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材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建材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doc(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西建材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目 录前言1一、 发展基础1(一) 行业现状1(二) 发展成效4(三) 存在问题7二、 发展环境8(一) 发展趋势8(二) 需求预测11三、 总体要求13(一) 指导思想13(二) 基本原则13(三) 发展目标14四、 空间布局16(一) “一核”17(二) “五带”17(三) “七板块”17五、 重点任务20(一) 加快结构优化升级20(二) 提高科技创新能力25(三)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27(四) 推进智能制造应用28(五) 深化开放合作交流30六、 保障措施32(一) 加强组织协调32(二) 加大政策支持32(三) 优化发展环境33(四) 加强监测管理33(五
2、) 强化要素保障34(六) 推动资源整合35(七) 发挥行业组织作用36II前 言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要求,加快建材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新兴产业集群,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构建产业新体系、新格局,实现“十四五”广西建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广西工业和信息化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本规划。本规划界定的建材产业范围包含水泥及水泥制品(含机制砂石)产业链、绿色高端玻璃产业链、建筑卫生陶瓷产业链、新型墙体材料产业链、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产业链、非金属矿(石材)材料产业链、先进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链。一
3、、 发展基础“十三五”期间,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沿海沿江地区协调发展等战略推动下,全区建材产业发展较快、效益明显改善,主要指标增速保持较高水平,但仍存在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创新能力不强、全产业链水平不高等问题。(一) 行业现状。“十三五”期间,全区规模以上建材企业数量由900个增至1331个,2020年建材产业总产值为1757亿元,其中超百亿元的有水泥及水泥制品(含机制砂石)产业链1266亿元(包括:水泥482亿元、预拌混凝土及砂浆374亿元、水泥制品30亿元、机制砂石380亿元)、建筑卫生陶瓷产业链165亿元、新型墙体材料产业链140亿元、非
4、金属矿(石材)材料产业链100亿元,其他有绿色高端玻璃产业链50亿元、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产业链30亿元、先进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链6亿元。(广西建材产业各子行业基本情况详见表1)1表1 广西建材产业发展情况表(2020年)序号产业链名称主要产品产量产值/亿元规上企业数量/家生产企业分布单位数量1水泥及水泥制品(含机制砂石)产业链水泥亿吨1.21482119除钦州外,其他地区均有水泥熟料生产线。预拌混凝土万立方米12091359500全区均分布有。预拌砂浆万吨52115目前主要以南宁、柳州和桂林等地为主。水泥制品水泥管千米17030南宁、柳州等地。水泥桩万米674钦州、北海、梧州等地。水泥杆万根
5、84南宁、北海等地。机制砂石亿吨7.3380175全区各地均有分布。2绿色高端玻璃产业链平板玻璃万重量箱26505030南宁宾阳县和北海铁山港区等地。3建筑卫生陶瓷产业链陶瓷砖万平方米2630416560梧州藤县和岑溪市、贵港桂平市、玉林北流市和博白县、南宁武鸣区和宾阳县、贺州市八步区等地。卫生陶瓷万件3234新型墙体材料产业链新型墙体材料亿块标砖324100184全区各地均有分布。建筑防水材料防水卷材万平方米61764022南宁市、崇左市、来宾市、玉林市等地。防水涂料万吨27295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产业链PC构件万立方米321025南宁、柳州、玉林、贺州、贵港等地。钢构件万吨40206非金属
6、矿(石材)材料产业链石材大理石板材万平方米222225175贺州、梧州岑溪、来宾、河池、桂林等地。花岗石板材万平方米602535人造岗石万平方米614230非金属矿物材料106重晶石主要集中在来宾、柳州和桂林,高岭土主要在北海合浦,膨润土主要在崇左宁明,滑石主要在桂林龙胜。7先进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链先进无机非金属新材料66南宁、柳州、梧州、桂林合计17571331(二) 发展成效。1.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十三五”期间全区建材产业持续较快增长,2020年全区建材产业总产值达到了1757亿元。2020年,平板玻璃产量2650万重量箱,预拌混凝土产量12091万立方米,机制砂石产量7.3亿吨,新型
7、墙体材料产量324亿块标砖。2020年全区建材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620亿元。2.产业结构加速优化。“十三五”期间,全区水泥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产值居建材产业各子行业之首。截至2020年12月,前8家水泥企业的熟料产能集中度达87.7%,行业结构优化升级成果显著;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积极有效承接产业东部转移,规模稳步提升,预拌混凝土及水泥制品、新型墙体材料等行业发展迅速,年均产能规模增速超过10%。全区散装水泥使用率达60%以上,带动预拌混凝土及预拌砂浆良好发展。机制砂石产能规模突破8亿吨/年,已布局多个千万吨级砂石基地,初步形成规模化发展局面。以玻璃、陶瓷、石材、装配式建筑材料等为特
8、色的产业园区日益成为支撑行业创新、延伸产业链和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载体。3.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十三五”期间,区内建材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不断提升,并取得了一批支撑行业发展的技术成果。如近年新建的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在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自动化和智能化、节能环保、资源综合利用、废弃物协同处置等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陶瓷生产实现“连续球磨”“釉面砖一次烧成”“高效洁净煤制气、天然气、窑炉除尘脱硫脱硝综合治理”等新工艺;石材行业成功研制出国际首台大功率人造岗石微波固化装置并投入使用,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区内企业自主研发的高品质芯核发泡混凝土复合保温砌块技术填补该领域空白,研发的移动破碎筛分设备荣获“
