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游戏看儿童社会性发展.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2152240 上传时间:2023-07-2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游戏看儿童社会性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游戏看儿童社会性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游戏看儿童社会性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游戏看儿童社会性发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游戏看儿童社会性发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游戏看儿童社会性发展.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游戏与幼儿社会性发展【摘要】二十一世纪需要具有良好身心发展和较强社会交往能力的人,因此,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成为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而备受人们的普遍关注。幼儿期是一个人社会交往能力的迅速发展时期,是其实现社会化的关键期,而游戏是幼儿期最典型最有特色最具有社会性的一种学习与交往的有效形式。本文从社会认知、社会交往、社会情感、自信合作与行为规则等五个方面论述了游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促进作用。【关键词】幼儿游戏社会性发展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是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所谓幼儿社会性是指儿童进行社会交往、建立人际关系、掌握和遵守行为准则以及控制自身行为的心理特征。幼儿在发展过程中,随着对周围环境的不

2、断探索和认识范围的不断扩大,他们的求知欲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强烈,渴望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但又受知识、能力和体力的限制,不能真正实现他们的情感冲动,从而就产生了主观愿望和实际能力,也就是身心发展需要和实际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而游戏作为一种主动、自由、有趣的在假想中反映现实的活动,能较好的满足幼儿生理发展、智力发展、自主性创造性的需要,并使幼儿的好奇心、兴趣等情感在游戏中得到满足。所以,游戏不仅解决了儿童心理发展问题上的矛盾,而且也能充分调动儿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游戏是幼儿的天性,是幼儿有效的学习方式,幼儿游戏蕴含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皮亚杰认为儿童需要游戏,是因为儿童难以适

3、应周围的现实世界,而游戏正是认识的兴趣和情感的兴趣之间的一个缓冲地区。游戏的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同化作用来改变现实,以满足自我在情感方面的需要,解决儿童的情感冲动。可以说:在幼儿园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游戏自身的特殊价值和幼儿自身的社会性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游戏在学前幼儿社会性发展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不仅能促进幼儿身体动作的协调发展,口语表达能力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在与众多伙伴共同游戏时,游戏会更趋于复杂化,使得幼儿在平等的游戏合作中得到多方面的交流和体验,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具体地说,游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游戏促进幼儿社会认知

4、的发展1、游戏可以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本身是一种概括化的符号,是代表一类事物的象征。幼儿不是简单的学习语言,而是学习用组合的方式把语言作为思想和行动的工具。幼儿在游戏中要学会如何表达他们的情感,如何清楚、有效地说明自己的愿望。例如,某幼儿正在玩“七巧板”,你也想玩,你怎么说?告诉幼儿用礼貌、商量,合作式的语言,如,把你的玩具借给我玩好吗;请你带我一起玩好吗;这个玩具真好玩,我真想玩一会儿等。从而培养了幼儿与人交往的能力,增进了同伴间的情感交流。而且游戏中的儿歌趣味性强,有节奏性,朗朗上口。如游戏“炒黄豆”,两个幼儿在游戏的同时用语言表达“炒、炒、炒黄豆,噼哩啪啦翻跟头。”又如游戏“丢手绢

5、”,“丢、丢、丢手绢,轻轻的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快点、快点捉住他。”幼儿边念或唱儿歌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语言的感知能力。2、游戏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游戏可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促进大脑的开发。人们常说“心灵手巧”,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手和脑之间的密切关系。人的大脑中,有一些特殊的、最积极的、最富有创造性的区域,当双手从事一些精巧的动作时,这些区域的活力就被激发出来。手的动作又是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的,信息从手传到大脑,又由大脑传到手,促进和作用着思维发展。因此,要培养一个聪明的孩子,就要从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做起。动手,是孩子成长的基础,是孩子智力开发的“头脑体操

