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方案设计说明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3082066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8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图书馆方案设计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图书馆方案设计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图书馆方案设计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图书馆方案设计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图书馆方案设计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图书馆方案设计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图书馆方案设计说明(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图书馆方案设计说明目录1.规划及建筑单体设计 41.1设计依据 41.2综述 51.3设计理念 61.4改造和利用策略 71.5总平面 71.6单体平面功能及流线 81.7立面造型设计 101.8土建工程主要材料与做法 111.9.节能设计 121.10. 无障碍设计 121.11.室内装饰工程材料与做法 121.1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82.结构 183.给排水、消防设计方案 193.1用水量 193.2给水排水系统 193.3饮水供应 213.4灭火器配置 213.5管材 214.暖通方案设计说明 224.1设计依据 224.2.外部条件 224.3.设计参数 234.4冷热源 244.

2、5.空调 254.5.6采暖 264.5.7通风 264.6自控系统 264.7管材选择 274.8机械设备噪音控制 274.9暖通消防设计 274.10暖通节能设计 294.11遗留问题 305电气设计 305.1强电设计 305.2弱电工程 355.3人防工程 445.4其他 47中国图书馆方案设计说明1.规划及建筑单体设计1.1设计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中国图书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中国图书馆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意见中国图书馆可行性研究报告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图书馆建筑设计规范(GBJ38-99)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

3、B50038-2005)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其它相关国家、地方政策、法规该项目规划意见书老图书馆相关图纸周边建筑总平面图农科院大院规划图现状地形图1.2综述1.2.1项目背景中国图书馆是1957年国务院确定的国家农业中心图书馆,在2000年被科技部确立为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之农业图书馆。目前该馆文献信息资源居美国和俄罗斯国家图书馆之后,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三。作为全国最大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图书馆,处于全国农业系统的核心地位,担负国家赋予的全面系统收藏农业科技文献并为全国服务的总要任务。但是现有图书馆面积不足,书库趋于饱和

4、,阅览室拥挤,设施落后,难于适应现代图书馆发展需要,对古籍善本更缺乏符合保存条件的客房,严重影响发挥国家农业图书馆的地位与作用。1.2.2项目概况新的农业图书馆在原有图书馆北侧进行了扩建,并同原有图书馆进行了统一的空间划分与改造,形成有机结合的整体。改扩建后新图书馆总建筑面积30950.8平方米,其中扩建地上建筑面积18518.7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3386.5平方米,扩建总面积21905.2平方米,改造原图书馆建筑面积9045.6平方米。扩建部分地上5层,地下一层,原有图书馆无地下室,在原有四层的基础上在南侧非书库的部位加建一层,总建筑高度23.9米。本工程建筑防火设计为一类,建筑耐火等级地

5、上为一级,地下为一级;人防地下室的抗力等级为 六 级,防化等级为 丁 级。战时用途为 人防物资库 ,平时用途为汽车库1.2.3周边环境关系新农业图书馆西侧正对农科院大院正门,北侧为保留的院部办公楼,西北侧为新的办公主楼,西侧为花园,东侧、南侧均有保留和在建的建筑,用地空间非常狭小。图书馆与研究生院相临近,便于研究生读者来馆利用,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有效使用效果,也使该区域具有浓郁的文化氛围和独有的科研、教学环境。图书馆正门外为广场和花园,环境优美,与单位性质相吻合。1.3设计理念1.3.1打破传统图书馆“库室分离”的模式,适应当今图书馆“全面开架,藏阅合一”及“藏阅一体化”的运作管理模式,通过公

6、共的门禁进入借阅区后,读者可自由选择不同的阅览区,以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的开放性布局也为图书馆今后的发展创造了灵活变更的条件。1.3.2图书馆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正承担起日益综合的文化服务职能、教育职能与休闲娱乐职能。这就使单纯意义上的图书馆逐步演变成综合的信息文化中心,内部功能的配置趋向复合化。方案围绕图书馆的核心功能和空间,穿插布置相关的衍生功能,如休息空间、展厅、报告厅、电子阅览区、媒体演示区、学术交流区等相关功能。1.3.3方案打破阅览空间的房间概念,提出流动阅览空间的概念,藏书区阅读区的界限弱化,不同主题阅览区的范围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阅览室及公共空间均有开敞的视野,为读者提供舒适的

