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思维的训练.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2966295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部分思维的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三部分思维的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三部分思维的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三部分思维的训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三部分思维的训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部分思维的训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部分思维的训练.doc(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 思维的训练第十四章 活动和思维训练一 活动的早起阶段1 婴儿思考什么控制自己的身体,确保舒适安乐,适应自然和社会。这些有意识的选择和安排活动的作用就构成了思维,尽管它只是一个初步的思维形式。2 控制身体是一个理智的问题儿童出生一年半中,不仅是身体本身的发展,而且也是智力上的成就。3不久,社会的适应就显得重要了。人是所有与之相联系的对象中最重要,最有趣的对象。前一代人的成就形成了指导下一代人活动的刺激,如果没有这一过程,人类文明的历史就不能久传了。儿童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到了许多比语言本身更多的东西。他们获得了一种习惯,这种习惯向他们展现了一个新的世界。4模仿作用儿童模仿多是无

2、意识的行为,但事实上是加入注意、观察、选择、实验和证实结果而得来的。正是因为运用了这一方法,才会有理智的训练和教育的效果。成人活动在儿童心智发展中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二 游戏、工作以及类似的活动形式1游戏和游戏态度的重要意义当某些事物变成了符号,而能够代表别的事物的时候,游戏就从身体上精力充沛的活动转变为含有心智的活动了。儿童往往能富于玩具在观念上的象征意义,置于多种意义的大领域中编排分类,使之紧密连成一体。柏拉图和福禄贝尔都认为:游戏是儿童幼年期主要的、几乎是唯一的教育方式。游戏的态度比游戏本身更为重要,前者是心智的态度,后者是这一态度现时的外部表现。2工作的重要意义手段和结果的关系是一切意

3、义的核心。从智力活动的意义上看,工作就具有极大的教育价值,因为它在把各种意义应用于现实条件下并加以验证他们的同时,也继续创造了一些意义。即便是成年人极熟悉的事情,也会引起儿童的激情和思维。P1753游戏与工作的真正区分在儿童阶段,游戏与工作不可截然分开的。在游戏的名义下,幼儿园的作业表现为过分的象征性幻想性和感情化和任意性。小学的作业就包含了许多外部的指派任务,前者没有目的,后者目的又太偏远,只有教育者才能理解,儿童却不能理解。P176儿童到了一定时候,必须扩展和更精确地认识现存是事物,必须充分地确定地设想目的和结果,以作为行动的指导,必须获得某些熟练的技巧,来选择和支配各种方法,用以得到目的

4、。这些因素在较早的游戏时期,就应该逐渐引入。P1764想象和实用的相关的错误观念游戏与工作的对立,与想象和实用的错误观念联系在一起的,误区:与家庭和生活中实用性的活动兴趣遭到排斥。第一, 健全的想象不是解决不真实的问题,而是解决由暗示所引起的,理智能实现的问题。想象是扩展和丰富真实事物的方法。对儿童来讲,家事活动,并不是得到物质目的的功利手段。成人中熟视无睹的,对儿童来说都是神秘和希望的,并充满了社会的意义。第二 儿童们的反映大多是身体和感官上的反应。教育者有时认为儿童的反应是一种伟大的道德和精神真理上的反应。要在儿童实际经验范围之外,找出象征着伟大真理的东西来,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试想这样去

5、做,也不过是引起儿童喜悦的短暂的刺激。P177第三 在教育上反对游戏的人,总认为游戏仅仅是一项娱乐活动;而那些反对正统的有用的活动的人,有混淆了工作与劳动的关系。对于儿童而言,为了兴趣而做事,为了功用而做事,还是为了娱乐而做事是没有差别的。三 营造性的工作1 科学产生于职业人类的科学知识和技能,都产生和发展于人类生活基本问题,早期尤其如此。现代工业几乎完全是应用科学。2学校的作业提供了理智发展的可能性手工课程兼有此作用。最为重要的是去寻找将民族的盲目和因循守旧的经验转化为有启发意义的,开发人心智的实验方法。3使“设计”具有教育价值所必备的条件。学校中创造性作业不断增加,这些作业一般称为“设计”

