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探方法简介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2390507 上传时间:2022-07-1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63.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探方法简介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物探方法简介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物探方法简介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物探方法简介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物探方法简介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物探方法简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探方法简介(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物探方法简介一、瞬变电磁法简介1、瞬变电磁法技术原理瞬变电磁法(Transient ElectromagneticsMethod, TEM)是以 地壳中岩(矿)石的导电性与导磁性差异为主要物质基础,根据电磁 感应原理,利用不接地回线或接地线源向地下发送一次脉冲磁场,在 一次脉冲磁场的间隙期间,利用线圈或接地电极观测二次涡流场,并 研究该场的空间与时间分布规律,来寻找地下矿产资源或解决其它 地质问题的一支时间域电磁法。下图即为瞬变电磁法原理的图解。2、瞬变电磁法应用领域瞬变电磁法施工简便、低阻探测能力强、精度高、探测深度大(地 面1000m、井下150m),井下、井上均可施工。具有许多传统直流电

2、 法不可比拟的优点,可应用于:地下水探测。瞬变电磁法可用于找水、咸淡水区分、地下电 性分层、圈定地下充水溶洞;寻找金属矿床;煤层顶底板富水性探测、巷道迎头超前探、圈定煤层采空(塌陷)区; 陡倾角、断层、岩脉等地质构造探测。二、高密度电法简介其原理与普通电阻率法相同,不同的是在观测中设置了高密度的 观测点,工作装置组合实现了密点距陈列布设电极,是一种阵列勘探 方法,现场测量时只需将全部电极(几十至上百根)置于测点上,然 后利用程控电极转换开关和微机工程电测仪便可实现数据的快速和 自动采集,增加了空间供电和采样的密度,提高了纵、横向分辨能力 和工作效率。在众多直流电阻率方法中,高密度电阻率法以其工

3、作效率高、反 映的地电信息量大、工作成本低、测量简便等突出优势,在物探领域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要应用于: 寻找地下水、管线探测、岩土工程勘察; 煤矿采空区调查,煤矿井下富水性探测; 水库大坝的坝体稳定性评价、坝基渗漏勘查、堤坝裂缝检测、 建筑地基勘探; 涵洞和溶洞位置勘查、岩溶塌陷和地裂缝探测三、矿井直流电法简介主要应用于井下,其原理与地面直流电法相似,不同之处为:矿 井直流电法属全空间电法勘探、采用本安防爆设备,它以岩石的电性 差异为基础,在全空间条件下建立电场,使用全空间电场理论,处理 和解释有关矿井水文地质问题。矿井直流电法主要应用于井下巷道顶底板构造和富水性探测,井 下巷道迎

4、头构造和富水性超前探测。近年来,随着矿井防治水工作的不断加强,井下富水性预测、预报需求增多。矿井直流电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探测手段获得了广泛应 用。四、超前探超前探,即对巷道迎头前方一定范围进行探测,对巷道迎头前方 的构造、富水体发育情况作出预测预报。超前探显著降低了巷道开拓 过程中遭遇水害的几率,大大节约了巷道开拓成本,同时,超前探施 工简便、精度高,因此,越来越受到矿方欢迎。常见的超前探施工方法有三种,即直流电法、瞬变电磁和矿井震 波,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需针对现场条件选择,或三种方法同时施 工,进行综合解释。其中直流电法探测距离约为80m左右;瞬变电磁 探测距离较大,可达150m ;矿井震波

5、偏重构造探测,探测距离可达 200m。五、矿井震波勘探简介矿井震波勘探采用弹性波勘探原理,利用震波(地震及声波)为 弹性波波源,经仪器接收和初处理后,再经过软件解析系统解释,并 结合地质基础资料综合分析确定异常界面,最终达到定性和定量解决 各种地质问题的目的。矿井震波勘探主要是对各种构造问题进行探 测,其应用范围为:顶底煤厚及前方构造实时剖面探测;巷道围岩松动圈探测; 工作面内断层及隐伏构造探测; 陷落柱探测; 巷道迎头超前探测; 老空区探测; 底板岩层完整性特征评价;基岩界面及起伏形态探测;锚喷大巷安全性评价。六、音频透视简介音频透视也是直流电法的一种,它是利用各种岩(矿)石之间存 在的导电

6、差异,通过专门仪器观测人工电场的分布规律来达到解决地 质问题的目的。音频透视主要应用于井下,通过改变供电频率,可以 对工作面顶板以上或底板以下区域进行多达四个不同深度层面的富I. 1 .1水性探测b最大探测深度可达90m?与只能探测巷道剖面的其它方法 相比占探测范围大、立体性强、信息更力按 牧X1音频电透视采用“单极一偶极”法,即在5 电另一巷道内接收,供电点为单极电源(A), 间的电位差(M、N分在巷道的两邦,见下图 供由.点,接收点为10M点,对应每一供由.点. 接收。然后,将供电和接收交换巷道,采用相同方法测量(见下图) 血1供 电Af巷道辺七、三维地震简介三维地震是在二维地震技术基础上

7、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20世 纪70年代开始使用三维地震技术。我国三维地震技术在20世纪80 年代迅速发展起来,现已形成包括野外资料采集、室内资料处理和成 果解释的一整套技术体系,在煤田、油气勘探开发中发挥着越来越重 要的作用。三维地震是将地震测网按一定规律布置成方格状或环状的 地震面积勘探方法,能大大提高地下共深度点(指炮点和检波点连线 的中点)的数量、更真实地给出地下地质体形态。它可从三维空间(立 体的)了解地下地质构造情况,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剖面的、平面的, 立体的地下地质构造图象,大大地提高了地震勘探的精确度。三维地震主要研究地下构造、地层和岩性特征。现在,煤田地震 勘探已成为煤矿开发阶段

8、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识别断层及其它构 造、预测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带、解释煤层变薄冲刷带、预测瓦斯富集带、陷落柱位置等。八、无线电波透视无线电波透视法又称坑透,是利用探测目标与周围介质之间的电 性差异来研究确定目标体位置形态,大小及物性参数的一种井中物探 方法。所用频率属高频频段,一般为一百千赫至几十兆赫。无线电波 遇到电性不同的目标体时会发生反射、折射、透射、边缘绕射以及对 波的吸收等现象,因而改变了场的分布形态。不同介质对电磁波吸收 程度不同,真空不吸收电磁波,高阻岩石对电磁波吸收较弱,低阻体 对电磁波吸收较强。因此,无线电波透视法是通过研究电磁波在坑道 间的传播特性和被介质吸收的情况来寻找圈定各种目标的。无线电波透视法主要应用于探测工作面内构造如陷落柱、断层、 煤层变薄区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