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玉》教案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62306151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香玉》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香玉》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香玉》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香玉》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香玉》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香玉》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香玉》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香 玉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感受女性形象之“美”2、体味人物之间的“至情”3、了解创作主旨,“孤愤”如何理解,由“至情”和“女性美”的角度探究香玉所寄托的“幽情”教学重难点:对所寄“幽怀”的理解与把握教学方法:讨论法,合作探究法教具选用:多媒体课件,音频说聊斋教学步骤一、听歌曲说聊斋创设情境二、导入 1我们听的歌曲题为说聊斋,今天我们一起说说香玉中的人与情,解一解作者的“幽怀”。(板书:谈“情”说“人”解幽怀) 2 聊斋志异自问世以来三百多年间广为流传,曾被誉为 “ 风行天下,万口传诵” 的“ 一代杰作”! ,形成“几乎家有其书”的气象。那么聊斋志异为什么会如此受人欢迎?我

2、们今天就来尝试探究一下其中原因。三、品“美”文-解读文本(一)情节之美跌宕起伏,荡气回肠。过渡:读完了这篇文章后,给我的最大感受是一个字“美”,今天我想让同学们和我一起来感受下这篇小说“美”在哪里。让我们先进入小说的情节,看看这篇小说写了什么内容。1、 请学生复述故事情节,划分段落 一个姓黄的书生坐在崂山下清宫里读书。院里有几棵耐冬和几株牡丹。一天,黄生看见一穿白衣的女子在花丛中若隐若现,后来又看见一个穿红衣的女子。于是他对白衣姑娘顿生爱慕之心。并且作诗数首以寄相思之情。终于感动女郎并与其成其好事。女郎告诉他,自己叫香玉,红衣的叫绛雪。有一天,园里的一株牡丹被买走,黄生方知香玉是花精。后来,黄

3、生得知牡丹枯萎死去,就作了50首情诗悼念香玉。终于感动花神,让香玉重生。在香玉柔弱生长的时候,绛雪就陪黄生读书。最终,香玉完全恢复,和黄生过上了夫妻一样的生活。10年后,黄生死去。他死前说,我死了会变成牡丹花下的一株红色花芽,长五瓣叶子。果然如他所说。3年后,道士的徒弟把黄生化身的牡丹砍掉,随后,园里的耐冬和牡丹相继徇情而死。开 端(1):宫中读书,黄生邂逅二女郎发 展(2):香玉不测,绛雪为友伴黄生再发展(34):至情感天,黄生细心护牡丹高 潮(5):香玉再生,二情依依再续缘结 局(6):眷眷情深,黄生二女共生死2、情节很美,“文似看山不喜平”,这篇小说情节上的最大特点恰恰就是-“跌宕起伏”

4、,请同学来说一说小说的情节为什么说是“跌宕起伏”的?(二)人物之美性格鲜明,色彩特异通过分析,我们看到这篇小说的情节很美,其实文中的人物也是很美的,我们来一起说说文中的人物。(板书:人)文中的主要人物有哪几位?(黄生、香玉、绛雪)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男主人公黄生。1、黄生有文才,有至情(1)黄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文中的两位女主人公其实对黄生都有过自己的评价,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找出来?明确:“不知君骚雅士”;“不知君固至情人也。”(2)黄生有文才,有至情,不知道从文中的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找并划出分别展现其文才和至情的描写)2、香玉和绛雪过渡:请找一找对二位女子的描写,并说一说,在作者的笔下,香玉和

5、绛雪是怎样的女子?(1)首先两位女子都是花妖,一个是牡丹花妖,一个是耐冬花妖,作为花妖,自然具有花地特点,花的最大特点是什么?(美丽)我们来看看文中的香玉和绛雪美不美?明确:首先外貌很美。(板书:美)(2)人美不仅美在外表,更重要的还是要有内在美,我们来看看她们的内在美不美呢?(分组找对香玉和绛雪的直接及间接描写并结合情节,四人交流讨论,可以两人分别找,两人分别说)明确:香玉:热烈多情, 感情挚烈,温顺妩媚,爱情至上绛雪:善解人意,矜持庄重,友善清雅,友情至上香玉中,蒲松龄对书中主人翁的爱情的描绘投入了浓重的笔墨。而这种生死相依的爱情是以“才情”和“至情”为前提的,篇中反复强调的是“才”与“情

