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明确指出.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2966356 上传时间:2024-03-2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明确指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课标明确指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课标明确指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新课标明确指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新课标明确指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明确指出.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标明确指出.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实现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由传授知识为本,转向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由被动式接受性学习为主,变为自主探究性学习为主。教育理念的变化,必将带来教学重心的转移,即由教师为中心转移到以学生为中心。而要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实行自主探究学习,都必须以学生的语文积累为基础。无论是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过程的设计,还是教学方法的选择,都应以学生的语文积累为出发点。尤其是农村,更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以课堂教学指导为主阵地,不断指导农村学生的语言积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在课外勤于积累。并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来检测反馈学生积累的效

2、果,从而使农村学生在语文积累方面有所成效。 一、对农村学生进行语文积累指导的必要性 (一)农村学生在语文积累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孩子生活环境的影响,农村学生在学习语文积累方面还存在着以下的不足之处。 1、重视课文知识,忽视课外知识。 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背诵掌握的,大家都有意识地背了,而对课外的知识很少有主动去获取的,有的也只是看过了,就算了。 2、重视死记硬背,忽视理解内化。学生对背诵的内容,大多数是为了背诵而背诵,对所背的内容怎么去理解,思考的就很少。 3、电视电影中的新词新句能及时感悟,而书中的好词佳句却难以消化。 学生在电视电影中看来的新词如“一网打尽,法网恢恢,在劫难逃”等这些

3、词,学生记得特别牢,而且到用时,也能如数家珍似的,而在书中看来的能用上的,却寥寥无几了。原因在于电视电影中,人物的语言表达有一定具体而生动的语言环境,因此他对这些印象比较深刻,而书中的语言不仅仅是无声的,而且是抽象,学生一时无法体会到这些词所表达的含义,因而就也记不牢。 4、缺少积累的主动性。 学生背诵是为背而背,看书也是看故事情节罢了,至于看了之后有什收获,有人问他,他可能还能回忆起什么,无人问津,看过便忘了,缺乏一种主动获取知识积累素材的意识. 总的来看产生上述现象的根源在于,不会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但这也不能全怪学生,教师对孩子的引导没有到位,孩子没有一种善于积累的意识。没有意识,更谈不上

4、行动与实践了。 (二)积累的必要性 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中,先后提到指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学生要“有较丰富的积累”。同时,它又指出充分重视学生的语文积累,这是语文课程新观念的折射。切实引导学生进行语文积累,是当前语文教学亟待落实的目标。例如在第一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在第二阶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到“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第三学段的“阶段目标”提到“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可见,重视语言的积累,这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每位从事小学语文

5、教学的老师,都应在语文教学实践中重视语言的积累。 二、树立积累意识,拓展语文积累的方法 (一)培养语文积累的意识 对语文的积累,生活的积累,都要在学生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要的就是帮助学生树立一种语文积累的意识,从实际出发,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 如:关注焦点访谈,媒体大搜索,小强热线等电视节目,每天把其中的令人回味的,令人深思,令人发指的事,有意识在课堂上讲给同学们听。对于这些新鲜事,学生十分感兴趣,当老师再谈起这些事的时候,很多同学都积极在回应了。学生每天看一个电视节目,把主要内容写下来,再写一下自己的感受,第二天再交流,这样的积累就更深一步了。 久而久之,学生都知道交流

6、的重要性,都懂得交流,善于去交流了。因为他们知道:“我有一只苹果,你有一只苹果,我们交换一下,还是一只苹果。而我有一种想法,你有一种想法,交换后则有两种想法,甚至更多”。利用每周一三五的导读活动课,进行全班内的大范围交流,交流没有对与错,只有好与更好,只要你愿意交流,你就有所收获,至少你给自己机会展示了自我,锻炼了口才。因此,班内的学生都乐于与他人交流,在交流中积累,在交流中深化,在交流中逐步树立了积累的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引导儿童进入想象世界,情感世界,以儿童的自我体验为契机,引发儿童与现实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而儿童的已有知识与经验,需要他们在实践中不断

7、积累,有意识地进行积累,才可能有丰富的经验体验,为我们更有利地实施新课程打下结实的基础。 (二)拓展积累渠道,丰富语言材料 课堂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主阵地。在课堂上,教师以学生为本,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的,借助教材让学生学会许多教材以外的东西。课堂上的积累除了语言材料的积累,还要进行语言规律的积累,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 1、学会记当一篇好的文章,优美的片断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应想办法让它成为永远的记忆,鼓励学生进行背诵积累。如选择自己认为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或几句话来背一背,写一写;想一想,今天在学习中遇到什么困难,是怎么解决的,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办? 课堂上,教师时常有意识地提醒,能让学生不断提

8、醒自己。好记忆不如烂笔头,学会背、记、理解三结合。又如在上完荷花这一课时,出示几幅有关荷花的图,并让学生欣赏一下,悄悄地说一说,然后,教师适时地给每幅图配上一恰当的词或一句古诗,有“亭亭玉立,挨挨挤挤,含苞欲放,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头”。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图与词句进行记忆,由于这个年龄的学生对具体形象的内容刺激较深,因而记得特别牢。 2、学会选。语言的积累在教学上必须摈弃乏味的提问,繁琐的内容分析,机械的练习,代替以教师引导下的语言感知、感悟、理解和运用。要凭借默读、朗读和诵读去充分感知语言。可以在读中积累,学中积累,课外阅读中积累。总之,调动起学

