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2690784 上传时间:2023-02-0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6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表内乘法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2.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各局部的名称 ,知道乘法的口诀是怎样得来的。熟记26的乘法口诀 ,比拟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3.使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结合教学使学生受到爱学习、爱劳动的教育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难点】1.正确理解乘法的含义 ,知道乘法与加法的联系。2.在理解的根底上熟记26的乘法口诀 ,能运用乘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指导】1.切实加强根底知识教学。根底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根底。本单元乘法的意义、乘法口诀等都是重要的根底知识 ,必须切实教

2、好学好。低年级儿童思维正处在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阶段。因此 ,在根底知识教学中直观教学和学生的实践活动 ,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根底知识教学 ,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学习知识。2.组织好练习 ,使学生熟记26的乘法口诀。熟练口算表内乘法 ,是学生应具备的最根本的计算能力。根据?标准?对数的运算规定的具体目标 ,本单元教学 ,要求学生比拟熟练地口算6以内的两个数相乘。根据一般规律 ,学生应做到能正确口算 ,绝大多数学生应到达每分钟做8题。要到达这个目标 ,除了借助直观手段和实践活动 ,让学生理解乘法口诀外 ,还必须有方案地组织练习 ,使学生

3、熟记乘法口诀。3.认真抓好“用数学的教学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 ,理解问题 ,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 ,开展应用意识是?标准?对解决问题方面提出的具体目标之一。根据?标准?第一学段具体目标要求 ,本单元教学 ,应让学生初步学会根据乘法的意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中专门编排了解决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实际问题。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为学生创设发现数学问题的情境 ,组织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课时安排】11课时【知识结构】1.乘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46、47页的内容及第49页练习九第14题。【教学目标】1.创设活动情境

4、 ,通过动手摆小棒 ,让学生在动脑、动手、动口中体会乘法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良好的学习习惯。2.认识乘号“ ,初步掌握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感受生活中有许多相同数求和的问题 ,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3.通过小组活动 ,提供学生参与讨论和表达的时机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同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重点难点】1.初步理解乘法的含义。2.通过直观认识 ,从相同数相加引出乘法 ,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学准备】小棒 ,图片 ,电脑课件。【情景导入】1.出示主题图课本第46页。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场游玩 ,快乐吗?学生活动:1观察画面:看一看 ,你发现了什么?有

5、小飞机、小火车、过山车、转椅2你能根据看到的这些情境图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学生汇报、交流。问题1:小飞机上有多少人?问题2:小火车里有多少人?问题3:过山车上有多少人?师:同学们真棒 ,发现了这么多问题。谁能解答刚刚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呢?学生解答 ,教师有选择地板书算式3+3+3+3+3=156+6+6+6242+2+2+2+2+2+214组织讨论:黑板上的这些算式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小结:每个加法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2.导入课题:像这样加数相同的加法 ,我们还可以用其他的运算方式来计算 ,那就是乘法。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出示课题【进行新课】知识点 乘法的意义1.初步理解乘法的意

6、义1引导学生分析第一个加法算式 ,认识乘号、乘法算式的读、写方法。3+3+3+3+3=15提问:这个算式中加数都是几?表示什么?加数都是3 ,表示5个3连加的和是15小结:求5个3连加的和是多少 ,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作53=15 ,算式中的“叫做乘号先写“/ ,再写“。乘号与加号“+、减号“-一样 ,都是一种运算符号。53=15读作5乘3等于15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也可以写作35=15 ,这个算式怎样读?3乘5等于15板书:53=155 乘3等于1535=153 乘5等于152让学生尝试把黑板上的另外两个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并说一说每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6+6+6+6244个6相加 ,

7、4624或64242+2+2+2+2+2+2147个2相加 ,72=14或27142.拓展延伸师:下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 ,把桌面上的24根小棒分成几个几相加的形式 ,再根据你所分的列出乘法算式。方法1:分成3堆 ,每堆8根 ,3个8相加 ,列式38=24 ,83=24。方法2:分成4堆 ,每堆6根 ,4个6相加 ,列式46=24 ,64=24。方法3:分成2堆 ,每堆12根 ,2个12相加 ,列式212=24 ,122=24。教师板书让学生观察、讨论:乘法算式中的数与加法算式有什么联系?学生说师:根据你们发现的规律 ,说一说如果求10个4相加 ,同学们怎样来列式呢?还可以怎样列式?那同学们

8、更愿意用哪一种方法来解答呢?为什么?小结: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课堂作业】1.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1题。请学生先摆一摆 ,再来填。2.看算式说意义 ,再写出乘法算式或加法算式。3.连一连。4.你能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吗?4+4+4+4=3+3+3+3+3=56.课本练习九的12题。答案:1.2+2+2+284+4+4123+3+3+3+3152.(1)4个6相加 64或46 (2)6个4相加或4个6相加4+4+4+4+4+4或6+6+6+6 (3)6个4相加或4个6相加4+4+4+4+4+4或6+6+6+6 (4)38或833. 4.44 355.4个5 5+5+

9、5+5=20,54=20或45203个6 6+6+618 63=18或36=186.12+2+2623=6或32624+4+4+4+42045=20或54=20【课堂小结】提问: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小结:求几个相同数的和可以用乘法来计算。【课后作业】1.课本练习九的34题。2.完成?创优作业100分?中本课时的练习。第1课时乘法的初步认识3+3+3+3+3=15 35或53 5个3相加6+6+6+6=24 64或46 4个6相加2+2+2+2+2+2+214 27或72 7个2相加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 ,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 ,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 ,给

10、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 ,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 ,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 ,一道训练 ,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 ,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 ,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 ,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 ,何至于此?等等 ,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

11、?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 ,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 ,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 ,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 ,首见于?礼记?曲礼? ,有“从于先生 ,不越礼而与人言 ,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拟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

12、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如何引导学生探究乘法的意义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我认识到乘法意义的知识根底就是加法意义。因此 ,我们要想方法帮助学生沟通乘法与加法之间的关系 ,把乘法意义构建在加法意义的根底上。在探究乘法意义的过程中 ,学生不仅理解了乘法的意义 ,更感受到了知识之间的联系 ,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延伸与开展。这比知识本身还要重要。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