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建筑设计的适应性技术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1988262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1.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寒冷地区建筑设计的适应性技术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寒冷地区建筑设计的适应性技术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寒冷地区建筑设计的适应性技术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寒冷地区建筑设计的适应性技术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寒冷地区建筑设计的适应性技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寒冷地区建筑设计的适应性技术(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寒冷地区建筑设计的适应性技术近年来,经济的迅猛发展使寒冷地区城市逐渐冲破地域与经济限制的藩篱, 建设环境的极大改观促进了建筑的蜕变与转型。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由于 缺乏原创、系统、针对性强的建筑理论指导,建筑设计的盲目与茫然、建筑风格 的模仿与移植等现象依然存在,更面临着地域风格逐渐丧失的危机。比较典型的 表现是在建筑设计中缺乏对寒冷地区地域和气候的分析与研究,缺乏针对性、适 应性强的技术措施。标签:建筑设计;适应性;寒冷地区;技术性1寒冷地区建筑设计的思辨1.1建筑形态的偏差为抵御寒冷气候的不利影响,寒冷地区建筑的形态构成以厚重、敦实、规整 为主,规划布局争取更多阳光,空间组织避免寒风侵

2、袭。现实中,寒冷地区城市 很多项目采用南方建筑常用的轻盈、通透的形体语言,为营造更多的凹凸错落甚 至不惜增大建筑的体形系数。而这样“南辕北辙”般的设计造成了建筑运营能耗的 增加。寒冷地区住宅北向封闭式阳台作为室内外空间的过渡缓冲区,可减小冬季 建筑内部热能消耗与散失。但一些建筑师片面强调建筑创新,牺牲住宅的“御寒” 功能,为追求室内空间的通透与开敞,在户型设计中取消了此空间,极大地降低 了建筑的舒适性。1.2环境设计的偏差在寒冷地区建筑设计中,忽视地域条件和气候特点,盲目引进、移植不适合 本地域且代价高昂的“新规划、新景观”的现象依然存在。例如,寒冷地区城市存 在着长达半年之久的环境凋敝期,一

3、些建筑师缺乏对寒地气候和生活习俗的关 照,设计中采用了大面积的绿地和水体,而对于后期的维护和使用缺乏细致的考 虑,冬季室外环境则成为藏污纳垢的消极空间。此外,很多设计缺乏相应的技术 措施来实现建筑系统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全方位、全过程控制。1.3技术应用的偏差“绿色技术、生态技术、低碳技术”的概念与原则已被建筑业界所广泛认同, 但在寒冷地区建筑设计中仍存在着对于建筑符号、审美情趣的关注大于设计技术 和建造技术等层面的现象,缺乏对寒地适宜性建筑技术的深入了解和付诸实施的 能力,在设计中更多地流于形式或表现出技术惰性。过分追求节能忽视建筑健康 性舆舒适性的现象则普遍存在。例如,寒冷地区建筑冬季保温的主

4、要技术措施是 强化隔离层,增加室内空间的气密性,节能数据的统计按照不开窗来计算的。而开窗换新风与节能实际上是一对矛盾体,有的项目片面关注能耗指标的降低,忽视适当的自然空气交换,造成室内空气质量较低。2植根寒地、面向时代的适应性技术策略针对上述偏差现象,我们迫切需要植根寒地、面向时代的建筑设计方法。在 此,笔者提出寒冷地区建筑设计的适应性技术策略,作为对当下寒冷地区建筑设 计出现偏差的主动应答。适应性技术策略强调技术的选择与应用与此时此地的自 然、经济和社会环境良性互动;不追求技术的“高、精、尖、全”,而是强调技术 之间的整合;旨在寻求建筑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效益最大化, 促进环

5、境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目标是使人的主观价值取向与客观环境要素取得 一致性。而提高建筑综合效益的重要策略是在追求最佳单项效益的同时注重多要 素间的协调。对于寒冷地区而言,适应性技术策略的核心思想是基于寒冷地区气候特征、 现实条件和发展需求,关注自然条件制约与建筑形式应变的内在机理,强调以建 筑群体组合、建筑单体及建筑局部的空间形态应变解决东北寒冷气候对建筑的影 响;以适应交融的应对态度与灵活弹性的应变方式构建建筑与寒冷地区和谐共生 的空间图景,从对环境的“被动适应”到“主动利用”;注重技术应用的适宜决策和 综合效益平衡,倡导多种技术整合的适用技术观。2.1环境适应性技术策略:适地与共生东北传统建