7、学习和休息环境。1.4改造和利用策略受到用地的限制,扩建部分呈倒“U”字形与旧馆连在一起,新建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和改变旧建筑,在改造的同时,利用原有建筑的特点,适当保留原有建筑的记忆成为设计的出发点之一。从整体造型上,旧馆南侧部分和新馆密切结合在一起,为满足使用面积要求,旧馆除中央书库部分外加建一层。旧馆的方形书库作为设计的重点通过环绕的中庭得以强化。一层密集书库外墙采用透明玻璃,其内部的书籍和书架带来的文化气质从隐藏变为表象,带给公众最直接的“知识的海洋”的感受。中心书库的方形体快成为整个建筑形式上和意义上的双重核心。书库原有的矩形小窗的隐约印象在经过新的材质手法处理后在东、北立面上又鲜活地

8、表达出来,既有历史文脉的隐含,又有新建筑的生命活力。1.5总平面1.5.1周边建筑相对关系改扩建后的新图书馆,南侧保留了老馆的建筑界限未作变动,西侧外墙与北侧保留的院部办公楼西墙取齐,与南侧老馆西山墙统一;北侧西端与院部办公楼贴临,东端间距20.5米;新馆东侧以老馆东山墙为标准取齐,与东侧生物所办公楼间距11.96米,与信息楼间距11.69米。1.5.2交通组织新馆西侧临花园方向为主要读者出入口,南侧为农业信息研究中心办公科研出入口,东侧南端靠近老馆一侧为图书运输出入口,北端以消防通道的形式延伸至内部庭院,同时兼作报告厅的疏散通道,北端为地下车库出入口。新馆东、南、西三面均有消防车道,北侧与保

9、留院部办公楼之间的半围合式庭院允许消防车进入,同时兼有少量地面停车。1.5.3景观设计图书馆西侧作为读者的主要出入口,门前结合道路作铺装设计,与办公楼前的主广场相得益彰。同时,西侧毗邻的中心花园与图书馆建筑形成良好的景观互动关系。西立面北端原院部办公楼西墙作巨型浮雕处理,与西大门形成强烈的视觉轴线关系。建筑内部庭院也进行铺装及盆栽植物的处理,灵活,便捷,丰富了建筑物的空间层次。1.6单体平面功能及流线1.6.1地下层设计在扩建部分设置地下室,东侧为设备用房,北侧及西侧为常6级人防物资库,平时作为汽车库使用,设置双层立体停车,车位96个。设备用房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分区,汽车库部分为一个独立的防火分

10、区,各有两个直通室外的出口,两个防火分区之间有防火门联系,战时封堵。1.6.2一层设计西侧主入口设置共享大厅,沿大厅南侧布置咨询及服务空间,北侧布置展厅,东北侧为580人的报告厅,两层通高,多功能使用;中部为密集书库,西南端布置了一部分开架书库。一层平面东部为网络中心机房,东南侧为采编及周转用房,方便新旧书籍的整理和出入库。本层共设三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有两个以上独立对外的出入口。1.6.3二层设计二层西侧中部为共享大厅上空,南北两侧均为开架书库,北侧设有电子阅览室。南侧中部为教室,和三层该位置的教室、研讨室一起构成学术交流讨论区。二层东部北侧为物业后勤辅助用房,中部为密集书库,南侧为数字化图书馆建设用房。本层共设三个防火分区,每个防火分区均设至少两个封闭楼梯间作为疏散出口,疏散距离均满足防火规范的要求。1.6.4三层设计三层西部及北部为开架书库,中部和东部为密集书库,南侧西部为开架书库,东侧为办公用房,为数字化图书馆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