6、。其条件有:兴趣(激发情感和欲望);二是内在价值(具有一定的目的和行为支持儿童持久兴趣,设计要有情趣,代表生活中有价值的事物);三是要有问题,以唤起新的好奇性与求知的需求。一项活动,如果不是把人的思想引向一个新的境界,无论是多么令人惬意,也是毫无教育价值;如果思想不被引向探究以前所没有思维过的问题,就无法进入这一新的境界。P180四是必须有充足的时间。作业应该有连续性,它不是把种种无关的活动凑在一起,而是连贯的、有秩序的活动,活动的一个步骤,为下一步的需要做准备。第十五章 从具体到抽象一、 什么是具体从具体到抽象,助长了机械的常规和感官的刺激,在教育的天平上,把机械常规和感官刺激放在较低的一段

7、,而把学术性和非实用性的学习放在较高的一段。处理所有的事物都渗透着推理,即便儿童对事物的处理也是如此。1直接意义与间接意义的关系所谓具体意味着它与别的意义不同,因而其本身是很容易理解的。对一些词和事物,我们必须借助比较熟悉的事物,才能把握其意义,这就是抽象。2有赖于个人智力的状况在一个人的生长期内,在一个时期看来是抽象的,而在另一个时期却成为具体的了,或者,甚至相反。3思维中手段和目的当思维被用来作为一种手段,去得到超乎它本身之外的某些美好的或有价值的目的时,他就是具体的;而当思维被用作达到更深层次的思维手段时,他就是抽象的。4对“纯粹理论“的轻视那些从事实际工作并获有成就的行政人员,轻视“纯

8、粹理论”。但要注意:专心注重事物的功用,就使人们的视野缩小,归根结底,事物功用本身也会称为泡影。行动力量需要宽阔的眼界,这只能通过运用想象才能获得。5从实际的操作开始儿童学习任何新的经验时,应该着重于儿童已经熟悉的东西。实物教学和感觉训练,比以前的语言符号教学方法有了明显进步,但这一进步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半事实。实际上,只有当儿童运用事物和感知来支配他的的身体,协调他的活动时,才能使儿童发展。P1856把兴趣转移到理智的问题上在富有成效的活动中,追求结果的兴趣,应当逐步地转移到对于事物的研究上研究他们的性质、意义、结构、原因、结果等。(如木工与车工,与几何和机械问题的兴趣)具体到抽象,“到”字

9、代表了此发展过程,代表了这一过程中能动的、具有教育作用的一面。7培养思维的爱好抽象是教育所要得到的目的,是对理智问题自身的兴趣,是为思维而思维的一种嗜好。从全神关注于现时的事物,上升到观念的水平,这才是真正的抽象能力。二 什么是抽象1从具体转移到抽象的若干范例以约会,标杆和水泡为例.2抽象思维不会是全部的目的,大多数人不适于从事抽象思维。教育的目的不是要破坏实际思维的力量,也不是由抽象思维来代替实际思维。理论思维也不是比实际思维更高的类型。P187,一个人能自由使用这两种思维的人,具有更高的地位。具有务实倾向的人,其目的在于行动和成功,而不在于获得知识。我们的过去学校教育就是因为片面注重抽象思

10、维形式,而使绝大多数小学生的心智受到伤害。3教育的目标在于使得两者有效的平衡。否则抽象就会等同于学究和迂腐了。第十六章 语言和思维训练一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逻辑这个词,是从理性发展而来的,原意是文字或语言,也指思维或理性.1对思维和语言关系的几种观点一种等同;二种文字是思维的外表或衣服;三种语言不是思维,但它对于交流思想以及思维本身来讲,却都是必须的.语言不只是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姿势图画古迹视觉现象手指运动等,这一切有意地和人为地用来作为符号的东西,从逻辑上讲,都是语言.自然符号最初并不是有意用作为符号的,仅限于能直接接触和观察到的场合.所以他们是累赘的庞杂;有意创造的符号,目的是为了传递意