6、”。黄生如果不是对香玉、绛雪“爱慕弥切”,也不会“女郎忽入”。但是,只是一往情深,唯愿白头到老,而胸无半点文墨,愚钝不文,没有善于表达“无限相思苦”的文才,那也无济于事。因此,“至情人”和“骚雅士”是黄生获得香玉和绛雪爱情的两大法宝。不仅如此,蒲松龄在作品中更是强调了“才气”和“至情”还是心灵和人际关系的两大法宝。尤其是“至情”,黄生原不知香玉和绛雪是花妖,是得知蓝氏掘走了“白牡丹”,才知道香玉乃是花妖。但他并不以异类而震惊,厌恶,而是“怅惋不已”,“怅惋”的是恨不早知,未能及早的保护,这是真正的爱情。又听说牡丹到蓝家后,“日就萎瘁”,以至凋谢,他就“恨极”,作哭花诗五十首,日日临穴涕清。这种

7、生死不渝的深情,才改变了绛雪的“年少书生,什九薄幸”的看法,净化了绛雪的心灵。 有意味的是“至情”不仅使绛雪自省,也进化了黄生的心灵。黄生一开始还是有庸俗气的,还是有点轻薄,他一看到美丽的女子就偷看,就“暴起”“追过短墙”。和香玉结成连理后,又“每使邀绛雪来,辄不止,生以为恨。”“得陇望蜀”,好象对香玉的爱情并不专一。后来,香玉死了,绛雪来吊,他对绛雪讲“无福可消双美”,可见他还是想消受“双美”的,一种占有欲跃然纸上。可是,他听了绛雪的正言相告:“妾与君交,以情不以淫”。“相见之欢,何必在此”。绛雪这种深沉的感情感化了黄生,使他化庸俗为高尚,化鄙亵为纯洁,使黄生的心灵得到了难以言喻的后难为继的

8、洗涤和净化。 香玉篇中,更难忘的是绛雪,她是一个“冷美人”。香玉如此描述绛雪的性格“绛姐性殊落落,不以妾情痴也”。她的所作所为也确实不是一个寻常女子所为。她和香玉对男人的看法不尽相同,香玉认为只要是“骚雅士”(有才)就可以“无妨想见”,托付终身。而绛雪却认为男子不仅要有才,更应该是“固至情人也”才肯“入室”,以身相许。同时,她对男女爱情的态度也和香玉有区别,香玉是慕才钟情与黄生,“遂相狎”。“愿如梁上燕,栖处自成双”。而绛雪知黄生“固至情人也”,始属意与黄生。但她认为男女相爱可以“以情不以淫”当黄生“欲与狎”她则认为男女“想见之欢,何必如此”,她和黄生在一起总是“至则宴饮唱酬”仅“慰君寂寞耳”

9、。她和黄生的爱情更着重于精神上的结合。同时,她在处理友情、爱情时也与常人不同,她在香玉死后,在黄生深情的感召下,在香玉的托付下,取代了香玉的位置,绛雪自己也说:“日日代人作妇”,这时她是黄生的妻子,是香玉的“替身”,是第三者,是一个胜利的第三者。但当香玉死而复生,她又退而为友,同时,心中依然保持这份爱情,忠于友情,至死与黄生、香玉共守一生,同生同死。在她的身上,折射出蒲松龄对男女关系的深层次的人性的理解。因为,封建思想强调“贞操”,女性一经与男子发生性关系,如果不成为夫妻,就是大逆不道,是要受到万世唾骂的。而绛雪恰恰不同,她在黄生“至情”的感召下,觉得应该成为他的“妻子”,给他以精神上的慰籍,

10、而不计较名份,发生过性关系的可以是妻子,也可以是朋友,该是妻子时是妻子,该是朋友时是朋友,妻子和朋友是可以转换的,何时转换,主要由情决定,这与封建贞操观大相径庭。绛雪这个“至情至性”的女子的所作所为,就是在今天,也具有“惊世骇俗”的意义。 时代已进入了21世纪,随着人们对爱情的质量追求,会对男女爱情中“情”的理解赋予新的内涵,但是“至情至性”,追求真情永远是爱情的主题。所以,聊斋.香玉中所体现的思想和审美价值对今天的社会依然具有现实的意义,具有强烈的艺术生命力。(三)情感之美-一往情深,生死相依(1)故事中的三位人物性别不同,身份不同,性格不同,关系也不同,一个为妻,一个为友,但是三个人有一点

