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缺陷与孩子“情感荒漠化”探微.doc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2078144 上传时间:2023-08-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庭教育缺陷与孩子“情感荒漠化”探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家庭教育缺陷与孩子“情感荒漠化”探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家庭教育缺陷与孩子“情感荒漠化”探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家庭教育缺陷与孩子“情感荒漠化”探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庭教育缺陷与孩子“情感荒漠化”探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庭教育缺陷与孩子“情感荒漠化”探微.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庭教育缺陷与孩子“情感荒漠化”探微孩子的冷漠让大人心寒,其危险行为更是让世人震惊。著名教育专家孙云晓在他的博客中指出:“由于长期以来应试教育的强化,青少年被迫疏远文学艺术和丰富生活,已经出现了某些情感荒漠化的倾向。”孙教授将这些危险信号概括为四个镜头:镜头一,校园暴力、欺负弱小;镜头二,感情冷淡、冷血弑亲;镜头三,怕惹麻烦、不做好事没有爱心;镜头四,蹂躏小动物。这些镜头在我们身边也屡屡发生: 前不久,周边的一所中学就发生了七年级学生,课堂之上刺伤老师的恶性事件。我所任教的撮镇中学,在今年四月份的一天下晚自习时间,发生了一百多人打群架的校园暴力事件。而我的同事,有的也曾在课堂之上被学生当众煽耳

2、刮,有的则被学生以贴“大字报”、割脉自杀等“冷”手段进行人身攻击和胁迫。面对人触目惊心的一幕幕,我时常思忖:这群“90后”们怎么啦?到底是什么造成了你们的“情感荒漠化”及其危险行为呢?我认为家庭教育的缺陷是导致“情感荒漠化”的重要因素之一。人们常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的良师益友。父母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就会像镜子一样影响孩子。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外初务工人员的增多以及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一些家庭放松了对子女的教育,一些家长在教育子女尤其是独生子女的观念和方法上存在很多误区。致使很多孩子,长期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而误入“感情的荒漠区”。一、父母放松或放

3、弃了对孩子的管教义务这种现象在农村表现的尤为明显。这些父母或是迫于生计;或是为了发财致富、寻求事业;也或是贪图自己的逍遥自在、省心、省事。要么从小就将孩子送进了全托式幼儿园;要么送入全封闭式的寄宿学校或私立学校;要么远走它乡,将孩子留守在家由爷爷奶奶照管;要么放任自由,完全依靠学校老师的教育。结果,造成家庭尤其是父母在孩子教育成长过程中的缺席或缺陷。他们不了解自己的孩子每天在想什么、做什么、要什么;也没有时间或不愿意、同自己的孩子交流沟通,甚至连每天见面、讲话的时间都挤不出来;有的父母外出打工,一年半载都难得见上孩子一面,平时与孩子维系情感的手段主要是电话或信件等媒介。所有这些就形成了生孩子不

4、养育孩子的现象。在孩子最需要情感培养的关键时候,家长们却以各种理由推辞掉,使得家庭教育显得如此苍白无力。孩子们失去了爸爸妈妈的关爱、言传身教与思想交流,出现“情感荒漠” 的状况也是必然的。因此,父母作为第一监护人要肩负起管教孩子的重任。孟母三迁的故事家喻户晓,古人尚且知道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何况今日之父母。记得,小时候父亲常挂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子不教父之过、三代不念书不如一圈猪。”正是父母的严加管教,才有我今天的工作和事业。所以,爸爸妈妈们不要轻易的放松或放弃对您孩子的管教!二、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观念和方法内容上存在很多误区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的内容几乎全部是围绕着学习内容,其他的教

5、育内容如非智力因素的教育,包括生理、心理、道德等,学习的兴趣,良好的行为习惯,豁达开朗的性格以及远大的志向、坚毅的品格,尤其是丰富的情感认识等统统不在家庭教育的计划之内。那么,在这样一味追求书本知识和高分的错误应试教育观念的指导下,孩子们势必疏远于文学艺术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之外。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对人不感激,对物不爱惜,对己不克制,对事不尽力”的“情感荒漠化”通病。 同时,多数家长都是望子成龙、盼女成凤心切,但又缺乏必要的科学教子方法。他们往往凭个人的直觉和某些传统经验来进行施教,这使得家庭教育出现了许多问题,产生了许多误区。如:惩罚多于表扬,损害孩子身心健康;重身体轻心理健康;家教方式单调,

