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技术指南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2185775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7.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技术指南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技术指南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技术指南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技术指南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技术指南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技术指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技术指南(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录1、适用范围 -1-2、编制依据 -1-3、术语 -2-4、内容和指标 -3-4.1内容 -3-4.1.1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解译 -3-4.1.2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实地核查 -3-4.1.3全国(省、区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分析 -3-4.1.4全国(省、区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评价 -3-4.2指标 -3-4.2.1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分类指标 -3-4.2.2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与评价指标 -4-5、数据来源与处理 -5-5.1数据源 -5-5.1.1遥感数据 -5-5.1.2保护区边界数据 -5-5.2数据处理 -5-5.2.1遥感影像处理 -5-5.2.2矢量边界处理 -6

2、-6、方法 -7-6.1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解译 -7-6.1.1解译方法 -7-6.1.2人类活动信息统计 -7-6.1.3敏感人类活动斑块中经纬度提取 -7-6.2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实地核查 -7-6.2.1核查组织 -7-6.2.2核查方法 -8-6.2.3核查内容 -8-6.2.4室内修正 -8-6.2.5精度要求 -8-6.3全国(省、区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分析 -8-6.3.1分析方法 -8-6.3.2分析内容 -9-6.4全国(省、区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评价 -9-6.4.1评价方法 -9-6.4.2权重确定 -9-6.4.3影响程度分级 -10-7、专题图制作 -10-7

3、.1制图要素 -10-7.2图例 -11-8、报告编制 -12-8.1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解译报告 -12-8.2全国(省、区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报告 -12-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技术指(南试行)为指导规范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开展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的遥感监测与评价工作,提升全国自然保护区综合监管水平,特制定本指南。1、适用范围本技术指南规定了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与评价的内容指标方法技术流程等。本技术指南适用于利用卫星航空遥感技术对各级自然保护区陆地区域人类活动进行遥感监测与评价工作。2、编制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国务院令第 16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

4、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24号)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 204号)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 253 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 36 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8111号)关于进一步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发2002163 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1063 号)关于加强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环办2004101 号)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国土法字1995117 号)生态环境状况评价技术规范(HJ/T192-2006)3、术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5、用于本指南。自然保护区 自然保护区是指对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物 种的天然集中分布区、有特殊意义的自然遗迹等保护对象所在的陆地、陆 地水体或者海域,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核心区 核心区是指自然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天然状态的生态系统以及珍稀、 濒危动植物的集中分布地,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缓冲区 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外围可以划定一定面积的缓冲区,只准进入从事 科学研究观测活动。实验区 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外围划为实验区,可以进入从事科学试验、教学实 习、参观考察、旅游以及驯化、繁殖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等活动。遥感 遥感是指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一般指运用传

6、感器/遥感器 对物体的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特性的探测,并根据其特性对物体的性质、 特征和状态进行分析的理论、方法和应用的科学技术。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 在自然保护区内,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和提升生活水平,开展的具有一 定规模、对环境产生一定影响的生产、生活活动。4、内容和指标4.1 内容4.1.1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解译在对遥感影像进行数据处理的基础上,采用遥感分类解译的方法,提 取自然保护区各种人类活动信息,对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的面积、数量和 百分比进行统计。4.1.2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实地核查根据遥感监测提取的人类活动斑块的经纬度信息,到实地进行定位、 验证,并记录其所在功能区、建成时间、设

7、施现状、相关审批手续、存在 问题等。4.1.3 全国(省、区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分析根据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监测结果,利用统计学和 GIS 空间分析的方 法,分析:(1)全国(省、区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的总面积、总数量、 百分比;(2)不同功能区人类活动的总面积、总数量、百分比;(3)不同 类型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状况和规律。4.1.4 全国(省、区域)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评价根据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监测结果,对全国(省、区域)内自然保护 区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进行评价,并分析其空间分布状况和规律。4.2 指标4.2.1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分类指标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分类指标和定义如表 1 所示。表 1

8、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分类一类指标定义二类指标农业用地直接或间接为农业生产所利用的土地水田旱地居民点因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城镇 农村居民点工矿用地独立设置的工厂、车间、建筑安装的生产 场地等以及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基础上 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工业区、矿业区工厂 矿山 油罐 油井 工业园区采石场开采建筑石(矿)料的场所采石场 采砂场能源设施利用各种能源产生和传输电能的设施风力发电场 水电站 变电站太阳能电站旅游设施用于开展商业、旅游、娱乐活动所占用的场所旅游用地 高尔夫球场 度假村 寺庙交通设施从事运送货物和旅客的工具及设施港口 机场 码头养殖场在滩涂、浅海、沿江及内陆,养殖经济 动植物

