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诸子登岘山1.docx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2170160 上传时间:2023-02-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与诸子登岘山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与诸子登岘山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与诸子登岘山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与诸子登岘山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与诸子登岘山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与诸子登岘山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与诸子登岘山1.docx(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与诸子登岘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初步熟悉登临诗的主要特征教学重点:登临诗的主要特征归纳教学难点:理解诗人是如何表达怀古伤今之情的教学方法:朗读赏读拓展背诵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齐背过故人庄、春晓。指名介绍作者及诗歌。教师补充,投影展示: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前半生主要居家侍亲读书,曾隐居鹿门山。40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在长安时,与张九龄、王维交谊甚笃。有诗名。后漫游吴越,穷极山水,以排遣仕途的失意。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而亡。孟浩然诗歌绝大部分为五言短篇,题材不宽,多写山水田园和隐逸、行旅等内容。虽不无愤世嫉俗之作,但更多属

2、于诗人的自我表现。他和王维并称,其诗虽不如王诗境界广阔,但在艺术上有独特造诣,而且是继陶渊明、谢灵运、谢眺之后,开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之先声。孟诗不事雕饰,清淡简朴,感受亲切真实,生活气息浓厚,富有超妙自得之趣。如过故人庄、春晓等篇,淡而有味,浑然一体,韵致飘逸,意境清旷。孟诗以清旷冲澹为基调,但冲澹中有壮逸之气,如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联,精力浑健,俯视一切。但这类诗在孟诗中不多见。总的来说,孟诗内容单薄,不免窘于篇幅。现通行的孟浩然集收诗263首。二、 朗读1.指名读2.分组读3.齐读三、整体感知1.解题与诸子登蚬山,是孟浩然游岘山而作的诗。“诸子”是“诸君子”的省略,意

3、思是“几个朋友”,不可解作“几个儿子”。岘山在襄阳城外汉水上,是一处与羊祜有关的古迹。我们必须先了解羊祜的故事,才能了解这首诗。(文后注)羊祜是晋朝人,做襄阳太守的时候,常到岘山上与同僚饮酒游玩。一天,他感慨地对朋友们说:“自古以来,就有这个山;自古以来,有过许多贤人名士在这里游玩,可是这些人都默默无闻地消灭了,真使人悲伤。如果我死了之后,魂魄也将留恋这个山呢。”后来,羊祜果然死在襄阳,百姓追悼他,在岘山上为他立了一块碑。来读这块碑文的人,都欷歔感慨,不觉下泪。因此,人们就把这块碑称为堕泪碑。2.口译诗文,体味滋味。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人间世事不停地交替变换,一代接一代永远今来古往。)

4、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江山保留着历代有名胜迹,而今我们又重新登临观赏。)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冬末水位降低了渔塘很浅,天寒云梦泽更加深湛浩荡。)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巾。(羊祜堕泪碑依然巍峨矗立,读罢碑文泪沾襟无限感伤。)3.你认为这首诗的基调如何?你能说说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歌基调伤感。抒发诗人登临岘山时抚今思昔的感慨和不能实现抱负的悲哀的怀古诗。四、佳诗共赏1、与登临诗的传统写法相比,本诗开端有何特色?投影登临诗一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投影登临诗二 登金陵凤凰台

5、 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归纳:传统的登临诗一般写登临所见之景,进而“触景生情”。这首诗的首联(开端两句)就起得很突兀,这两句凭空落笔,初看好象于题目无关,实际上是题外生情,抒发了作者登临所感,和全诗貌离而神合。正如前人所评“起得高古”,有“俯视一切,抗怀千载”的气概。2、诗的颔联写的是什么?与上联有何联系?颔联(三、四句)由虚入实。意思是说人事虽然变迁,可是大自然却依然如故,江山不改,胜迹长流,今天我们又继古人之后来登临了。诗人登临岘山,不由想起历史人物羊祜的典故,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这两

6、句与上两句粘连甚紧,“江山胜迹”是指古,“我辈登临”乃言今,一“复”字则指明是继羊祜和许多无名游客之后而登临。这一联用了“流水对”,浑然天成,质朴无华。从诗意发展的脉络看,应是先有三、四句,后有一、二句。诗人如此处理,使人有奇峰突起气势,更见新颖。当然也是强调诗人的感慨。3、颈联的写景,对于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颈联(五、六句)是全诗中仅有写景。远近的景物都是一片萧条、肃杀,足见写景是衬托诗人的悲情。4、尾联“羊公碑”借用典故,寓有羊公的丰功伟绩。这与“怀古伤今”有怎样的密切关系?最后两句诗人借羊公的典故,更具体抒发了诗人的悲感,与诗的起句相照应。据史书记载:羊祜镇守襄阳时,深得民心,死后百姓于

7、岘山为他建碑,看了碑文的人莫不为他的政绩而感动流泪,因此人们称此碑为堕泪碑。作者求仕不遇,心情苦闷。他登上岘山,想到羊祜当年的心境,想起羊祜说过的“登此山者多矣,皆烟灭无闻”的话,与自己的处境正相吻合。诗人一句“泪沾襟”,不仅是追悼古代贤明的政治家,而且更有感叹自己不能像羊祜那样有一番作为,名声与岘山那样长留人间。两相对比,令人伤感不已。真乃对比出效果!全诗借古抒怀,感情深沉。5.分析本诗的艺术特色。孟浩然长于五言,这首诗写得平易自然,用典贴切,用字凝练,反映了孟诗古澹悠远的风格。在艺术手法上:先虚后实,先议论后写景感慨,打破了传统的“触景生情”的写法,这在登临诗中是不多见的。正如清人沈德潜评

