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的说课稿.doc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2607197 上传时间:2023-08-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詹天佑的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詹天佑的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詹天佑的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詹天佑的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詹天佑的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詹天佑的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詹天佑的说课稿.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詹天佑说课稿说教材一、教材简介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一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是一篇人物传记。记叙了清朝末年在帝国主义欺侮压迫我国的历史条件下,詹天佑不怕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和嘲笑,毅然主持修筑成了京张铁路干线,并提前两年峻工。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藐视,颂扬了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爱国精神贯穿全文,紧扣单元主题,是一篇很好的爱国教育文章。文章按照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来安排材料。在具体叙述的段落里,又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写的。针对本单元训练点“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落实课文二、三重点段,突破“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些难点,懂得读

2、文章要注意当时当地的情况,精讲第二、三两段;理解全文,认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课时安排:两课时。课前准备:詹天佑像;“人”字形线路图,硬纸剪成的火车模型:阅读有关介绍詹天佑事迹的书。 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本课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11个生字。读读写写“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摘录喜欢的词句。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4、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三

3、、教学重难点1、从修筑铁路时险恶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以及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中体会他的杰出与爱国;2、引导学生理解两种开凿隧道的办法和“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妙处。说学情本班多数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了一定的收集资料的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对于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学生往往容易忽略,再加上学生对当时社会背景了解不是很多,所以对一些关键词句的理解不可能很到位,朗读的情感更是欠缺,需要老师的引导启发,才会使学生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说教法本课准备用导读式教学法和变序教学法进行教学。 确定这样的教学方法,就文章本身来说是因为本文不是一篇趣味性文章,而是一篇蕴含着强烈思想感情的人物传记。对

4、于六年级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来说,如果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读去思,往往会使他们只停留在文章精彩的情节上,或是抓不住文章的魂。如果为了让他们听懂而老师一味的讲解,学生则会感到乏味不堪。因此,我用导读式教学法,就解决了以下教法存在的问题,在学生自读课文之前,老师提出一些引导性的问题,或核心问题,给孩子一个思维的定向,让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随着老师的思路去阅读、去理解。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的乱读,再加之好奇、探求一切是孩子的本性,他们一定会在不自觉中,兴趣浓厚地进入文章,探求问题的答案,进而学懂课文。例如: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一节,我请学生带着以下问题去读,从文中找出答案:这段话主要

5、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詹天佑是怎样做的?詹天佑对工作人员说了些什么?你怎么理解?遇到困难,他又是怎样想的?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定向阅读,对中下等学生起到引路作用,对上等学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会在书上划注出现成答案;能力强的学生,会边读边想,准备概括出完整答案。这样上中差兼顾,既避免了学生读书漫无目的,走过场的形式,同时也向学生暗示着抓一段话中重点句子理解文章内容的阅读方法,体现了导学式的原则。 为了突破教学难点,我还准备用变序教学法,讲到詹天佑在勘测线路遇到困难时的内心活动那个句子,詹天佑为什么会这么想?这与他克服困难有什么关系?说明了什么?

6、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此时,我转入第二段的学习:接受任务时的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和清政府腐败无能的历史条件。旨在让学生明白“必须为中国人争一口气”便成了詹天佑的思想动力。也只有这样的爱国热情,才使得詹天佑得以克服重重困难。这样的教学结构有着水到渠成的功效,使学生在自然而然中读懂课文,在行云流水般的教学中突破了难点。并突出体现了本单元的训练要点。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詹天佑的杰出才干,我还准备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出詹天佑根据不同的山势,创造出两种不同的工作方法。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辅之以生动、极富感染的语言表述,紧扣重点词、句细嚼慢咽。让学生在紧张、极富感染、深受

7、教育的课堂气氛中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说学法1、读悟结合,悟情悟境。2、资料链接,让学生收集詹天佑和当时的社会背景的资料。3、画图法,让学生通过画图促进学生对两种开凿隧道的办法。4、表演法,对于“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妙处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可先通过理解,观看多媒体的演示后组织学生表演,理解其中的妙处。这篇课文分两个课时教学: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学习一二部分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第二课时重点学习第三部分,体会他的杰出与爱国。下面着重说说第二课时。说教程 在揭示课题,明确要求,初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一、找出中心句,理解文章思路 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本

8、文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并以此为线索,让学生找出詹天佑的杰出与爱国具体体现在哪件事上。(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之事)接着,想想这部分的前后各写了什么?学生以此作为分段的依据,理清文章的思路。 二、给合训练点,讲读第二段 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围绕詹天佑“在怎样的情况下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这一问题,抓“阻挠、要挟、嘲笑”的分析,从“阻挠、要挟、嘲笑”的意思理解,该是怎样阻挠的?阻挠不行就要挟,怎样要挟?目的是什么?以及嘲笑什么?结合训练点深入理解这一段。 三、突破难点,讲读第三段 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之事,课文第三段选择了三方面的典型材料,即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

9、后两方面的学习是课文的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理解“勘测线路”之后,运用这种方法,自学“开凿隧道”与“设计人字形线路”两部分内容,让学生在学习上真正起到主体作用?先谈“勘测线路”这一部分的教学设想。 、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遇到哪些困难? 、他是怎样克服的? 、概括说话,从詹天佑勘测线路的表现,说明了什么? “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运用上面的方法进行自学即“勘测线路”这一训练方法提出的三个问题,让学生自己搞懂这两部分的内容。也就是詹天佑在“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时遇到哪些困难?又是怎样克服的?从中说明了什么?不过,这里的难点,学生可能产生这样的疑问: 中部凿井法是怎么回事? 火车在“人”

10、字形线路中怎么上坡? 由此设计了这样的教学过程来突破难点: 中部凿井法: 开凿隧道一般采用什么方法?(在黑板上挂两端凿进的平面示意图,目的是让学生搞清凿井的与凿进的不同之处。) 学生读“中部凿井法”的内容。 学生在玻璃片上画出平面示意图。(注意让学生画,自己动手操作。) 评议学生画的示意图。可能出现学生将山画得太高,像居庸关的山势,要求再读课文后修改。 “人”字形线路。 出示“人”字形线路图和剪好的火车模型。 学生根据书上的说明上台演示。 说明两个火车头推拉的情况,并展开讨论。这样,难点容易突破。 四、反复朗读,激发民族自豪感 从京张铁路修筑成功,验证了詹天佑杰出的才能和对祖国的热爱。通过反复

11、朗读从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励学生刻苦学习,为祖国建设作出贡献。教学反思一、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本节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营造出和谐的多媒体网络环境,为思维训练提供了良好的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信息资源库,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进行“自主、协作学习”,通过人机交互学习和认知材料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经历“学习总结交流”这一过程,进行了知识的再建构,从而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提高了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课前查找詹天佑的资料,课上感悟詹天佑的爱国精

12、神和杰出才干,面对互联网上和教师提供的网页课件中大量的信息,能够进行搜集、浏览、筛选和分析利用,从而提取有效信息,这一过程中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就不断地得到了提高。 三、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 新型的教学结构强调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则成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为学生创建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信息资源平台,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灌输,学生接受的状况,建立了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 总之,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利用大量资料制作的专题性学习网页,丰富充实了课文内容,使学生自主探究成为可能。因此,专题性学习网站犹如一桌桌丰盛的精神大餐,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多元营养,它改变了固定、封闭、单调的传统教学模式,构建了变化、开放、多样的现代教学模式,成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一种有效途径。如何在信息技术这条快车道上前行,我愿与在座的各位老师共同探索,共同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