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导则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2334798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温州市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导则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温州市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导则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温州市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导则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温州市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导则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温州市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导则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温州市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导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温州市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导则(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温州市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导则Wenzhou Guideline on the Design of Municipal Landscape (试行)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3年12月温州市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导则Wenzhou Guideline on the Design of Municipal Landscape (试行)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3年12月编委会成员单位主编单位:温州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编制单位:温州设计集团参编单位:温州勘设协会 温州城投集团 温州名城集团编委会成员主 任:周守权副 主 任:陈高鲁主 编:吴延平副 主 编:孙映云 方 岚道路编写:黄伟明 许贻艺

2、 邵 碧 汪捷敏 吴 璟 吴安定 张梅林 张 杰 官月圆 徐 琳李展平桥隧编写:吴立峰 管 乐 谭兴丰 郑达聪摄 影:刘 俊 邵 碧 张 杰主 审:金国平审查人员:陈春雷 罗昊进 邱 克 林周朱 赵国权文 件目录1 总则12 道路22.1 景观元素22.2 分级与类型22.3 平纵横设计32.4 宁静化设计52.5 人行道及过街通道62.6 车行道分隔带72.7 机动车禁止开口路段72.8 停车设置82.9 地面铺装92.10 路缘石102.11 树池112.12 井盖123 桥隧133.1 桥梁总体133.2 交通性桥梁143.3 景观性桥梁143.4 桥梁栏杆153.5 其他附属设施153

3、.6 桥下空间163.7 桥梁绿化173.8 隧道洞门173.9 隧道洞内184 环境194.1 水域相关构筑物194.2 水体194.3 艺术小品204.4 植物配置204.5 驳岸设计215 设施235.1 公共服务设施235.2 交通设施235.3 市政设施245.4 安全设施255.5 无障碍设施265.6 照明设施275.7 导向标识285.8 广告设施281 总 则1.0.1 为了指导管理部门和设计单位正确掌握市政工程景观设计的理念、原则和方法,落实建设“美丽山水智城”的目标,促进市政工程设计与景观设计更好衔接、融合,提升市政工程建设文化内涵,特制定本导则。1.0.2 本导则遵循国

4、内现行的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城市桥梁设计规范、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等规范和其它相关法规,依据温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并结合我市历史、经济、文化、环境等特点制定,具有适用性和指导性。1.0.3 市政工程景观设计应坚持以下原则:1体现以人为本、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原则,对道路、桥隧景观整体进行美学设计;2体现温州地域文化、风土人情的个性和魅力,融入温州历史记忆、塘河文化等元素,提高城市文化品位;3 符合交通安全、适用耐久、技术先进、量力而行的要求;4坚持因地制宜,降低维护成本,鼓励设计节能、降耗型路面;提倡以适合本地区乡土植物为主的绿化配置。1.0.4 本导则适用于温州市区范围内的市政工程建设

5、项目(含新建、改建、扩建)设计,各县市可参照执行。2 道 路2.1 景观元素2.1.1 功能性元素:隔离带、路障、路灯、座椅、应急电话亭、邮筒、垃圾箱、公交站台、地下道口、人行天桥等。2.1.2 景观性元素:行道树、绿化带、水体、地面铺装、公共艺术等。2.1.3 导向性元素:交通标志、路标、路牌、公共信息亭、地面标志等。示例:2.2 分级与类型2.2.1 分级:依据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交通功能以及对沿线的服务功能,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级。2.2.2 类型:依据区域规划的定位,道路类型可分为景观性道路、生活性道路和交通性道路。2.3 平纵横设计2.3.1 平纵设计应满足下列要求:

6、1平纵设计应满足行车安全、舒适并应综合考虑文物保护、环境景观等因素;2平纵线形设计应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平面顺适、纵面均衡;3 景观性与生活性道路应与区域公共系统紧密联系,应优先考虑行人的便利;4 交通性道路应与道路等级相匹配,方便车流疏散,同时应设置安全便捷的过街通道连接道路两侧人行系统。2.3.2 横断面布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 应根据道路等级、类型、红线宽度、交通组织和建设条件等,合理划分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车带、设施带、绿化带等宽度,同时应满足地下管线综合布置要求;2 交通性快速路、主干路路幅宜采用四幅路布置,道路绿地率的计算应将周边的绿地统一计入;3 生活性、景观性主干路宜采

7、用单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布置,绿化带的宽度适宜组合式造型布置;4 生活性、景观性道路宜考虑慢行系统设计;5 人行道上设置自行车专用道时,自行车专用道与人行道应采用零高差,自行车专用道宜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铺装;6风景区道路不宜大量挖填,应保护天然植被;景观设计宜采用借景,将道路融入自然风景。示例: 见市政景观图集73-80页交通性干道断面示意图生活性道路断面示意图景观性道路断面示意图2.4 宁静化设计2.4.1 交通流量较少的居住区道路宜为宁静化交通设计,应采取措施降低车辆行驶速度、减少噪音污染、保障居民安全、提升环境质量、强化行人路权形成连续便捷的步行系统。2.4.2 宁静化交通设计主要方法有

8、:缩窄交叉口、抬高人行横道线、设置特殊标识等。 示例:道路交叉口机动车道缩窄平面示意图2.5 人行道及过街通道2.5.1 从建筑到路缘线,人行道一般可分为三个部分:建筑前区域、活动区域和道路设施区域。2.5.2 依据道路类型和周边环境,确定人行道的相对位置和最窄宽度。生活性主、次干路不宜小于3.5m,交通性主、次干路不宜小于2.5m,主、次干路的设施带宽度不宜小于1m。2.5.3 活动区域不应设置任何构筑物,并形成连续、无障碍的完善步行系统。2.5.4 建筑前区域和道路设施区域可设置公用服务设施、市政交通设施、导向标识、公共艺术等,并宜规则整齐布置。2.5.5 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应结合周边建筑

