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师_提升职业幸福感.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3130007 上传时间:2022-11-28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教师_提升职业幸福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关注教师_提升职业幸福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关注教师_提升职业幸福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关注教师_提升职业幸福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教师_提升职业幸福感.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心态决定命运作为教师,你觉得幸福吗?教师职业能给教师带来幸福感吗?如果教师能在工作中体验到幸福感的话,其幸福感从哪里来呢?近年来,教师待遇不断提高,但是教师的责任和压力也在不断增加,不少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职业倦怠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费登伯格在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的概念,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和症,是一种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当前职业教育正面临一场大的变革,随着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和竞争的日趋激烈以及教育对象的日趋复杂化,产生职业倦怠症的教师越来越多,已严重

2、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和教师专业发展,甚至影响整个教育事业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必须引起学校管理者乃至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和重视。引起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学生素质 职业教育的普及,入学门槛降低,导致生源质量下滑。文化基础差、行为道德发展有问题的学生比例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是教师的教育管理工作难度增大,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教学对象的文化基础知识与接受能力,而且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特别是班主任,除此之外还要纠正学生如吸烟、喝酒、泡网吧、夜不归宿等不良行为习惯。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成了“保姆”、“消

3、防队员”,思想精神状态高度紧张,时刻处在应激状态。但即使这样,教师的付出还往往得不到学生、家长的理解,师生之间时有对立情绪。教师感到心力憔悴,毫无成就感可言。 二、工作压力 如今,教师职业安全感受到严重冲击,教师要能在教育领域站稳脚跟,就得不断地学习、深造、提升。随着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入和职业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对教师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教师的技能要求越来越高,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培训此起彼伏。另外,随着社会发展与就业需求的不断变化,职业学校专业与课程门类繁多、稳定性差,平行班少,同时受生源等不确定性因素影响,学校往往师资力量不足,常会出现某些教师在一个学期需要承担两门或两门以上的课程教学任务,造成

4、教师教学任务不稳定,工作量大。职业压力凸现了教师的职业危机感,导致教师身心疲惫过度,久而久之,职业倦怠心理也就会越来越强烈。 三、权威缺失 教师的社会角色要求教师必须在学生、家长甚至全社会人心中保持完美的形象,认为这是教师职业的必然需要,因此教师不得不力求完美。另一方面,教师的职业声望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已逐渐被打破,教师已不再是权威的代名词,师道尊严受到严重挑战,职业神圣感降低。而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与社会市场的需求日新月异,使教师原有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观念远远跟不上时代需求,常常感到力不从心,渐渐对所从事的工作失去兴趣。加之学校环境相对封闭,工作内容单一,生活圈子狭小,使

5、教师失去生活的新鲜感,久而久之,职业倦怠感就会油然而生。此外,教师人格的孤僻、自卑、怯懦也容易产生职业倦怠。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标, 教师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对物质、文化和精神等方面需要获得满足的一种快乐的体验。幸福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前提,是事业有成的坚实基础,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教育追求的最高境界.教师是否体验到职业的幸福,与教师的思想境界、人生目的、价值取向密切相关.教育需要幸福,幸福需要教育。但是,在教育活动中真正体验到教育幸福的教师还为数不多,主动去追求教育幸福、创造教育幸福的教师则更少。因此,要提高教师对幸福的认识,提升教师

6、追求幸福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培养教师的幸福感。那么如何调适和消除教师职业倦怠心理,提升教师的幸福感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谈:一、改善人格素质,提高教师幸福感受力幸福感受力是指人们对于幸福的认知和体验能力。有一句话说得很经典,“幸福,不是我们得到的多,而是我们计较的少”。虽然追求职业的幸福是每个中职教师都希望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较高的幸福感受力,它跟教师的性格倾向性、精神品位和德性、审美素养等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受力我们从以下两方面着手:(1)通过心理教育提升教师积极人格心理。重视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和辅导,再是组织教师参加各种趣味活动、团体比赛、拓展运动等,培养教师有积极的人格心

7、理。(2)多途径提高师德素养。教师的幸福感是教师职业最高的境界。中职教师要想获得职业幸福,就要有超越于常人的师德素质,能感受到常人不能理解的幸福。首先要了解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利用各种机会向老师传达同行领导对我校教育教学成果的赞誉,使教师觉得职业教育是有前途的;其次,通过亲情化教育、教师联系寝室制度、用身边的榜样教育教师、师生共同参加文体活动等方式,使教师改变不准确的学生观,让教师觉得我们的学生很可爱,他们只是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良因素的影响下有心理障碍或不良习惯,大多数学生的本质是好的,让教师对学生有大爱。使教师努力提高自己对学生的包容能力和发现能力,包容他们的明显“问题”,发现他们的细