8、价“语淡而味终不薄”。6.小结:一二句说出一个平凡的真理,引出作者的浩瀚心事。第二联前句承古,后句承今,作者的伤感情绪来自今日的登临。一联初看突兀,结合二联又极自然。三联写登山所见,既表现出时序为严冬,又烘托了作者心情的伤感。第四联写朝代更替,人事变迁,羊公碑“尚在”,令人敬仰,其中又包含了作者伤感的情绪。无所作为的自己与尚在的碑构成对比。诗的前两联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后两联既描绘了景物,富有形象,又包含着作者的激情。语言通俗易懂。五、拓展探究再读与诸子登蚬山登金陵凤凰台 滕王阁,归纳登临诗的特点。1.学生讨论交流2.明确“登楼必愁,登台必悲”(板书),可见,是登临能触发人的悲愁。登临必到高处,

9、到高处则视野广阔、一览无遗,胸襟为之开阔,无所阻碍,一种浩然之气顿时从中喷涌而出,从而获得某种期待的生命意义,正所谓“荡胸生层云”,可借此暂时从世间琐事中挣脱,无复辗转腾挪于其间。故而登临初是兴致盎然的。但伫立高处,人迹少至,在获得一份宁静的同时,也易将登临者的思绪拉入对自己生活、生命的思考之中。原因在于,登上高处,看到天地的广阔、宇宙的无穷,联系自身,极易产生自我的渺小之感:登上高处,也极易感受到周围物体的细微的变化,于是感受到时间的邈远和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流逝,常常让人思古人、追来者,发出生命短暂的慨叹。所以,登临的结果往往是愁思满怀。 诗歌中登临的时间大多在春、秋季节。并不是在夏、冬时分

10、没人登临,而是因为春日之融融迟迟能触发登临者对自己境遇的感伤,暮春的阑珊之景也能引发登临者的伤春之感:而秋天的肃杀、萧条、凄凉, 更是古往今来人们悲凉情感生发的主要季节背景。 春与秋,本身就是人们情思多发的时节。 登临诗的情感:(1)吊古伤今,抒怀才不遇、壮志未酬、飘泊无依、思亲怀乡的感慨。 众多风云一时的历史人物,众多风云变幻的历史事件,都留下了印迹,面对着这些胜迹或残迹,后来的登临者怎能不怀古,怎能不对历史展开他们的思考?于是吊古伤今、感时抚事、忧国忧民的情绪油然而生。他们或是因为那些残留的人文景观而感怀身世,发出钦慕古人、伤己遭遇的感叹,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即是如此。再如陈子昂以歌当哭,通

11、过登幽州台歌中广袤无垠的时空背景,刻画了自己独立苍茫、怆然涕下的形象,抒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知音难觅、岁月无情、时不我待等复杂情感。又如杜甫登高,诗人本乘兴而登,却无端因夔州的辽阔之景而顿生艰难潦倒的困苦之情,再加上白发日多却因病断酒,平白无故地惹恨添愁。古人安土重迁,一般不轻易离家出门,一旦迫不得己而抛家离乡,则思亲怀乡之情将一直萦绕左右,那低回吟唱,真挚动人,也成为中国文学永恒的主题:戍边将士登临,伴随着他们思乡思亲之情的是对无休无止战争的厌恶:旅人登临,伴随着他们的是一颗四处飘零、疲惫不堪的焦灼之心,一种对精神家园的渴望和呼唤:思妇登临,伴随着她们的是独守空闺、亟盼夫归而不知其在何方的

12、愁绪。大凡登临思乡思人,或是送目远看却被青山、浮云阻隔、遮蔽,不能极望天涯:或是望尽天涯,那人却在天涯之外、杳不知其踪:诗人通过巧妙的构思,再加上精细的描绘,寄寓深沉的悲凉伤感之情。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代表作。 (2) 吊古伤今,感慨盛衰无常,物是人非。登金陵凤凰台面对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和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六朝兴废的感慨及怀才不遇的忧愤。 (3)揭示哲理有时登临(尤其是登高)不惟要耗费登临者的体力,更是考验登临者的精神意志。经过登临的过程, 参悟到人生意义之所在,抒发积极的人生理念,这是登临者的本意。比如说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表现了他不畏困难险阻、敢于攀登绝顶、立志俯瞰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通过普通的登楼过程,表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以及高瞻远瞩的气魄,也道破了站得高、看得远的人生哲理。登临诗常用的表现手法:用典:用典,是古典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用典的目的就是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六、齐背与诸子登岘山附板书设计:与诸子登岘山 登临诗首联:凭空落笔貌离神合 登楼必愁,登台必悲颔联:由虚入实与上粘连 感怀身世、思亲怀乡、怀古伤今 颈联:远近景物一片萧条 用典尾联:自然用典由人及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