6、筑从布局形态到工艺技术都显示出对自然生态的朴素调适,在应 对冬季严寒气候的不利影响下拥有不菲的成就,体现了建筑与自然地理、气候因 素和谐共生的特征,对于今天的建筑设计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指导作用。环境适应 性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1)防风御寒的群体布局一建筑的群体布局遵循寒地气候,以阳光院落化解 风寒、竖向屏障阻挡风袭、空间梯度诱导风势;2)集聚收缩的单体形构一建筑造型宜简洁、规整,尽量避免复杂的轮廓线, 尽量把体型系数控制在0.4;3)趋利避害的空间应变一重视建筑的室内外过渡空间,如门厅、楼梯间、 阳台、地下室、屋顶平台、空中花园的热缓冲区域设计,使其成为一个良好的温 度阻尼区,减少外围护体系热损

7、失,提升室内空间热舒适度。2.2气候适应性技术策略:适候与应变现代建筑的飞速发展建立在对自然过度攫取基础之上,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 繁荣和技术进步使人类追求舒适的室内环境成为可能,各种新型建筑材料和建筑 构造、采暖通风和空调设备可以使室内四季温暖如春。但这种舒适一般建立在大 量消耗不可再生能源及大量排放有害废弃物的基础之上,东北地区严酷的气候条 件使得这种破坏作用表现得尤为明显。气候适应性技术策略摒弃过度营建、美学滥用等以浪费资源为前提的“超前”意识,倡导共生、开放、和谐的环境意识;根据寒冷地区气候特征,遵循建筑环境控制技术基本原理,综合建筑功能、 形态等需要,合理组织和协调各建筑元素,使建筑具

8、有较强的气候适应和调节能 力,削弱寒冷气候对室内热舒适环境的不利影响;注重对寒冷地区特有资源的高 效利用,强调以适应交融的应对态度与灵活弹性的应变方式构建建筑与寒冷地区 和谐共生的空间图景,从对环境的“被动适应”到“主动利用”。气候适应性技术策 略主要体现在:1)建筑本体的被动节能一尽量采用被动式节能技术手段,辅以机械方式补 充,通过控制阳光和空气在恰当时间进入建筑并合理储存和分配热空气和冷空 气,从而使能源得到高效利用,提高建筑舒适度指数;2)寒地景观的合理配置一景观设置充分考虑寒冷地区植物的季相变化,结 合植被调节碳氧平衡、减弱温室效应、减低噪声、遮阳隔热的生态与节能作用, 遵循多树少草与

9、四季园林的原则,同时加强对冰雪景观的塑造,形成特色鲜明的 空间环境;3)新兴能源的开发利用一结合寒冷地区自然特征,积极开展太阳能、地热 能、风能、生物质能等的开发利用。2.3经济适应性技术策略:适技与多样对于寒冷地区独特的经济条件与气候特征而言,建筑设计的技术核心应当是 适宜技术,而非单纯追求高技术与新技术。适宜技术不是技术的某一种具体形式, 而是一种技术的决策思想。适宜技术的着眼点是根据地域对技术的接受能力来考 虑对技术的选择,使技术的成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速度相吻合。经济适应 性技术策略强调将技术的应用与寒冷地区建筑的特定需求和现实条件相结合,注 重技术应用的适宜决策和综合效益平衡,倡

10、导多种技术整合的适用技术观,以现 代技术成果为平台实现多样化、多层次的技术格局。现代技术具有经济性、效率 性的特点,传统技术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上具有很大的优势,它们的综合运用可 以提高寒冷地区居住建筑的综合效益。经济适应性技术策略主要体现在:1)挖掘传统技术一挖掘传统地域技术的潜力,力求通过性能化的改良,提 高建筑舒适度与运行效能,包括短肢剪力墙结构寒地应用技术、节能省地环保型 承重墙体系技术;2)优化节能措施一重视对现有建筑技术的改进与完善,实现集约高效、保 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包括外围护体系节能成套技术;提升环境品质一积极拓展新兴技术在寒冷地区的应用,在追求建筑经济性的 同时,获得最大成效的建成环境品质,包括可再生能源寒地建筑应用成套技术、 中水雨水利用综合控制技术等。3结语建筑设计一定要有扎实的根基,不能脱离现实生搬硬套,不能超越现实任思 维游走,这对于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寒冷地区而言尤为重要。适应性技术策略并 非寒冷地区建筑设计的全部,此策略的提出是在物质极大丰富、技术极大进步的 今天,唤起建筑师对于建筑基本问题的关注,解决建筑技术与社会环境、自然环 境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适应代表一种观念,适应不能仅理解为被动的适应, 适应是发挥建筑师主观能动性的过程,是一种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