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古咏史诗》学案学生版.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63036105 上传时间:2024-03-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怀古咏史诗》学案学生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怀古咏史诗》学案学生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怀古咏史诗》学案学生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怀古咏史诗》学案学生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怀古咏史诗》学案学生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怀古咏史诗》学案学生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咏史怀古诗学案班级: 学号: 姓名: 一、什么是咏史怀古诗?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二、分类:1、怀古诗 古,是指一种古迹,“怀古”是指登临游览,触景生情,由于历史遗迹的诱发,而抒发感慨。怀古词多是由作者身临旧地凭吊古迹而产生联想,想象,引起感慨而抒发情怀抱负。因此,怀古又往往跟登临主体结合在一起。在艺术表现上,往往要写景,写这个古迹的地理环境、景物

2、景观,长于情景交融。 2、咏史诗 咏史”就是针对特定的人或事,针对一个历史事件或一个历史人物,借此抒发作者的思考、态度,情怀或讽刺时政,从而抒发自己的独到见地。咏古诗长于议论精辟,不一定要写景,不表现现在的时空场景。三、咏史怀古诗的源流:初唐咏史怀古诗: 以史为鉴,咏写故去朝代的兴亡,以告诫当世君主,成为初唐咏史怀古诗的一个重要主题。此类诗作多隐括史事,兴寄的成分较少。初唐四杰及盛唐诸名家都写了不少咏史诗篇,题材也很广泛,上自春秋吴越旧事,下到隋炀帝荒淫无道,都成了诗人们吟咏的对象。此外,借史来抒发建功立业的怀抱,也是初唐咏史诗的一大主题。最具代表的是陈子昂蓟丘览古七首中的燕昭王和登幽州台歌。

3、盛唐咏史怀古诗: 盛唐咏史怀古诗寄托了诗人们对功名的热望,表现他们积极进取的热切心态。如王维西施咏夷门歌,李白古风其十、登金陵凤凰台,即此类。杜甫的咏史诗借咏史抒发自己对社会的感慨。如蜀相八阵图等。中晚唐咏史怀古诗: 咏史诗辉煌的顶峰是中晚唐。随着唐帝国迅速由盛转衰,安史之乱的现实和六朝朝兴夕败,隋帝国短暂的辉煌等旧事,犹如巨大的阴影时时笼罩在诗人们头上,给他们的咏史怀古留下了更宽阔的天地。诗人们通过怀古,或警策当朝统治者(借古鉴今),或感叹唐帝国江河日下(借古伤今),或抒发自身在覆巢之下的忧畏之情(借古抒怀)。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怀咏,或对历史古迹的凭吊,针贬时弊,寄托怀抱。刘禹锡是此时

4、咏史诗人之冠。乌衣巷金塞山怀古都堪称传世名作。其他,长恨歌(白居易)、连昌宫词(元稹)、金铜仙人辞汉歌(李贺)、塞下曲(李益)、过华清官三绝句、过乌江亭(杜牧)、隋宫、贾生、马嵬(李商隐)等咏史佳作,它们都成为中国诗歌中的上品。在中晚唐怀古诗人中,最突出的当数李商隐和杜牧。晚唐,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国势衰微,生活在这个时代,诗人往往选取历史上突出的亡国乱政的皇帝(甚至包括本朝的唐玄宗)以托讽,对他们的贪欲、无视历史教训终于自亡其国的事实加以讽刺揭露,借史实以警世人,他们堪称中国咏史怀古诗人中的圣手。(4)南宋咏史怀古诗:南宋咏史怀古词多借古说今,抒发北伐抗金的志向,风格慷慨悲壮。如辛弃疾南乡子

5、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桥等词作将咏史与抒怀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刘过的六州歌头(镇长淮)以扬州的兴衰痛陈金兵的罪行与南宋统治者偏安思想。陆游和辛弃疾生活的时代,正值宋金对峙最激烈之时,北宋亡覆不久,创痛仍在,南宋仍有收复失地之心。值此际,辛、陆二人登高临远,怀古感今之作便应运而生,其中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念奴娇我来吊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读史、龙兴寺吊少陵先生寓居、入翟塘登白帝庙、游诸葛武侯书台(陆游)等,都是脍灸人口的咏史佳作。 南宋灭亡前后,咏史诗坛上还有一次冲击波,汪元量、文天祥、刘辰翁、张炎诸人,或为挽狂澜于既倒而尽最后之力,或面对破碎山河、

6、异族横行而默洒遗民之泪。他们的咏史之作,虽也不乏壮志难酬的愤慨,但更多的却是国破家亡的忧伤与无奈,给中国咏史怀古诗添加了一道清冷与悲怆的哀光。 与两宋同时的辽、金诗坛,诗作本是不多,咏史诗更少,其中元好问的过晋阳故城书事、西园、赤壁图及移刺霖的马丽山有感等可称佳品。(5)元代咏史怀古诗: 元诗成就虽显逊色,但元代诗坛却热闹非凡,仅诗就留下三万多首,还有大量的词、曲。 元代诗歌(包括词、曲)是独特的。为了限制汉人参政,从元太宗九年(1237)起,废除科举近80年,使得想以科举进身的读书人失去了希望,地位也直线下降;另外,元代前期诗人大多由宋、金入元,有浓重的遗民色彩。因此,元代咏史诗一方面时时流

