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复习重点[共26页]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3078291 上传时间:2023-12-2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3.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复习重点[共2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复习重点[共2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复习重点[共2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复习重点[共2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复习重点[共2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复习重点[共2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复习重点[共26页](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独立形态教育学的产生:捷克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英国洛克的教育漫画 、法国卢梭的爱弥儿 、法国爱尔维修的论人及其智力和教育 ,瑞士裴斯泰洛齐的林哈德与葛笃德 、德国福禄倍尔的人的教育 、英国斯宾塞的教育论 、德国赫尔巴特的普通教学论 、美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和学校与社会内在的、 必然的联系或关内在的、 必然的联系或关观察法: 指研究者在自然情境下, 直接用自己的眼睛、 耳朵等各种感觉器官或借助仪器和其他技术等手段去感知 4、 终身教育成为现代教育的配合特征。5、 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观念、教育素质的现代化。 定社会 (或阶级) 的要求, 有目的、 有计划、 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

2、影响, 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 (或 (一) 教师必须搞好教学工作(二) 教师要做好班主任工作(三) 教师要关心学生健康 4、 按时获取薪水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5、 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6、 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二) 教师应当履行的义务1、 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 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

3、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 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思想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 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生长的现象;6、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教师职业角色多样化体现在哪里?(一) 传道者的角色(二) 职能开发者的角色(三) 管理者的角色(四) 榜样角色(五) 父母或监护人角色(六) 朋友的角色(七) 研究者的角色教师的劳动特点有哪些?(一) 复杂性(二) 创造性(三) 示范性(四) 长期性论述现代教师的基本素质。一、思想政治素质、二、职业道德素质三、科学文化素质(

4、一) 要扎实地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二) 要有较为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三) 教师要有文化科学发展史知识,并对文化科学的新发展、新成果有所了解(四) 教师要了解文化科学领域的新发展,知道出现了哪些重大的新成果四、教育理论素质五、教育能力素质(一) 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5 (五) 教育科学研究能力简述教师进修的内容 。小学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任务、方法与简史教育心理学 :研究学校教育情景中学(学生)、教(教师)、环境三者相互作用时的心理活动及规律的科学。小学教育心理学 :是研究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普通心理学 :是研究人的一般心理现象,即认知过

5、程、情感与意志活动以及个性形成的规律。社会心理学 :是研究人与社会交互作用中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儿童心理学 :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和阶段过渡发展规律的学科。客观性原则 :即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来揭示而不是凭主观臆测加以歪曲。系统性原则 :任何事物或现象都是由其组成部分或因素依照其内在关系组成的一种系统。观察法 :是通过与被考察事物的直接接触, 发现问题或事实材料, 依据一定的理论对现象实质或问题成因进行初步分析并提出假设,有计划地通过进一步的观察予以证实或加以否定。 问卷调查 :是将所要了解的内容及其表现归结为代表性的、 要求被试回答问题或项目单, 然后依据取得的样本进行评

6、分或评级,以测知被试的心理状态或特征。1. 教育心理学是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2. 教育心理学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普通心理学是探讨人的一般心理现象, 即认知过程、 情感与意志活动及个性形成的规律, 这些现象是所有的人都 技能的学习: 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包括心智技能与操作技能两种。 技能学习最终要解决的是会不会做的问题。行为规范的学习: 即把外在于主体的行为要求转化为主体内在的行为需要的内化过程,是品德形成的过程。经典性条件反射: 是指将不诱发反应的中性刺激 (即条件刺激) 与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 ( 即无条件刺激 ) 相匹配(一次或多次),致

7、使中性刺激最终能诱发同类反应过程。身心发展: 即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 身体发展是指个体的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本能的变化。生到心理成熟阶段(或到死亡)的心理变化,是个体不断获得正常社会活动所必需的能力与品德的过程。心理发展的动力: 个体在实践活动过程中, 由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环境与教育等外部因素提出的要求引起产生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与个体原有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产生矛盾,这种内部矛盾即心理发展的动力。最近发展区 :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认为,个体在独立活动中所已经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他人指导帮助下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存在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而且要预见到其今后的心理发展, 创造最近发

8、展认知结构 :指个体过去对外界事物进行感知、 概括的一般方式或经验所组成的观念结构, 它可以给经验中的规律以意义和组织,并形成一个模式,其主要成分是 “一套感知的类别 ”。 梅耶的学习过程模式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记忆, 同时激活长时记忆中得到相关信息也进入短时记忆。系统,或者产生外显的反应。 小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概念形成: 是指从大量的具体例证出发, 在儿童实际经验过的概念的肯定例证中, 通过归纳的方法抽取一类事物的配合属性,从而获得初级概念的过程。 3. 小学生概念学习发展的特点(4)概念的自觉性不断提高5. 小学生接受学习有哪些特点? 亲社会价值取向体现为两种动机源: 一是作为

