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用兵之法论带班之道》.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2079141 上传时间:2024-04-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研用兵之法论带班之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研用兵之法论带班之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研用兵之法论带班之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研用兵之法论带班之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研用兵之法论带班之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研用兵之法论带班之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研用兵之法论带班之道》.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研用兵之法论带班之道小议兵法用于班级细节管理之妙处绍兴市越城区斗门镇中心小学 袁莉丽联系电话 15258519227中国人不缺勤劳不缺智慧,我们最缺的是做细节的精神。汪中求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要别人去做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办法去干。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摘要】任何教育活动都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细节决定成败”的前提是方向和战略的正确性。班主任带班也要学一点孙子兵法。带兵和带班,都有管理,都要做人的工作,有时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方法和技巧来实现班级细节管理。在班级管理中要“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任务布置一定要明确、具体,具体到人、具

2、体到需要达到的要求。【关键词】细节;管理;上兵伐谋;治乱,数也。“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细节是折射世界的一粒沙。老子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任何教育活动都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节构成的。细节虽小,却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我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关注细节是成功的秘诀。“细节决定成败”的前提是方向和战略的正确性。近日再次读到孙子兵法,灵光乍现。孙子兵法,2500年前的经典,它的伟大不用说了,它的思想对现代社会很多方面的现实意义也不用多说了。带兵打仗,实质上是做人的工作。只要是做人的工作,孙子兵法就有一定的借鉴、指导作用。带兵

3、和带班,都有管理,都要做人的工作。我觉得班主任带班也可学一点孙子兵法,有时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还要有一定的战略方法来实现班级细节管理。一、 善用谋攻思想,使班级长治久安孙子兵法之“谋攻第三”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三国时马谡给诸葛亮南伐时也提出:“用兵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我的心得是: 1) 用高尚的思想情感感染学生,使学生意识到需要自我完善,自发地争取进步为最佳(上兵伐谋);2) 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也有助于班级的管理,但关键在把握师生关系的尺度。班主任和学生的最佳关系应当是一种默契,融洽而又要有一点距离。现代社会中,人脉关

4、系是相当重要的(其次伐交);3) 批评和惩罚都是必要的,但不是首要的,更不是最终目的(其次伐兵);4) 高压的“攻城之法,为不得已”,但也不是说不能用,只是代价较大,偶一为之,善后又是很必要。强攻,“杀士卒三分之一,而城不拔者,此攻之灾也”。攻城之法,好比使用行政处罚,是一把双刃剑,有很大的震慑作用,但也容易伤害后进生的自尊而导致其破罐子破摔。(其下攻城)“攻城为下,攻心为上”这是一条至高无上的原则。也是一切兵法的核心思想,而我认为,这也是一切学生工作的核心思想。攻心,就要涉及到与学生促膝而谈。班主任选择什么样的方式和学生谈话对教育效果的达成至关重要。无论什么方式,都应该是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

5、这是判断我们所采取的策略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班主任采取的谈话策略有三个出发点:第一,通过长期的观察和接触对学生个性的了解;第二,和学生谈话时对学生情绪的观察;第三,谈话时教师的立场。我们班有个男孩,暂且叫他小海吧,他是一个特不能自觉上课学习的班级典型人物。有一天课间,我路过班级,习惯性地往教室里扫视了一眼,一幕“王老虎抢亲”的画面映入我眼帘:另一个班的四个男生在用力地拉扯着小海,想当然,小海正在奋力抵抗。我适时上前加以阻止,向前来“抢亲”的四个男生问清原委,原来是英语老师上课时发现小海在课桌抽屉里偷偷看书,下课后叫小海到办公室,小海又爱面子(往往在学习上越自卑的孩子越受不了别人的嘲笑),不愿到