8、微优点。只有这样,教师才能从疲惫的忙碌中找到乐趣,从平凡的工作中感受到幸福。最后,学校组织教师读书,通过读书既可以让教师不浮躁,遇事冷静,还能提高教师的科学精神。引导教师不把学生看成是管理对象,而是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学生存在问题的原因,提出各种解决方案来帮助、转化学生,在转化学生不良习惯过程中,通过学生的细微变化中得到成就感、幸福感。二、改善物质条件,提高教师工作自豪感由物质条件而得的幸福虽然是一种俗福,但这是教师由此引向更高层次幸福体验的基础。没有必要的物质基础,奢谈精神上的幸福也是不客观、不现实的。因此,学校要在尽可能的条件下,努力改善学校的物质环境,如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温馨宜人的办公环

9、境,以及适当用于释放压力、舒缓心灵的休闲娱乐环境等,建立教师活动室、教师休闲阅览室,使教师首先觉得到学校工作是种享受,我校不比其他学校差,让教师从感官上觉得工作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进而爱上工作,再而爱上职业教育事业本身。此外,物质条件的重要一条是保障教师的收入,使教师的年收入得到不断地增长,不比其他同类学校差,以增强物质生活的安全感和自豪感。学校再通过设立积极、合理的收入分配机制,奖勤罚懒,奖优罚劣,使之体现出每一位教师的劳动价值。三、改善人际关系,营造和谐人际氛围不良的学校人际关系是教师职业幸福的大敌。教师生活在校园中,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师生关系构成了教师职业生活的大部分内容,因此,构建良

10、好的校园人际关系是教师职业幸福的重要方面。首先可以通过教师联系寝室制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学生道德实践周活动,让学生开口喊老师好,使校园更加文明和谐。其次还要通过校长信箱、学校群、教代会等形式全方位接受教师的合理化建议,建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再次是建立互助共进的教师文化。通过以教研组为单位组建“教学团队”,在参加各类教师比武竞赛中,倡导教师既有竞争又有合作的教师关系,引导教师正面、积极地开展竞争,同时更要引导教师在竞争中合作,得到共同提高,并在合作中缓解压力,让教师在和谐的人际环境中快乐地工作,愉悦地生活。四、关注教师成长,提升教师成功能力教师职业是一个不断更新提高的动态过程,教师专业素

11、质的高低决定了事业成就的高度和幸福感的强度。学校要尽可能地为教师的成长提供各种有效的支持,只有在社会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教师才会成长为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素质过硬的优秀教师,才会取得成功和采摘到幸福的果实。首先,我校在教师中实行分层培养,每个教师有目标。3年以下的新教师实施青蓝工作,培养成合格教师;30岁以下的教师利用周末进行说课、集体备课、专家讲座或开设文化课、专业课的示范性教学活动,充分利用教研组的教研功能,培养成教坛新秀和骨干教师。45岁以下的教师组建骨干教师提高班。主要是提高骨干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水平,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培训和读书活动,期终时举办“骨干教师论坛”,培养成学科带头人、各级

12、名师、教学能手等。45岁以上的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参与企业技术服务,强化科研水平,进行包装培养成品牌教师、特级教师等。使每位教师得到成长。其次,为教师构建展示才能的舞台。在教师的心理需要层次中,成就感、被学生和同行看重是最重要的追求。因此,学校要尽力为教师才能的发挥创设多样化的平台,如说课比赛、优质课比赛、技能比赛、主题班会展示和课件制作比赛等要求教师全员参与,只要自己努力肯定有展示的机会;还有通过教师论坛、写博客、经验介绍等活动,使教师的创造性和潜能得到极大地调动,智慧和才情能得到极大地释放。每次参赛出成绩和登台亮相,对参与者来说都是一次幸福的感动。通过以上措施我校教师的成就感、幸福感得到极大的提升。来我校挂过职的领导和教师都说,长兴职教中心的教师精神状态真好、真敬业、都对学校的发展充满希望。教师有了良好的心态有了成就感幸福感,学校教育教学成效就会凸现,我校近几年来,学生素质、学生技能、学校管理水平的提升都得到了领导同行的肯定和赞誉。当然教师职业倦怠感的消除职业幸福感的提升是一项系统的长期的工程,还需要继续努力和完善,特别是在今后绩效工资条件下如何建立有效的、科学的、公开的绩效评价机制是这项系统工程中非常重要的关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