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落实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2806009 上传时间:2023-01-3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视落实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重视落实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重视落实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重视落实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重视落实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视落实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视落实三维目标培养学生科学素养(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视落实三维目标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解读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于2001年7月由教育部颁布,随后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验,根据教育部的要求,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修订组对两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认真研究,并对课改实验区教师做了深入的访谈及调研,继而系统总结了10年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改革的成果,梳理了需要解决的问题,比较研究了国际物理(科学)课程的发展状况等。在这些工作的基础上,修订组对标准(实验稿)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名称为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2011年版)。 一、指导思想和整体思路。 本次修订的主要指导

2、思想是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大方向,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关注学生应对未来社会的挑战,突出课程的基础性、时代性及应用性,注重增强标准(2011年版)的指导性、规范性、可操作性与可评价性。 本次修订主要参考的依据有:国家有关课程改革的方针、政策,尤其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基础教育物理(科学)课程的国际比较结果;时代发展对中学物理课程提出的要求,等等。 经过广泛的交流、讨论,修订组确定了修订的整体思路,即:坚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坚持标准(实验稿)确定的基本理念、课程培养目标,保持原整体框架结构和核心内容不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规范与“科学内

3、容”相关的行为动词,适当增加案例,调整“实施建议”,仔细推敲文字表述等。 标准(实验稿)的五部分内容具体的修改原则如下: 对于“前言”,根据统一的修改要求,调整表述。 对于“课程目标”,保持原结构不变,调整表述。 对于“内容标准”,保持原结构不变,微调“科学探究”,修订“科学内容”。 对于“实施建议”,保持原结构不变,侧重修改“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 对于“附录”,列出学生必做实验,增加案例及评析,规范行为动词。 二、深化课程理念及课程目标,合理设计“课程内容”。 本次修订保持标准(实验稿)的总体结构、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计思路等基本不变,侧重对部分内容进行完善性调整。 如,在“

4、课程基本理念”中,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功能,突出该课程的定位,将“注重学生发展,改变学科本位”调整为“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科学索养”,将“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调整为“注重评价改革导向,促进学生不断发展”。另外,将原来的“课程标准设计”改为“课程设计思路”,分别从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定位、课程理念、课程目标、科学探究及科学内容等方面提出了本课程的设计思路。在“课程目标”的修改中,对总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感、科学技术社会等方面进行了梳理与微调;对“知识与技能”分目标,将行为动词“初步认识”统一为“认识”;对“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分目标,仅做文字微调。 根据统一要求,将标准(实验稿

5、)中的“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其中的具体条目是本次修订的重点之一。在修订中注重落实多维课程目标,力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融入“课程内容”中。 本次修订还适当推敲了“科学探究”内容中的文字表述,微调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基本要求”的部分条目。为了进一步落实能力目标,使其更具可操作性及指导性,调整了标准(实验稿)中与科学探究能力培养日标相关的案例,另外补充了两个案例。修订后的科学探究案例具有更合理的内容结构:既有课内探究,也有课外探究;既强调了整体探究过程也注重了对某些探究要素的侧重。另外,在每个案例后增写了“评析”,这加强了通过案例进行指导的

6、作用。根据教育部对课程标准文本的统一要求,科学探究案例放进了“附录”中。 另外,在“科学内容”中保留了原来的一级、二级主题,本次主要针对二级主题进行了修订,具体讲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1规范行为动词,增加可评价性。为了便于教师更好地理解“科学内容”的条目,便于评价,本次修订进一步规范了行为动词。 如,整合行为动词,将原有的“初步认识”和“大致了解”等与“认识”和“了解”整合,使认知水平相对更明确。例如,将原条目“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规范为“理解欧姆定律”,因为“理解”已有计算之意;再如,将原条目“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规范为“探究并了解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不仅要求学

7、生经历探究过程,而且要求了解探究结果。 2细化条目,明确要求,便于操作。 鉴于标准(实验稿)中有些内容条目写得比较原则,要求比较宽泛,不便评价,本次修订对这些条目做了进一步的细化。 如,将原条目“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的规律”细化为“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并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这不仅增加了可评价性,而且明确对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的不同要求,避免了盲目地人为拔高。再如,将原条目“会测量温度”修订为“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对应要求更加明确,并适当降低了难度。 3适当删减知识内容,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使其科学素养综合提升,本次修订适当删减、。整合了一些内容,适

8、当降低了要求。 如,将原条目“比较色光混合与颜料混和的不同现象”中的“颜料混合”删去,因其与物理关联不强;将原来与半导体、超导体、纳米材料等有关的3个条目,通过“新材料”将其整合为1个条目,而原来的具体内容则作为例子列入,这样既降低了难度,义为教材编写和教师教学留下了空间。 4适当增加内容,重视落实三维目标。 应学习需要,也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次修订适当增加了个别知识内容。如,增加了“通过实验,观察摩擦起电现象,探究并了解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因调查得知,此内容在小学科学、高中物理中皆未明确要求,加之此内容与生产、生活联系密切,而且对学生的后续学习有一定影响,因此增加了此条目。 为