6、其他楼层的办公室当着其他众多老师的面挨批(英语老师所在的办公室与我们五年级的教室不在同一楼层),于是就上演了刚才一幕场景。我轻描淡写地打发了别的班的四个男孩,让他们转告英语老师,我先暂且处理着。又轻描淡写地瞟了小海一眼,刚才还全身武装的小海一下子松垮了下来,他也偷偷地看了我一眼,正好撞上了我的一瞥,迅速低下头收了他的视线。听到了我的一句“跟我来”,乖乖地跟着我进了办公室。小海是个地道的“弹簧”,你给他施多少压,他就返还给你多少力。我做了他五年的班主任了,虽然他买了我的面子,跟我进了办公室,但我还是能感受到他身上未尽的硝烟,此时谈话肯定事倍功半,于是我让他坐下来,而我就在他身旁一直站着,一直看着

7、。正值上课时间,办公室里很安静,被我这么一直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由刚才的战斗状态慢慢变得惶惶然起来。我借故说站累了,拉了把椅子坐下来,他释然地吐了一口气,于是我们的谈话开始了。谈话时间将近15分钟,我和他谈到了看书问题,上课纪律问题,同学对他褒贬不一的态度问题,甚至他个人及班级的荣誉问题,最后还谈了他姐姐在他一本书上的一句寄语。渐渐的,他的鼻尖有了汗珠,当我最后严厉地指出他对待上课的不屑态度和对任课老师的不尊重时,他甚至哭出了声音,这是我看到他为数不多的一次落泪。后来,我从学生那里得知,说小海那天主动跑到了英语老师那里,向老师诚恳地道了歉。这是我所欣慰的。如果我们知道学生具有暴躁、叛逆的个性,在

8、谈话时就应该注意不去触动他那根火爆的神经。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敢批评、教育学生,而是要从教育的效果出发。我们动用权威也许可以将学生的“嚣张气焰”压下去,但这不是我们谈话的目的。教育变成了战斗,就不会有赢家。这就需要班主任具有控制、调节学生情绪的能力,而不是让学生的情绪牵着你走。这种调控不仅体现在谈话之初对谈话定下的基调中,也体现在谈话的过程中。最后,谈话时教师的立场、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与位置也十分重要。智慧的班主任永远不会把学生推到自己的对立面上,而是让学生时刻感觉到我这个班主任和我们班的孩子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即使是批评、责骂,也是“打是亲,骂是爱”。孙子兵法之“始计第一”就指出“道者,令民

9、与上同意也”。带班之道,就是使师生利益一致化。我们与其把精力花在研究教育管理技巧、策略上,不如让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那就是回归到最初始的状态让你的学生信任你,无条件地信任你,在任何时候,无论你对他说什么做什么,他都会坚定地对自己说:“老师是为我好,绝不会害我的!”当然,事实上,你也确实绝对不会害学生,当然关键是,这话必须得由学生来说。一名教师,与其说他从事的是传授学生知识的职业,不如说他肩负的是改变学生心灵的重托。学生心灵改变的过程,是他自己体验、自己感悟的过程。其实,不需要很多,也就在那么关键的时候,关键的地方,我们稍微使一点点力,就可以使学生的航船纠正方向,加足马力,驶向光明美好的前方。

10、攻城为下,攻心为上,以此为准则,则我们的班级细节管理工作必将事半而功倍,无往而不胜。二、 学习排兵布阵,让班级高效运转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是谓“治乱,数也”。 体现程序科学和指挥有力的最高境界的,是我们看到的诸葛亮轻轻一挥扇,百万将士就迅速排兵布阵的壮观场面。班主任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思考,设计、整理一些程序,逐步将越来越多的常规事务程序化,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训练,帮助他们养成凡是按程序走的习惯。1、大扫除排兵布阵大扫除时有经验的班主任一定会事先安排好每个学生的分工,到时候各人忙各人的,干完自己那份就可以走了。而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大扫除开始后,一些同学干得

11、很起劲,另一些同学在旁边闲着没事干,教室里乱哄哄的,好像很繁忙,其实进展很慢。认真的班主任往往身先士卒带头干得满头大汗,而有的学生已经乘着混乱溜之大吉了。干完活学生离开后,班主任却发现还有若干卫生死角没打扫,此时已经没有学生了,班主任只好自己完成剩下的工作。这样的班主任工作认真,但自己累得要死。我们是否可以尝试做一个智慧的班主任呢?一次大扫除,如果安排合理,形成常态,我测试过教室里的大扫除,可以在20分钟之内搞定。我的方法是:把所有的工作想仔细了,给全班53个人都分配好;把大扫除的流程想好,告诉学生分批进行:比如,第一步,每个人清理自己的抽屉;第二步,每一大组左边的第一位同学用垃圾袋从前往后收