9、利他的无私行为的动机源, 其目的在于帮助他人, 是以他人为中心的。二是以规则为中心的道德取向为特征的动机源,目的在于坚持行为规则。移情取决与三个条件:初级移情、对他人的积极评价、自我概念。亲社会价值取向是移情的动机因素。 道德动机 :是道德行为的依据, 而道德行为方式则是实现道德动机的行为意向及外部表现,掌握行为技能与养成习惯而形成的。它是通过练习或实践道德意志 :是有关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能动作用, 是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作出决策与支配行为的力量。道德性: 个人行为由道德观念支配而仍未形成品德之前的道德表现称为道德性。价值观: 是关于事物具有不同价

10、值的看法、观点或观念体系。态度定势: 个体由于过去的经历而对面临的人或事所持的较执著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心倾向或状态。道德信念: 指坚信行为准则的正确性并伴有情绪色彩与动力性的观念。道德感: 是与一定的道德观念密切关联,并由它激起的情绪体验。良心: 人对自己行为所进行的反省或情绪上的评定,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表现。抗诱惑 : 指个人抑制自己不去利用机会从事社会所禁止但能获得酬尝的行为。道德: 指由舆论力量与人的“良心”所支持的行为规范及其施行的总和,它是一种社会现象。道德行为: 指个人做出的、有道德意义的行为。道德评价: 指运用道德准则对别人或自己的行为、品质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移情: 个人对他

11、人情绪、情感状态的感知与体验。直觉的道德感: 是由某种情境直接引发的,自觉性较低,且具有迅速的道德定向作用的情感体验。伦理性的道德感: 是指道德的感性经验和理性认识结合在一起, 对道德要求及其意义有较深刻认识的最概括的情感体验。价值取向: 某种价值观一旦对个人认知与行为具有经常的导向性,就叫价值取向。澄清反应 :是指教师抓住个别学生表示某种态度、志向、目的、兴趣及其活动的实际时机,作出适当而简短的语言反应,以促进学生对自己的所说所为做进一步的省察与探讨,达到澄清或养成价值观的目的。解答论述一、 怎样才能使学生形成一定的道德信念答: (1)教育者的言行一致。?(2)使学生获得道德实践的经验。(3

12、)培养学生道德评价能力。二、 怎样使学生通过有意的练习有效地形成道德行为习惯?答:(1)使学生了解有关行为的社会意义和产生自愿练习的意向。(2)创设按规定的方式一贯行动的条件,其中包括集体的监督,尽可能地不重复不良行为的机会。(3)使学生了解行为的结果和练习的进步情况,及时给予强化。三、 对学生赞扬和批评应遵循的原则是什么?答:(1)实事求是的原则。(2)及时性原则。(3)适当性原则。(4)儿童化原则。四、 社会行为对理论认为,对动机转化行为起重要作用的能力主要有哪些/14 答:( 1)对于有关事件和成功达到目的的能力的一般态度。(2)在特定条件下,制定行动计划和产生行动指导能力。(3)以某种

13、方式行动的特殊能力。阶段 A:惩罚和服从定向阶段 B:工具性的享乐阶段阶段 C:“好孩子”定向广博的知识和技能、 善于驾驭顺境和逆境的青少年, 成为有 2)强、平衡而灵活的神经类型3)强、平衡而不灵活的神经类型或安静型(粘液质林冲)( 4)弱神经类1. 对现实态度的性格特征 4. 社会情感和意志品质的差异1)暗示、模仿和感染的作用。(2)匿名 (3)责任扩散。目标结构指群体中个人目标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一般说, 存在三种目标结构, 即竞争的、 合作的和个人单独的。不同的目标结构要求不同的人际关系,产生对内聚力的影响。 学生的纪律问题大约包括两种情况。 一种是经常表现出毁坏纪律行为的个别学生,

14、 他们往往是班级纪律的真正危害着。另一种是班级群体性的纪律问题。集体: 是为了实现有价值的社会目标, 严密组织起来的、 有记律、 有心理凝聚力的群体, 是群体发展的最高阶段,具有最高的有效性。认同: 即个人受到遵从规范的他人或群体的吸引, 感到喜欢和以此自居, 并以他人为榜样产生模仿而表现同样的 3. 对信息交流的影响。4. 对自我情绪体验的影响。5. 对自尊的影响。6. 对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的影响。3、班级群体的特点1. 班级有明显而统一的目标,班级成员的主要任务是接受教育。2. 班级的组成是指令性的,编班一般不考虑学生个人的感情和愿望,学生也不能随便掉班。3. 班级成员的年龄、知识水平和受

15、教育程度基本相同,虽有个别差异,但身心发展大体处于同一水平。4. 班主任教师是班级群体的组织者、领导者,具有权威性。4、集体具有哪些心理特点?1. 集体目标具有社会意义。2. 有在集体目标指导下的凝聚力。3. 有交往中的集体主义原则和同志关系。4. 体现民主集中制5. 保卫集体利益的组织性和纪律性。5、建立并维持积极的群体规范要注意哪些环节?(1) 组织全班学生讨论,达成对班规的共鸣,制定具体规章制度。(2) 班干部以身作则, 并形成积极分子队伍, 当群体中有 20%的人采取一致行为时, 就会形成一定的群体压力,从而出现从众效应。(3) 要避免形成消极的非正式规范,如果已经存在,要予以纠正。6、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