6、”。动手能力的培养应该在游戏中进行。如绘画、剪纸、折纸、制作玩具、搭积木、制作陶艺等都有助于激发孩子动手的兴趣。还可以让孩子采集一些植物,并把它做成书签。这样,让孩子既动手又动脑,培养孩子动手动脑的能力。游戏可以丰富了幼儿各发面的知识。幼儿在游戏中,通过使用多种多样不同的玩具和材料,从而认识和掌握各种物体的性能和用途,了解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因果关系,也就获得了关于周围世界的基本知识和主要概念。例如:幼儿玩积木时,经过不断尝试错误,知道了小的积木应放在大的积木的上面,这样才能保证所搭的积木的平稳性。游戏还能提高幼儿的感知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幼儿通过游戏,能更好地认识物体

7、的颜色、形状、大小等特性。我们说游戏是一种在假想中反应现实生活的活动,幼儿的想象力是开展活动的前提条件,幼儿在游戏中进行想象,把一个物体想象成另一个物体或者把一个人想象成另一个人,在此过程中,幼儿的想象力就得到了发展。例如,幼儿玩过家家时,幼儿必须把自己想象成“爸爸”或“妈妈”,而把布娃娃想象成“宝宝”,把小纸盒想象成小碗,把小棍子想象成小勺子,来喂宝宝吃饭。这种以物代物,以人代人的象征性活动是幼儿想象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在游戏中,幼儿要对自己的行为做决定:玩什么、怎么玩、和谁一起玩、用什么材料和玩具玩,使得幼儿有机会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概括和总结,发展其抽象思维的能力。例如:孩子玩的“棋类”

8、玩具,在其中,孩子就必须运用智慧去进行各种分析、判断、推理等来打败对手,这类棋类游戏能较好的促进幼儿的智力发展。二、游戏促进了幼儿社会性交往的发展游戏是幼儿进行社会性交往的起点,他为幼儿提供了大量的交往机会,使幼儿逐步学会了认识和区分自己和同伴同并能正确地处理自己和同伴之间的关系,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提高,加快了幼儿社会化的进程。首先,游戏有助于克服幼儿的自我中心,学习掌握社会角色。在游戏的情境中,幼儿逐渐了解了“我的”和“你的”之间的区别,他们首先学会发现自我,然后扩展到发现别人,并会逐渐把自己和他人联系起来。例如幼儿在玩角色游戏时,会给自己的角色定位,“我是医生”、“你是病人”、“我给你看病

9、”。在“角色”意识的驱动下,从“扮演角色”到“进入角色”,在不知不觉中学会关心、学会助人。其次,游戏培养了幼儿的群体交往能力。幼儿在游戏中作为集体的成员,必须融合到集体当中,在集体中开始学会相处、学会理解,这正是游戏经验向社会性发展迁移所获得的最重要的价值。这种相互作用,有助于他们形成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也正是通过游戏,他们对现在社会的文化、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情感与别人的个性特点和情感才有所了解。共同的游戏是幼儿学会了接受集体的支配、履行集体的共同义务,学会与人相处,幼儿对游戏充满了兴趣,这种兴趣使他们进入到新的社交情境中,并学会去应付新的情境。借助于游戏,幼儿的社会性协作可达到最高的水平。最

10、后,游戏增强了亲子关系和亲社会的行为,同样也提高了幼儿的社会性交往技能。通过亲子游戏,加强了亲子关系,亲子游戏时亲子交往的质量指标,良好的亲子依恋使幼儿带着积极的态度对周围的环境进行探索行、乐观、积极地与人交往,这就为他们的社会性交往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幼儿通过游戏,增加了交往的机会,也促使幼儿重新调整已有的观念以适应了解他人的观点,他们在游戏中逐渐学会了各种社会交往技巧,包括合作性与竞争性技巧。三、游戏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首先,游戏对于幼儿情感的满足和稳定具有重要的价值。游戏是他们表现自己情感的方法,是表达他们主观愿望的形式。例如通过玩家庭角色游戏,让幼儿当“爸爸”或“妈妈”,可以满足他们对