9、,进行一体化设计。2.5.6 人行驻足区和非机动车等候区设置遮阳棚时,遮阳棚立柱宜采用单悬臂立柱。示例: 见市政景观图集81-92页 建筑前区域 活动区域 设施带建筑前区域 活动区域 设施带人行道平面布置示意图人行道断面示意图2.6 车行道分隔带2.6.1 分隔带分为:绿化分隔带和防护栏。2.6.2 分隔带选择应结合道路等级、类型,确定隔离形式、宽度、种植。2.6.3 绿化分隔带应符合下列要求:1 交通性的主干路,中间分隔带的宽度不宜小于3m,宜种植胸径大于10cm乔木并加灌木,避免眩光干扰;中间分隔带不应布置成开放式绿地;2 生活性与景观性的主干路,两侧分隔带的宽度不宜小于2.5m,绿化配置

10、应多样化;3 人行横道或道路出入口断开的分隔带的端部应满足停车视距要求。2.6.4 防护栏应符合下列要求:1 交通性的主干路,中间防护栏应设置混凝土护栏基座,宜为25(高) 50(宽)cm;护栏高度宜为110cm;2 生活性与景观性的道路护栏应考虑造型美学设计,可采用温州地域文化题材的画面装饰,护栏高度不宜小于80cm。示例: 见市政景观图集93-96页2.7 机动车禁止开口路段2.7.1 机动车禁止开口路段的设置是在保障城市交通正常运行的前提下,提供安全、便捷的步行系统。2.7.2 禁止开口路段的划定应考虑周边交通系统的合理组织,应符合道路交叉口安全距离的要求,并结合周边道路的形式、性质以及

11、沿街建筑的功能进行统一考虑。示例:商业街机动车禁止开口路段示意图2.8 停车设置2.8.1 停车设置是指对道路内机动车、非机动车、公交等社会车辆以及临时停靠的停车需求。合理的停车设置对保障城市交通顺利运行、出行便利,形成高质量的城市环境品质。2.8.2 单向行驶的道路路侧设置小车停车泊位时,道路通行宽度不宜小于5m,双向行驶的道路路侧设置小车停车泊位时,道路通行宽度不宜小于12m。2.8.3 人行道设置停车泊位后余宽不宜小于2.5m。2.8.4 停车泊位设置应考虑人行的安全、便利、舒适且符合街景的要求。2.8.5 停车场地宜考虑多时段、多功能使用的可能性,应结合绿化布置和铺装设计,形成宜人的停

12、车空间(如生态停车场等)。示例: 见市政景观图集97-100页生态停车示意图沿街地面停车布局2.9 地面铺装2.9.1 地面铺装是指道路、广场、滨水、停车场等硬质铺地形式。2.9.2 地面铺装的材料应满足所有人群安全使用的要求。2.9.3 地面铺装的质地、色彩、尺度和拼装图案等应融入温州地域文化元素,并与道路其他设施要素进行一体化的设计。2.9.4 铺装材料应满足强度、耐磨、防滑的要求,不应采用无防滑措施的光面材料,同时考虑造价、维护成本和生态环保等问题,宜选择可再生的材质。2.9.5 在保证强度要求的基础上,透水砖人行道基层宜采用生态性做法(如半刚性基础设置排水孔)。2.9.6 设计要求:1

13、景观性道路:依据周围不同环境及主题,宜选用多样化地面铺装;2生活性道路:铺装材料宜采用透水砖、花岗岩(人工凿毛)、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等;3 交通性道路:铺装的构形图案宜简洁,色彩不宜太复杂。宜采用透水砖、花岗岩等砌块类铺装材料。示例: 见市政景观图集101-108页2.10 路缘石2.10.1 路缘石是铺设在路面边缘或路面界限的界石。2.10.2 分类及作用:路缘石分为平缘石、立缘石。平缘石的作用是标定路面范围、整齐路容、保护路面边缘;立缘石的作用是标定车道范围及引导排除路面雨水。2.10.3 路缘石材料有天然石材、混凝土、砖、木材等,应优先使用本地石材的路缘石。2.10.4 依据道路的分类,

14、路缘石的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景观性与生活性道路:路缘石的形式设计宜多样化,材料可选择多种材质混合使用,缘石厚度不宜小于18cm;2交通性道路:路缘石应选择强度高、宜加工的材料,如本地的天然石材。示例: 见市政景观图集109-112页路缘石示意图2.11 树 池2.11.1 树池是铺装的地面上栽种树木的区域,应在树木的周围保留一块没有铺装并且可透水的区域。2.11.2 树池框的材料宜采用石材、金属、木、砖等。2.11.3 树池分类:1 按照树池形状,可分为方形树池、圆形树池、弧形树池等;2 按照树池边缘高度与周围地面的高低,可分为平行式树池、凸形树池等;3 按照树池内部覆盖物的不同,可分为硬质覆盖材料树池、软质覆盖材料树池等。2.11.4规格与间距:方形树池,内框净尺寸应不小于120120cm;当人行道宽度小于2m时,可采用矩形树池,内框净尺寸不宜小于100180cm;圆形或弧形时,内径不宜小于120cm。最小种植间距应不小于4m。2.11.5 设计要求:1 景观性道路:结合景观定位,以美学为首要原则,适当与风俗民情相结合;2生活性道路:人行道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