9、生的一切认知因素,学生便会在无形中不知不觉地积累到非常丰富的内容。如:在一段描写春天景物的文章后,教师可随机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如北宋王安石写的古诗元日“爆竹声声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替旧符。”这首古诗的补充,能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春的意境。把古诗教学渗透在相关的语文学习中,学生更容易接受与理解。又如上了丑小鸭一课后,推荐大家去阅读安徒生童话;学了雷锋的日记后,向学生推荐有关雷锋的故事与歌曲。让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有更大的阅读空间,使课内与课外阅读产生一个共鸣点。 3、学会说。 一堂课中,学生的发言有时非常精彩,有时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词,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大家,借助

10、已有的生活经验与知识经验,帮助他找到一个合适的词。如在曼谷的小象这一课,当学生说到“这曼谷的妇女与我们并不认识,却热心地帮助我们”,学生就提出了“并不认识”可以用“非亲非故”、“素不相识”等词代替。有时,学生对词语不理解了,他们们会用找近义词,与反义词比较,用举例子,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在不知不觉中,学生渐渐地有了他们自己的一套方法,来学会更多的词,积累更多的语言材料。在谈心得体会的时候,时常引导学生运用关联词来讲,如:“因为所以”、“不但而且”、“即然就”,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融入自己的体会,学生对这些关联词运用起来就显得容易得多,如在学了山里的孩子一课,教师问大家“如果你是山里的孩子,你会怎

11、么样?”学生说“如果我是山里的孩子,我会觉得十分幸福”;“我会与小鸟作伴”;“我会认识许多花草,会叫出它们的名字,如果它们没有名字,我们给他们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如果当城里的同学来我们玩时,我会让他们多住几天,享受一下这儿新鲜的空气,欣赏蔚蓝的天空,听听鸟儿清脆的鸣叫声,闻闻花儿的清香”由此可见,用了“如果就”的这个句式,学生已经完全投入到了一个有山有水,山清水秀的好地方中去了,这不仅规范了学生的语言,而且让学生说得更有条理,也有更广的想象的空间。多留一些时间与空间给孩子,孩子会变得更聪明的。这种借助具体的话题,来规范语言规律,进行语言规律训练和积累,是十分有效的。 三、开展活动,提高语文积

12、累的有效性 (一)积累有效性的特征 学习主题构建理论告诉我们,要真正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必须使“教师执行”的课程变为“学生经验”的课程。因此,学习积累内容不能仅仅来自“科学世界”,还必须以“生活世界“作为背景和来源。只有这样,学生的积累才能落到实处。为保证积累的有效性,不仅需要充分关注积累内容和生活问题,还需要特别强调内容本身所具有进一步刺激、诱发探究活动的成分与其呈现方式。只有内容具有生成力,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累的兴趣,并在积极主动地参与过程中不断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当然,积累过程有自身的发展规律。语文积累是一个过程,它不是知识、也不是技能,它是一个有众多心理因素参与的复杂学习过程

13、。以语文积累中的语言积累为例。语言积累它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理解,就是要准确地再现;感悟,就是从对象的内容信息中引发自己的感想,表达学生个人的独特的想法,是语言积累的较高层次;鉴赏,就是体味,揣摩表达的方法技巧,由内容到形式的过渡,是积累的更高层次;记忆,就是将自己学习的收获加以归纳整理,与已有的知识建立联系,最终决定着积累是否有效。通过组织开展活动,能提高学生语文积累的有效性。以读好课外书为主,交流学习心得,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二)积累有效性的实施活动载体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地球失去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象小鸟失去了翅膀”;“读一

14、本好书,犹如与一位伟人交谈”。把这些名人名言告诉学生,让学生细细体会其中的含义,同时,要求他们认真阅读学校下发的小学生时代、小学生天地、小学生世界报等报刊的内容,利用每周一节的导读指导课,与学生共享其中的酸甜苦辣,体会读书的乐趣,交流读书的心得。 做好阅读笔记:让学生从自己喜欢的杂志报刊中选自己喜欢的文章,边阅读边积累,把自己认为的好词佳句,精彩片段摘录下来,供以后参考或学习,并谈谈自己在阅读了此文章后的感受与启发。 “新新词吧”的开设: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新的词汇源源而来。比如“网吧”、“股市”、“新新人类”、“帅呆了”、“酷毙了”这些词,每个小组成立一个“新新词吧”,比一比,哪组收集的词汇多

15、。 成语故事:利用每节语文课前3分钟,请一位同学准备一个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告诉大家成语的内涵。 节日与活动:让学生按每月的内容去找这个月中有哪些地重要的节日或活动,如六月份,6月1日国际儿童节,6月6日爱眼日,6月7日世界保健日,6月17日世界防治荒漠干旱日,6月25日土地日,6月26日禁毒日,6月份第三个星期日父亲日。这种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积累所得,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明白平时要广开渠道,形成各种方法。 民间谚语: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民间谚语,(如季节变化类,天气变化类,农耕农事类,人际交往类等)整理成章,在班中开展交流活动。于是,爷爷、奶奶、老一辈的话语,也引起了孩子们的注意,这使孩子与家人的沟通更多了。而且,他人在交谈时,他们也会注意着,他们的语言中,有无对我有的东西,孩子在生活中便多一个心眼。 专题“选美”:如以“山、水、花、草”为描写对象的美句,一周一个专题。这为学生写景的文章提供极大的可利用资源。 名人名言荟萃:寻找课外书中的名人名言,以此激励自己,每两周一个主题,如:珍异时间,与人为善,热爱读书等。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在学生中已形成了一种共识,只要一拿到自己喜爱的书报,学生就会拿起笔,圈圈,画画,涂涂,写写,时常能发现学生拿着自己的读书笔记,在座位上,专心致志地看书做笔记呢! (三)积累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