9、20192020全国建筑固废资源化最佳实用技术(BAT)”,产品远销国内外。4.绿色发展效果显著。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水泥窑推广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淤泥等固体废物技术,玻璃工业窑炉采用富氧或全氧燃烧技术,陶瓷采用节能窑炉、窑炉余热利用、低温烧成技术,主要污染物排放浓度明显下降。依托新型干法水泥窑技改建成或正在建设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工业废弃物的水泥熟料生产线超过20条。固废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防城港、贵港等地规划建设国家级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生产建筑材料基地,区内多项工业固废资源化再生建材项目已实现产业化应用,包含采用磷石膏生产纸面石膏板、脱硫石膏生产轻质机喷石膏抹灰砂浆、尾矿废渣制备石材发
10、泡轻质隔墙板、建筑垃圾资源化再生骨料及市政用生态环保砖等。2020年,全区主要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量超过3000万吨,其中建材是最大的消纳行业,对冶炼渣、粉煤灰、工业副产石膏等主要固废综合利用率大于70%。5.区域特色发展鲜明。“十三五”期间,全区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培育区域特色建材产业,形成一批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生产基地。南宁围绕机制砂资源布局建设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生产项目,推动绿色建材产业园建设,推动砂石、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集聚发展。北海利用高纯硅石英优质资源,努力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光伏玻璃及硅基新材料广西北海),满足光伏组件等下游产业产品需求。梧
11、州陶瓷产业园积极引进蒙娜丽莎、美尔奇、协进等龙头企业,建成广西最大的陶瓷产业基地,聚集效应明显。河池、崇左积极培育“石灰石资源基础原材料(水泥、建筑骨料)混凝土及水泥制品”产业链。玉林市打造装配式建筑与现代绿色建材产业基地,通过引入龙头企业带动更多的上下游企业入驻,构建全产业链。贺州市就地取材,打造“矿山开采天然石材重钙粉体人造岗石涂料、塑料废浆废渣再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零排放”的循环产业链。岑溪市建成“石材开采石材切割、破碎人造岗石石材废料循环利用”绿色石材产业链。6.两化融合发展稳步推进。全区建成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行业信息平台,逐步实现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生产、砂石原材料使
12、用、试验检测、生产过程扬尘控制信息化监管,提升了产业智能化生产水平。部分大型建材企业已具备企业资源计划(ERP)、生产制造执行系统(MES),深化综合集成,实现管理与生产控制集成、产供销集成、财务与业务集成等创新应用。蒸压轻质混凝土(ALC)板生产线实现全线人机分离的智能化控制技术;混凝土预制构件(PC)采用全自动智能养护设备;陶瓷企业积极践行“工业4.0+智能生产”,打造智能管控下的数字化工厂,实现整线远程高效管理和大数据云技术,对整线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实时管控。(三) 存在问题。1.产业结构层次偏低。全区传统建材产业比重大,高耗能和资源型产业比重偏高,位居全区工业能耗强度前列。产业结构单一,
13、配套能力较弱,产业合作关联度不高。新型墙体材料、机制砂石、石材等资源型行业仍以粗放发展方式为主,生产企业数量多,规模偏小,装备水平低,产品结构单一,缺乏特殊性和多样性,企业之间同质化问题突出,缺乏品牌支撑,产业聚集水平低。水泥制品等产业规模小、发展较慢,技术水平相对落后。2.创新能力有待提高。全区规模以上建材企业科技投入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不足1%。截至2020年,全区建材产业高新技术企业113家,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量的比重不足1.6%。自治区工程研究中心3家、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技术创新研发能力不强。建材领域科技成果产业化水平不高,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相对偏少,尤其缺乏战略
14、性、关键性科技成果,同时缺乏高技能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支撑,产业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亟需提高。3.产业总体发展不平衡。传统建材产业的装备技术水平和管理信息化水平偏低,产品附加值不高,部分行业产品质量及档次水平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预拌混凝土、新型墙体材料等行业在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产能过剩严重,区域间发展水平差距较大。砂石及水泥制品等行业缺少统一规划,产业布局不合理,局部地区仍存在恶性竞争现象。4.全产业链水平有待提高。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主要以中游产品生产为主,没有形成配套供应链。如2020年水泥及水泥制品(含机制砂石)产业链中水泥制品行业产值占比不足3
15、%。机制砂石行业产业链条短,新型装配式建筑材料缺少配套服务业,石材开采较为零散、规模小,与石材相关的配套产业还不完善。建材行业整体短链缺链,尚未形成规模经济和集群效应。5.新旧动能转换滞后。2020年,水泥及水泥制品(含机制砂石)产业链、先进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链产值占全区建材产业产值分别为72.1%、0.3%,由此可知全区建材产业仍以传统的发展方式和经营模式为主,传统水泥、玻璃、陶瓷等行业在增加功能、性能、提升质量、扩大应用、提高附加值等方面还有较大空间;而适应绿色建筑发展的新兴材料发展相对缓慢,政策扶持、市场开发推进力度都相对滞后与不足,在短期内无法实现新的经济增长点。二、 发展环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