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编关键能力专项训练能力1信息获取与解读课件

上传人:1518****093 文档编号:563029564 上传时间:2024-06-30 格式:PPTX 页数:18 大小:626.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编关键能力专项训练能力1信息获取与解读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编关键能力专项训练能力1信息获取与解读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编关键能力专项训练能力1信息获取与解读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编关键能力专项训练能力1信息获取与解读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编关键能力专项训练能力1信息获取与解读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编关键能力专项训练能力1信息获取与解读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适用于新高考新教材通史版2024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第2编关键能力专项训练能力1信息获取与解读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能力一信息获取与解读能力专项训练目录索引关键能力解读关键能力解读关键能力解读信息获取与解读的能力是历史三大关键能力中最基础的能力,其实际上考查的是对试题中新材料、新情境的审题能力。考试中的信息,往往以各种史料的形式呈现,如试题中的文字、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史料中的信息,解读信息是对史料信息的理解和阐释。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过程,包括辨识历史信息、提取有效信息和解读历史信息,这一思维过程当中还涉及判断史料信息的重要程度、真伪等,要求学生运用概括、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试题素材提供的历史信息进行提炼和整理。信息获取与解读,要求学生能够对考试中的各种信息进行理解与辨识、概括

2、与提炼、组织与运用。一、理解与辨识即根据历史信息的内容及其产生、传播和接受的状况,结合所学知识和特定的问题情境,理解信息意义,辨识其内容。从试题的角度来说,一般设问呈现的顺序是:限定语、题型语、中心语、答项语四部分内容。(1)限定语:规定回答问题的范围,如时间(年、年代、时期、当时);地域(中国、西欧、江南、中西部与东部、南方与北方);方面(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答案来源(根据材料;根据所学知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2)题型语:规定回答问题的方式,如简述、分析、说明、归纳、概括、论述、评价、评述等。(3)中心语:规定回答问题的主体,如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4)答项语:规定回答问题

3、的内容历史事物的三要素,如背景(原因、条件、目的、动机);内容(过程、经过、活动、情况);意义(性质、影响、评价、教训)。选择题中的理解与辨识,主要是在审读题目设问的基础上,根据上面的划分标准,明确限定语、题型语、中心语和答项语。二、概括与提炼即概括历史信息的核心内容,并运用具体的知识和学科方法,对信息的意义和价值进行整合,完成针对问题的信息提炼。选择题中的概括与提炼,主要是在通过理解与辨识,明确基本信息的前提下,从题干的其他信息中概括出中心语的基本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炼出材料考查的主旨。原则内涵要抽象概括,不要具体描述即不能照抄材料原文,要使用历史术语分要点简略回答要共性综合,不要共性分列即

4、凡属于同一类的要点,不要分别列出,而是要综合起来,用完整的一句话表述出来,如可按照政治、经济、文化、政策等角度归类回答要剖析本质,不要说明数量即涉及数字变化类的信息解读,不能仅局限于数据变化体现的表面信息,如上升、下降,而是要重点关注上升或下降的主体在历史上的重大变迁要正面陈述,不要反面陈述即表述时要学会用正面陈述句,不要使用带有否定词(如“不”“没有”等)的反面陈述句概括提炼时要注意遵循“四要四不要”的原则:三、组织与运用即运用历史信息和已有知识,在演绎和归纳的基础上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诠释,用以解决具体问题。选择题中的组织与运用,是在对材料理解与辨识、概括与提炼出主要信息的基础上,通过对各种信

5、息的综合组织,并运用所学知识,最终明晰题干设问的前后逻辑关系。在非选择题中,则要求在理解与辨识、概括与提炼的基础上,对从材料中已经识读并提炼出的具体信息进行再加工。一是与所学知识进行对照,既要看是否与所学有矛盾之处,又要看是否与所学表述一致或类似。二是要按照“四要四不要”的原则,将所有的信息进行角度归类。在此基础上,运用历史术语组织出具体答案。四、综合运用以上分别从理解与辨识、概括与提炼、组织与运用三个不同角度,分别结合高考真题讲述了具体的运用方法和技巧。但是在实际做题中,并不会将以上三个角度单独割裂,而是需要将这三个角度进行综合运用。下面通过具体高考示例来展示如何综合运用。【例题】(2022

6、全国乙卷,26)宋朝在州府设通判,重要州府设两名,民户少的州可以不置,但若武官任知州,则必置。通判有自己专属的衙门通判厅,与知州(府)共议政务、同署文书,“有军旅之事,则专任钱粮之责”。据此可知,设置通判的主要目的是()A.规范地方行政B.防止武人干政C.提升军事能力D.削弱州府权力【典例剖析】第一步:理解与辨识第二步:概括与提炼 第三步:组织与运用 综合以上提取的各种信息,并运用所学北宋初年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及与通判有关的监察制度的相关知识,可推理出本题的材料主旨是:北宋在州府设置通判,让其限制武官权力、监督知州、负责战时钱粮供应通判可防止武将和文官专权、规范地方行政A项是正确答案。能力专项

7、训练能力专项训练(2023山东临沂二模)下表是清末官方和乡绅绘制的部分耕织图的信息。其创作目的在于()作品时间序(跋)摘抄桑织图 1889年绘图作画,刻印广布,俾乡民一目了然蚕桑图 1890年分绘图说,付诸石印,分给诸屯读书之士,转相传阅,俾习者了然心目择人指授机宜,当可尽得其法A.倡导重振农村经济活力B.提高民众艺术水平C.满足新型经营方式需要D.促进生产技术革新A解题思路 第一步:理解与辨识第二步:概括与提炼 第三步:组织与运用背景:题干述及的时间是1889年和1890年,即清末鸦片战争之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但是官方和乡绅仍旧绘制了桑织图和蚕桑图目的:“刻印广布,俾乡民一目了然”“转相传阅,俾习者了然心目”通过浅显易懂的讲解和教授推广农业耕织倡导重振农村经济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