11、是相同的,请问什么相同呢?明确:对感情都非常真挚。(板书:情)(2)为什么这样说?(找同学谈一谈)明确:香玉为爱而生,为爱而死,黄生为爱而生,三人最后相依而死,可谓都是“至情”之人。香玉与黄生的爱情,生死不渝;绛雪与黄生和香玉的友情,至诚至真。(板书:至)小结:通过分析,我们了解到了这篇文章的“美”之所在,情节美,人物美,而人物间真挚的感情更美。三、明“幽”情-探讨主旨1、为何要写“至情”?引用材料:“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 聊斋自志注:孤愤:韩非所著的书篇名。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悲廉直不容于邪枉之臣,观往者得失之变,故做孤愤。司马贞索隐:孤愤

12、,愤孤直不容于时也。后以孤愤谓因孤高嫉俗而产生的愤慨之情。 学生看,过渡,在聊斋自志的这句话中,我们明确知道作者写作聊斋是有所“寄托”的。问1.作者要寄托什么?寄托一种“孤愤”之情。(孤单,悲愤)但是香玉主要写的是情之至,人之美,又是怎样寄托“孤愤”之情的呢?(1)补充材料一:“蒲松龄的真实生活”家徒四壁妇愁贫,一人在外情孤苦。 一生始终挣扎在贫困线上。为了生计,做了45年的私塾先生,与妻子儿女长久分离,孤苦无依,再加上他本人性格耿介,交际范围狭小,所以朋友很少。诗句:“ 此生所恨无知己,纵不成名未足衰。” 偶感 “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聊斋自志讨论1:从蒲松龄的生活境遇看,他为什么要赞

13、颂“至情”?明确:在孤独寂寞中,抒发自己个人对友情、爱情的渴望。补充材料二:辛酸科举路漫漫,社会黑暗民生苦v 康熙年间实行文化专制,大兴文字狱,继承明科举制度。 v 蒲松龄为了温饱,挖空心思,一辈子用几十年的时间参加科举考试,屡战屡败,屡败屡战。19岁成秀才,72岁补为岁贡生,可谓饱受科举制度给自己带来的精神之苦。v 蒲松龄生于明末,成长并生活于清初,当时社会急 剧动荡。由于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清军的烧杀掳掠,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城市凋敝,田园荒芜,白骨蔽野,遍地疮痍。在蒲松龄出生前后,他的家乡山东几乎年年发生水旱蝗灾,以至于“人相食”,有些省区甚至“父子兄弟夫妻相食”。 讨论2:我们从材料可以

14、看出蒲松龄的悲剧其实是由什么造成的?是他自己吗?蒲松龄少就以文才而出名,但是结果怎样?并且我们看到他所处的明末清初的社会又是怎样的社会?明确:科举制度残害人的精神,而社会的黑暗又使民不聊生。这样的社会中人们渴求“至情”。补充材料三:封建社会男女感情受到封建礼教的种种束缚v 战国孟子.离娄上:“男女授受不亲,礼也。”v 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v 礼记.曲礼:“男女不杂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栉,不亲授。女子,已嫁而反(返),兄弟弗与同席而坐,弗与同器而食。”v 明沈采千金记第十一出:“多谢客官。自古道男女授受不亲,侍奴家放在地下,客官自取。

15、” 讨论3:封建礼教下的男女能不能拥有文中黄生、香玉及绛雪间真挚的爱情及友情?(不能),封建礼教其实是对这种人间至情的一种限制与压抑,甚至是一种剿灭。从这个角度理解,蒲松龄抒写“至情”又有什么更深的意蕴?明确:更是对整个封建社会几千年来的封建礼教对真情扼杀的一种否定,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不满与反抗。2、为何要把香玉和绛雪描写地如此美丽?过渡:封建礼教是残忍的,它不仅扼杀真情,其实纵观整个封建社会,封建礼教更是扼杀了无数的美丽少女。甚至在历史上包括在文学作品中都产生了很多丑化女性的现象,这更是对女性的一种亵渎。比如,所谓“红颜祸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等等说法,比如文学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刻意丑化,大家能不能举一些出来?(如,水浒传中的潘金莲,阎婆惜,即使是水浒中的女英雄也都是一些丑陋的形象,如孙二娘;西游记中的女妖精们大都残忍狡诈)但是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是怎样的?(香玉、绛雪,美丽善良)(可适当拓展其他女性形象,看时间而定)作者是不是仅仅要表现女子的美丽善良呢?明确:聊斋志异中的女子大多都是美丽善良而又多情的,正是至善至美的化身,所以从这一个层次上说也代表着蒲松龄在黑暗现实中对至善至美的追求,并且赞美女性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