12、纳同学清理出来的杂物,最后将垃圾袋放至教室卫生角供打扫地面的同学继续使用;第三步,扫地、擦窗户、擦门、擦瓷砖、清洗黑板等工作同时进行;第四步,排桌椅、倒垃圾;第五步,拖地,地拖完了就结束。其中,拖地是最后,所以,拖地的学生可以先出去玩一会儿,不要待在教室里碍事,应等第一批人干完离开后再进场。需要拖地的人肯定多于拖把的数量,所以再把拖地的人分组,第一组干完把工具交给第二组,像接力赛一样,有三组就全部搞定,教室被拖了三遍了,能不干净吗?因为每个人都是干完就走,所以动作就快,根本不会乱。还要派一个人专门负责检查,他什么都不用干,就在那儿盯着,每个人干完就让他检查一下,过关了就走。劳动委员留到最后机动

13、,检查,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再加工一下。班主任就可以自由得或和学生一起干,或作机动替补,或督促提醒。这样的大扫除不仅效率高,班主任也轻松了许多。当然,任务布置下去只是第一步。在最初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必须随时关注进展,及时提醒、督促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这样的程序反复使用,学生养成按程序操作的习惯,和那些“散兵游勇”相比,显然专业得多。2、换座位就地变阵 现在的班级基本都是大班,人数在50人以上。班级中的座位一般分8小组四大组,教室里满满挤挤的。坐两边的同学看黑板往往会显得受累些,于是某些班级就有每两周换组的习惯。而每次换组的时间一般是在每周一早上学生来校后自行换好。自从搬入新教学楼后,学校为

14、了让学生养成爱护课桌椅的习惯,要求每生管理好自己的课桌,人坐哪,课桌就跟到哪。因此每次到了换组的时候,需要搬动教室里所有的课桌椅,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一次换时,我特地早点到校,亲自督战,可教室里还是一片混乱。每个人都在乱动,又不知到该怎么动,挤在一起、堵在一块儿,费了好大的劲才算布置停当。这样可不行,既费时又对下楼的教室造成噪音影响。思考过后,我公布了换组程序。四(1)班座位排布变化程序双周周一早自习座位换组排布,具体要求如下:第一步,将所有个人物品整理入抽屉中;第二步,二、三、四大组原地就坐,待命;第一大组把椅子椅背朝下放置桌上;第三步,第一大组中的同桌先把第2小组的桌椅分两批往前后门抬到走廊

15、靠教室一侧的墙壁,前门走3桌,后门走3桌;第四步,按第三步的方法把第1小组的桌椅抬到走廊靠阳台一侧的墙;第五步,二、三、四大组的桌椅以最快的速度平移至一、二、三组位置;第六步,第一大组的同桌分前后门两路先把第2小组的桌椅抬至第8小组的位置,再把第1小组的桌椅抬至第7小组。备注:在进行第三、四步时,第7小组的同学彻底清扫第一大组的地面,第8小组的同学拖地;在进行第五步时,第1小组的同学彻底清扫第四大组的地面,第2小组的同学拖地。(因为平时打扫卫生时靠墙两大组的墙地交接处特别容易积攒灰尘垃圾)从以上这份“座位排布变化程序”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前后次序和每一步该做哪些事、哪些人要行动,都非常清晰。这样学生一看就很清楚,避免了混乱。一个小小的变阵,居然如此大动干戈,这还是印证了“举轻若重”的原则。有了这个程序,再训练一次、巩固一次,就再也不会为此而烦恼了。一个智慧的班主任应该是调度有方的,在活动中能做到有条不紊、忙而不乱。这一切都需要运筹帷幄并安排到位。从混乱到有序,是班主任实现从业余到职业的标志之一。孙子兵法伴随我,伴随我们每一个班主任且行且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