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必修课内诗歌鉴赏考点专题训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必修课内诗歌鉴赏考点专题训练.docx(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统编版必修课内诗歌鉴赏考点专题训练(2020上海市徐汇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各题。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1这首诗从内容及音乐表现形式上来看,属于_ 2对作品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主要运用赋的笔法。B本诗采用重章复沓的形式,在回环往复的音乐节奏中,展现妇女们集体采摘的欢乐场景。C“采采”形容芣苢生长特别茂盛,“采之”写出采收芣苢的劳动过程。D采芣苢的动作变换,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也写出了劳动妇女采摘劳动的劳累与心酸。3清人王夫之姜斋诗话中说这首诗“从容涵
2、泳,自然生其气象”。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芣苢所写的劳动场景。 【答案】1风2D3在田野上的芣苢长得多么茂盛,妇女们都去采芣苢, 手提衣襟满满装,边采野菜边歌唱,兴奋快乐,满载而归。【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题材的分析把握能力。首先把握内容。芣苢出自诗经,是一首劳动的欢歌,是当时人们采芣苢时所唱的歌谣,诗中写出了整个劳动的过程和场面,充满了劳动的欢欣,洋溢着劳动的热情。然后回顾诗经内容的分类和各自的特点。诗经从内容上分风雅颂三部分,风出自各地的民歌,有对爱情、劳动等美好事物的吟唱,也有怀故土、思征人及反压迫、反欺凌的怨叹与愤怒,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
3、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雅分大雅小雅,多为贵族祭祀之诗歌,祈丰年、颂祖德。大雅的作者是贵族文人,但对现实政治有所不满,除了宴会乐歌、祭祀乐歌和史诗而外,也写出了一些反映人民愿望的讽刺诗。颂则为宗庙祭祀之诗歌。雅颂中的诗歌对于考察早期历史、宗教与社会有很大价值。芣苢是写劳动,同时采用复沓的手法反复咏叹,所以属于“风”。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内容、手法的能力。D.“写出了劳动妇女采摘劳动的劳累与心酸”错误,动作的变化表现了越采越多直到满载而归的过程,感受到的是她们欢快的心情。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首先要抓住这劳动场景中的景和人,然后分析景的特点以及人的活动
4、,发挥想象描写这一画面。诗歌中所写的景是“芣苢”,“芣苢”的特点是“采采”,“采采”的意思是“茂盛”;诗歌中所写的人是采摘芣苢的女子,人物的行为是“采”“有”“掇”“捋”。由此可知,这幅画面中,芣苢鲜艳茂盛,妇女们前往这田野采摘芣苢,先是一片一片摘下,接着是一把一把捋下,然后提起衣襟兜起来,最后掖起衣襟兜回来。考生抓住这些进行描绘即可。(2021河南濮阳一高高一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插秧歌杨万里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4下列有关诗词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诗经“六义”指“风、
5、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为诗歌体制,“赋、比、兴”为主要表现手法。B诗经原称诗,它是“五经”之一,“五经”是指易书诗礼乐。C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在古代诗歌中,是形式最活泼、体裁最多样、句法和韵脚的处理最自由,而且抒情叙事最富有表现力的一种诗歌形式。D“诚斋体”是南宋诗人杨万里诗歌风格的特称,杨万里号“诚斋”,故得名。其诗以语言通俗明快、清新自然且富有幽默情趣而自成一家。5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的一、二句以极其通俗生动的语言展示了插秧的繁忙景象。“抛”“接”“拔”“插”四个动词用语直白却极为传神,描绘出全家老少齐上阵,为抢农时忙碌不停的场景。B本诗的三
6、、四句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以“兜鍪”和“甲”借代,暗示抢插稻苗无异于一场战斗。C本诗的五、六与白居易的观刈麦中的“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一样,都表现了农民抢抓农时忘我劳动的心理。D本诗的七、八句是农夫岔开农妇呼唤的答话,极富生活的气息,用生动朴实的语言勾勒出一位时时尽力、事事操心的农人形象。6下列各组对文中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兜鍪:古代战土戴的头盔。 照管:照料,照看。B胛:肩胛,胳膊上边靠脖子的部分。 半霎:极短的时间。C渠:河渠。 朝餐:早饭;吃早饭。D莳:移植。 匝:遍;满。7杨万里的诗被称作“诚斋体”,风格纯朴风趣。请结合本诗简要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4B5B6C7从内容
7、上来看,捕捉场景,新鲜有趣。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生活场景,因而既形象自然,又新鲜风趣,富有生活趣味,只觉一股活泼泼的生活气息从诗中溢出,向人扑来。从语言形式来说,语言自然活拨。这首诗通篇用口语、俗语连缀成句,用毫不卖弄甚至毫不修饰的白描手法,写出农家插秧的情景,那么浅显,那么真实,又是那么生动。从手法来看,想象丰富,设喻风趣。三四句,以笠比盔,用蓑喻甲,形象鲜明,使诗歌有趣活泼,更富有深意:暗赞农民的战天斗地的精神。【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B“五经是指易书诗礼乐”理解错误。古代五经指的是易书诗礼春秋,没有乐。故选B。5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鉴赏诗歌表达