7、露出故国之思、沧桑之感;另一方面(主要表现在元曲上),感叹世道无常、叹世刺时、弃世归隐的作品明显增多,语言调侃,表露出作者看破红尘、消极灰暗的心态。前者以耶律楚材的过沁园有感、方回的宋理宗书宫扇、白沟,赵孟兆页的岳鄂王墓等为代表;后者以马致远的双调拨不断(子房鞋,买臣柴)、贯云石的双调殿前欢(楚怀王,忠臣跳入汩罗江)、张养浩的中吕普无乐(楚离骚,谁能解)等为代表,在历代咏史诗中独树一帜。(6)明代咏史怀古诗: 明代咏史诗作前接宋元、后启清朝,诗歌大家中不乏咏史高手。明初的刘基、高启,中期的李梦阳、王世贞、何景明,晚期的陈子龙、顾炎武、屈大均等,都写了不少咏史名篇。明代咏史诗题材更加广泛,从先秦

8、到宋元都是吟咏的对像,其中明末诸家之诗,感情忧为深沉。(7)清代咏史怀古诗: 清代是继晚唐之后的咏史诗的又一高峰。清初一度屈节仕清的大诗人钱谦益、吴伟业等,由于特殊的遭际,其咏史怀古之作曲折地反映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内心的痛楚。而鸦片战争前后的林则徐、龚自珍和清末变法维新时期的黄遵宪、康有为、梁启超等人的咏史之作更是借历史而发忧国之思与强国之愿。像吴伟业的过淮阳有感、黄景仁的秦淮、龚自珍的咏史、黄遵宪的田横岛、京师、康有为的秋登越王台等,都是很有影响的咏史诗力作。四、写作特点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结构:临古地思

9、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临古地(1)前代的都城:咸阳、长安、金陵、姑苏、洛阳、汴京 金陵:石头城、台城、六朝旧事、后唐遗事、乌衣巷、朱雀桥、西塞山。 (2)发生过重大事件的地点:骊山、赤壁、新亭、隋堤、马嵬、华清宫、汴河 (3)历代帝王与名人的故居、陵墓、祠庙:湘妃祠、乌江亭、陈琳墓、李白坟 (4)特定的历史朝代:六朝、吴国、隋代、安史之乱、南唐后蜀等。3、意象: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吴钩,乌衣巷,淮水,柳营,后庭花。“玉树”,指玉树后庭花曲,为南朝最末一个帝王陈后主为其爱妃张丽华所制,一向被当作六朝荒淫的一个标志。 乌衣巷:在今南京秦淮河南岸夫子庙文德桥边,是一条幽静狭小的巷子。乌衣巷得名于三国时

10、吴曾在此扎营,吴兵皆穿乌衣。六朝时,成为东晋名相王导、谢安的宅院所在地。其弟子都穿乌衣,因此得名。 朱雀桥为东晋时建在内秦淮河上的一座浮桥,在乌衣巷附近,是六朝时代都城正南门(朱雀门)外的大桥,是当时的交通要道。 西塞山:古战场由于西塞山崖陡水急,易守难攻,并由绵延起伏的黄荆山作依托,成为扼守长江中游的战略要地。历史上在此出战事一百多次。4、内容:多感慨个人命运,抨击社会实质。 具体为:国家国运衰微,国土沦丧(多为宋朝); 统治者昏庸腐朽, 骄奢淫逸 ;古地昔盛今衰,人事沧桑 ;古人壮志难酬,报国无门 5、思想感情:吊古伤今,昔盛今衰,怀才不遇。 6、语言、风格语言含蓄蕴藉。风格或雄浑壮阔,或

11、含蓄沉郁。思想大多沉重,感情基调苍劲悲凉。 7、艺术手法(1)“诗”与“史”的结合:用典,双关,借事议论。 (2)“咏史”与“言志”的结合:借古讽今,借景抒情,抑扬。 (3)“古”与“今”的结合:虚实结合,今昔对比,反衬,讽刺,吊古伤今。 五、咏史怀古诗主题归纳1、 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与际遇和作者有了某种相似性,触发点在古人,落脚点在自己。具体又可以分为以下两种。 (1) 有的怀古咏史诗着眼于个人境遇变化,借古人古事抒发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负,建功立业,得遂心愿,而自己却因为某种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尽其用,从而有了郁郁寡欢乃至消极遁世之心。在鉴赏这类诗词时

12、还要抓住历史人物或事件和诗人自己身世之间的连接点,找出二者的共通之处,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被贬)。(2) 自己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体现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抒发自己渴望建功立业或怀才不遇的感伤。(怀古伤己)如:李商隐贾生写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倾谈神鬼不谈治国之策,实则借贾谊来写自己的同样的遭遇,抒发并强化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 2、 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 ,独抒思古之幽情。根据古迹或古事的现状可分以下几类: (1) 既然是怀古咏史,现实的不尽人意就难免使诗人触景生情,抒发盛衰之感伤,独抒思古之幽情。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

13、情。这类诗作或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今;或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尤其是做为六朝古都、曾经繁华一时的金陵更是成为古代诗人们感情的集射地,不知触发了多少人的怀古之情,金陵怀古几乎成为咏史诗的一个专题。 过去的繁华随风远去,只留下一片荒芜,这让人顿生物换星移,世事沧桑之感。 如:李白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2) 昔日的风景依旧,只是朱颜已改。物是人非给人带来幻梦似的感觉,不由得让人做冷静的思考。如:石头城 刘禹锡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金陵图 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3、 。 。桂枝香 王安石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绪。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芳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