9、加强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关注未来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提升,本次修订增加了与生产、生活相联系的条目。如,增加“用物体的惯性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有关现象”;“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知道大气压强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了解电磁感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用焦耳定律说明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等。 为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发展,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本次修订增加了对物理实验的要求。如,增加“测量密度”、“探究液体压强”、“观察静电现象”,等等。为了加强实验教学,本次修订从三级主题中选定了20个实验条目,将其放在附录中作为学生必做实验。在选定这些实验时,不仅

10、注重内容结构的合理性,而且注重能力结构的协调,强调进行探究式实验,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不仅让学生完成列出的必做实验,而且应充分利用已有的实验器材,努力开发适合本校情况的实验课程资源,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三、实施标准(2011年版)的建议。 修订标准(实验稿),对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将会产生哪些影响,解决了哪些教学问题,这是教师们非常关心的内容。在实施标准(2011年版)过程中,无论是教材编写者还是一线教师都应注意以下方面。 1按标准(2011年版)要求实施教学,防止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教育规划纲要把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作为义务教育“发展任务”的重要内容,指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

11、任”,应该“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根据这一精神,修订组从四个方面调整了课程内容,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一是删去了与物理学关联不强、要求比较宽泛的内容,如“能从生活或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二是删除了学生感到困难而高中将会进一步学习的内容,如“知道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修订时删去了“的关系”三个字;三是小学已学过、而初中又没有进一步提升的知识。如删去了“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四是通过降低教学要求的层次,达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如关于“机械效率”的要求,由“理解”下调为“知道”,避免在机械效率问题上进行过多的转化。 当前各地的初中物理教学,程度不同地存

12、在拔高教学要求、加重学生课业负担的情况。如果说有的教师对标准(实验稿)部分条目教学要求的认识还不很清晰的话,修订后的课程内容通过规范行为动词,其要求已十分明确。物理课程的教学以及课程资源的编写,应以标准(2011年版)为根据,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无论在课堂教学中还是课外练习中,都要合理把握课程内容的要求,控制难度,防止随意拔高要求,避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 2加强物理课程中的实验教学。 标准(2011年版)对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的实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内容要求”中,凡是用“通过实验”这一措词陈述的知识内容,都必须通过实验来学习,这些实验是必须做的,是标准(2011年版)对物理实验的基本要求。除

13、此之外,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应尽量创造条件做一些其他力所能及的物理实验。 本次修订在附录中列出了20个物理实验的项目清单,作为必做的学生分组实验,其中有基本操作类实验7项,测定性实验4项,探究性实验9项。实验项目的这种结构,除了能使学生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外,更多的是发挥学生在实验中的自主性,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究能力。在实验教学的实施中,要避免把实验步骤一一罗列给学生,不能代替学生绘制各种表格,让学生“按方抓药”、不求甚解地在表格中填人数据。菜单式的实验操作模式固然容易得出预期的实验结果,但它取代了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3把“情感”目标落

14、到实处。 对刚学物理的初中学生来说,激发他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保持他们对科学的求知欲,这是初中物理课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学最需要落实的课程目标之一。对具有畏学、厌学情绪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 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该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上,选择恰当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形成愉快的学习氛围;布置有趣的练习任务,使学生品尝到练习的乐趣。要使激发的兴趣得以保持下去,还要控制学习难度,使学生所解决的物理问题既不是高不可攀的,也不是唾手可得的,让学生获得战胜困难、解决物理问题的成功体验。 增强学生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15、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另一重要内容。标准(2011年版)尽管在知识内容上注重减轻学生学习负担,但在将物理知识联系生活、联系社会方面,其要求却有一定的提高。如浮力、惯性、大气压、焦耳定律、电磁感应等知识,都明确增加了联系生产、生活的要求,体现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重视。教学中,应该把这一目标落到实处。为此,在课程内容方面,应选择跟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事例、反映现代科技成果的事例、联系社会热点的事例、能激发学习热情的其他生动事例充实在物理教学中,并引导学生关心日常生活中有关物理量的数量级。在教学方式方面,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用生活中的器具来做物理实验,以加强生活和物理的联系,尽可能在课堂上展示、演播联系生产、生活的图片和视频,重视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获得实践体验,让学生经历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4评价应突出“促进学生发展”的主题。 学习评价应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评价,激发学生内在发展的动力,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自己的潜能。纸笔测验、作业、作品评价、成长记录等各种初中物理课程中的评价方式,都要围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这一目的。 纸笔测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