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2852539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0.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伯牙绝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马海燕一、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品味、比较、想象等多种方式学习课文,在学懂的基础上熟读成诵。2初步运用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感受常用的文言词汇,增加文言文的阅读体验,学习文言文常用学习方法。3紧扣单元教学目标,感受高山流水的知音文化,明确朋友相交的真挚深沉,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二、教学准备相关的音乐和教学课件。三、教学过程(一)纵情吟诵识知音。1读题解题。(1)读好课题,强调“弦”的读音。(2)齐读课题。(3)理解“绝弦”、“伯牙绝弦”的意思。2初读感知。(1)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努力把课文读正确。(2)聚焦难读的句子,扎扎实实读好课文。伯牙鼓琴,志

2、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读好语气词“哉”、“兮”,初步体验古文朗读的节奏和韵味。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理解“谓”、“乃”的意思,以词句的理解提升朗读质量。(3)齐读全文,初步感知故事内容。(二)高山流水遇知音。1打开语言。 从“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体会“善”的意思了解伯牙子期。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1)理解句子意思,聚焦“善”的意思,感受“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2)运用词语、诗句联想、想象的方式丰厚语言,丰富情感,指导

3、朗读。读着这个峨峨兮,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泰山?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把这样的感觉读出来。读到洋洋兮,你的脑中又跳出了哪些词语?2体验“知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1)理解“念”和“志”,体味“异字同义”的语言现象。(2)积累词语,练习说话。引导学生进行语言拓展和应用:假如现在你是子期,当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透过琴声,你怎么赞叹?(3)聚焦“钟子期必得之”的“之”,循序渐进地感受体味“知音”的内涵。(4)练笔感受伯牙得遇子期,会有怎样的感慨。拓展阅读列子汤问中伯牙的原话,理解后借助成语体会“知音”的境界,再次反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5)师生配合朗读、男女生互读,感受伯牙得遇知音的欣喜与快乐。在相互配合朗读的过程中直观感知文本前四句语言“对仗工整、琅琅上口、情感扶摇直上”的特点,为熟读成诵打下基础。(三)破琴绝弦祭知音。1痛失知音。从“子期死” 这一文本留白处入手,体验文本语言和情感的跌宕起伏。2纵情朗读。借助情感错位,指导读出情感,读出形象。(四)朗朗诵歌怀知音。1提领一顿正是这破琴绝弦,正是这高山流水的知音相遇却又痛失知音,使得这个故事更加的荡气回肠。从此,人们不断地在传说和吟诵着它!2熟读成诵。借助资料袋,感受“知音”文化的代代相传,并诵读全文。五、板书设计伯牙绝弦 知 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