文学实践与文化传播活动。林语堂、温源宁、吴经熊等人在”TheLittleCritic”(“小评论”)、”ImperfectUnderstanding”(“知交剪影”)专栏上发

3、表了大量英文小品文,丰富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文学创作实绩,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补充。林语堂的“小评论、温源宁的英文人物小品、吴经熊的日记随笔等中国现代英文小品,将英国小品文文体培植进入中国现代文学土壤,在一定程度上促动了中国现代小品文的发展与繁荣。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移植引入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寻求对西方现代文化的认同。此外,两刊编辑作者以”Translations”(“翻译”)、”SpecialArticles”(“专论”)、”BookReview”(“新书介绍”)等专栏为载体,对中国文学作品展开全面译介,推动了中国文学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倾向。这种认同倾向一方面表现在对

4、中国现代文学的关注,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外译介带有现代主义文学色彩的文学作品,体现出对作为现代历史进程中自我文化身份的建构;随着政治矛盾激化、民族危机加剧,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外译介左翼及抗战题材文学作品,表现出通过文学翻译来寻求政治认同与民族认同的倾向。同时,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倾向还表现在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研究,两刊的编辑作者对传统文化(本文研究的内容主要是古代文学)进行了文本译介与文化阐发,其中既包含对古代文学经典如诗经、唐诗、宋词的译介,还包括对元杂剧、昆曲及话本小说的文化阐发,表现出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倾向。在传统文化认同基础上,两刊的编辑作者以现代思想对传统文化

5、进行”再解读”,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型。作为中国知识分子创办的英文期刊,中国评论周报、天下月刊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及文化史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两刊不仅展现出了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多元文化认同的倾向,两刊所刊载的跨语际文学文本还将进一步拓展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视域。两刊所刊载的中国现代作家英文作品,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现代作家文学创作的解读;两刊对中国古代及现代文学作品的译介,有助于拓展中国与世界文学关系的研究向度;此外,两刊为中国近现代期刊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有待于更深入的研究。论文后附三个目录,为研究者提供中国评论周报、天下月刊上中国现代作家英文作品的目录资料,以备检索利用。前两个目

6、录为林语堂、钱锺书、温源宁、姚克在中国评论周报上发表的英文作品目录中译,附录三为全份天下月刊目录中译。【关键词】:中国评论周报天下月刊跨语际实践多元文化认同【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学位级别】:博士【学位授予年份】:2011【分类号】:I206.6【目录】:论文摘要6-8Abstract8-12导论12-36一、研究综述:中国评论周报与天下月刊研究现状12-17二、理论视域:”文化认同”与”跨语际实践”17-29三、研究内容:跨语际文学实践中的多元文化认同29-36第一章文化认同平台的建构:中国评论周报、天下月刊概况36-63第一节文化语境37-44第二节创刊及运作44-55第三节编辑与

7、作者群体55-63第二章想象”他者”的方式:中国评论周报、天下月刊与中国现代作家英文小品文创作63-85第一节”独抒性灵”:林语堂与”小评论”64-74第二节”妙笔生花”:温源宁的英文人物小品74-78第三节”心智的漫游”:吴经熊的英文日记随笔78-85第三章”自我”认同与民族想象(一):中国评论周报、天下月刊与中国代文学作品英译85-114第一节译者的主体性倾向86-99第二节译作的选择标准99-114第四章”自我”认同与民族想象(二):中国评论周报、天下月刊与中国现代文学作品评论114-140第一节展现鲁迅、徐志摩的文学成就与思想115-126第二节品评中国现代女性作家文学创作126-132第三节战争状态下的文学时评132-140第五章对”过去”的认同与”重建”:中国评论周报、天下月刊与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化译介140-156第一节传统文化认同的动因141-143第二节对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化的英译143-147第三节对中国古代文学及文化的新阐发147-156余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视域下的英文期刊156-168参考文献168-179附录179-228一、中国评论周报上林语堂、钱锺书、温源宁、姚克英文作品目录179-181二、中国评论周报”知交剪影”专栏目录181-183三、天下月刊目录183-228后记228-229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