11、义,保存意义2人为符号用于表达意义时的几个优点.第一,微弱的声音,细小的书写或印刷文字,它们的直接感觉的意义是微不足道的.第二,我们可以直接控制,随心所欲创造.第三,任意的语言符号既简要,又便于掌握.3语言选择保存和应用特定的意义语言符号像一堵围墙,一个标签,一种媒介-这三种功用合而为一埃莫森言:我宁可不知道事物本身,也要知道诗人给予它的真实名称.儿童喜欢盘问和学习他身边各种事物的名称,这表明,儿童对这些名称的意义逐步具体化个体化了.4语言符号是组织意义的工具语言符号不仅可以划分特定的或个别的意义,而且也是把这种意义按其彼此关系加以组织的工具.母语已经为我们创建了主要的理智分类,这是思维活动的

12、有效资本.二 语言方法在教育上的误用.1单教事物即是否定教育因为他把理智生活贬低为单纯物质的感觉的适应了.学习,它正确的含义不是学习事物,而是学习事物的意义.而这一过程就必然包括符号的使用,或者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包括语言的使用.理智的生活和活动,存在于定义抽象概括和分类之中,而这些过程只有使用符号时才能进行.2符号代表意义的局限和危险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和意义有实际联系的某些情境的经验,他才能掌握这些符号的意义.文字可以说明和保存某一意义,全靠人们已有的与这种意义相关事物的直接交往.p194真正的无知是更为有益的,因为真正的无知很可能带来谦虚好奇和虚心等特点.可怕的是把心智涂上一层油漆的外衣,使

13、新思想再也无法进入,这才是危险的。文字的新的联合也可能提供一些新的观念,但是有局限性。语言的研究和方法的误用,使得人们的思想停留在过去所达到的学术水平,阻碍了新的探究和发展。代表原先观念的文字被反复使用,就会变成一种单纯的号码。文字是用思维来表达意义的工具,而替代符号是不用思维就能代表意义的工具。教育上危害:文字的记忆就代替了对事物的探究。P195 思考今天的历史教学。三 语言在教学上应用语言和教育工作有着双重的关系。一方面,语言经常不断地应用于学校的所有社会训练,也经常不断地应用于各门学科上;另一方面,他自身又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语言是思想的表现,只是道出了一半真理。语言的首要动机是去影响别人

14、的行动;语言的第二个用途在于用语言形成与别人更亲密的社交关系;语言作为思想和知识的有意识的运载工具,这个用途居于第三位。洛克认为:文字有两个用途,既“民事的”和“哲学的”。杜威认为,民事的用途主要指进行思想和观念的交流,像可以用来进行公共谈话,进行一般事物的交往和为了社会生活的便利对于语言的哲学用途,我是指利用他们来传递事物的准确的概念,表述一般的命题,表达某些毋容置疑的真理。1教育要使语言变成理智的工具指导学生的口头和书面的语言,使语言由原来作为实际的、社交的工具,逐步变成有意识地传播知识,帮助思维的工具。P197如何把处理“日常事务”的习惯,转变为“精确概念”的习惯,需要:A扩充词汇量;语

15、言表述的流利并不一定标志着一个人有大量的词汇。B更精确地表达词汇的意义;词语的最初意义,由于对事物的认识的肤浅,它们是笼统的,含糊的。词语的意义由原来含糊的向明确的方向发展,一般说来有两个用途:第一,发展为代表事物关系的词语;第二发展为代表个别特性的词语。术语:有意地确切地使用名词,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义,这种名词称为术语。思维越准确,术语词汇也就越多。对于表示高度精确意义的词语,应当有节制地使用,每次只用几个;应当逐渐地采用,并尽力寻求一种情境,使得意义的精确性能够得到保证。C养成连贯的口语表达的习惯。教学中,零星的、不连续的叙述的习惯,就必然助长了瓦解理智的影响。规定课业分量太少,而且讲课时又有琐细的“分析性的”提问。教师不了解,他的头脑中装载着完整的意义,并提供给学生,而学生得到的却是孤立的残渣碎片。强调避免错误,而却不注重获得能力。第十七章思维训练中的观察和知识教材的分量过少或过多,教材排列紊乱无序,或者孤立零散,都会对思维的习惯产生不良的影响。一 观察的性质和价值1观察本身并不是目的儿童的观察力首先得到发展,然后才是记忆和想象能力的发展,最后才是思维能力的发展.此观点是谬误的.因为即使简单的具体的思维,也伴有交往关系.2渴望扩充认识范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