9、的区域海水养殖场 淡水养殖场道路供各种无轨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基础设施铁路 高速公路 普通道路其它人工设施无法准确划分到以上9种人类活动类别中的设施其他人工设施4.2.2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与评价指标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与评价指标如表2 所示表 2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监测与评价指标表内容指标数据源自然保护区人类 活动遥感解译各人类活动面积/数量/百分比解译矢量不同功能区各人类活动面积/数量/百分比解译矢量不同功能区各人类活动空间分布解译矢量自然保护区人类 活动实地核查敏感人类活动经纬度实地核查设施名称实地核查建成时间实地核查设施现状实地核查相关审批手续实地核查存在问题实地核查全国(

10、省、区域) 自然保护区人类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的总面积总数量/百分比解译矢量、实地核查自然保护区不同功能区人类活动的解译矢量、实地核查活动分析总面积/总数量/百分比自然保护区不同类型人类活动空间分布状况解译矢量、实地核查全国(省、区域) 自然保护区人类 活动评价不同干扰程度的自然保护区数量及百分比解译矢量、实地核查人类活动影响程度空间分布规律解译矢量、实地核查5、数据来源与处理5.1 数据源5.1.1 遥感数据监测年成像的 30 米以下、云量覆盖小子 10%且覆盖主要监测区、影 像质量良好的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有条件的地区优先选取10 米以下 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5.1.2 保护区边界数据自

11、然保护区的边界和功能分区。边界数据为 shp 格式5.2 数据处理5.2.1 遥感影像处理遥感影像处理包括波段组合、几何精校正、图像镶嵌与图像裁切等处 理过程。(1)波段组合 原始遥感影像一般都是单波段,需要利用遥感波段组合功能,把单波 段影像组合到一起获得良好的显示效果。(2)几何精校正 原始遥感影像有几何畸变,需要利用地面控制点对遥感图像进行几何 精校正,主要包括方法确定、控制点输入、像素重采样和精度评价。1)确定校正方法:根据遥感影像几何畸变的性质和数据源的不同确 定几何校正的方法,一般选择多项式校正方法;2)控制点输入:一般要求均匀分布在整幅遥感影像上,尽量选择明 显、清晰的定位识别标

12、志,如道路交叉点等特征点;3)重采样:对原始输入影像进行重采样,得到消除几何畸变后的影 像, 一般选用双线性内插法;4)精度评价:将几何精纠正的影像与控制影像套合,检验精度,要 求几何校正精度在1 个像元以内。(3)影像镶嵌 对于面积较大的自然保护区而言,需要多景影像才能覆盖,需要进行 影像镶嵌。1)指定参考图像:作为镶嵌过程中对比匹配以及镶嵌后输出图像的 地理投影、像元大小、数据类型的基准:2)影像镶嵌:在重叠区内选择一条连接两边图像的拼接线,进行影 像镶嵌,要求景与景的接边精度控制在1 个像元以内。(4)影像裁切 镶嵌后的影像需要用自然保护区边界裁切出来,得到每个自然保护区 的遥感影像。1

13、)投影转换:转换矢量边界投影,与纠正好的遥感影像一致;2)影像裁切:利用遥感软件,将影像用保护区边界裁切出来。5.2.2 矢量边界处理矢量边界处理包括投影转换、功能分区赋值等过程。(1)投影转换 当矢量边界与自然保护区遥感影像不一致时,需要将矢量边界的投影 转换成纠正好的影像投影。(2)功能分区赋值利用 GIS 属性编辑功能,对保护区功能分区进行赋值,核心区赋代码1,缓冲区赋代码 2,实验区赋代码3。6、方法6.1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解译6.1.1 解译方法采用遥感解译的方法(包括目视解译与自动分类方法),从遥感影像 上提取自然保护区内各人类活动信息。(1)解译:根据影像的判读标志,如色调

14、(颜色)形状、位置、大 小、阴影、布局、纹理及其它间接标志等,从影像上识别各种人类活动信 息。(2)判读顺序:一般是从影像顶部开始,然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 依次连续判读。(3)判读提取目标地物的最小单元:规定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地类 的面状地类应大于6X6个象元,图斑短边宽度最小为2个象元。(4)属性赋值:在矢量层的属性表中添加人类活动名称。(5)解译数据格式:shp格式。6.1.2 人类活动信息统计利用GIS空间分析的方法,将自然保护区功能分区矢量图层与人类活 动矢量图层空间叠加,统计不同功能区每种人类活动的面积、数量和百分 比。6.1.3 敏感人类活动斑块中经纬度提取提取工矿用地、采石场、能源设施、旅游设施、交通设施、养殖场等 较为敏感的人类活动矢量斑块经纬度,为核查提供依据。6.2 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实地核查6.2.1 核查组织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 感解译结果进行核查。省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对地方级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感 解译结果进行核查。6.2.2 核查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与座谈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对各自然保护区人类活动遥 感监测结果进行实地核查。6.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