11、大人的憧憬。其次,游戏可以克服幼儿的紧张情绪和不良情绪。例如,通过玩“医院”游戏,让孩子学给娃娃打针,孩子就会模仿大人安慰娃娃接受打针。本来孩子很怕打针,但由于有了游戏的体验,就会使他们从心理上接受打针,达到“游戏治疗”的效果。游戏是幼儿宣泄自己不良情绪的一种重要形式,通过游戏。他们对那些引起自己不满的思想有了较好的理解和认识后,就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这些思想。再次,在游戏中可丰富和发展幼儿的高级情感。例如:幼儿在选么游戏材料时,通过对不同材料的分析,确定选中的材料。这样也能丰富幼儿的审美感。再如,通过给小动物“当医生”的游戏,让幼儿体会“关心”与“同情”,从而达成情感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方式。最后,

12、通过游戏可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幼儿通过扮演角色,利用角色本身的为规则来约束自己,为了使游戏能顺利进行,幼儿必须克服困难、约束自己,坚持完成角色所承担的任务,而不是中途而废。所以,幼儿可以通过扮演自己感兴趣的各种各样的角色,从不同的侧面认识世界、了解社会和他人的需求,以培养幼儿的社会责任感。比如玩“扮警察”的游戏,让幼儿了解社会务机构及其职能,使他们从小就树立为人解困、为人服务的意识。四、游戏促进幼儿的自信心与合作意识的形成游戏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展示自我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和条件。在游戏中,幼儿不仅收获身心的健康,更收获了自信心,充分体验了积极参与活动并同同伴分享合作的快乐。游戏为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提供了

13、早期的模拟平台和社会环境。 主动参与活动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目标。幼儿的自信心是主动参与活动中逐步建立的,参与意识越强,参与度越高,活动越积极,成功的体验也会增加,幼儿的自信心也越易得到巩固和发展。比如在组织“争夺小红旗”的游戏中,通过“比一比,看谁的小红旗最多”,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很高、积极性很强,而且在获取小红旗后都表现出极强的自豪感。此时加上教师和家长的鼓励,将对幼儿自信心的建立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游戏活动不但有利于在目标展示过程中锤炼幼儿的自信心,同时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合作态度和团队精神。良好的合作态度和团队精神是幼儿人格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游戏为幼儿搭建了一个

14、充分展示个性体验合作、分享成功快乐的平台。比如幼儿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时,为了防止被老鹰捉到,那么扮演小鸡的幼儿们就必须在“母鸡”的带领下只有齐心协力、相信伙伴才能躲避老鹰的追捕,同时,“老鹰”也必须努力追捕“小鸡”才能获胜。另外,游戏中老鹰是主角,其余都是配角,于是会出现争做主角的现象。如何分配角色,是合作游戏的前提。幼儿从轮流做主角,到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协商分配角色,再发展到相互谦让重要的角色,从中懂得协商与谦让才能使游戏顺利进行。这样幼儿在游戏中既能得到扮演不同角色愉快的体验,又可增进与同伴的友好关系。游戏的过程既是幼儿个性展示和完善的过程,也是同伴合作分享形成和谐团队精神的过程。五、

15、游戏促进幼儿的规则意识的形成游戏具有规则性,每个游戏都有相应的规则,“规则是游戏本质的特征”。在儿童的游戏中,如果没有儿童的规则行为,就没有游戏可言。因此,规则是每个幼儿必须遵守的。我们要善于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从而形成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例如:在进行“捉迷藏”的游戏时,要求幼儿藏好后不准再动。但是,顽皮的幼儿难以遵守,有的幼儿为了让伙伴捉住自己,故意暴露。老师请幼儿讲讲游戏的规则,并宣布违反规则的处理办法。这样一来,顽皮的孩子为了能再次参加游戏而只能遵守游戏规则。游戏的兴趣使幼儿愉快的服从游戏规则,游戏的规则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学习控制自己的行为,学会用规则协调关系,使幼儿集体意识增强,向社会合作发展。主要参考书目: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2000年5月版2、儿童心理学瑞士J.皮亚杰、 英海尔德著,吴福元译,商务印书馆,1980年3、皮亚杰理论在早期教育中的运用世界图书出版社,朱家雄著4、幼儿教育1999.11. 9(吴文菊 李道佳文)5、幼儿游戏理论 华爱华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年12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