8、技巧的能力。B“以兜鍪和甲借代”理解错误。这里用的不是借代的修辞手法,而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将“斗笠”比作“兜鍪”,即古代战土戴的头盔,“蓑衣”比作铠甲,充溢着一股火药味儿,暗示了冒雨插秧恰如紧张的战斗。故选B。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C“唤渠朝餐歇半霎”,意为:呼唤他们歇息一会把早饭吃了。其中“渠”,他、他们,代词。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风格的能力。首先,在诗歌内容上,诗歌所描写的内容都是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生活场景,富有生活气息,如“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描写全家参与插秧的劳动场景;“雨从头上湿到胛”是言雨势之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
9、腰只不答”,一“唤”与一“不答”,给紧张的插秧场面以灵动的点染,极富生活情趣。其次,在语言形式上,语言接近口语,自然活泼,使诗幽默活泼。如写农家全家插秧的劳动场景时,写田夫“抛”秧、田妇“接”秧,小儿“拔”秧、大儿“插”秧,这些描写,毫无修饰,朴素自然,通俗易通,明白如话。最后,在艺术手法上,诗人巧用修辞,生动形象。如诗的颔联诗人别出心裁地将“斗笠”比作头盔、“蓑衣”比作铠甲,比喻新鲜,冒雨插秧恰如一场紧张的战斗,写得生动活泼,表现出农民雨中插秧不辍的艰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让人如临其境。(2021广西藤县第六中学高一期中)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完成各题。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
10、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宴,心念旧恩。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8对“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月明”四句既是准确而形象的写景,同时也是深刻的比喻。B用“乌鹊”比喻贤才,希望群贤毕至。C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来启发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边来。D这四句诗采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表
11、现曹操求贤若渴。9对“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因怜贤才的无所依托,渴望其归己。B诗人以山海作比,引“周公吐哺”的典故作勉励,表明自己求贤不懈的耿耿赤诚。C诗人希望开创一个“天下归心”的大好局面。D诗人求才若渴,以古人自况,表明自己已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圣明君主,但却有未显声名之意。10在此诗中,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案】8D9D10全诗通过对人生短暂、贤才难得、功业未成的感叹,表现了作者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分析】8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D.“这四句诗采用赋的手法,直陈其事”错误。“乌鹊南飞”运用比喻
12、手法,“乌鹊”是指那些犹豫不定的人才,他们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时无所适从。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故选D。9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句内容的能力。D.“表明自己已成为天下人心目中的圣明君主,但却有未显声名之意”错误。“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突出地表现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要像周公那样热切殷勤地招纳贤才。故选D。1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思想感情的能力。这首诗是曹操的言志之作。按照诗意可分为四节。开头八句,作者强调他非常发愁,愁的原因是苦于得不到众多的“贤才”来同他合作,一道抓紧时间建功立业。接着八句情味则更加缠绵深长。“青青子衿,悠
13、悠我心”,直接比喻了对“贤才”的思念,他那“求才”的用心十分周到,的确具有感人的力量。第三个八句是对以上十六句的强调和照应。前曹操在这里进一步表示,他的求贤之心就像明月常行那样不会终止,人们也就不必要有什么顾虑,早来晚来都一样会受到优待。最后八句,曹操以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启发他们,不要三心二意,要善于择枝而栖,赶紧到自己这一边来。最后四句画龙点睛,明明白白地披肝沥胆,希望人才都来归顺,确切地点明了此诗的主题。诗人忧患时间苦短,就是要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渴慕贤才,就是渴望统一天下,建功立业。综合起来全诗通过对人生短暂、贤才难得、功业未成的感叹,表现了作者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的
14、进取精神。(2021新疆额敏县第二中学高一期中)阅读归园田居其一,完成下列小题。归园田居其一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11下面对归园田居其一一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用“羁鸟”和“池鱼”作对比,说明自己跟“羁鸟”和“池鱼”一样早有摆脱官场束缚、返回田园隐居的强烈愿望。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对“羁鸟”“池鱼”的热爱。B“守拙”的“拙”,即朴拙,含有不学巧伪、不争名利的意思,与世俗的虚伪机巧相对,表明了陶渊明对官场虚伪机巧的极其厌恶。C前四句是近景。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这些平平常常的景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D后四句是远景。在这里,不仅流露出诗人对田园风光的由衷喜爱,而且这纯朴、幽静的田园景色与虚伪欺诈、互相倾轧的上层社会形成了鲜明的对比。12在归园田居其一一诗中,诗人采用什么手法来展现田园风光?诗作的点睛之笔“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案】11A12诗人采用了白描(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表现手法展现出一派宁静和谐而又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樊笼”比喻官场,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