6、或是溺爱娇宠型、或是专制棍棒型、或是放任自由型;忽视孩子意志品质的磨练和体育锻炼;只注重学业成绩,不注重行为能力和思想道德教育;兴趣班太多,期望值过高,忽视孩子个性和兴趣培养等等。这些不当的家庭教育方法,都会使孩子们的身心倍受摧残,造成性格和心理的扭曲、畸形,甚至与家人关系的紧张、对抗等,也会把孩子送上“情感荒漠化”的迷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父母是创造未来的“雕塑家”,儿童的“基石”是由父母双手奠定的。因此,父母在家庭教育中,不仅要更新观念、把握好孩子的心理、生理需求,同时要根据孩子的性格及特点,制定合理的对策及教育方法。有一次,一位家长含着眼泪向我反映孩子的问题,说他得病在房间里躺

7、了好几天,孩子都没有到房间里问候一声,她伤心极了。可见,在这位家长的家庭教育中,连最基本的情感教育都没有,与孩子的情感沟通是多么不到位啊!所以,家长在履行教育责任的过程中,应充分灌输亲情,使情感倾注与家庭教育高度结合。要从小教育和训练孩子懂得记情、感恩、宽容、谦让和与人为善,并通过适当的奖惩,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只有文明礼貌的人才会受人尊敬和喜爱。要尽早让孩子生活到集体中去,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学会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友好相处。这种新型的家教观念,不但有益于提高家教的效果,而且有益于促进亲情,促进家庭及整个社会关系的融洽。我家女儿有一天回到家对我说:“妈妈,班里有这么两个同学,一个同学学习

8、滑坡,甚至想退学,跟他要好的那个学习较好的同学不闻不问。如果,那个学习较好的是我,你们是希望我做那个对同学无动于衷的人呢?还是希望我做一个热心帮助别人,但有可能会影响自己学习的人呢?我抓住了这个机会,非常肯定她提出的问题,并鼓励她要拿出时间去帮助这个孩子。三、家长功利性的爱和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感情荒漠化较多表现在与亲人、老师的沟通上,大家都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看问题,都是怪别人没做好。其实原因在于家长的爱比较功利,孩子听话就爱,成绩好就爱,否则就是批评、贬低,孩子从小就没得到足够的、无条件的爱,他拿什么做“爱的种子”?再有就是独生子女从小就缺少分享教育,上学了,同学之间都是竞争性关系,分数、

9、排名这些功利的数字把孩子间的感情简化了。在沉重的学习压力之下,孩子看看课外书,甚至被家长说成看“闲书”,好好的文学作品上了语文课本,都成了阅读训练,孩子只是读题做题,情感体验也变成拿分策略。因此,广东省家庭教育研究会黄玉华理事指出:“要想改变这种现状,要从家长自身做起,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人与人之间都有一个感情的“账户,一个微笑就是存了一笔爱的款项,一句尖酸刻薄的话等于提款。最重要的,是要给予孩子真正需要的,而不是一厢情愿地,强逼孩子接受自己的想法。”所以,爸爸妈妈们不妨给孩子储存爱的账户,让“情感荒漠化”消灭在萌芽状态。四、家人关系的紧张,家庭环境的“恶劣” 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深浅好坏直接影响

10、着相互之间的关系和行为方式,特别是对下一代的身心健康成长,几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个生活在亲密、友爱、和谐家庭关系中的孩子同一个生活在分裂、仇视、经常争吵打骂家庭关系中的孩子,其性格、心理和对人对事的态度决不会是一样的。我家有位亲戚,夫妻俩两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轻则互相辱骂、摔盘子掼碗的,重则扭打成团、拿棍弄棒的。在这样一个“战争”不断,“撕杀”不断的恶劣环境下,受苦受难最深的是孩子,他们整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没有一个安宁和睦的生活学习和成长的家庭环境,怎么能够茁壮成长呢?久而久之,势必导致孩子性格的扭曲、心灵的重创,他们会变的沉慕寡言,孤独无助,甚至会看破红尘,而最终会走上“情感荒漠化”

11、的道路。此外,家庭教育的不协调:“父亲打、母亲护”或“爸爸妈妈管,爷爷奶奶护”现象普遍存在;家长的意见分歧;家庭成员关系的“等级森严”等,都有可能导致孩子“情感荒漠化”。因此,父母应该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宽松、民主、平等、和睦、安宁的和谐家庭环境。同时家庭教育内部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比如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分歧,可以回到自己的房间里商量好统一的原则,然后共同的面对孩子,否则父母教育不一致,孩子就不知听谁好,有的孩子可能还钻空子,谁的意见对自己有利,就听谁的。父母教育没有形成合力,长期下去,对孩子情感的发展肯定是不好的。总之,家庭教育不仅是关系到一个家庭幸福的小事,更是关系到整个国民素质的大事。希望家长们能从本人几点粗浅的认识中,走出家庭教育的缺陷,把您的孩子培养成有思想,有感情,有爱心,充满朝气和活力的有用人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